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现代学僧毕业后的出路

──二十年七月在北平弥勒院佛教学校讲──

记得去年此时,曾来贵校与各位见过一次,光阴迅速,转瞬经年。在这一年之内,想各位的学问、行持,均有进步!这都是办学的人苦心孤诣,教育有方,与各位艰苦耐劳精进无怠之所致。现将举行毕业,这是我不胜庆祝的!按学问一道,本无止境,有何毕业之可言?不过、在办学的一个结束,修学的一个段落上,假立这个名词而已。

但是、毕业后确有应当注意、应当考虑之点,即是前途的趋向与自己所学的运用;这两点若不预先注意考虑到了,每以为毕业后无处可去,歧路彷徨。这是近来各处佛学校的学僧所感的痛苦。实在是未经研究未经考虑之过。我觉得、现在受过僧教育的学僧,前途趋向的路径很多,不一定拘拘于毕业后必得当讲经的法师,或任佛学的教员,除此二途,以为别无可走之路。如此、则立觉非常仄狭,且必至不能圆满。何以故?以所学的假使不够宣传教义而勉强从事,在说法者每感于工具之不足,在听法者常患希望之未满,卒至两相捍格,各失本愿。这都是偏执于一条路径,不知圆融运用;但知向高远处去躐等而求,不知向平坦处随分而施之咎。

夫佛法之本旨,在于利己利人。果能本乎自己的菩提心,随力随分,作利人的事业,则无处不是方便,无处不是弘法,不专在当法师而务名利恭敬也。今就本分所在,贡献各种办法,以备各位毕业后之趋向。

如系回到乡村的小庙,即可就乡村之情形,凡与乡村有益之事,即帮同举办,一方面对村人联络感情,随机与其讲演,如此无形中即将佛法灌输于民众了。假如原在大寺院出家的,毕业后回去,或作当家,或充执事,须一面温习所学,一面相机弘化,但不可操之太急。倘若一定按照新法来作,不顾事实,不顾习惯,必至惹动一般未受僧教育者的公愤,或至不能相容。如是、不但所学的不能运用,且转致构怨遭谤,此是应当注意的。只是抱定自己菩提本愿,不忘却所学,不被旧习所转,善巧方便以期渐渐达到目的。或不愿回自己本庙蜗居,欲向各地去参访,可到各处旧式丛林去看看。须知旧式的丛林,有多年的家风,亦有很多可参学的。他如或朝山拜佛,或行脚挂单。但是受过僧教育的,须与未学过的不同;盖未学过之人,朝山者但知顶礼泥菩萨,挂单者但知讨单混饭吃,别无其他意义;如尔等、若到各处去朝山挂单,可随时随地考查习俗,观摩道风,遇机遇缘即可随分宣布教化。

又、或作佛团所办的社会实业,地方公益,或办佛教会等等机关,均赖有出家人为之办理主持。盖佛法之建立,以世界众生为依止,故作资生事业,乃是佛教的本分。如现各处所办孤儿院、工艺厂等等,亦须有出家人身体力行,引导向佛化的道德方面作去。如程度优良的,于讲经布教能担当者,自可随缘去作。或有志深造者,须观察其他佛学校所教之课程,均优于我现在所学的,亦可请求插入,是为向上一步。或以教理有所心得,发愿行持,则须依自己根性择一相当者,致力专修;如以念佛法门为相应,则可觅一适宜处所而力行之。推而至于其他诸法门,亦无不如是;或诵经、持咒、礼忏、修观等法,皆是。

以上所讲,皆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自觉觉他的菩萨道,随便选择而行,总以不负所学为是。如此、则头头是道,路路皆通,决不致再起无路可去之感矣。今当贵校举行毕业之前,乃聊致数言,以作各位前途之借镜。

(台源记)(见海刊十二卷九期)  (附注)原题“在北平弥勒院佛教学校之讲词”,今依学僧之路改题。

  


猜你喜欢
  贤护分饶益品第九·佚名
  第十五品 无碍解分别·佚名
  卷十·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第三·佚名
  毗尼母经卷第七·佚名
  观所缘缘论·陈那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佚名
  卷三百六十六·佚名
  佛果击节目录·圆悟克勤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九[宋磻]·惟白
  [第八品]心双论·佚名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本师光公垂慈摄受记·印光
  云卧庵主书·晓莹
  宗镜录卷第七十五·延寿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王亿之·唐圭璋

      亿之字景阳,号松间。与柴望同时。   高阳台   双桨敲冰,低篷护冷,扁舟晓渡西冷。回首吴山,微茫遥带重城。堤边几树垂杨柳,早嫩黄、摇动春情。问孤鸿,何处飞来,共唤飘零。   轻帆初落沙洲暝,渐潮痕雨渍,面色风皴。旅

