首页 / 正文

卷第五

日本文德天皇實錄卷第五 文德紀五

文德天皇

起仁壽三年正月,盡十二月

右大臣-正二位臣-藤原朝臣-基經等,奉敕撰

一、治部少輔藤原關雄卒與親王賜姓之制

文德天皇

三年,春正月,壬辰朔 ,帝御大極殿,以受歲賀。還御南殿,賜宴侍臣。皆如常儀。

戊戌 ,幸豐樂院,觀青馬。賜宴群臣,亦如舊儀。授,從四位上-伴宿禰-善男,正四位下。從四位下-道野王、藤原朝臣-氏宗等,並從四位上。無位-當世王,從四位下。從五位上-豐前王,正五位下。從五位下-善永王、益善王等,並從五位上。正六位上-正岑王、仲井王、真貞王等,並從五位下。從四位下-藤原朝臣-輔嗣、藤原朝臣-諸成等,並從四位上。從五位上-田口朝臣-房富、笠朝臣-年嗣、丹墀真人-門成、藤原朝臣-貞本、在原朝臣-行平、藤原朝臣-仲統等,並正五位下。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本雄、百濟王-永善、清原真人-秋雄、廣宗宿禰-糸繼、文室朝臣-笠科、藤原朝臣-良方、山田宿禰-古嗣、橘朝臣-永範、南淵朝臣-年名、紀朝臣-今守、坂上大宿禰-貞守、源朝臣-慥等,並從五位上。外從五位下-朝妻造-清主、清內宿禰-園繼,正六位上-源朝臣-平、橘朝臣-安永、平朝臣-實雄、藤原朝臣-弟男、藤原朝臣-岑主、藤原朝臣-諸葛、和氣朝臣-春生、藤原朝臣-秋緒、紀朝臣-貞嗣、橘朝臣-最雄、紀朝臣-野鴈、當麻真人-清雄、伴宿禰-安道、大春日朝臣-高庭、佐伯宿禰-子房、高橋朝臣-安野等,並從五位下。正六位上-有宗宿禰-益門、山口忌寸-西成、御輔朝臣-永道、物部-彌範、菅原朝臣-梶成、安野造-子香爐等,並外從五位下。

己亥 ,正四位下-藤原朝臣-古子、明子等,並授從三位。從五位上-當麻真人-真伊止子,〈當麻真人,用明皇子麿古王之後也。〉從四位下。無位-安倍朝臣-德子、大枝朝臣-氏子等,並從五位下。從七位下-秦忌寸-嶋子,外從五位下。

辛丑 ,授無位-橘朝臣-房子,從四位下。

癸卯 ,諸衛府獻欬杖。〈欬,底本座亥字殳旁。〉內侍傳旨。

甲辰 ,地震。

丙午 ,地又震。

丁未 ,賜宴侍臣,踏歌如常。

三品-忠良親王,為上總太守。參議-從四位上-藤原朝臣-氏宗,為左大辨。從四位下-藤原朝臣-貞守,為右大辨。參議-正四位下-藤原朝臣-助,為近江守,左兵衛督如故。從五位下-紀朝臣-貞守,為少納言。從五位上-橘朝臣-海雄,為左中辨。文室朝臣-助雄,為右中辨。藤原朝臣-冬緒,為左少辨,春宮亮、遠江守如故。小野朝臣-恒柯,為右少辨。橘朝臣-門雄,為大監物。正五位下-菅原朝臣-是善,為大學頭,文章博士、加賀權守如故。從五位下-佐伯宿禰-真持,為山城介。從五位上-鎌藏王,為大和權守。外從五位下-清村宿禰-是嶺,為介。從五位下-藤原朝臣-秀雄,為河內守。安倍朝臣-氏主,為參河守。大原真人-真室,為介。從四位下-時宗王,為相模守。從五位下-藤原朝臣-安雄為介。外從五位下-朝宗宿禰-吉繼,為下總介。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正世,為常陸介。佐伯宿禰-雄勝,為近江權介。從五位上-紀朝臣-今守,為美濃守。正五位下-久賀朝臣-三夏,為信濃守。從五位上-坂上大宿禰-正野,為越後權守。從四位上-正躬王,為丹波守,治部卿如故。外從五位下-春道宿禰-永藏,為因幡介。從四位上-源朝臣-多,為美作守,宮內卿如故。從五位下-吉備朝臣-全繼,為介。正五位下-在原朝臣-行平,為備中權介,右近衛少將如故。從五位下-百濟王-安宗,為安藝介。三統宿禰-真淨,為周防守。真貞王,為長門守。伴宿禰-須賀雄,為土左權守。滋野朝臣-善蔭,為大宰少貳。紀朝臣-有常,為右兵衛佐,但馬介如故。和氣朝臣-巨範,為左馬助。

