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八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崩伽阇崩伽耆林中。

尔时。世尊为诸比丘说戒相应法。赞叹制戒法。

尔时。尊者迦叶氏于崩伽聚落住。闻世尊说戒相应法。赞叹是戒。极心不忍不喜。言。此沙门极赞叹是戒。极制是戒。

尔时。世尊于崩伽聚落随所乐住已。向舍卫国去。次第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尊者迦叶氏。世尊去后不久。心即生悔。我今失利。得大不利。于世尊所说戒相应法。赞叹制戒时。于世尊所。心不忍不喜。心不欢喜。而作是言。沙门极制是戒。极赞叹是戒。

时。尊者迦叶氏夜过晨朝。著衣持钵。入崩伽聚落乞食。食已。还精舍。付嘱卧具。自持衣钵。向舍卫城次第游行。至舍卫国。举衣钵。洗足已。诣世尊。稽首礼足。白佛言。悔过。世尊。悔过。善逝。我愚我痴。不善不辨。我闻世尊为诸比丘说戒相应法。赞叹制戒时。于世尊所。不忍不喜。心不欣乐。而作是言。是沙门极制是戒。赞叹是戒。

佛告迦叶氏。汝何时于我所。心不忍不喜。不生欣乐。而作是言。此沙门极制是戒。赞叹是戒。

迦叶氏白佛言。时。世尊于崩伽阇聚落崩伽耆林中。为诸比丘说戒相应法。赞叹是戒。我尔时于世尊所。心得不忍.不欢喜。心不欣乐。而作是言。是沙门极制是戒。赞叹是戒。世尊。我今日自知罪悔。自见罪悔。唯愿世尊受我悔过。哀愍故。

佛告迦叶氏。汝自知悔.愚痴.不善不辨。闻我为诸比丘说戒相应法。赞叹制戒。而于我所。不忍不喜。心不欣乐。而作是言。是沙门极制是戒。极叹是戒。汝今迦叶自知悔.自见悔已。于未来世。律仪戒生戒。今授汝。哀愍故。迦叶氏。如是悔者。善法增长。终不退减。所以者何。若有自知罪.自见罪而悔过者。于未来世。律仪戒生。善法增长。不退减故。

正使迦叶为上座者。不欲学戒.不重于戒.不叹制戒。如是比丘我不赞叹。所以者何。若大师所赞叹者。余人则复与相习近。恭敬亲重。若余人与相习近亲重者。则与同见。同彼所作。同彼所作者。长夜当得不饶益苦。是故我于彼长老初不赞叹。以其初始不乐学戒故。如长老。中年.少年亦如是。

若是上座长老初始重于戒学。赞叹制戒。如是长老我所赞叹。以其初始乐戒学故。大师所赞叹者。余人亦当与相习近亲重。同其所见。同其所见故。于未来世。彼当长夜以义饶益。是故于彼长老比丘常当赞叹。以初始乐学戒故。中年.少年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三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诸上座长老比丘初始不乐学戒.不重于戒。见余比丘初乐学戒.重于戒.赞叹制戒者。彼亦不随时赞叹。我于此等比丘所亦不赞叹。以其初始不乐学戒故。所以者何。若大师赞叹彼者。余人当复习近亲重。同其所见。以同其所见故。长夜当受不饶益苦。是故我于彼长老。中年.少年亦复如是。乐学戒者。如前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三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何等为增上戒学。若比丘住于戒波罗提木叉。具足威仪行处。见微细罪则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增上戒学。何等为增上意学。若比丘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乃至第四禅具足住。是名增上意学。何等为增上慧学。若比丘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是名增上慧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学余经。如前念处说。

如禅。如是无量.无色。如四圣谛。如是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四道.四法句.止观修习。亦如是说。

(八三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毗舍离国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时。有善调象师离车。名曰难陀。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离车难陀言。若圣弟子成就四不坏净者。欲求寿命。即得寿命。求好色.力.乐.辩.自在即得。何等为四。谓佛不坏净成就。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我见是圣弟子于此命终。生于天上。于天上得十种法。何等为十。得天寿.天色.天名称.天乐.天自在。天色.声.香.味.触。若圣弟子于天上命终。来生人中者。我见彼十事具足。何等为十。人间寿命.人好色.名称.乐.自在.色.声.香.味.触。我说彼多闻圣弟子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从他闻.不取他意.不因他思。我说彼有如实正慧知见。

