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九

  杂编九

  江陵病中闻白乐天左降江州  元稹

  《容斋随笔》云:“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恸哭,此语诚然。元微之在江陵,病中闻白乐天左降江州,作绝句云云。乐天以为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微之集作‘垂死病中仍怅望’,此三字既不佳,又不题为病中作,失其意矣。东坡守彭城,子由来访之,留百余日而去,作二小诗云云。东坡云:‘以为读之,殆不可为怀。’乃和其诗以自解,至今读之,尚能使人凄然也。”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起坐,暗风吹雨入寒窗。

  与子瞻会宿逍遥堂二绝  苏辙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又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困卧北窗呼不醒,风吹松竹雨凄凄。

  书事  王维

  《禁脔》云:“王维、舒王两诗,皆有不尽之意,苏子由谓之不带声色也。”

  轻阴阁小雨,深院闭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同前  王安石

  若邪溪上踏莓苔,兴罢张帆载酒回。汀草岸花浑不见,青山无数逐人来。

  题省中院壁  杜甫

  《禁脔》云:“前二诗杜子美作,后一诗严武作,皆于引韵便失拈,则若不拘律,然其对偶特精到。如此谓之‘骨含苏李体’。鲁直作《落星》诗,乃其法也。”

  掖垣竹埤梧千寻,洞门对雪常阴阴。飞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腐儒寒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衮职曾无公家补,许身愧比双南金。

  卜居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沈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巴岭答杜二见忆  严武

  卧向巴山月落时,两乡千里梦相思。可但步兵兼好酒,也知光禄最能诗。江头赤叶枫愁客,篱外黄花菊对谁。跋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

  落星寺  黄庭坚

  《王直方诗话》云:“山谷谓洪驹父云:‘甥最爱老舅诗中何语?’驹父举‘蜂房各自开户牖,蚁穴或梦封侯王’,以为深类工部。山谷云:‘得之矣。’”

  落星游空何时落,著地便化为宝坊。诗人昼吟山入座,醉客夜愕江撼床。蜂房各自开户牖,蚁穴或梦封侯王。不知青云梯几级,更借瘦藤游上方。

  严中丞携酒过草堂  杜甫

  《渔隐丛话》云:“律诗之作,用字平侧,世固有定体,众共守之。然不若时用变体,如兵之出奇,变化无穷,以惊世骇目。如老杜云云,此绝句律诗之变体也。东坡尝用此变体作诗云云。又有七言律诗,至第三句便失拈,落平侧,亦别是一体。唐人用此甚多,但今人少用耳。如老杜云云,严武云云,韦应物云云,此三诗起头用侧声。老杜云云,韦应物云云,此二诗起韵用平声,故第三句亦用平声。凡此,皆律诗之变体,学者不可不知。”

  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非关使者征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百年地僻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看弄渔舟移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

  绝句  韦应物

  南望青山满禁闱,晓陪鸳鹭正差池。共爱朝来何处雪,蓬莱宫里拂松枝。

  又  杜甫

  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

  又  苏轼

  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无钱种菜为家业,有病安心是药方。

  儋耳

  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又

  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但寻牛迹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咏怀  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又  严武

  漫向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着鵕鸃冠。腹中书籍幽时晒,肘后医方静处看。兴发会能驰骏马,终须重到史君滩。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  韦应物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即事  杜甫

  暮春三月巫峡长,晶晶行云浮日光。雷声忽送千山雨,花气浑如百和香。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燕李录事  韦应物

  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玉墀。花开汉苑经过处,雪下骊山沐浴时。近臣零落今犹在,仙驾飘飖不可期。此日相逢非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

  石鼓歌  韩愈

  《笔墨间录》云:“此歌全仰止杜子美《李朝八分小篆歌》。”杜歌见本门。《邵氏闻见录》亦云:“退之《石鼓诗》体子美《八分歌》也。”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周纲陵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从臣才艺咸第一,简选撰刻留山河。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量度掘臼科。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氊苞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观经洪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他。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娿。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着手为摩挲。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方今太平日无事,柄用儒雅崇丘轲。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辨口如悬河。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同前  苏轼