戊申 ,停大射禮。但敕公卿,令諸衛府。於豐樂殿前射。

己酉 ,亦停賭射。

癸丑 ,內宴如常。

二月,辛酉朔癸亥 ,加筑前國宗像神,正五位下。

乙丑 ,帝覽藏鉤戲。左右相分,飛鳥遊附者不禁。

甲戌 ,治部少輔-兼齋院長官-從五位下-藤原朝臣-關雄,卒。關雄者,刑部卿-從三位-真夏第五子也。天長二年春,奉文章生試及第。關雄,少習屬文,性好閑退。常在東山舊居,耽愛林泉。時人呼為-東山進士。承和元年秋,淳和太上天皇嘉其為人,特詔徵之。關雄辭而不獲,遂應詔命。天皇賜以優禮,從事左右。明年,拜勘解由判官。劇務繁併,既非其好。數月,遷少判事。關雄尤好皷琴,天皇賜其秘譜,由是雅調稍妙。關雄亦能草書,南池、雲林兩院壁,皆令關雄書之也。六年,授從五位下。累遷嘉祥四年,為治部少輔。仁壽二年,兼齋院長官。以病辭退,遂不被免。卒時年卌九。

庚辰 ,帝自東宮移幸梨下院。此院,先代別館也,在左近衛府西。

制曰:「利國通規,公謙為本。安民茂躅,損挹厥初。朕薰腴未施,化跡仍疏。恐黎氓之不親,望列辟以慙德。而今所生男女,皆當享封爵之重,疏湯沐之用。思其煩費,內以忸怩。竊見,乃祖聖皇,貽厥之謀。除親王之號,賜朝臣之姓,奕代相沿,已為成式。誠宜陶聖風而長扇,共源氏而混流。但前號親王,不在此限。同母後產,亦復一例。慶雲之惠,既無愛憎。若樹之華,更有濃淡。蓋以,域中大寶,在屈己以利人。天下至公,欲損上以益下。普告中外,咸俾聞知。」

庚寅晦 ,帝幸冷然院。翫景物也。賜侍臣祿有差。

即日 ,亦幸右大臣-藤原朝臣-良房第,以覽櫻花。置酒興樂。六位以上會者,祿各有差。

是月 ,京師及畿外,多患皰瘡,死者甚眾。天平九年及弘仁五年,有此瘡患,今年復不免此疫而已。〈皰瘡云云,宜參照玉勝間十四。皰,或本作疱,下同。〉

二、因皰瘡疫行而大赦天下

三月,辛卯朔甲午 ,加從三位-源朝臣-潔姬,正三位。授正六位下-難波連-蘰麻呂,外從五位下。〈蘰麻呂,或本作萍麻呂。〉緣去月遊賞右大臣第而恩及家人也。

丁酉 ,授大外記-外從五位下-滋野朝臣-安成,從五位下。〈滋野朝臣,原姓楢原,天平勝保間賜伊蘇志臣,延曆中賜滋野朝臣。〉授正六位上-宍人朝臣-繼成,外從五位下。

戊申 ,地震。

壬子 ,請名僧百口,於大極殿,轉讀大般若經,限三日訖。攘災疫也。

大和守-正五位下-丹墀真人-門成,卒。門成者,從五位下-內藏助-兼右衛士佐-豐長之子也。性甚剛直。大同之初,拜巡察彈正。弘仁之初,為少判事。九年,為大和少掾。十一年,轉為大掾。天長三年,授從五位下。五年,為丹波介。土民麤戾,不順教化。舊號難治,門成施以猛政,笞罰為先。廳事之前,箠楚如積。數年部內大理,民至今稱之。九年,為治部少輔。十年,為備前介。承和九年,敘從五位上。十年,為刑部大輔。十二年,為宮內大輔,後遷為武藏守。所部曠遠,盜賊充阡。門成下車,未幾,風俗肅清,姧猾歛手。嘉祥三年,為大和守。豪宗右姓,縱放不制。門成施政自如,無所迴避。境內夷晏,民皆戴之。今年,敘正五位下。病卒於官。門成雖無才學,長於從政。所到之處,必樹風聲。

