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阳货第十七

本篇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政治、礼乐、诗教、道德、人性等各个方面,还有几章涉及到当时“家臣执国政”和叛乱的情况,具有史料价值。全篇原文共26章,本书选23章。

圣人的虚与委蛇

【原文】

“阳货欲见孔子①,孔子不见,归孔子豚②。孔子时其亡③也,而往拜之。遇诸涂④。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⑤:“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6)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注释】

①阳货欲见孔子: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这时已把持季氏的大权,成为孔子所说的“陪臣执国命。”(《季氏》)“见”,在这里为使动用法,是阳阳货想去拜见孔子去拜见他的意思。②归孔子豚:归同“”,赠送;豚:乳猪。③时其亡:等到阳货不在家。时:伺;其,代指阳货;亡,无,不在。④涂:同“途”。⑤曰:以下几个“曰”字后面的话均为阳货自问自答。(6)亟(qi):屡次。

【译文】

阳货想让孔子去拜见他,孔子不去拜见他,于是他便送给孔子一只乳猪。孔子等他不在家的时候前往拜谢,不巧在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跟你讲话。”于是说:“怀藏本却任凭自己的国家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然后又自己回答说:”不可以。想为国家做一点事却屡次失去时机,这可以叫做智吗?”接下去又说:“不可以。日月流逝,年岁不等人啊。”孔子于是说:“好吧,我要做官了。”

【读解】

虚与委蛇是一种表面顺随,实№上敷衍应付的态度。对于有些人胡搅蛮缠,我们既跟他讲不清道理,也犯不著与他针锋相对,于是便采取这种虚与委蛇的态度、所以,虚与委蛇实№上也是一种知人处事的技巧。

我们看到,圣人有时也是要用这些技巧的,这里就是一个例证。

阳货可以说是鲁国的一个坏人,但他却得了势,气焰如日中天,不可一世。不过,他对孔子还比较尊敬,也很看得起孔子,一再希望拉孔子出来为他做事。而在孔子看来,他是连季氏都不知的,“陪臣执国命”的野心家,根本不可能替他效力。所以,当他想让孔子拜见他时,孔子不去拜见他。阳货不愧是一个政客,他有他的办法,这就是趁孔子不在家时送了一只乳猪到孔子家里去。因为根据当时的礼节,大夫送东西给士,如果士没有亲自在家受,就得回拜还札。殊不知孔子也自有高明之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趁阳货不在家时前去拜谢。不过,人算总归不如天算,他们二人竟在路上碰上了。这下阳货可高兴了。抓住孔子的自问自答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阳货说话还是很有一套的,抓住了孔子经常谈论的仁和智两个话题,句句都打在点子上,使你不得不承认他讲得很有道理。所以孔子等他说完后便答道:“好吧我要做官了。”

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孔子并没有做阳货的官。所以,孔子的答辞不过是虚与委蛇,敷衍应付他罢了。因为不愿意在大街上受他胡搅蛮缠,又不愿意直接得罪他,甩开他就走。

那么,孔子是不是老于世故、圆滑取巧呢?

应该说不是,而只是一种通权达变的待人处世技巧,就像他在“直”和“信”这两个问题上的通权达变态度一样。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如果一味地刚直,一味地守信,一味地嫉恶如仇,不仅待待不好人,处不好事,自己也将受到伤害。说起来还是“缴缴者易污,浇浇者易缺”的道理。所以,有时候来一点虚与委蛇,,应付应付也不是什么老于世故,圆滑取巧的问题。关键是要看你对什么人,处什么事。如果毫无原则地一律虚与委蛇,那当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猜你喜欢
  卷三十一·郑玄
  卷第五·马永卿
  卷一百五·陈祥道
  春秋辨义卷六·卓尔康
  卷十·胡士行
  卷三·王元杰
  卷三十四·江永
  第54章·老子
  隰有长楚·佚名
  理与气·钱穆
  险固第五十·桓宽
  三十八、庭前柏树·慧开
  社 会 观·太虚
  卷第十五·智旭
  金光明经文句卷第二·智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熊可量·唐圭璋

      可量,建安崇泰里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江山尉,历官两浙运干。   鹧鸪天   寿熊尚友   清晓南窗笑语喧。今朝生日胜从前。鹤吞沆瀣神逾爽,松饱风霜节更坚。   调气马,殖心田。几曾佞佛与夸仙。戏衫脱了浑无累

  •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一·丘逢甲

    (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南武山人丘逢甲仓海著同怀弟瑞甲、兆甲编辑·鮀江秋意海上瀛洲已怕谭,浩然离思满天南。西风一夜芦花雪,鮀浦秋痕上客衫。鮀江即今汕头,旧设鮀浦司。·潮州舟次抱江城郭夕阳红,百口初还五