尔时。难陀有从者。白难陀言。浴时已到。今可去矣。

难陀答言。我今不须人间澡浴。我今于此胜妙法以自沐浴。所谓于世尊所得清净信乐。

尔时。离车调象师难陀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作礼而去。

(八三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毗舍离国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圣弟子成就四不坏净者。不于人中贫活而活。不寒乞。自然富足。何等为四。谓于佛不坏净成就。法.僧.圣戒不坏净成就。是故。比丘。当如是学。我当成就于佛不坏净。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三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转轮王七宝具足。成就人中四种神力。王四天下。身坏命终。生于天上。虽复转轮圣王七宝具足。成就人间神力。王四天下。身坏命终。得生天上。然犹未断地狱.畜生.饿鬼恶趣之苦。所以者何。以转轮王不得于佛不坏净。法.僧不坏净。圣戒不成就故。

多闻圣弟子持粪扫衣。家家乞食。草蓐卧具。而彼多闻圣弟子解脱地狱.畜生.饿鬼恶趣之苦。所以者何。以彼多闻圣弟子于佛不坏净。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于佛不坏净。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三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起哀愍心.慈悲心。若有人于汝等所说乐闻乐受者。汝当为说四不坏净。令入令住。何等为四。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于圣戒成就。所以者何。若四大。地.水.火.风有变易增损。此四不坏净未尝增损变异。彼无增损变异者。谓多闻圣弟子于佛不坏净成就。若堕地狱.畜生.饿鬼者。无有是处。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我当成就于佛不坏净。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亦当建立余人。令成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三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信人者。生五种过患。彼人或时犯戒违律。为众所弃。恭敬其人者。当作是念。此是我师。我所重敬。众僧弃薄。我今何缘入彼塔寺。不入塔寺已。不敬众僧。不敬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于正法中。是名信敬人生初过患。

复次。敬信人者。所敬之人犯戒违律。众僧为作不见举。敬信彼人者。当作是念。此是我师。我所敬重。而今众僧作不见举。我今何缘复入塔寺。不入塔寺已。不敬众僧。不敬众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于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二过患。

复次。彼人若持衣钵。余方游行。敬彼人者。而作是念。我所敬人著衣持钵。人间游行。我今何缘入彼塔寺。不入塔寺已。不得恭敬众僧。不敬众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于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三过患。

复次。彼所信敬人舍戒还俗。敬信彼人者。而作是念。彼是我师。我所敬重。舍戒还俗。我今不应入彼塔寺。不入寺已。不敬众僧。不敬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于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四过患。

复次。彼所信敬人身坏命终。敬信彼人者。而作是念。彼是我师。我所敬重。今已命终。我今何缘入彼塔寺。不入寺故。不得敬僧。不敬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故。退失善法。不得久住于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五过患。

是故。诸比丘。当如是学。我当成就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三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食。长养众生。四大增长摄受。何等为四。谓抟食.触食.意思食.识食。如是。福德润泽。为安乐食。何等为四。谓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我当成就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三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于佛不坏净成就者。为闻法.众僧所念.圣戒成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四○)

次经亦如上说。差别者。若于佛不坏净成就者。法.僧。悭垢缠众生离悭垢心。在家而住解脱。心施。常行乐施。常乐于舍。行平等施。圣戒成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四一)

次经亦如上说。差别者。如是圣弟子四种福德润泽。善法润泽。摄受称量功德。不可称量尔所果福.尔所果.尔所福果集。然彼得众多福利。是大功德聚数。譬如五河合流。谓恒河.耶菩那.萨罗由.伊罗跋提.摩醯。于彼诸水无能度量百瓶.千瓶.百千万瓶者。然彼水多。是大水聚数。如是圣弟子成就四功德润泽者。无能度量其福多少。然彼多福。是大功德聚数。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我当成就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众吉之巨海自净能净彼