丁巳 ,以穀倉院糧鹽,給京師患皰瘡者。

戊午 ,越中權守-從五位上-紀朝臣-椿守,卒。椿守,春宮亮-從五位上-白滿長子也。弘仁四年正月,為大內記。十一年正月,為典藥助。十二年正月,敘從五位下,為上總介。十三年正月,為安房守。承和五年正月,加從五位上。仁壽元年正月,為越中權守。卒時年七十八。椿守工於隸書,尤得其筋。答渤海書,特簡好手,椿守前後再書,皆盡其善,朝庭美之。

夏四月,辛酉朔壬戌 ,地震。

丁卯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岑主,為齋院長官。

庚午 ,遣侍從-從五位上-嶋江王,神祇大副-兼內藏頭-從五位上-中臣朝臣-逸志等,向伊勢太神宮,請除灾疫。〈嶋江王,承和八年六月亦使伊勢。祈申阿蘇池涸渇事等。〉

從五位下-三統宿禰-真淨,為中宮大進。〈真淨,嘉祥三年四月為中宮大進,蓋再任也。〉藤原朝臣-良繩,為內藏助。從五位上-益善王,為大藏大輔。正五位下-豐前王,為大和守。

甲戌 ,大內記-從五位下-和氣朝臣-貞臣,卒。貞臣,字和仁,播磨守-從四位上-仲世第三子也。數歲喪母,哀戚過禮。叔父-參議-真綱,深相矜愛。弱冠,從治部卿-安倍朝臣-吉人,受老莊,吉人奇之。後入大學,研精不息。廿四,舉秀才。廿八,對策,不得其第。承和十四年,拜大學大允。嘉祥元年,遷大內記。仁壽元年冬十一月,授從五位下。患皰瘡,卒于官。時年卅七。時人惜之。貞臣,為人聰敏,質朴少華,性甚畏雷。不留意小藝,唯好圍碁。至於對敵交手,不覺日暮夜深。

戊寅 ,無品-成康親王,薨。親王者,仁明天皇第八子也。母-右大臣從二位藤原朝臣三守之女,贈從二位-貞子也。〈,贈從二位,三代實錄卷第九作贈從一位。未詳孰是。〉親王,幼而岐嶷,有成人之志,天皇殊奇愛之。天皇崩後,未經幾歲,不耐疱瘡之患,遂以殞逝。

乙酉 ,以頗皰瘡染行,人民疫死故,停賀茂祭。遣侍從-從五位上-嶋江王,神祇大祐-從七位上-忌部宿禰-高善等向社下,申謝事由。但山城國司齋供如常。

丙戌 ,詔曰:「皇王建極布政,貴其順時。聖哲凝規宣風,欲其應節。故能裁成庶物,覆燾之德克隆,光宅八挺,全濟之功斯遠。朕以寡德,忝統鴻基。旰日勿休,乙夜忘寢。非貪四海之富,非念九重之尊,只欲導仁壽以窴群生,息勞役以安萬姓。而誠款未申,咎徵斯應。皰瘡之疫流行,札瘥之嗟競起。當春夏陽和之時,草木皆有以芽,而吾百姓愁病之人,或阽於死亡。朕之不德,撫育乖方,憂惕之誠,罔知攸濟。月令春夏,下寬大之令,頒德化之政,以順天帝,以救灾變。有司務脩職任,欽奉時訓。罪疑從輕,賞疑從重。貴埋胔掩骸之仁,崇養老矜孤之德。其自今日眛爽以前大辟以下,罪無輕重,未發覺、已發覺,未結正、已結正,繫囚、見徒,咸皆赦除。但犯八虐,故殺、謀殺,私鑄錢,強竊二盜,常赦所不免者,不在赦例。令天下州郡,勿輸承和十年以往調庸未進。優復百姓,息當年徭十日。其疾病者,長吏親自巡視,便給醫藥。諸所拯贍,務令優速。庶隱恤之旨,致感革於上玄。仁貸之風,蠲凶札於中壤。」

