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本师光公垂慈摄受记

葛志亮居士

予髫龄[1]失恃[2],少复惰学,长而无成。滥竽教育,误己误人,蹉跎半生。顾幼时即喜读大乘经典,而不解其义。奈心为物诱,乍好乍恶,惑于虚荣,瞀(mào眩惑)于货利。而命途多蹇[3],所谋辄(总是)左(差错),百凡丛脞[4],潦倒年年。于是无明[5]炽起,妄念纷驰,谓因果为无稽,天道皆子虚[6];一切三藏经典,尽属讏(wèi虚伪)言与伪造。致有《佛教疑问求解》之作,不自知其罪也。辱荷[7]大德居士,垂闵(同悯)赐教,殷勤指导。至今思之,辄汗流浃背,深愧何以为报。后读《印光法师文钞》,益觉直指本源,如梦方醒。又承郭慧海、江味融二老谆谆诲示,批却导窾[8],益悔往昔之非,遂发投诚自新,皈依光公之愿。

  [1] 髫tiáo龄:幼年。

  [2] 失恃:指死了母亲。

  [3] 命途多蹇jiǎn:生活道路多有不顺。

  [4] 百凡丛脞cuǒ:百凡,泛指一切。丛脞,杂乱。

  [5] 无明:为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以愚痴为其自相。

  [6] 子虚:虚构或不真实的事。

  [7] 辱荷:即承蒙。

  [8] 批却导窾kuǎn:比喻处理事情善于从关键处入手,因而顺利解决。

于二十二年四月二十四日,随郭慧海居士赴苏,薄暮抵报国寺,叩谒师座于关(闭关的房间)前。次晨上午十时叩关,顶礼皈依焉,蒙赐名“慧亮”,并诫勿看运气炼丹等外道之书,更示扶乩之妄。午后师尊又语我侪(chái辈,等):“盍(hé何不)往灵岩一遭?”次日予等遂作灵岩之行,时寺名为“崇报”,方兴土木,妙真师为监院,督察至(极)忙碌。予等于二十九日上午返苏,辞别师尊回沪。是(这)年季夏[1]六日,检取箧(qiè小箱子)中所有外道书籍,暨(jì和)谤毁正法之印刷物,一并交付祝融[2]。及七月朔(农历每月初一),以辅庭居士尊人[3]子彬先生逝世,予驰函禀告师尊。逾一星期,师慈谕降,以曾子“三省吾身”为勖(xǜ勉励),引申其义,勉予为人作事,处处须尽己之心,忠诚行之,兼示以丧祭应用素,现俗用荤之罪过。惜此书存南市敝庐(简陋居室),“八一三”后,未及携出,致遭劫失矣。迨中元节后[4],杨欣莲师兄自吴返,莅郭府致祭,与予同膳时,述师尊嘱其传命,教予“老实念佛,无怠无忽(忽视)”之训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告。叮咛嘱咐,至再至三,使我感激涕泪,何啻(chì但,只)挟纩[5]!予生何幸,得遇恩师,犹可谓不辰[6]耶?

  [1] 季夏:夏季的最末一个月,即农历六月。

  [2] 交付祝融:祝融,火神。即用火烧毁。

  [3] 尊人:对他人或自己父母的敬称。

  [4]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

  [5] 挟纩:披着绵衣,比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

  [6] 不辰:不得其时。

廿三年甲戌岁,予充(担任)市绅张效良先生府中西席[1],地在南市机厂街。于榴月[2]廿九日,气候殊热,午饭后,予在教室内,倚靠椅休息。朦胧间,见园中边门启处,一长身高大和尚,疾入予室,促予:“起起,赶快念佛!”予愕然,视之,师也,即惊觉。噫,奇矣!我师之慈悲诱迪(开导)弟子,无远弗届[3],无微不至也信夫。今者师尊西逝,我侪皈依弟子,哀感靡(mǐ无,没有)极。顾事往如存[4],言犹在耳,各自努力遵行,老实念佛,之死靡他。毋使师尊东望曰:“嗟!余弟子某也,欲求解脱证果,驴年驴年。”

  [1] 西席:这里指家塾教师。旧时请老师到家里来教授自己子弟的私塾叫家塾。

  [2] 榴月:指农历五月,因五月石榴花开故得名。

  [3] 无远弗届:弗,不。届,到。即不管多远之处,没有不到的。

  [4] 顾事往如存:回顾这些事情已经过去了,但好象仍存在于眼前。

主要参考书目:《印光大师永思集》(苏州弘化社网站电子版)

猜你喜欢
  中华民国大藏经编纂纲领·太虚
  卷第十二·佚名
   第七十四則 金牛菩薩子喫飯來·胡兰成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卷·宝亮
  卷第七十六·佚名
  卷四百九十九·佚名
  代序二:李叔同先生 曹聚仁·李叔同
  佛说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佚名
  百和尚语录序·佚名
  明觉禅师瀑泉集卷第四·重显
  卷之四·别庵性统
  弘明集卷第五·僧祐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五·佚名
  续古尊宿语要目录·佚名
  无常品第一(二十有一章)·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二十一·彭定求