汪洋而平流实诸百川长

一切诸江河群生之所依

悉归于大海此身亦复然

施戒修功德百福流所归

(八四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婆罗门者。说虚伪道。愚痴恶邪。不正趣向。非智等觉向于涅槃。彼作如是化诸弟子。于十五日。以胡麻屑.庵罗摩罗屑沐浴身体。著新劫贝。头垂长缕。牛屎涂地而卧于上。言。善男子。晨朝早起。脱衣举著一处。裸其形体。向东方驰走。正使道路逢凶象.恶马.狂牛.猘狗.棘刺.丛林.坑涧.深水。直前莫避。遇害死者。必生梵天。是名外道愚痴邪见。非智等觉向于涅槃。我为弟子说平正路。非愚痴。向智慧等觉。向于涅槃。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四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尊者舍利弗。所谓流者。何等为流。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流者。谓八圣道。

复问舍利弗。谓入流分。何等为入流分。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四种入流分。何等为四。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

复问舍利弗。入流者成就几法。

舍利弗白佛言。有四分成就入流者。何等为四。谓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说。流者。谓八圣道。入流分者有四种。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入流者成就四法。谓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佛说此经已。尊者舍利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四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诣尊者阿难所。问讯慰劳已。退住一面。尊者舍利弗语尊者阿难。欲有所问。宁有闲暇为记说不。

尊者阿难语舍利弗。随意所问。知者当答。

舍利弗问尊者阿难。为断几法。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记说彼人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向正觉。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尊者阿难语尊者舍利弗。断四法.成就四法。如来.应.等正觉记说彼人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何等为四。谓圣弟子于佛不信住。则已断已知。成就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信恶戒。彼则已断已知。成就法.僧不坏净及圣戒成就。如是四法断.四法成就。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记说彼人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尊者阿难尊者舍利弗。如是。如是。四法断.四法成就。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记说彼人得须陀洹。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展转随喜。从座起去。

(八四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于五恐怖怨对休息。三事决定。不生疑惑。如实知见贤圣正道。彼圣弟子能自记说。地狱.畜生.饿鬼恶趣已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何等为五恐怖怨对休息。若杀生因缘罪怨对恐怖生。若离杀生者。彼杀生罪怨对因缘生恐怖休息。若偷盗.邪淫.妄语.饮酒罪怨对因缘生恐怖。彼若离偷盗.邪淫.妄语.饮酒罪怨对者。因缘恐怖休息。是名罪怨对因缘生五恐怖休息。

何等为三事决定。不生疑惑。谓于佛决定离于疑惑。于法.僧决定离疑惑。是名三法决定离疑惑。

何等名为圣道如实知见。谓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是名圣道如实知见。

若于此五恐怖罪怨对休息.于三法决定离疑惑.于圣意如实知见。是圣弟子能自记说。我地狱尽。畜生.饿鬼恶趣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四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何等为圣道如实知见。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

次经亦如是说。差别者。何等为圣道如实知见。谓十二支缘起如实知见。如所说。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如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是名圣弟子如实知见。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四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诸天天道。未净众生令净。已净者重令净。何等为四。谓圣弟子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是名四种诸天天道。未净众生令净。已净者重令净。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四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诸天天道。何等为四。谓圣弟子念如来事。如是。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此如来事生随喜心。随喜已。心欢悦。心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三昧定。三昧定已。圣弟子作如是学。何等为诸天天道。复作是念。我闻无恚为上诸天天道。作是念。我从今日。于世间若怖若安。不起嗔恚。我但当自受纯一满净诸天天道。是名第一诸天天道。未净众生令净。已净者重令净。

复次。比丘。圣弟子念于法事。谓如来说正法.律。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涅槃。即身观察。缘自觉知。如是知法事已。心生随喜。随喜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三昧定。三昧定已。圣弟子作如是学。何等为诸天天道。复作是念。我闻无恚为上诸天天道。我从今日。于此世间若怖若安。不起嗔恚。我当受持纯一满净诸天天道。是名第二诸天天道。