戊子 ,備中守-從四位上-源朝臣-安,卒。安,嵯峨太上天皇子也。母粟田氏。性懶文書,好習射藝。承和十二年,敘從四位上。嘉祥三年正月,任備中守。卒時年卅二。

三、藤原並藤與左兵衛督菅原梶成等卒

五月,庚寅朔癸巳 ,詔相模、上總、下總、常陸、上野、陸奧等六國,寫一切經。〈「一切經」,或稱「大藏經」。皆同也。〉六國各分部帙,寫得上之。

甲午 ,停騎射走馬之觀。以灾疫也。

己亥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野主,為齋院長官。

庚子 ,詔:「十七箇寺,讀大般若經。限三日訖。」攘災疫也。

壬寅 ,亦詔大宰府,於觀音、彌勒兩寺,并四王院、香椎廟、管內國分寺,讀大般若經。

加從五位上-藤原朝臣-並藤,正五位下。授正六位上-中臣志斐連-春繼,外從五位下。

復罪人-和氣朝臣-齊之、讚岐朝臣-永直等爵。

是日 ,藤原朝臣並藤,卒。並藤,參議-從三位-刑部卿-大宰員外帥-勳四等-濱成之曾孫,中判事-正六位上-臣繼之孫,豐前介-正六位上-石雄之子也。並藤善陰陽推步之學,明曉天文風星。初為丹波權掾。天長二年,留為陰陽助。六年正月,敘從五位下。七年,為筑後守。九年二月,為陰陽頭。承和四年,為和泉守。七年正月,還復陰陽頭。十四年正月,兼為加賀守。嘉祥三年正月,敘從五位上。今日,加正五位下。優其才學少倫,年齒衰落也。時年六十二。

癸卯 ,詔武藏、信濃兩國,寫一切經各一部。

乙巳 ,無品-齊子內親王,薨。親王,嵯峨太上天皇第十二女也。母-正五位下文室真人久賀麻呂之女,從五位上-文子也。親王適三品-大宰帥-葛井親王,內外戚皆恥其非成禮。

庚戌 ,大宰府上言:「壹伎嶋女子-伴部-刀自賣,孿生三男。」敕賜正稅稻三百束,及乳母一人。

辛亥 ,尾張國從五位上-真清田神,并從五位下-大縣神,並授從四位下。

授外從五位下-宍人朝臣-繼成,從五位下。繼成,有不可敘外位之愁。故改授。

詔:「美濃國出穀二千一百斛,給患疱瘡者。」

甲寅 ,加贈正五位下-橘朝臣-逸勢,從四位下。

戊午 ,參議-正四位下-左兵衛督-兼近江守-藤原朝臣-助,卒。助,贈左大臣-從一位-內麻呂第十一之子也。少遊大學,頗涉史傳。弘仁十三年九月,為少判事。同年十一月,為兵部少丞。十四年二月,為大學助。天長元年二月,為出雲介。四年正月,為春宮少進。五年閏二月,為式部大丞。六年正月,敘從五位下,即為遠江介。八年七月,為春宮坊亮。十年二月,為右近衛少將。三月,加正五位下,兼便,轉權中將。承和元年正月,敘從四位下。四年三月,兼為尾張守。六年正月,加從四位上。九年七月,為左兵衛督,轉為右衛門督。十年二月,拜參議。十三年正月,遷為治部卿。十五年正月,更為左兵衛督。嘉祥三年四月,加正四位下。四年正月,兼為信濃守。仁壽三年正月,兼為近江守。疱瘡之後,緣不慎治而卒。時年五十五。助,心性清直,不憚毀譽。朝庭之士,為之跼蹐。

六月,庚申朔辛酉 ,侍醫-外從五位下-菅原朝臣-梶成,卒。梶成,右京人也。業練醫術,最解處療。承和元年,從聘唐使渡海。朝庭以梶成明達醫經,令其請問疑義。五年春,解纜,著於唐岸。六年夏,歸本朝。路遭狂飆,漂落南海。風浪緊急,皷舶艫。俄而雷電霹靂,桅子摧破。〈桅子,或本作梔子、柁子、橈子。〉天晝黑暗,失路東西。須臾寄著,不知何一嶋。嶋有賊類,傷害數人。梶成殊祈願佛神,儻得全濟。與判官-良岑-長松等合力,即採集破舶材木,造一船共載。爾時便風引舶,得著此岸。朝庭嘉其誠節。十年,為鍼博士,次為侍醫。卒於官。

