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八六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人间四百岁是兜率陀天上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一月。十二月一岁。兜率陀天寿四千岁。愚痴无闻凡夫于彼命终。生地狱.畜生.饿鬼中。多闻圣弟子于彼命终。不生地狱.畜生.饿鬼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六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人间八百岁是化乐天上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一月。十二月一岁。化乐天寿八千岁。愚痴无闻凡夫于彼命终。生地狱.畜生.饿鬼中。多闻圣弟子于彼命终。不生地狱.畜生.饿鬼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六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人间千六百岁是他化自在天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一月。十二月一岁。他化自在天寿一万六千岁。愚痴无闻凡夫于彼命终。生地狱.畜生.饿鬼中。多闻圣弟子于彼命终。不生地狱.畜生.饿鬼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佛说六经。如是异比丘问六经.佛问诸比丘六经亦如是说。

(八六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若行.若形.若相。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彼不忆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然于彼色.受.想.行.识法。作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思惟。于彼法生厌.怖畏.防护。生厌.怖畏.防护已。以甘露门而自饶益。如是寂静。如是胜妙。所谓舍离。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六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如是知.如是见已。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无明漏心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六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若不得解脱。以欲法.念法.乐法故。取中般涅槃。若不如是。或生般涅槃。若不如是。或有行般涅槃。若不如是。或无行般涅槃。若不如是。或上流般涅槃。若不如是。或复即以此欲法.念法.乐法功德生大梵天中。或生梵辅天中。或生梵身天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六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若不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忆念。而于色.受.想.行.识法思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于此等法心生厌离.怖畏.防护。厌离.防护已。于甘露法界以自饶益。此则寂静。此则胜妙。所谓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六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无明漏心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若不解脱。而以彼法。欲法.念法.乐法取中般涅槃。若不尔者。取生般涅槃。若不尔者。取有行般涅槃。若不尔者。取无行般涅槃。若不尔者。取上流般涅槃。若不尔者。彼以欲法.念法.乐法生自性光音天。若不尔者。生无量光天。若不尔者。生少光天。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六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离贪喜舍住。正念正智。觉身乐。圣人能说能舍念乐住。第三禅具足住。若不尔者。以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于受.想.行.识法思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乃至上流。若不尔者。以彼法。欲法.念法.乐生遍净天。若不尔者。生无量净天。若不尔者。生少净天。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离苦息乐。前忧喜已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第四禅具足住。若不如是忆念。而于色.受.想.行.识思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乃至上流般涅槃。若不尔者。或生因性果实天。若不尔者。生福生天。若不尔者。生少福天。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四禅。如是四无色定亦如是说。

(八七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风云天作是念。我今欲以神力游戏。如是念时。风云则起。如风云天。如是焰电天.雷震天.雨天.晴天.寒天.热天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说如是。异比丘问佛.佛问诸比丘亦如是说。

(八七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于夜闇中。天时小雨。电光焰照。佛告阿难。汝可以伞盖覆灯持出。

尊者阿难即受教。以伞盖覆灯。随佛后行。至一处。世尊微笑。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不以无因缘而笑。不审世尊今日何因何缘而发微笑。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如来不以无因缘而笑。汝今持伞盖覆灯。随我而行。我见梵天亦复如是持伞盖覆灯。随拘邻比丘后行。释提桓因亦复持伞盖覆灯。随摩诃迦叶后行。帙栗帝罗色吒罗天王亦持伞盖覆灯。随舍利弗后行。毗楼勒迦天王亦持伞盖覆灯。随大目揵连后行。毗楼匐叉天王亦持伞盖覆灯。随摩诃拘絺罗后行。毗沙门天王亦持伞盖覆灯。随摩诃劫宾那后行。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七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善好调伏众。何等为四。谓比丘调伏.比丘尼调伏.优婆塞调伏.优婆夷调伏。是名四众。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才辩无畏多闻通达法

行法次法向是则为善众

比丘持净戒比丘尼多闻

优婆塞净信优婆夷亦然

是名为善众如日光自照

如则善好僧是则僧中好

是法令僧好如日光自照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调伏。如是辩.柔和.无畏.多闻.通达法.说法.法次法向.随顺法行亦如是说。