复次。比丘。若于僧事起于正念。谓世尊弟子僧正直等向。所应恭敬.尊重.供养。无上福田。彼如是于诸僧事正忆念已。心生随喜。心随喜已。得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三昧定。三昧定已。彼圣弟子作如是学。何等诸天天道。复作是念。我闻诸天无恚为上诸天天道。我从今日。于诸世间若怖若安。不起嗔恚。我但当受持纯一满净诸天天道。是名第三诸天天道。

复次。比丘。谓圣弟子自念所有戒事。随忆念言。我于此不缺戒.不污戒.不杂戒.明智所叹戒.智者不厌戒。于如是等戒事正忆念已。心生随喜。随喜已。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三昧定。三昧定已。圣弟子作是念。何等为诸天天道。复作是念。我闻诸天无恚为上。我从今日。于诸世间若怖若安。不起嗔恚。我当受持纯一满净诸天天道。是名第四诸天天道。未净众生令净。已净者重令净。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四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诸天天道。未净众生令净。已净者增其净。何等为四。谓圣弟子念如来事。如是。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如是念如来事已。则断恶贪。及断心恶不善过。念如来故。心生随喜。心随喜已。则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三昧定。三昧定已。圣弟子作如是学。何等为诸天天道。复作是念。我闻无恚为上诸天天道。我从今日。于诸世间若怖若安。不起嗔恚。但当受持纯一满净诸天天道。如是法.僧.圣戒成就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诸天天道。未净众生令净。已净者增其净。何等为四。谓圣弟子念如来事。如是。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圣弟子念如来事已。心贪欲缠.嗔恚.愚痴缠。其心正直。念如来事。是圣弟子得法流水.得义流水.得念如来饶益随喜。随喜已。生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三昧定。三昧定已。是圣弟子作如是学。何等为诸天天道。复作是念。我闻无恚为上诸天天道。我从今日。于诸世间不起嗔恚。纯一满净诸天天道。如是法.僧.圣戒成就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五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法镜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法镜经。谓圣弟子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是名法镜经。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五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众多比丘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乞食时。闻难屠比丘命终.难陀比丘尼命终.善生优婆塞命终.善生优婆夷命终。乞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晨朝入舍卫城乞食。闻难屠比丘.难陀比丘尼.善生优婆塞.善生优婆夷命终。世尊。彼四人命终。应生何处。

佛告诸比丘。彼难屠比丘.难陀比丘尼诸漏已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善生优婆塞.善生优婆夷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生于天上而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说法镜经。于佛不坏净。乃至圣戒成就。是名法镜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五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如上广说。差别者。有异比丘.异比丘尼.异优婆塞.异优婆夷命终。亦如上说。

(八五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那梨迦聚落繁耆迦精舍。尔时。那梨迦聚落多人命终。

时。有众多比丘著衣持钵。入那梨迦聚落乞食。闻那梨迦聚落罽迦舍优婆塞命终。尼迦吒.佉楞迦罗.迦多梨沙婆.阇露.优婆阇露.梨色吒.阿梨色吒.跋陀罗.须跋陀罗.耶舍耶输陀.耶舍郁多罗悉皆命终。闻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众多比丘晨朝入那梨迦聚落乞食。闻罽迦舍优婆塞等命终。世尊。彼等命终。当生何处。

佛告诸比丘。彼罽迦舍等已断五下分结。得阿那含。于天上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

诸比丘白佛。世尊。复有过二百五十优婆塞命终。复有五百优婆塞于此那梨迦聚落命终。皆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于彼天上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复有过二百五十优婆塞命终。皆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当受一生。究竟苦边。此那梨迦聚落复有五百优婆塞于此那梨迦聚落命终。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佛告诸比丘。汝等随彼命终.彼命终而问者。徒劳耳。非是如来所乐答者。夫生者有死。何足为奇。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彼如来自知成等正觉。显现演说。分别开示。所谓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苦阴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苦阴灭。今当为汝说法镜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法镜经。谓圣弟子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五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难提优婆塞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圣弟子于此五根一切时不成就者。为放逸。为不放逸。