癸亥 ,一品-大宰帥-葛原親王,薨。親王者,桓武天皇之第三子,嵯峨太上天皇之兄也。母夫人-多治氏。延曆廿二年正月,敘四品。四月,為治部卿。大同元年五月,為大藏卿。三年正月,為彈正尹。四年九月,敘三品。弘仁元年九月,為式部卿。三年正月,兼為大宰帥。七年正月,敘二品。十四年十月,更為彈正尹。天長七年正月,兼為常陸太守。八月,更為式部卿。八年正月,敘一品。承和五年正月,兼為上野太守。十一年正月,兼復為常陸太守。嘉祥三年,遷復為大宰帥。〈遷復,底本僅遷一字,疑脫漏。遂補。〉親王少而慧了,歷覽史傳,常以古今成敗為戒。〈慧了,或本作惠了。〉為人恭儉,不傲於物。久在式部,諳職務。凡在舊典,莫不達練。舉朝重之。敕賜輦車入宮,禮儀異諸親王。薨時年六十八。朝庭監喪,葬儀如常。王家推謝,專從儉薄,不敢違遺令也。

丁卯 ,以尾張國大國靈神、大御靈神、憶感神等,列於官社。

己巳 ,以大和國金峰神,預於名神。

前豐後權守-從五位下-登美真人-直名,卒。直名,從五位下-藤津之子也。弘仁十三年二月,為主膳監正。天長二年七月,為美濃大掾。三年正月,遷為近江大掾。四年正月,敘從五位下。七年正月,為大和介。承和二年九月,為大判事。九年正月,為散位頭。十一年二月,遷為少納言。十四年正月,出為大宰少貳。嘉祥二年正月,敘從五位下。八月,遷為豐後權守,秩滿未得放還。卒時年六十二。直名,頗有才學,口辨過人。抑屈己者,必酬以彼所病。故議者疾之。法隆寺僧-善愷訴訟事,遂延及辨官除名,此類也。

庚午 ,帝不御神嘉殿。所司奉祭如常儀。

以尾張國多天神,預於名神。

皇子能有、時有、本有、載有,皇女憑子、謙子、列子、濟子、奧子等,賜姓-源朝臣,隸左京職。行前日詔也。〈皇子云云,於一代要記有異同。宜並為參考。〉

甲戌 ,以伊豫國村山神,預於名神。

四、百濟河成與延祥法師卒

秋七月,庚寅朔 ,參議-從四位上-藤原朝臣-氏宗,為近江守,左大辨、右近衛中將如故。從五位下-藤原朝臣-良繩,為侍從,內藏助如故。大枝朝臣-音人,為大內記,民部少輔如故。平朝臣-實雄,為治部少輔。藤原朝臣-岑主,為大藏少輔,齋院長官如故。坂上大宿禰-當宗,為掃部頭。從五位下-春日臣-雄繼,為越中權守,大學博士如故。吉備朝臣-全繼,為美作介。從四位上-源朝臣-多,為備中守,宮內卿如故。從四位上-源朝臣-冷,為讚岐守。

癸巳 ,地震。

甲子 ,以駿河國淺間神,預於名神。

辛丑 ,加尾張國多天神,從五位上。

壬寅 ,特加駿河國淺間大神,從三位。

甲辰 ,地震。

丁未 ,遣散位-從五位上-全世王,神祇大副-從五位上-中臣朝臣-逸志,散位-從五位下-齋部宿禰-伴主等,向伊勢太神宮,奉幣。攘灾殄也。

庚戌 ,從五位下-春枝王,為中務少輔。藤原朝臣-三藤,為陰陽頭。從五位下-伴宿禰-春世,為治部少輔。從五位上-良岑朝臣-長松,為諸陵頭。從五位上-藤原朝臣-本雄,為刑部大輔。文室朝臣-笠科,為宮內大輔。從五位下-藤原朝臣-吉備雄,為掃部頭。藤原朝臣-真冬,為左京亮。從五位上-山田宿禰-古嗣,為相模權介。從五位下-平朝臣-實雄,為信濃守。和氣朝臣-巨範,為陸奧權介。正五位下-藤原朝臣-行道,為美作守。