        卷321_1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中书相公】权德舆   五更钟漏歇,千门扃钥开。紫宸残月下,黄道晓光来。   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祥烟初缭绕,威凤正裴回。   斧藻归全德,轮辕适众材

  • 五集卷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十六古今体八十四首【乙巳六】泉宗庙瞻礼视朝有事复还宫路便泉宗庙据中瞻礼瞥然成隔岁抒诚莫匪为农功新松笼户枝交干【是庙建於丙戌至丁亥春落成阅今二十年所种新

  • 三集卷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十六古今体九十三首【辛巳八】七月晦日恭迎皇太后驾至避暑山庄因成长句时廵减从敬前驱令日安舆登坦途温清旬余濶萱戺起居十里迓兰衢仙庄依例鹤斋憩【松鹤斋即 圣母寝殿】佳景钦承凤辇扶涧叶

  • 卷一百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一 明 曹学佺 编 晩唐二十八 王贞白【字有道信州人】 长安道 晓鼓人已行暮鼓人未息梯航万国来争先贡金帛不问贤与愚但论官与职如何贫书生苦献安边策

  • 57.韩愈:山石·施蜇存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

  • 卷二十九·燕一·佚名

    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匹,粟支十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粟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

  • 鸦片战争之结果·佚名

    鸦片战争既告终,于是中国与欧美大国先后订约者凡三,清廷已确认诸国为平等敌体之友邦,公文照会,禁用夷字。而其时所谓清议者之势力,尚于尔后数十年间,左右一世之舆论,虽清廷亦时为其所劫持焉。独其为战争原因者之鸦片之禁令,清

  • 一二九八 质郡王永瑢等奏请令议叙誊录内现任及候补知县各官分缴养廉以为雇人缮书发价折·佚名

    一二九八 质郡王永瑢等奏请令议叙誊录内现任及候补知县各官分缴养廉以为雇人缮书发价折乾隆五十三年五月十七日*臣永瑢等谨奏,为奏明请旨事。窃查四库全书,自四阁全分进呈后,【真按:疑有脱误字之!或读为四阁.全分.进呈后.

  • 江上孤忠录·赵曦明

    江阴赵曦明集守城实迹江阴殉难事,或载阎公状及义史,或着纪事及江上遗闻、乘城纪略及甲乙事实,或见于文石纪,愚参考其中,集而注之,公之当时,亦庶几不负忠臣义上之苦心云尔。清顺治二年乙酉夏五月,北师南下,金陵不守,广昌伯刘良佐

  • 卷二百八十三·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八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褒赠汉成帝时梅福以为宜建三统封孔子之世以为殷後乃上书曰臣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政者职也位卑而言高者罪也越职触罪危

  • 唐有恒·周诒春

    唐有恒 字少珊。年三十二岁。生于广东香山。已婚。子二。本籍通信处。广东香山县唐家鄕龙顶。初学于香港皇仁书院。为黄龙报主笔。光緖三十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农业。光緖三十三年。得学士学位。光緖三

  • 十四年·佚名

    (壬子)十四年大明宣德七年春正月1月1日○辛酉朔,上率王世子及百官,行向闕賀禮,以日當食,樂部陳而不作,停本朝賀禮。○傳旨承政院:前此救食之時,侍衛群臣與軍士,分列左右,故或背日而立。今日食在午,其在西者,過午則當背日,宜令合侍於

  • 中庸直指补注序·智旭

    现前介尔一念。而实无量无边。不生不灭。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清净本然。寂然不动。谓之性。感而遂通。有善有恶。有因有果者。谓之道。全性起修。为善去恶。造圆因以致圆果者。谓之圣人之教。所以为教。慎独是矣。所

  • 卷十九·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十九论语十季氏第十六季氏将伐颛臾章问集注颛臾在鲁地七百里之中从孟子百里之説则鲁安得七百里之地曰七百里是礼记如此説封周公曲阜之地七百里如左传也有一同之

  • 入阿毗达磨论卷下·佚名

        塞建陀罗阿罗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取有四种。谓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即欲瀑流加无明名欲取。有三十四物。谓贪嗔慢无明各五疑四缠十。即有瀑流加无明名我语取。有四十物。谓贪慢无明各十疑

  • 弘一法师全集·李叔同

    《弘一法师全集》是现代人调节自身心理和人际互动的指南;《弘一法师全集》是年轻人收获心灵深处淡定、从容、静心的明灯;《弘一法师全集》是禅者、世人人赢得正念、正觉、正能量的禅宗入门指南;《弘一法师全集》是一套让

  • 英耀赋·佚名

    英耀赋或英耀篇是江湖术士看相的口诀。中国古代有一种“相术”,不测八字,不看风水,全凭眼力,只通过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如言谈、神情、习惯动作等,就能摸出对方的底细。这门相术,就是《英耀赋》,它教人如何透过观察对方的各种

  • 红岩·罗广斌

    长篇小说。罗广斌、杨益言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出版。小说以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革命者的斗争事迹为素材。两位作者都是这场斗争的亲身经历者。解放战争后期,中共重庆市委出版地下《挺进报》,传布解放军节节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