佛告难提。若于此五根一切时不成就者。我说此等为凡夫数。若圣弟子不成就者。为放逸。为不放逸。难提。若圣弟子于佛不坏净成就。而不上求。不于空闲林中。若露地坐。昼夜禅思。精勤修习。胜妙出离。饶益随喜。彼不随喜已。欢喜不生。欢喜不生已。身不猗息。身不猗息已。苦觉则生。苦觉生已。心不得定。心不得定者。是圣弟子名为放逸。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亦如是说。如是。难提。若圣弟子成就于佛不坏净。其心不起知足想。于空闲林中。树下露地。昼夜禅思。精勤方便。能起胜妙出离随喜。随喜已。生欢喜。生欢喜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心则定。若圣弟子心定者。名不放逸。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难提优婆塞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礼佛足而去。

(八五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释氏难提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圣弟子于四不坏净一切时不成就者。是圣弟子为是放逸。为不放逸。

佛告释氏难提。若于四不坏净一切时不成就者。我说是等为外凡夫数。释氏难提。若圣弟子放逸.不放逸。今当说。广说如上。

佛说此经已。释氏难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作礼而去。

(八五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前三月夏安居竟。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为佛缝衣。如来不久作衣竟。当著衣持钵出精舍。人间游行。

时。释氏难提闻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为佛缝衣。如来不久作衣竟。著衣持钵。人间游行。释氏难提闻已。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四体支解。四方易韵。先所闻法。今悉迷忘。闻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为世尊缝衣言。如来不久作衣竟。著衣持钵。人间游行。是故我今心生大苦。何时当复得见世尊及诸知识比丘。

佛告释氏难提。汝见佛.若不见佛。若见知识比丘.若不见。汝当随时修习五种欢喜之处。何等为五。汝当随时念如来事。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法事.僧事.自持戒事.自行世事。随时忆念。我得己利。我于悭垢众生所。当多修习离悭垢住。修解脱施.舍施.常炽然施.乐于舍。平等惠施。常怀施心。如是。释氏难提。此五支定若住.若行.若坐.若卧。乃至妻子俱。常当系心此三昧念。

佛说此经已。释氏难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八五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前三月夏安居。

时。有释氏难提闻佛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前三月结夏安居。闻已。作是念。我当往彼。并复于彼造作供养众事。供给如来及比丘僧。即到彼。三月竟。时。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为世尊缝衣。而作是言。如来不久作衣竟。著衣持钵。人间游行。

时。释氏难提闻众多比丘集于食堂。言。如来不久作衣竟。著衣持钵。人间游行。闻已。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四体支解。四方易韵。先所受法。今悉迷忘。我闻世尊人间游行。我何时当复更见世尊及诸知识比丘。

佛告释氏难提。若见如来.若不见。若见知识比丘.若不见。汝当随时修于六念。何等为六。当念如来.法.僧事.自所持戒.自所行施。及念诸天。

佛说此经已。释氏难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八五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前三月结夏安居。如前说。差别者。时。有长者名梨师达多及富兰那兄弟二人。闻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为世尊缝衣。如上难提修多罗广说。

佛说此经已。梨师达多长者及富兰那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作礼而去。

(八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前三月结夏安居竟。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为世尊缝衣。

时。有长者梨师达多及富兰那兄弟二人。于鹿径泽中修治田业。闻众多比丘在于食堂。为世尊缝衣。言。如来不久作衣竟。著衣持钵。人间游行。闻已。语一士夫言。汝今当往诣世尊所。瞻视世尊。若必去者。速来语我。

时。彼士夫即受教敕。往到一处。见世尊出。即速来还白梨师达多及富兰那。世尊已来。及诸大众。

时。梨师达多及富兰那往迎世尊。世尊遥见梨师达多及富兰那随路而来。即出路边。敷尼师坛。正身端坐。

梨师达多及富兰那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四体支解。四方易韵。所忆念事。今悉迷忘。何时当复得见世尊及诸知识比丘。世尊今出至拘萨罗。从拘萨罗至伽尸。从伽尸至摩罗。从摩罗至摩竭陀。从摩竭陀至殃伽。从殃伽至修摩。从修摩至分陀罗。从分陀罗至迦陵伽。是故我今极生忧苦。何时当复得见世尊及诸知识比丘。