辛亥 ,地震。

丙辰 ,賜薩摩國孝女-挹前-福依賣,爵三級。復終其身,旌表門閭。福依賣,天性至孝。父母年皆八十,老病著床。無子,唯有一女。福依賣,扶侍左右,嘗藥二十餘年。傭力致養,曉夕辛勤。容顏焦瘦,觀者憐之。福依賣雖云野族,閑於禮儀。恭敬父母,有所諮稟,必正色作聲,未曾褻惰。

八月 ,己未朔,西京失火,延燒百八十餘家。

丙寅 ,從四位下-藤原朝臣-貞守,為參議。從五位下-利見王,為少納言。從五位下-縣犬養大宿禰-氏河,為肥後權介。

戊辰 ,賜伯耆國百姓,復一年。

辛未 ,五世王-正六位上-春常王,六世王-正六位下-田上王、春世王等,並賜姓-文室朝臣。

癸酉 ,加正二位-勳一等-氣多大神,封戶十烟,位田二町。

庚辰 ,從三位-建御名方富命神前、八坂刀賣命神祝,預於把笏。

壬午 ,地震。

散位-從五位下-百濟朝臣-河成,卒。河成,本姓余,後改百濟。長於武猛,能引強弓。大同三年,為左近衛。以善圖畫,屢被召見。所寫古人真,及山水草木等,皆如自生。昔在宮中,令或人喚從者。或人辭以未見顏容。河成即取一紙,圖其形體,或人遂驗得。其機妙類如此,今之言畫者,咸取則焉。弘仁十四年,拜美作權少目。天長十年,授外從五位下。累遷。承和年中,為備中介,次為播磨介。時人榮之。卒時年七十二。〈大日本史方技列傳,有百濟河成傳。可參照之。〉

九月,戊子朔 ,大風。發屋拔木。

丙申 ,重陽宴也。帝不御南殿,敕公卿,召侍從、文人等,賜菊酒。一如常儀。但以天下有灾,不舉音樂。〈有灾者,皰瘡之疫是也。常儀俱見律令。〉

是日 ,僧正-延祥大法師,卒。延祥,俗姓槻本氏,近江國野洲郡人也。數歲辭家,師事僧正-護命。護命察其敏慧,加意教誘。延曆七年,受具足戒。其年,護命於春日寺,講涅槃經。延祥預聽焉。時護命問延祥曰:「汝有夢乎?」答曰:「有之。」護命曰:「為我言之。」延祥曰:「夢臥七重塔上。爾時,三日並出,光照身上。」護命曰:「吉不可言,慎勿語人。」天長七年春,於大極殿,說最勝王經。諸宗智者論難鋒起,延祥敏對不滯,聽者莫不歎服。稍轉,仁壽元年,拜僧正。病卒,春秋八十五,夏臈六十八。〈元亨釋書慧解列傳,有延祥法師傳,宜參照。〉