(八七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种子。何等为三。有随生子.有胜生子.有下生子.何等为随生子。谓子父母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子亦随学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名随生子。何等为胜生子。若子父母不受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戒。子则能受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戒。是名胜生子。云何下生子。若子父母受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戒。子不能受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戒。是名下生子。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生随及生上智父之所欲

生下非所须以不绍继故

为人法之子当作优婆塞

于佛法僧宝勤修清净心

云除月光显光荣眷属众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五戒。如是信.戒.施.闻.慧经亦如是说。

(八七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正断。何等为四。一者断断。二者律仪断。三者随护断。四者修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七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正断。何等为四。一者断断。二者律仪断。三者随护断。四者修断。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断断及律仪随护与修习

如此四正断诸佛之所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七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正断。何等为四。一者断断。二者律仪断。三者随护断。四者修断。云何为断断。谓比丘亦已起恶不善法断。生欲.方便.精勤.心摄受。是为断断。云何律仪断。未起恶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律仪断。云何随护断。未起善法令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随护断。云何修断。已起善法增益修习。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为修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七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正断。何等为四。一者断断。二者律仪断。三者随护断。四者修断。云何为断断。谓比丘已起恶不善法断。生欲.方便.精勤.心摄受。是为断断。云何律仪断。未起恶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律仪断。云何随护断。未起善法令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随护断。云何修断。已起善法增益修习。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修断。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断断及律仪随护与修习

如此四正断诸佛之所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七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正断。何等为四。一者断断。二者律仪断。三者随护断。四者修断。云何断断。若比丘已起恶不善法断。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未起恶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未生善法令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已生善法增益修习。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断断。云何律仪断。若比丘善护眼根。隐密.调伏.进向。如是耳.鼻.舌.身.意根善护.隐密.调伏.进向。是名律仪断。云何随护断。若比丘于彼彼真实三昧相善守护持。所谓青瘀相.胀相.脓相.坏相.食不尽相。修习守护。不令退没。是名随护断。云何修断。若比丘修四念处等。是名修断。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断断律仪断随护修习断

此四种正断正觉之所说

比丘勤方便得尽于诸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四念处。如是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道支.四道.四法句.正观修习亦如是说。

(八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有人作世间建立。彼一切皆依于地。如是比丘修习禅法。一切皆依不放逸为根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转。比丘不放逸者。能修四禅。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八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如是比丘能断贪欲.嗔恚.愚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断贪欲.嗔恚.愚痴。如是调伏贪欲.嗔恚.愚痴。贪欲究竟。嗔恚.愚痴究竟。出要.远离.涅槃亦如是说。

(八八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百草药木。皆依于地而得生长。如是种种善法。皆依不放逸为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黑沉水香是众香之上。如是种种善法。不放逸最为其上。

譬如坚固之香。赤栴檀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一切皆不放逸为根本。如是。乃至涅槃。

譬如水陆诸华。优钵罗华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皆不放逸为根本。乃至涅槃。

譬如陆地生华。摩利沙华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乃至涅槃。

譬如。比丘。一切畜生迹中。象迹为上。如是一切诸善法。不放逸最为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畜生。师子为第一。所谓畜生主。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屋舍堂阁。以栋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

