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孝宗时御前应对。 婆罗门引 暮霞照水,水边无数木芙蓉。晓来露湿轻红。十里锦丝步障,日转影重重。向楚天空迥,人立西风。 夕阳道中。叹秋色、与愁浓。寂寞三千粉黛,临鉴妆慵。施朱太赤,空惆怅、教妾若为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八十九杜荀鹤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中登进士第归客田頵宣州頵遣至汴通好梁祖厚遇之表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侮易缙绅人咸恨之自编唐风集十卷近体诗春宫怨早被婵娟误欲妆临
王肃 刘芳 孙逖 芳从子懋 常爽 孙景王肃,字恭懿,琅邪临沂人也。父奂,齐雍州刺史,《南史》有传。肃少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齐,位秘书丞。父奂及兄弟并为齐武帝所杀。太和十七年,肃自建邺来奔。孝文幸邺,闻其至,虚衿待之,引
◎宋纪一百十五 ∷起旃蒙单阏正月,尽六月,凡六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五年金天会十三年 春,正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帝在平江。 金人去濠州。 初,金右都监宗弼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淡水厅八房办案章程计开列〔八房办〕案章程(注)一、升授官员,报捐贡监,及登挂各书卯册,应归吏房办理。一、开设蔗廍、牛磨、当饷,及地丁、钱粮、耗羡,示禁小钱,并设秤等项,应归户总办理。一、报垦田园,升科
【解读】这一章详细说明“要道”的意义。【原文】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1),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
[疏]○正义曰:此章记孔子先礼后兵,去乱就治,并明忠、信、仁、知、劝学,为邦无所毁誉,必察好恶。志士君子之道,事君相师之仪,皆有耻且格之事,故次前篇也。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曰:“军陈行列之法。”)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
△初分遍学道品第六十四之七善现,由此因缘。当知一切有二想者定无布施波罗蜜多。亦无净戒波罗蜜多。亦无安忍波罗蜜多。亦无精进波罗蜜多。亦无静虑波罗蜜多。亦无般若波罗蜜多。无道无果亦无现观。下至顺忍彼尚非有。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于是月星天子语月天子言。如是菩萨学名为学菩萨。复问何所是菩萨学。报言天子。菩萨学于菩萨。于是无身无身行。无口无口行。无意无意行。是为菩萨学菩萨。于身无所学亦无所获。亦无所失亦无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六卷圣天菩萨本 护法菩萨释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破见品第四复次若如所言诸法性相世俗事有胜义理空。如来于中智见无碍。言音辩了巧悟他心。如何世间犹为种种妄见所魅诤论纷纭。由能闻者有过
敬礼天人大导师 三身一体释迦尊 三世五佛章门中 兴世演说一乘主 证明法华多宝佛 十方分身诸如来 乃至尽空法界海 常住世雄及分身 稽首妙法莲华经 八万十二诸圣教 诸佛护念大宝藏
续灯正统卷三十七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曹洞宗 大鉴下第二十八世 香严材禅师法嗣 南阳府万安松庭子严禅师 河南之古缑氏县樊氏子。幼多病。父母许以从释。十八秉具。博通内外典。凡诗文辞赋。皆不学而
其地大何以然者□□□□□□□□□□□□□□□是病本云何如是解脱用。佛告无碍菩萨摩诃萨曰。世间大地荷负四种重担。一者诸山。二者江河。三者草木。四者众生。净秽俱载无心简择。是名地之功能。外地如是。内地亦然
游记。宋楼钥(1137—1213)撰。二卷。钥字大防,号攻媿主人,浙江鄞县人。隆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撰有《攻媿集》。是书记其乾道五年(1169)十月以随员身份使金,自浙江出发,经安徽、河南、河北到达燕京(今北京)。次年正月从原路
音义书。宋宋庠撰。3卷。刊于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宋时有旧本《国语音》10篇,不著撰人。宋氏因其音简略,于是据旧本增补而成此书。书目录前列《国语》21篇之名,详注诸本标题之异同。所释《国语》正文,大写其字,夹注
综合类著作。明萧京撰。六卷。京字万舆,别号通隐子,福建人。曾游宦楚、蜀间。因髫龄秉弱,而留心医药。成书于崇祯十七年(1644)。卷一为医论,凡论藏府、病机、治法等,每有独到见解。卷二为四诊正法,主要论脉,次及望色
清·汪琥撰。成书于1686年。全书5.1万字。书凡3卷。上卷,辨太阳、阳明病脉证并治;中卷,辨太阴、少阴、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卷,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其注释发挥有如下特点:①病有中寒,证分六经。《伤寒论》一书,病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