辛丑 ,詔大宰府,出穀三萬八千七百餘石。賑給管內患皰瘡者。

五、菅原是善奏請考例事與山田古嗣卒

冬十月,戊午朔己未 ,地震。

是日 ,虹見於太政官廳前。

丁卯 ,帝御南殿,賜宴侍臣。祿各有差。

戊辰 ,但馬守-從四位上-春澄宿禰-善繩,賜姓-朝臣。

攝津國奏言:「長柄三國兩河,〈淀川、三國川是也。三國川即今神崎川。〉頃年橋梁斷絕,人馬不通。請准堀江川,置二隻船,以通濟渡。」許之。

癸酉 ,安藝國佐伯、山縣、沙田三郡,復今年徭役。恤窮民也。

從五位下-興岑王,為中務少輔。正四位下-南淵朝臣-永河,為因幡守。從五位下-春枝王,為正親正。小野朝臣-貞樹,為甲斐守。

丙子 ,招提寺田地百七十八町四段三百廿三步,永為傳法田。初寶龜中,大唐和尚-鑑真,買得此地,施入寺家。其後逐年墾闢,頃畝增廣。以功德故,聽不輸租。

己卯 ,授加賀國白山比咩神,從三位。〈授,類聚國史作加。〉

文章博士-正五位下-菅原朝臣-是善奏請:「文章生未出身者,及第之後,不經勘籍,預考例。」許之。〈勘籍,勘查戶籍是也。又籍有錯雜者,則依天智天皇朝庚午年籍為臬。〉

遠江國奏言:「廣瀨河,舊有郵船二艘。而今水闊流急,不由利涉。公私行人,擁滯岸上。請更加置二艘,以濟羈旅之難。」許之。

壬午 ,任僧綱。策命曰:「天皇〈我が〉詔旨〈止と〉法師等〈爾に〉白〈左閇止さへと〉宣敕命〈乎を〉白。大僧都-長訓〈乎を〉僧正〈乎を〉,少僧都-實敏〈乎を〉大僧都〈乎に〉,少僧都-真濟〈乎を〉權大僧都〈爾に〉,權律師-明詮、律師-真雅〈乎を〉少僧都〈爾に〉,大法師-壽仙〈乎を〉律師〈爾に〉,大法師-惠運〈乎を〉權律師〈爾に〉任賜事〈乎を〉,白〈左部止さべと〉宣敕命〈乎を〉白。」

十一月,丁亥朔己亥 ,地震。

癸卯 ,帝不御神嘉殿。所司奉祭如常儀。

甲辰 ,帝幸豐樂院,賜宴郡臣。如常儀。

癸丑 ,以遠江國敬滿神靈,預於名神。

甲寅 ,加外從五位下-丸部-嶋繼,從五位下。

十二月,丁巳朔甲子 ,陰陽寮奏言:「使諸國郡及國分二寺,據陰陽書法,每年鎮害氣。」從之。

丁丑 ,相模權介-從五位上-山田宿禰-古嗣,卒。古嗣,左京人也。越後介-外從五位下-勳六等-益人之長子也。為人廉謹,而寡言辭。幼歲喪母,敬事從母。天性篤孝,嘗讀書傳,至於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流涕不禁,卷帙為之沾濡。弘仁十二年,丁父憂,哀毀過禮。天長三年,為陸奧按察使記事。五年,為少內記。六年,遷為少外記。承和元年,轉為大外記。公卿大臣以備顧問。推薦文士,多見納用。故人仰之。承和十三年,出為阿波介。政績有聲。阿波、美馬兩郡,常罹旱災。古嗣殊迴方略,築陂蓄水。賴其灌溉,人用溫給。後為相模權介,病卒於官。時年五十六。

猜你喜欢
  ●卷六·李绛
  ●卷六·黎庶昌
  提要·孙承泽
  读礼通考卷十六·徐乾学
  卷之三·佚名
  第五十七册 天命八年七月·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九下·袁枢
  ·酌带精勇督饬剿捕查办善后事宜摺·丁曰健
  焦度传·萧子显
  察罕传·宋濂
  周洪谟传·张廷玉
  柳升传·张廷玉
  周纪二 显王元年(癸丑、前368)·司马光
  卷三十一 职官三·龙文彬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三·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某·唐圭璋

      失调名   □□□□皆阝□□流垂□断崖依旧横碧。□□独有千古文章,铿鍧炳耀,不与名□□□□□□□□□□□□尽□□远□□□□□□□不□□拳石。举杯相属,坐还有此客。

  • 第二折·佚名

    (李信领卒子上)(李信云)泰山顶上刀磨缺,北海波中马饮枯。男子三十名不立,枉作堂堂大丈夫。某乃延寿马将军手下参谋李信是也。某幼通二典,广鉴三谟,长而号令精严,深得行兵之策,佐于元帅手下。俺元帅铺谋运智,对垒迎敌,千战千胜

  • 卷九十·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九十目録【一百十四字】沁园春【中】洪咨夔【三首】卢祖皋汪莘【三首】李昴英陈经国【二首】赵以夫【二首】方岳【六首】张榘冯取洽【六首】蒋捷欧良姚勉【九首】王鼎翁何梦桂【二首】吴潜

  • 卷154 ·佚名

    李复 峡山阻风 黄牛白马渡惊滩,两目盲飚更险艰。 天地容身惟一榻,江湖骇浪动千山。 豪商竞利能争捷,阴鬼多么故作悭。 叹息邻家田舍稳,柴门深掩日高閒。 李复 峡州渡江入寺 雪暗离秦地,春归入

  • 第八出 士女同游·佚名

    【大迓鼓】(旦贴丑上)正月十五冥,厝厝人点灯,是实可吝,三街六巷好灯棚。又兼月光风又静,来去得桃到五更。(生)潮州好街市,又兼逢着上元冥,来去看景致。一位娘仔乜亲浅,恰是仙女下瑶池。恰是仙女下瑶池。(生下)(旦笑)(丑