  • 卷三十一·阮阅

      ●卷三十一·格致门  《诗眼》:山谷言,文章必谨布置,每见后学,多言(告)以《原道》命意曲折。后予以此概考古人法度,如赠韦见素诗云:“纨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此一篇立意〔也〕,故使人静听而具陈之

  • 第四折·佚名

    (徐端同夫人扶正旦上,云)老夫徐端,好是烦恼人也!自碧桃孩儿亡过,又早三年光景,谁想玉兰孩儿,昨夜三更时分,暴病而亡,停尸在堂。一壁厢报与张亲家女婿知道,待他来时入殓,兀的不痛杀我也!(正旦做醒科)(夫人云)孩儿,精细者。(正旦唱)

  • 御选宋诗卷三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三十七五言律诗三苏辙寒食逰南湖绕郭春水满被堤新栁黄官池无禁约野艇得飞扬浪泛歌声逺花浮酒气香晚风归棹急细雨湿红妆次韵子瞻饮道者院池上雨气凉侵殿河流渗入池黄粱瀹鱼子白酒泻鵞儿风细初生

  • 岳阳晚景·张说

    张均(一作其父张说诗)晚景寒鸦集,秋风旅雁归。 水光浮日出,霞彩映江飞。 洲白芦花吐,园红柿叶稀。 长沙卑湿地,九月未成衣。

  • 王彦章传·薛居正

    王彦章,字贤明,郓州寿张县人。祖父王秀,父亲王庆宗,都没有做过官,后因为王彦章显贵,追封王秀为左散骑常侍,追封王庆宗为右武卫将军。王彦章少小从军,隶属于太祖手下,因骁勇善战而闻名。逐渐提升军职,接连升到掌管禁卫军。跟随太

  • 总论·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大全总论程子曰礼记杂出於汉儒然其间传圣门绪余及格言甚多如礼记学记之类无可议者檀弓表记坊记之类亦甚有至理惟知言者择之如王制礼运礼器其书亦多传古意若闲居燕居三无五起之说文字可疑又曰礼记除中

  • 第4章 为政篇第二(2)·孔子

    名家注解朱熹注:“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译文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你要说的话先做后说,事情

  • 卷二·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二    明 季本 撰召南说见周南鹊巢经防曰此以妾媵之从至备百两美诸侯妻之无嫉妬也媵女虽父母之事然其所敎于女者亦足以法矣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兴也】之子于归百两御之【兴○两音意 

  • 卷十八·佚名

    △无量寿会第五之二复次阿难。彼极乐界。无诸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妙高山等。阿难白佛言:世尊,其四天王天三十三天既无。诸山依何而祝佛告阿难。於汝意云何。妙高已上有夜摩天。乃至他化自在天及色界诸天等。依何而

  • 安特雷朋中华国民同舟录后序·太虚

    自海舟陆车交通便利,前古未经人知之地,日以开阔,万里环游,如履户庭,无复崎岖波涛之险,于是世界人类皆乐以互相往来,所有名都钜埠,辄为种种邦国民族之所聚居。而我文化统一,人口占全球四分一之中华国民,遂亦随日月所照而无不至,惟

  •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九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九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梵行品之四起卷。是第二叹经灭恶之能。恶即阐提四重五逆皆能灭之。旧解阇王是实逆。经力能灭非无此义。而密迹经云。阇王是方便示现灭逆之方。例知调达

  • 僧羯磨卷中(出四分律)·怀素

    西太原寺沙门怀素集德衣篇第十一受功德衣白法(律言若得新衣若檀越施衣若粪扫衣若是新衣若是故衣新物帖作净若已浣浣已纳作净不以邪命得不以相得不激发得不经宿得不舍堕作净即日来应法四周安缘五条作十隔若过是者亦应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五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五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揵度不善品第一之一三结乃至九十八使。尽是佛经。唯除五结九十八使。此非佛经。此章中应除此二论。曾闻尊者瞿沙作如是说。

  • 第四十章 [缺]·佚名

    第四十章 [缺]

  • 我的大学·高尔基

    自传体长篇小说。高尔基著,1922年初动笔,1923年春完稿,陆续发表在1923年《红色处女地》杂志第2至4期上。胡明最早译成中文,1949年光明出版社出版,1950年光华出版社再版。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6年、1978年和1983年出版

  • 尉缭子白话译文·尉缭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有影响的一部兵书。传说是战国时的尉缭所作。《汉书·艺文志》记载,《尉缭》31篇。今本共五卷,分24篇,前12篇主要是对战争观和政治观的论述,后12篇主要论述军令和军制,两部分内容紧密联系,互为补

  • 无门关·慧开

    一卷。全称《禅宗无门关》。宋代无门慧开撰,弥衍宗绍编。此书体例近似《碧岩录》,辑录古来著名公案48则,如“赵州狗子”、“百丈野狐”、“俱胝竖指”、“世尊拈花”等。每一则先举出“佛祖机缘”(即公案),然后在“无门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