  • ●后序·钟嗣成

    文以纪传,曲以吊古,使往者复生,来者力学。《鬼簿》之作,非无用之事也。大梁锺君,名嗣成,字继先,号丑斋,善之邓祭酒、克明曹尚书之高弟。累试于有司,命不克遇;从吏则有司不能辟,亦不屑就。故其胸中耿耿者,借此为喻,实为己而发也。乐

  • 感伤一 古调诗五言 凡五十五首·白居易

    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 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岂独花堪惜,方知老暗催。何况寻花伴,东都去未回。讵知红芳侧,春尽思悠哉。 伤杨弘贞 颜子昔短命,仲尼惜其贤。杨生亦好学,不幸复徒然。谁识天地意,独

  • 卷二十三·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二十三   歙县汪立名编後集三【格诗凡五十八首】 咏兴五首【并序】 七年四月予罢河南府归履道第庐舍自给衣储自充无欲无营或歌或舞颓然自适盖河洛间一幸人也遇兴发咏偶成五章各以首句命

  • 病逸漫记·陆釴

    国朝钦天监每年二月初一曰进历样,十一月朔颁大统历于百官。进内有:上位历、七政历、月令历、士遁历。又上吉曰十二纸,每月粘一纸于宫门御屏上。又赐诸王有中历。各布政司则皆礼部降铸钦天监印,以所造历偏及民间。无钦天监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佚名

    正统二年冬十月丁巳朔享 太庙○下元节遣卫王瞻埏祭长陵 献陵 景陵○遣中官祭司井之神○命户部委官于龙江盐仓检校批验所循例煎盐工部支柴薪盖厂房办什物应天府拨人夫从行在户部奏请也○广东布政司言广州府新会县鸾台

  • 卷之四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周宝安传·姚思廉

    周宝安字安民。十多岁时,便学习骑马射箭,以贵公子身份傲慢无礼、游手好闲,喜欢狗、马,乐于纵马疾驰,着华丽之衣,苟且而食。周文育任晋陵太守,因为要征讨来不及去晋陵郡,就吩咐周宝安代理郡中事务,周宝安更是聚集恶少年,高祖厌恨

  • 士相见礼第三·佚名

    士相见之礼。挚,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曰:“某也愿见,无由达。  某子以命命某见。”主人对曰:“某子命某见,吾子有辱。请吾子之就家也,某将走见。”宾对曰:“某不足以辱命,请终赐见。”主人曰:“某不敢为仪

  • 卷八·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八 论语【下之一】 先进第十一 子曰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後进於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此一章书是孔子思复古以维世也孔子曰先王缘人情而制礼宣至和而作乐

  • 卷三百九十·佚名

    △初分不可动品第七十之五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皆本性空。本性空中都无差别。诸菩萨摩诃萨。为何所住发起无上正等觉心。作是愿言:我当趣证广大无上正等菩提。世尊,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无二行相非二行相。能证

  • 执理废事罪岂有极·印光

    世有一班掠虚汉,闻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或由阅教参宗,悟及此理。遂谓我与佛同,而了无所用其若修若证。遂放心恣意于一切境缘之中。误谓六尘即觉,贪嗔痴即戒定慧[1],何须制心摄身,无绳自缚?此种见解,最为下劣。谓之执理废事,

  • 希叟和尚广录卷第五·希叟绍昙

    拈古并颂举沩山卧次。(长蛇偃月势难分)仰山上问讯。(赤脚上刀梯)沩山转面觑后。(绵[果/衣]蒺藜)仰云。某甲是和尚弟子。何用形迹。(撩钩搭索)沩山作起势。(利动君子。半是真情半脱空)仰山便出。(黄蘗作驴锹)沩唤回云

  • 富克锦舆地略·祁寯藻

    边疆地理著作。清祁巂藻纂。一卷。巂藻字春圃,号实甫,山西寿阳人。嘉庆进士,授编修,官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以礼部尚书致仕, 著《䜱䜪亭集》。其父为清代著名地理历史学家祁韵士,故巂藻于舆地之学亦有著述,此志即其一。记富克

  • 宋刑统·窦仪

    全称《宋建隆重详定刑统》或《重详定刑统》,又称《建隆刑统》。是建隆四年(963) 命工部尚书、判大理寺窦仪及苏晓、冯叔向等人制定的宋朝第一部综合性的刑事法典,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雕版印行的封建法典。它是就后周

  • 春秋诸国统纪·齐履谦

    六卷。目录一卷。元齐履谦(1263-1329)撰。齐履谦字伯恒,大名(今属河北)人,元代经学家、天文学家。齐氏幼通算术,自星历生累迁授时郎、秋官正。泰定中曾以太史院史奉使宣抚江西福建,所以罢免贪官污吏四百余人。其平生着述颇

  • 佛制比丘六物图·元照

    佛教律仪书。宋元丰三年(1080)元照撰。一卷。此书以文配图,述说比丘所用“六物”的形制和用途。比丘六物为:僧伽梨(大衣)、郁多罗僧衣(上衣)、安陀会(中衣)、钵多罗(应器)、尼师坛(坐褥)及漉水囊。此书国内失传,今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