  赵次公《诗注》云:“石鼓,周宣王时物,在凤翔府孔子庙中。石鼓之字,盖蝌蚪之变者,韩退之有《蝌蚪书后记》一篇,云:‘李阳冰之子服之,授余以其家蝌蚪《孝经》、汉卫宏官书两部,合一卷。’且曰:‘古书得其依据。’如是,则退之宜稍识蝌蚪书矣。而退之《石鼓歌》乃云:‘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而东坡乃云:‘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我车既攻马亦同,其鱼维鱮实之柳。’东坡《记石鼓文》云:“‘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又云:‘其鱼维何?维鱮及鲤。何以贯之?维杨与柳。’惟此六句可读,余不可通晓。”则东坡精于书学矣。欧阳公集古跋尾,谓韦应物以为文王之鼓,韩退之以为宣王之鼓,不知何所据而然。卒取退之好古不妄者为可信。”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钳在口。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我车既攻马亦同,其鱼维鱮贯之柳。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糢糊半已似瘢胝,诘曲犹能辨跟肘。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稂莠。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上追轩颉相唯诺,下挹冰斯同鷇觳。忆昔周宣歌鸿雁,当时籀史变蝌蚪。厌乱人方思圣贤,中兴天为生耆耇。东征徐虏阚虓虎,北伐犬戎随指嗾。象胥杂沓贡狼鹿,方邵联翩赐圭卣。遂因鼙鼓思将帅,岂为考击烦蒙瞍。何人作颂比崧高,万古斯文齐岣嵝。勋劳至大不矜伐,文武未远犹忠厚。欲寻年岁无甲乙,岂有文字记谁某。自从周衰更七国,竟使秦人有九有。扫除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维前无偶。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强暴救黔首。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随击掊。传闻九鼎沦泗上,欲使万夫沈水取。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秦垢。是时石鼓何处避,无乃天工令鬼守。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细思物理坐叹息,人生安得如汝寿。

  筹笔驿 石延年

  “绵州有筹笔驿,石曼卿尝游焉,作诗以纪其迹。宝元二年,大书以遗朱君复之。后二年,朱为四明节度推官,刻石于厅。事又十有九年,胡宗愈全夫至,作亭于后圃以贮之。中更兵火,亭坏碑仆。又八十有三年,予交代刘伟子才至,得断碑于榛莽间,乃建南堂,亟置壁间,且因以名其堂。然驿在西蜀,而碑见于此,观者多疑之。故叙其始末,庶几来者有考云。鄱阳王刚中时亨题。”“昔范文正公谈石学士云:‘曼卿之诗,气雄而奇,大爱杜甫,酷能似之。曼卿之笔,颜筋柳骨,散落人间,宝为神物。’今观此诗此字,则所谓宝为神物,非虚语也。予至鄞之明年,乃得此书及李阳冰篆额数字,皆断碑粪壤中取而涤之,缺裂之余,遒劲如新。视其生意凛然,使工摹之以贻好事,其必不以予为爱奇之过者,天下之目,举相似也。诗缺十五字,得曼卿集补之。‘臣’字下‘与逆子摇岳’,‘坰’下‘虎奔咸逐’,‘乃’下‘不经惟’,‘关’下‘徐骇’,‘蛮’下‘土’。长乐林栗识。”《隐君诗话》云:“石延年长韵律诗,善叙事,其他无大好处。《筹笔驿》、《铜雀台》、《留侯庙》诗为一集之冠。”《欧公诗话》云:“曼卿自少以诗酒豪放自得,其气貌伟然,诗格奇峭。又工于书,笔画遒健,体兼颜、柳,为世所好。余家尝得南唐后主澄心堂纸,曼卿为余草书其《筹笔驿》诗,曼卿平生所自爱者,至今藏之,号为三绝。”

  汉室亏皇象,乾坤未即宁。奸臣与逆子,摇岳复翻溟。权表分江域,曹袁斗夏坰。虎奔咸逐逐,龙卧独冥冥。从众非无术,欺孤乃不经。惟思恢正道,直起复炎灵。管乐韬方略,关徐骇视听。一言俄逆主,三顾已忘形。南既清蛮土,东期赤魏庭。出师功自著,治国志谁铭。历剑兵如水,临秦策若瓴。举声收溃虏,横势欲逾泾。仲达耻巾帼,辛毗发辟扃。可烦亲细务,遽见堕长星。战地悲陵谷,来贤赏德刑。意中流水远,愁外旧山青。想像风徽在,侵寻毛骨醒。迟留慕英气,沈叹抚青萍。  

猜你喜欢
  叶阊·唐圭璋
  第廿四出 导淫·李渔
  第八回 玉拳佳儿怀异宝 金丹十粒结仙缘·萧晶玉
  叙·杜文澜
  ●慶芝堂詩集卷七·戴亨
  火柴·闻一多
  红荷之魂·闻一多
  卷九·韦庄
  芳蘭轩诗钞·吴之振
  卷五十七·吴之振
  卷六十八·陈廷敬
  御选宋诗卷四十五·康熙
  燕台花史(清)蜃桥逸客、兜率宫侍者、寄斋寄生 着·张次溪
  卷二十一·施元之
  洪咨夔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253 ·佚名

    梅尧臣 渐嘉楼望雨陪谢守 冒雨上城头,凄凄欲报秋。 云低密藏树,风急暗侵楼。 渐积荷珠重,新添沼监幽。 凭栏未能去,公自念民畴。 梅尧臣 江口遇刘纠曹赴鄂州寄张大卿 我同陶渊明,远忆颜光禄。