譬如一切阎浮果。唯得阎浮名者。果最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

如是一切俱毗陀罗树。萨婆耶旨罗俱毗陀罗树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诸山。以须弥山王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金。以阎浮提金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衣中。伽尸细[疊*毛]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色中。以白色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众鸟。以金翅鸟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诸王。转轮圣王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天王。四大天王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三十三天。以帝释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焰摩天中。以宿焰摩天王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兜率陀天。以兜率陀天王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化乐天。以善化乐天王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他化自在天。以善他化自在天子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梵天。大梵王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阎浮提一切众流皆顺趣大海。其大海者最为第一。以容受故。如是一切善法皆顺不放逸。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雨渧皆归大海。如是一切善法皆顺趣不放逸海。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萨罗。阿耨大萨罗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第一。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阎浮提一切河。四大河为第一。谓恒河.新头.搏叉.司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第一。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众星光明。月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第一。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诸大身众生。罗睺罗阿修罗最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诸受五欲者。顶生王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欲界诸神力。天魔波旬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众生。无足.两足.四足.多足。色.无色。想.无想。非想.非无想。如来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所有诸法。有为.无为。离贪欲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诸法众。如来众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所有诸界苦行。梵行圣界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八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禅。有禅三昧善。非正受善。有禅正受善。非三昧善。有禅三昧善。亦正受善。有禅非三昧善。非正受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住三昧善。非住正受善。有禅住正受善。非住三昧善。有禅住三昧善。亦住正受善。有禅非住三昧善。亦非住正受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起善。非正受起善。有禅正受起善。非三昧起善。有禅三昧起善。亦正受起善。有禅非三昧起善。亦非正受起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时善。非正受时善。有禅正受时善。非三昧时善。有禅三昧时善。亦正受时善。有禅非三昧时善。亦非正受时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处善。非正受处善。有禅正受处善。非三昧处善。有禅三昧处善。亦正受处善。有禅非三昧处善。亦非正受处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迎善。非正受迎善。有禅正受迎善。非三昧迎善。有禅三昧迎善。亦正受迎善。有禅非三昧迎善。亦非正受迎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念善。非正受念善。有禅正受念善。非三昧念善。有禅三昧念善。亦正受念善。有禅非三昧念善。亦非正受念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念不念善。非正受念不念善。有禅正受念不念善。非三昧念不念善。有禅三昧念不念善。亦正受念不念善。有禅非三昧念不念善。亦非正受念不念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来善。非正受来善。有禅正受来善。非三昧来善。有禅三昧来善。亦正受来善。有禅非三昧来善。亦非正受来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恶善。非正受恶善。有禅正受恶善。非三昧恶善。有禅三昧恶善。亦正受恶善。有禅非三昧恶善。亦非正受恶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方便善。非正受方便善。有禅正受方便善。非三昧方便善。有禅三昧方便善。亦正受方便善。有禅非三昧方便善。亦非正受方便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止善。非正受止善。有禅正受止善。非三昧止善。有禅三昧止善。亦正受止善。有禅非三昧止善。亦非正受止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举善。非正受举善。有禅正受举善。非三昧举善。有禅三昧举善。亦正受举善。有禅非三昧举善。亦非正受举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舍善。非正受舍善。有禅正受舍善。非三昧舍善。有禅三昧舍善。亦正受舍善。有禅非三昧舍善。亦非正受舍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八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无学三明。何等为三。无学宿命智证通.无学生死智证通.无学漏尽智证通。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观察知宿命见天恶趣生

生死诸漏尽是则牟尼明

其心得解脱一切诸贪爱

三夜悉通达故说为三明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八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无学三明。何等为三。谓无学宿命智证通.无学生死智证通.无学漏尽智证通。

云何无学宿命智证通。谓圣弟子知种种宿命事。从一生至百千万亿生。乃至劫数成坏。我及众生宿命所更如是名.如是生.如是性.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受分齐。我及众生于此处死.余处生。于余处死.此处生。有如是行.如是因.如是信。受种种宿命事。皆悉了知。是名宿命智证明。

云何生死智证明。谓圣弟子天眼净过于人眼。见诸众生死时.生时。善色.恶色。上色.下色。向于恶趣。随业受生如实知。如此众生身恶行成就.口恶行成就.意恶行成就。谤圣人。邪见受邪法因缘故。身坏命终。生恶趣泥犁中。此众生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不谤毁圣人。正见成就。身坏命终。生于善趣天人中。是名生死智证明。

云何漏尽智证明。谓圣弟子此苦如实知。此苦集.此苦灭.此苦灭道迹如实知。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无明漏心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是名漏尽智证明。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观察知宿命见天恶趣生

生死诸漏尽是则牟尼明

知心得解脱一切诸贪爱

三处悉通达故说为三明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八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慰劳。慰劳已。退坐一面。而作是说。此则婆罗门三明。此则婆罗门三明。

尔时。世尊告婆罗门言。云何名为婆罗门三明。

婆罗门白佛言。瞿昙。婆罗门父母具相。无诸瑕秽。父母七世相承。无诸讥论。世世相承。常为师长。辩才具足。诵诸经典.物类名字.万物差品.字类分合.历世本末。此五种记。悉皆通达。容色端正。是名。瞿昙。婆罗门三明。

