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七十五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七十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之余

【经】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无二行自在法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悉能善说授记言辞决定无二一切诸佛悉能随顺众生心念令其意满决定无二一切诸佛悉能现觉一切诸法演说其义决定无二一切诸佛悉能具足去来今世诸佛智慧决定无二一切诸佛悉知三世一切剎那即一剎那决定无二一切诸佛悉知三世一切佛剎入一佛剎决定无二一切诸佛悉知三世一切佛语即一佛语决定无二一切诸佛悉知三世一切诸佛与其所化一切众生体性平等决定无二一切诸佛悉知世法及诸佛法性无差别决定无二一切诸佛悉知三世一切诸佛所有善根同一善根决定无二是为十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住住一切法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住觉悟一切法界一切诸佛住大悲语一切诸佛住本大愿一切诸佛住不舍调伏众生一切诸佛住无自性法一切诸佛住平等利益一切诸佛住无忘失法一切诸佛住无障碍心一切诸佛住恒正定心一切诸佛住等入一切法不违实际相是为十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知一切法尽无有余何等为十所谓知过去一切法尽无有余知未来一切法尽无有余知现在一切法尽无有余知一切言语法尽无有余知一切世间道尽无有余知一切众生心尽无有余知一切菩萨善根上中下种种分位尽无有余知一切佛圆满智及诸善根不增不减尽无有余知一切法皆从缘起尽无有余知一切世界种尽无有余知一切法界中如因陀罗网诸差别事尽无有余是为十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力何等为十所谓广大力最上力无量力大威德力难获力不退力坚固力不可坏力一切世间不思议力一切众生无能动力是为十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大那罗延幢勇健法何者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身不可坏命不可断世间毒药所不能中一切世界水火风灾皆於佛身不能为害一切诸魔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毗舍阇罗剎等尽其势力雨大金刚如须弥山及铁围山徧於三千大千世界一时俱下不能令佛心有惊怖乃至一毛亦不摇动行住坐卧初无变易佛所住处四方远近不令其下则不能雨假使不制而从雨之终不为损若有众生为佛所持及佛所使尚不可害况如来身是为诸佛第一大那罗延幢勇健法佛子一切诸佛以一切法界诸世界中须弥山王及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山林宫殿屋宅置一毛孔尽未来劫而诸众生不觉不知唯除如来神力所被佛子尔时诸佛於一毛孔持於尔所一切世界尽未来劫或行或住或坐或卧不生一念劳倦之心佛子譬如虚空普持一切徧法界中所有世界而无劳倦一切诸佛於一毛孔持诸世界亦复如是是为诸佛第二大那罗延幢勇健法佛子一切诸佛能於一念起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微尘数步一一步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国土如是而行经一切世界微尘数劫佛子假使有一大金刚山与上所经一切佛剎其量正等如是量等大金刚山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诸佛能以如是诸山置一毛孔佛身毛孔与法界中一切众生毛孔数等一一毛孔悉置尔许大金刚山持尔许山游行十方入尽虚空一切世界从於前际尽未来际一切诸劫无有休息佛身无损亦不劳倦心常在定无有散乱是为诸佛第三大那罗延幢勇健法佛子一切诸佛一坐食已结跏趺坐经前后际不可说劫入佛所受不思议乐其身安住寂然不动亦不废舍化众生事佛子假使有人於徧虚空一一世界悉以毛端次第度量诸佛能於一毛端处结跏趺坐尽未来劫如一毛端处一切毛端处悉亦如是佛子假使十方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一一众生其身大小悉与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量等轻重亦尔诸佛能以尔所众生置一指端尽於后际所有诸劫一切指端皆亦如是尽持尔许一切众生入徧虚空一一世界尽於法界悉使无余而佛身心曾无劳倦是为诸佛第四大那罗延幢勇健法佛子一切诸佛能於一身化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头一一头化