佛告梨师达多及富兰那。汝见如来及不见如来。见诸知识比丘及不见。汝且随时修习六念。何等为六。汝当念如来事。广说乃至念天。然其长者。在家愦闹。在家染著。出家空闲。难可俗人处于非家。一向鲜洁。纯一满净。梵行清白。

长者白佛。奇哉。世尊。善说此法。在家愦闹。在家染著。出家空闲。难可俗人处于非家。一向鲜洁。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我是波斯匿王大臣。波斯匿王欲入园观。令我乘于大象。载王第一宫女。一在我前。一在我后。我坐其中。象下坂时。前者抱我项。后者攀我背。象上坂时。后者抱我颈。前者攀我衿。彼诸婇女为娱乐王故。衣缯彩衣。著众妙香。璎珞庄严。我与同游。常护三事。一者御象。恐失正道。二自护心。恐生染著。三自护持。恐其颠坠。世尊。我于尔时。于王婇女。无一刹那不正思惟。

佛告长者。善哉。善哉。能善护心。

长者白佛。我在家中所有财物。常与世尊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共受用。不计我所。

佛告长者。善哉。善哉。汝拘萨罗国钱财巨富。无有与汝等者。而能于财。不计我所。

尔时。世尊为彼长者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而去。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

猜你喜欢
  说罪要行法·义净
  掌中论一卷·陈那
   第五十四則 雲門展兩手·胡兰成
  根本说一切有部目得迦卷第十·佚名
  卷第七十五·李通玄
  撰集百缘经卷第九·佚名
  随应相具章第三·佚名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一之一·净挺
  宗镜录卷第四十六·延寿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八·佚名
  卷四·佚名
  对辨大乘一乘·太虚
  犍椎梵赞·佚名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二十·佚名
  问相品第五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八十二·彭定求

        卷382_1 【寄远曲】张籍   美人来去春江暖,江头无人湘水满。浣沙石上水禽栖,   江南路长春日短。兰舟桂楫常渡江,无因重寄双琼珰。   卷382_2 【行路难】张籍   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弊裘羸

  • 卷十九·何汶

      杂编九  江陵病中闻白乐天左降江州  元稹  《容斋随笔》云:“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恸哭,此语诚然。元微之在江陵,病中闻白乐天左降江州,作绝句云云。乐天以为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微之集作&ls

  • 原序·阮阅

      郴,古桂阳郡陈迹。故事尽载图史,亦间见于名人才士歌咏。如杜子羙《寄聂令入郴州》,韩退之《郴江桞子厚登北楼》,沈佺期《望仙山》,戴叔伦《过郴州》之类是也。山川寺观之胜,城郭台榭之壮,未经品题者尚多,亦可惜尔。余官于

  • 卷之十九(附录卷)·佚名

    全唐诗补逸卷之十九(附录卷)友邦 新罗国崔致远崔致远,字海夫,号孤云,新罗国湖南之沃沟人。年十二,辞家从商舶入唐。十八宾贡及第。曾游东都,寻授宣州溧水县尉,任满而罢。干符末,淮南节度使高骈辟置幕府,表状文翰,皆出其手。广

  • 列传第三十九 蛮东南夷·萧子显

    蛮,种类繁多,言语不一,咸依山谷,布荆、湘、雍、郢、司等五州界。宋世封西阳蛮梅虫生为高山侯,田治生为威山侯,梅加羊为扞山侯。太祖即位,有司奏蛮封应在解例,参议以“戎夷疏爵,理章列代;酋豪世袭,事炳前叶。今宸历改物,旧册杓降,而

  • 乾隆上谕 一、将攻击先王的曾静、张熙缉拿进京·雍正

      编者按:雍正于十三年八月病死,由其子弘历嗣位,第二年,改年号乾隆。乾隆登基后不过一个多月,即下令逮捕曾静、张熙进京。这个谕旨中,声称依据雍正处死吕留良的先例,即攻击朕自身尤可原谅,攻击父王的逆贼绝不允许存之于世上