佛告婆罗门。我不以名字言说为三明也。贤圣法间说真要实三明。谓贤圣知见。贤圣法.律真实三明。

婆罗门白佛。云何。瞿昙。贤圣知见。贤圣法.律所说三明。

佛告婆罗门。有三种无学三明。何等为三。谓无学宿命智证明.无学生死智证明.无学漏尽智证明。如上经广说。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一切法无常持戒寂静禅

知一切宿命已生天恶趣

得断生漏尽是为牟尼通

悉知心解脱一切贪恚痴

我说是三明非言语所说

婆罗门。是为圣法.律所说三明。

婆罗门白佛。瞿昙。是真三明。

尔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而去。

(八八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慰劳。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瞿昙。我名信。

佛告婆罗门。所谓信者。信增上戒.施.闻.舍.慧。是则为信。非名字是信也。

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而去。

(八八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面相慰劳。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名增益。

佛告婆罗门。所谓增益者。信增益。戒.闻.舍.慧增益。是为增益。非名字为增益也。

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而去。

(八八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问讯安否。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名等起。

佛告婆罗门。夫等起者。谓起于信。起戒.闻.舍.慧。是为等起。非名字为等起也。

尔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而去。

(八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为汝说无为法。及无为道迹。谛听。善思。云何无为法。谓贪欲永尽。嗔恚.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无为法。云何为无为道迹。谓八圣道分。正见.正智.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无为道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无为。如是难见.不动.不屈.不死.无漏.覆荫.洲渚.济渡.依止.拥护.不流转.离炽焰.离烧然.流通.清凉.微妙.安隐.无病.无所有.涅槃亦如是说。

(八九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湖池。广长五十由旬。深亦如是。若有士夫以一毛端渧彼湖水。云何。比丘。彼湖水为多。为士夫毛端一渧水多。

比丘白佛。世尊。士夫毛端鲜少耳。湖水无量千万亿倍。不得为比。

佛告比丘。具足见真谛。正见具足。世尊弟子见真谛果。正无间等。彼于尔时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更不复生。所断诸苦甚多无量。如大湖水。所余之苦如毛端渧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毛端渧水。如是草筹之端渧水亦如是。如湖池水如是。萨罗多吒伽.恒水.耶扶那.萨罗[泳-永+臾].伊罗跋提.摩醯.大海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九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内六入处。云何为六。谓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于此六法观察忍。名为信行。超升离生。离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乃至未命终。要得须陀洹果。若此诸法增上观察忍。名为法行。超升离生。离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乃至未命终。要得须陀洹果。若此诸法如实正智观察。三结已尽.已知。谓身见.戒取.疑。是名须陀洹。不堕决定恶趣。定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此等诸法正智观察。不起诸漏。离欲解脱。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内六入处。如是外六入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爱身.六界身.五阴亦如上说。

(八九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种种子生。何等为五。谓根种子.茎种子.节种子.枝种子.种种子。此诸种子不断.不破.不腐.不伤.不穿坚。新得地界。不得水界。彼诸种子不得生长增广。得水界。不得地界。彼诸种子不得生长增广。要得地界.水界。彼诸种子得生长增广。如是业。烦恼.有.爱.见.慢.无明而生行。若有业而无烦恼.爱.见.无明者。行则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行。如是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亦如是说。

(八九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我世间。于世间及世间集不如是知者。我终不得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诸世间。为解脱.为出.为离。离颠倒想。亦不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我于世间及世间集如实知故。是故我于诸天.世人.魔.梵.沙门.婆罗门及余众生。为得解脱.为出.为离。心离颠倒。具足住。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世间世间集.世间灭。世间集.世间出。世间集.世间灭.世间味.世间患.世间出。世间集.世间灭.世间出。世间集.世间灭道迹。世间集.世间灭.世间集道迹.世间灭道迹。世间集.世间灭.世间味.世间患.世间出。世间集.世间灭.世间集道迹.世间灭道迹.世间味.世间患.世间出。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九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爱。何等为三。谓欲爱.色爱.无色爱。为断此三爱故。当求大师。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求大师。如是次师.教师.广导师.度师.广度师.说师.广说师.随说师.阿阇梨.同伴.真知识之善友.哀愍.慈悲.欲义.欲安.欲乐.欲触.欲通.欲者.精进者.方便者.出者.坚固者.勇猛者.堪能者.摄者.常者.学者.不放逸者.修者.思惟者.忆念者.觉想者.思量者.梵行者.神力者.智者.识者.慧者.分别者.念处.正勤.根.力.觉.道.止观.念身.正思惟求亦如是说。