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舌一一舌化出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差别音声法界众生靡不皆闻一一音声演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修多罗藏一一修多罗藏演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法一一法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文字句义如是演说尽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劫尽是劫已复更演说尽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劫如是次第乃至尽於一切世界微尘数尽於一切众生心念数未来际劫犹可穷尽如来化身所转法轮无有穷尽所谓智慧演说法轮断诸疑惑法轮照一切法法轮开无碍藏法轮令无量众生欢喜调伏法轮开示一切诸菩萨行法轮高升圆满大智慧日法轮普然照世智慧明灯法轮辩才无畏种种庄严法轮如一佛身以神通力转如是等差别法轮一切世法无能为喻如是尽虚空界一一毛端分量之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一一世界中念念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化身一一化身皆亦如是所说音声文字句义一一充满一切法界其中众生皆得解了而佛言音无变无断无有穷尽是为诸佛第五大那罗延幢勇健法佛子一切诸佛皆以德相庄严胸臆犹若金刚不可损坏菩提树下结跏趺坐魔王军众其数无边种种异形甚可怖畏众生见者靡不惊慑悉发狂乱或时致死如是魔众徧满虚空如来见之心无恐怖容色不变一毛不竖不动不乱无所分别离诸喜怒寂然清净住佛所住具慈悲力诸根调伏心无所畏非诸魔众所能倾动而能摧伏一切魔军皆使回心稽首归依然后复以三轮教化令其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永不退转是为诸佛第六大那罗延幢勇健法佛子一切诸佛有无碍音其音普徧十方世界众生闻者自然调伏彼诸如来所出音声须弥卢等一切诸山不能为障天宫龙宫夜叉宫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诸宫所不能障一切世界高大音声亦不能障随所应化一切众生靡不皆闻文字句义悉得解了是为诸佛第七大那罗延幢勇健法佛子一切诸佛心无障碍於百千亿那由他不可说不可说劫恒善清净去来现在一切诸佛同一体性无浊无翳无我无我所非内非外了境空寂不生妄想无所依无所作不住诸相永断分别本性清净舍离一切攀缘忆念於一切法常无违诤住於实际离欲清净入真法界演说无尽离量非量所有妄想绝为无为一切言说於不可说无边境界悉已通达无碍无尽智慧方便成就十力一切功德庄严清净演说种种无量诸法皆与实相不相违背於诸法界三世诸法悉等无异究竟自在入一切法最胜之藏一切法门正念不惑安住十方一切佛剎而无动转得不断智知一切法究竟无余尽诸有漏心善解脱慧善解脱住於实际通达无碍心常正定於三世法及以一切众生心行一念了达皆无障碍是为诸佛第八大那罗延幢勇健法佛子一切诸佛同一法身境界无量身功德无边身世间无尽身三界不染身随念示现身非实非虚平等清净身无来无去无为不坏身一相无相法自性身无处无方徧一切身神变自在无边色相身种种示现普入一切身妙法方便身智藏普照身示法平等身普徧法界身无动无分别非有非无常清净身非方便非不方便非灭非不灭随所应化一切众生种种信解而示现身从一切功德宝所生身具一切诸佛法真如身本性寂静无障碍身成就一切无碍法身徧住一切清净法界身分形普徧一切世间身无攀缘无退转永解脱具一切智普了达身是为诸佛第九大那罗延幢勇健法佛子一切诸佛等悟一切诸如来法等修一切诸菩萨行若愿若智清净平等犹如大海悉得满足行力尊胜未曾退怯住诸三昧无量境界示一切道劝善诫恶智力第一演法无畏随有所问悉能善答智慧说法平等清净身语意行悉皆无杂住佛所住诸佛种性以佛智慧而作佛事住一切智演无量法无有根本无有边际神通智慧不可思议一切世间无能解了智慧深入见一切法微妙广大无量无边三世法门咸善通达一切世界悉能开晓以出世智於诸世间作不可说种种佛事成不退智入诸佛数虽已证得不可言说离文字法而能开示种种言辞以普贤智集诸善行成就一念相应妙慧於一切法悉能觉了如先所念一切众生皆依自乘而施其法一切诸法一切世界一切众生一切三世於法界内如是境界其量无边以无碍智悉能知见佛子一切诸佛於一念顷随所应化出兴於世住清净土成等正觉现神通力开悟三世一切众生心意及识不失於时佛子众生无边世界无边法界无边三世无边诸佛最胜亦无有边悉现於中成等正觉以佛智慧方便开悟无有休息佛子一切诸佛以神通力现最妙身住无边处大悲方便心无障碍於一切时常为众生演说妙法是为诸佛第十大那罗延幢勇健法佛子此一切诸佛大那罗延幢勇健法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去来现在一切众生及以二乘不能解了唯除如来神力所加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