  • 卷上·钱澄之

    隆武纪事上讳聿键,太祖高皇帝九世孙。其先封于南阳,国号唐。祖端王,惑于嬖人,欲立其子;囚世子义于承奉司。上方三岁,从之囚;年二十八,尚未请名。已世子遇毒薨;守道陈奇瑜、知府王之桂言于王曰:『世子薨逝不明;若其子不得嗣,事必发

  • 八四 上坟船里·周作人

    上坟这事中国各处都有,但坐船去的地方大概不多,我们乡下可以算是这种特别地方之一。因为是坐船去,不管道路远近,大抵来回要花好大半天的工夫,于是必要在船上喝茶吃饭,这事情就麻烦起来了。据张宗子在《陶庵梦忆》卷一上所说

  • 55.楚汉相争·林汉达

    汉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萧何为丞相,整顿后方,训练人马。公元前206年八月,汉王和韩信率领汉军攻打关中。关中的百姓对“约法三章”的汉王本来有好感,汉军一到,大多不愿抵抗。不到三个月工夫,汉王消灭了原来秦国降将章邯等的

  • 阳货第十七·孔子

    本篇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政治、礼乐、诗教、道德、人性等各个方面,还有几章涉及到当时“家臣执国政”和叛乱的情况,具有史料价值。全篇原文共26章,本书选23章。 圣人的虚与委蛇 【原文】 “阳货欲见孔子①,孔子不见,归孔子豚②

  • 又序(光绪戊申年印光法师序)·周梦颜

      大矣哉吾心本具之道,妙矣哉吾心固有之法。寂照不二,真俗圆融。离念离情,不生不灭。谓之为有而不有,不有而有。谓之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生佛皆由此出,圣凡俱莫能名。类明镜之了无一物,而复胡来汉现。犹太虚之远离诸相,不

  • 神僧传卷第三·朱棣

    昙无忏昙无忏。或云昙摩忏。中天竺国人也。六岁遭父忧。独与母居。见沙门达摩耶舍。以忏为其弟子。习学小乘。后遇白头禅师遂业大乘。至年二十诵大小乘经二百余万言忏从兄善能调象。骑杀王所乘白耳大象。王怒诛之。令

  • 卷第七十六·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七十六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五世随录苏州秀峰岫云玮禅师长洲顾氏子。年十二。白父求出家。投虎丘西隐房本如披剃。取名法恒

  • 慧品第一 大慧论·佚名

    一若多作修习无常观者,是圆满何种慧?若多作修习苦观者,是圆满何慧?若多作修习无我观者,是圆满何种慧?若多作修习厌恶观者,是圆满何种慧?若多作修习离贪观者,是圆满何种慧?若多作修习灭观者,是圆满何种慧?若多作修习定弃观者,是圆满

  • 亚森·罗平的巨大财富·莫里斯·勒布朗

    美国最大的犯罪学报纸的总经理阿莱米参加了一个秘密团伙。他年轻貌美的女秘书经常受到一个绰号“野人”的人的袭击。不久,阿莱米被杀,在此之前,他曾交给女秘书一个信封,瞩她六个月之后打开。这个信封里究竟装了些什么呢?那

  • 详刑公案·佚名

    全称《鼎镌国朝名公神断详刑公案》,简称《详刑公案》。白话短篇小说集。题“京南归正宁静子辑,吴中匡直淡薄子订”。八卷四十则。分类编辑的公案故事,计分人命、奸情、婚姻、奸拐、威逼、除精、除害、窃盗、抢劫、强盗、

  • 原强·严复

    中国严复著。原发表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天津《直报》。系甲午战争后,作者主张自强变法一系列论文中之最重要者。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进化论观点和积极提倡西学思想。阐明国家强弱存亡之大要在民力的强弱、民智的高

  • 秦淮画舫录·捧花生

    作者捧花生,据考本名车持谦,江宁府上元县人,字子尊,号秋舫。成书于《吴门画舫录》稍后的嘉庆二十二年(1817)。此书所写,乃是南京秦淮河一带的风月佳话。书前有杨文荪、汪度、陈云楷及作者捧花生写的四篇序言,书后有马功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