(八九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有漏。何等为三。谓欲有漏.有有漏.无明有漏。为断此三有漏故。当求大师。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求大师。如是。乃至求正思惟亦如是说。

(八九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尊者罗睺罗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不忆念。于其中间尽诸有漏。

佛告罗睺罗。有内六入处。何等为六。谓眼入处。耳.鼻.舌.身.意入处。此等诸法。正智观察。尽诸有漏。正智心善解脱。是名阿罗汉。尽诸有漏。所作已作。已舍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内六入处。如是外六入处。乃至五阴亦如是说。

(八九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于眼欲贪断。欲贪断者。是名眼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如眼。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内六入处。如是外六入处。乃至五阴亦如是说。

(八九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眼生.住.成就显现。苦生.病住.老死显现。如是。乃至意亦如是说。若眼灭.息.没。苦则灭.病则息.老死则没。乃至意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内六入处。如是外六入处。乃至五阴亦如是说。

(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于眼味著者。则生上烦恼。生上烦恼者。于诸染污心不得离欲。彼障碍亦不得断。乃至意入处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内六入处。如是外六入处。乃至五阴亦如是说。

(九○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世间所作。皆依于地而得建立。如是一切善法。皆依内六入处而得建立。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内六入处。如是外六入处。乃至五阴亦如是说。

(九○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众生。无足.二足.四足.多足。色.无色。想.无想。非想.非非想。于一切如来最第一。乃至圣戒亦如是说。

(九○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诸世间众生所作。彼一切皆依于地而得建立。如是一切法。有为.无为。离贪欲法最为第一。如是广说。乃至圣戒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诸世间众生。彼一切皆依于地而得建立。如是一切诸众。如来声闻众最为第一。如是广说。乃至圣戒。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猜你喜欢
  卷第十七·寒松智操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八·唐慧琳
  佛说宝贤陀罗尼经·佚名
  入誉论品第七·马鸣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八(别录之八)·智升
  宗镜录卷第四十八·延寿
  诸法集要经卷第八·佚名
  大乘北宗论一卷·佚名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五·佚名
  卷第七十一·李通玄
  卷三·佚名
  金光明经玄义卷上·智顗
  阅“相见别种辨”·太虚
  卷第二十五·道原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古今诗话 三·李颀

      九一、许洞赠潘阆诗   潘逍遥与许洞钱易为友,狂放不覊。尝作诗云:"散拽禅师来踘蹴,醉拖①游女上秋千。"此其自序之实也。后坐卢多逊党,亡命,捕之甚急,乃易姓名为僧,入中条山。许洞赠诗曰:"潘逍遥,平生志意②如天高。仰③

  • ●套数(上卷)·王九思

    双调(十三阕) 越调(一阕) 仙吕(二阕) 南吕(四阕) 中吕(二阕) ○双调 【十三阕】 归兴 寿母太恭人 春兴 寿王母太恭人(汇续稿) 秋夜枕上闻笛(汇新稿) 寿礼部尚书曲沃李公八十(汇新稿) 寿新野刘侍御母太孺

  • 词集·秋瑾

    深院月中秋初月皎洁,喜成前调。俄为云掩,戏填此解。凭伫月,坐披风,沉香初焚小语喁。底事嫦娥羞掩态,倩云深闭广寒宫?南浦月前题喜得蟾光,长天今夜清如水。许多心事,欲诉珠帘底。才见窥窗,何事匆匆避?聊缘因是:怕看周影,勾起离人思

  • 卷二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十四 张说【字道济洛阳人】 四月十三日诏宴宁王亭子赋得好字 何许承恩宴山亭风日好緑嫩鸣鹤洲隂穠鬬鸡道果思夏来茂花嫌春去早行乐无限时皇情及芳草修书院学

  • 卷三百九十一·列传第一百五十·脱脱

        周必大 留正 胡晋臣   周必大,字子充,一字洪道,其先郑州管城人。祖诜,宣和中卒庐陵,因家焉。父利建,太学博士。必大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   绍兴二十年,第进士,授徽州户曹。中博学宏词科,教授建