  • 卷一百二·志第六十九·柯劭忞

      ○刑法上 刑律上   元之刑法,论者,谓得之仁厚,失之纵弛;是不然。蒙古初入中原,百司裁决率依金律。至世祖,始取见行格例,颁之有司,为《至元新格》。然帝临时裁决,往往以意出入增减,不尽用格例也。其后挟私用谲之吏,夤缘放

  • 卷四十五 漢紀三十七·司马光

      起重光作噩(辛酉),盡旃蒙大淵獻(乙亥),凡十五年。   顯宗孝明皇帝永平四年(辛酉、六一年)   春,帝近出觀覽城第,欲遂校獵河內;東平王蒼上書諫;帝覽奏,卽還宮。   秋,九月,戊寅,千乘哀王建薨,無子,國除。   冬,十月,乙卯,司徒郭

  • 東觀漢記補遺·多人

      補遺〔一〕   凡歷所革,〔二〕以變律呂,相生至六十也。〔三〕文選卷五六陸倕新刻漏銘李善注   前漢志但載十二律,不及六十。〔四〕宋書律曆志上   凡陽生陰曰下,陰生陽曰上。〔五〕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晉灼注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一、曾静等人各处行走,纠·雍正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敬卿、景叔西游,似亦不轻。那年二月初二日五星朕珠,日月合璧。某等七月初即有是行。天上这个朕兆不应则已,若应此事,必落于我辈之手。纵不能成于我手,亦必是我家眷

  • 卷第一百八·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三十〔起玄黓执徐(壬辰),尽柔兆涒滩(丙申),凡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四正统十四年十二月丁未朔 太上皇帝在迤北 帝省郊祀牲○先是 帝御奉天门谓礼部尚书胡濙等曰朕嗣承大统义当尊亲其尊 圣母皇太后为上圣皇太后朕 生母为皇太后奉迁 皇后居仁寿宫册朕妃汪氏为皇后皇太子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佚名

    万历四十年十一月辛卯朔兵部以考选军政请将右府佥书西宁侯宋光夏诚意伯刘荩臣都督佥事王问前府佥书宁晋伯刘天锡平江伯陈启嗣后府佥书彭城伯张守忠管理红盔永康侯徐应坤伏羌伯毛国器成国公勋卫朱纯臣彭城伯勋卫张嘉猷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纪昀

    列传唐 【四】温大雅【彦博彦将】 陈叔达窦威【轨 琮 抗 静 诞孝谌 琎 德明 德玄】李纲郑善果【元璹】 裴矩 皇甫无逸崔善为 高士廉【履行】○唐四温大雅陈叔达窦威李纲郑善果裴矩皇甫无逸崔善为高士廉

  • 广释菩提心论卷第二·佚名

        莲华戒菩萨造    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施护奉 诏译  复次此中如毗卢遮那成佛经说。所有一切智智。悲心为根本。从悲发生大菩提心。然后起诸方便。是故诸菩萨于一切时。常行此二种。所有施等方便现身现

  • 丛林盛事卷上·道融

    宋 沙门 道融 撰○程大卿参南禅师。南令看生缘话。法昌一日问曰。何不直下与伊剿绝去。南曰。也曾为蛇画足来。是伊自不瞥地。昌曰。和尚如何为他。南曰。咬尽生姜呷尽醋。昌曰。流俗阿师又与么去。南云。法昌作么

  • 雍正四川通志·黄廷桂

    四十七卷首一卷,清黄廷桂纂修。黄廷桂(1691-1759),汉军镶红旗人,字丹崖。康熙末以世荫起家,历任宣化总兵,四川提督,甘肃巡抚,两江、四川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乾隆二十年(1755)任陕甘总督,时值清军入新疆平阿睦尔撤纳及大小和卓

  • 御览经史讲义·乾隆

    三十一卷。清爱新觉罗·弘历敕编。乾隆二年(1737),弘历特诏翰林詹事六科十三道诸臣轮奏讲义。或标举经文,下列先儒义疏,阐明其理蕴;或节取史事,下列先儒评语,辨析其得失。大略如宋人讲义之例。在轮秦讲义过程中,弘历认为敷陈

  • 俱枳罗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俱枳罗陀罗尼经,一卷。宋法贤译。佛对阿难说之。俱枳罗为陀罗尼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