  • 卷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十三霜类五言古咏霜          【梁】张 率驷见视干度钟鸣测地机秋冬交代序朝霜白绥绥原野生暮霭堦墀散夕霏徘徊总严气怅望沦清辉平台寒月色池水怆风威凝隂同徂夜遰雁独归

  • 郎士元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进士,官郢州刺史。“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钱起齐名。诗多酬赠之作。有《郎士元集》。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 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 画出西南四五峰。 郎士

  • 卷四百二十三·列传第一百八十二·脱脱

        吴泳 徐范 李韶 王迈 史弥巩 陈埙 赵与{竹忌} 李大同 黄 杨大异   吴泳,字叔永,潼川人。嘉定二年进士,历官为军器少监,行太府寺丞,行校书郎,升秘书丞兼权司封郎官,兼枢密院编修官,升着作郎,时暂兼权直舍人院。

  • 第八十二回 托公民捣乱众议院 请改制哗聚督军团·蔡东藩

      却说黎政府接到川电,才知刘存厚拥兵自逞,不服命令,只好变软为刚,将他免职示惩,随即下令云:  前因川、滇两军在成都省城冲突,叠由院部电饬双方停止争斗,兹据戴兼督电称,刘存厚于中央停止争斗之命,置若罔闻,仍攻督署等语。

  • 卷之一千四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冯道传·薛居正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他的祖先或种田或读书,没有固定的职业。冯道小时善良淳厚,爱学习会写文章,不厌恶粗衣薄食,除备办饭食奉养双亲外,就只以读书为乐事,虽在大雪拥门的寒天,尘垢满席的陋室,也快乐自如。天..年间,刘守光任他

  • 卷一百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一郊社考【十一】耤田祭先农【仪注附】【臣】等谨按耤田之制上以奉粢盛下以劭农事稽古简牒其典钜矣我朝重农务耕以开王业举先农之祀开千亩之耤冕而秉耒於古有加焉逮夫今日礼益备事益勤

  • 卷六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六十八刑部尚书满汉各一人左右侍郎满汉各一人掌法律刑名以肃邦宪所属十有八司直隶清吏司郎中满汉各一人员外郎满一人蒙古一人汉二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直隶及八旗游牧察哈尔左翼所属【正黄东

  • 卷二十三·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二十三    宋 卫湜 撰丧不虑居毁不危身丧不虑居为无庙也毁不危身为无後也郑氏曰虑居谓卖舍宅以奉丧危身谓憔悴将灭性严陵方氏曰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居室为後故曰丧不虑居为无庙也毁而死

  • 卷二十八·李明复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義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二十八宋 李明復 撰文公七年春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須句遂城郚謝湜曰僖公伐邾取須句矣其後須句復入于邾故公又伐邾取須句以其叛歸再取故書日謹其變也邾微國須句小邑以

  • 卷十三·冯复京

    <经部,诗类,六家诗名物疏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十三  明 冯复京 撰国风邶五泉水篇泉水蓝田吕氏曰泉水即今卫州共城之百泉也淇水出相州林虑县东流泉水自西北来注之故曰亦流于淇而竹竿诗言泉源在左淇水在右者

  • 卷七十一·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七十一钱塘程川撰礼十二小戴礼记二檀弓恐是子游门人作其间多推尊子游【吴必大録檀弓上】【録中其间多推尊子游万人杰録云多説子游之知礼】尧卿问合葬夫妇之位曰某当初亾室只存东畔一位亦

  • 贤劫经卷第六·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八等品第十九  佛告喜王菩萨。何谓八等度无极有六事。若信八等笃乐执御不堕八邪。是曰布施。于八等行执持道法不为俗荣。是曰持戒。既在等行存平等业。而得自在无侵欺者。是曰忍辱。一坐不

  • 明太祖文集[四库本]·朱元璋

    文集。 明朱元璋(1328—1398)撰。二十卷。元璋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风阳东)人。为明代开国之君,尊为太祖。1368—1398年在位。出身贫苦农家,少时在皇觉寺为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部红

  • 筠轩集·唐元

    元代诗文别集。13卷。唐元撰。《四库全书》曾据安徽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元大德八年(1304)方回序,至正六年(1346)唐元自序。据方回序文,可知序为唐元《艺圃小集》作,《艺圃小集》收入诗仅54篇,集名亦由方回所

  • 行水金鉴·郑元庆

    清傅泽洪主编,郑元庆编辑。共175卷,卷首附图1卷。收录自《禹贡》以下、清康熙末年(1722)以前有关黄河、长江、淮河、运河、永定河等水系的源流、变迁和治水的文献资料。主编傅泽洪字稚君,镶红旗汉军,曾任淮扬道河官,“尝寒

  • 沙曷比丘功德经·佚名

    一卷,西晋法炬译。即莎伽陀比丘也。彼降伏须耶国毒龙后,分卫饮酒,醉卧于道。佛赞其降龙之功德,且说实其非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