  • 提要·吕夏卿

    提要(臣)等谨案唐书直笔宋吕夏卿撰夏卿字缙叔泉州晋江人举进士为江宁尉歴官宣徳郎守秘书丞以预修唐书告成擢直秘阁同知礼院后出知颍州卒于官事迹具宋史夲传考曽公亮进唐书表所列预纂修者七人夏卿居其第六本传称夏卿学长

  • ◎方域一·徐天麟

    ○都邑高帝五年,西都雒阳,齐戍卒娄敬求见,说上曰,陛下都雒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娄敬曰,陛下王天下与周异,周之先,自后稷封邰,积德参善十余世,至于太王王季文王武王,而诸侯自归之,遂灭殷为天子,及成王即位,周公相焉,乃营雒邑,以为

  • 卷十三·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十三 【起甲戍汉献帝兴平元年 尽戊子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凡十五年 【甲戍】兴平元年春正月帝冠○二月追尊母王夫人爲灵怀

  • 清波杂志卷八·周煇

    宋 周煇 撰浯溪中兴颂碑自唐至今题咏实繁零陵近虽刋行止防粹已入石者曽未暇广搜而博访也赵眀诚待制妻易安李夫人尝和张文潜长篇二以妇人而厠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栁咸阳草五坊供奉鬬鸡儿酒肉

  • 四八二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续经查出已禁未禁各书分别解京折·佚名

    四八二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续经查出已禁未禁各书分别解京折乾隆四十三年三月初三日大学士仍管云贵总督 昭信伯臣李侍尧、云南巡抚臣裴宗锡跪奏,为续经查出已禁、未禁各书籍分别解京,仰祈睿鉴事。窃臣等钦奉谕旨,严查逆

  • 一二六 二马之余·周作人

    上边讲马幼渔的事,不觉过于冗长,所以其他的马先生只能写在另外的一章了。马四先生名叫马衡,他大约是民国八九年才进北大的吧,教的是金石学一门,始终是个讲师,于校务不发生什么关系,说的人也只是品凑“二马”的人数,拉来充数的

  • 袁敬传·姚思廉

    袁敬字子恭,陈郡陽夏人。祖父袁岂页,是宋侍中、吏部尚书、雍州刺史。父亲袁昂,是梁侍中、司空,谥号穆公。袁敬笃厚孝道讲风格,幼年时就很爱读书,到老也不倦怠。初任秘书郎,连任太子舍人、洗马、中舍人。江陵沦陷后,流亡到岭表

  • 第四节 南方诸国形势(下)·吕思勉

    钱镠以龙德三年(923年),受梁册为吴越国王,始建国。同光二年(924年),唐因梁官爵命之。三年(925年),镠使告于吴,吴以其国名与己同,不受。戒境上:毋通使者商旅。四年(926年),安重诲奏削镠官爵,以太师致仕,进奏官、使者、纲吏,令所在系治,事见

  • 卷六上 滕文公章句下(凡十章)·孙奭

    [疏]正义曰:此卷赵注分上卷为之者也,此卷凡有十章一章言?礼守正,非招不往,枉道富贵,君子不许。二章言以道正君,非礼不运,称大丈夫,阿意用谋,善战务胜,事虽有刚,心归柔顺。三章言君子务仕,思播其道,达义行仁,待礼而动,苟容干禄,逾墙之

  • 论语集编卷五·真德秀

    宋 真德秀 撰子罕第九【凡三十章】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黄氏曰夫子与门人言仁多矣而曰罕言何也曰夫子与门人答问其言不胜其多而言仁犹其切要者故门人备记之而

  • 六言六蔽·孔子

    【原文】 子曰:“由也!女①闻六言六蔽②矣乎?”对曰:“未也。”“居③!吾语女。好仁不好学④,其蔽也愚;好直不好学,其蔽也荡(5);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6);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7);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

  •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尔时世尊。在迦毗罗城尼俱律那僧伽蓝所。与诸比丘并诸菩萨无数众会。前后围绕而为说法。尔时阿难独居静处念所受法

  • 王艮杂著·王艮

    一卷,明代王艮著。 王艮,明哲学家,字汝止,初名银、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南)人。泰州学派的创立者。出身盐丁。壮年读《大学》、《论语》,后拜王阳明为师,以讲学终身,门徒多来自劳动阶层。提出“百姓日用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