决定法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定从兜率寿尽下生一切诸佛定示受生处胎十月一切诸佛定厌世俗乐求出家一切诸佛决定坐於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悟诸佛法一切诸佛定於一念悟一切法一切世界示现神力一切诸佛定能应时转妙法轮一切诸佛定能随彼所种善根应时说法而为授记一切诸佛定能应时为作佛事一切诸佛定能为诸成就菩萨而授记莂一切诸佛定能一念普答一切众生所问是为十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速疾法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若有见者速得远离一切恶趣一切诸佛若有见者速得圆满殊胜功德一切诸佛若有见者速能成就广大善根一切诸佛若有见者速得往生净妙天上一切诸佛若有见者速能除断一切疑惑一切诸佛若已发菩提心而得见者速得成就广大信解永不退转能随所应教化众生若未发心即能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切诸佛若未入正位而得见者速入正位一切诸佛若有见者速能清净世出世间一切诸根一切诸佛若有见者速得除灭一切障碍一切诸佛若有见者速能获得无畏辩才是为十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应常忆念清净法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过去因缘一切菩萨应常忆念一切诸佛清净胜行一切菩萨应常忆念一切诸佛满足诸度一切菩萨应常忆念一切诸佛成就大愿一切菩萨应常忆念一切诸佛积集善根一切菩萨应常忆念一切诸佛已具梵行一切菩萨应常忆念一切诸佛现成正觉一切菩萨应常忆念一切诸佛色身无量一切菩萨应常忆念一切诸佛神通无量一切菩萨应常忆念一切诸佛十力无畏一切菩萨应常忆念是为十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一切智住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於一念中悉知三世一切众生心心所行一切诸佛於一念中悉知三世一切众生所集诸业及业果报一切诸佛於一念中悉知一切众生所宜以三种轮教化调伏一切诸佛於一念中尽知法界一切众生所有心相於一切处普现佛兴令其得见方便摄受一切诸佛於一念中普随法界一切众生心乐欲解示现说法令其调伏一切诸佛於一念中悉知法界一切众生心之所乐为现神力一切诸佛於一念中徧一切处随所应化一切众生示现出兴为说佛身不可取着一切诸佛於一念中普至法界一切处一切众生彼彼诸道一切诸佛於一念中随诸众生有忆念者在在处处无不往应一切诸佛於一念中悉知一切众生解欲为其示现无量色相是为十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无量不可思议佛三昧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恒在正定於一念中徧一切处普为众生广说妙法一切诸佛恒在正定於一念中徧一切处普为众生说无我际一切诸佛恒住正定於一念中徧一切处普入三世一切诸佛恒在正定於一念中徧一切处普入十方广大佛剎一切诸佛恒在正定於一念中徧一切处普现无量种种佛身一切诸佛恒在正定於一念中徧一切处随诸众生种种心解现身语意一切诸佛恒在正定於一念中徧一切处说一切法离欲真际一切诸佛恒住正定於一念中徧一切处演说一切缘起自性一切诸佛恒住正定於一念中徧一切处示现无量世出世间广大庄严令诸众生常得见佛一切诸佛恒住正定於一念中徧一切处令诸众生悉得通达一切佛法无量解脱究竟到於无上彼岸是为十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无碍解脱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能於一尘现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出兴於世一切诸佛能於一尘现不可说不可说诸佛转净法轮一切诸佛能於一尘现不可说不可说众生受化调伏一切诸佛能於一尘现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国土一切诸佛能於一尘现不可说不可说菩萨受记一切诸佛能於一尘现去来今一切诸佛一切诸佛能於一尘现去来今诸世界种一切诸佛能於一尘现去来今一切神通一切诸佛能於一尘现去来今一切众生一切诸佛能於一尘现去来今一切佛事是为十。

【论】此品大意明从前进修至此自己三业身语智用业用广大会佛三业广大用故一业之上答十百千万等无量三业用故三业用上各答三十百千万等十种无量三业之上各答三十百千万等不可说无量业用余两段各具十百千万无量以明三业所明业用不离二谛真俗二门一一十法之中身语智为体余七是三业上用故以青莲华藏菩萨答前十问有三十二种答一一答中皆有十无尽法故意明至此佛果三业用中真俗法满足故故号佛为无上两足尊也此明三种业用二智徧周总摄诸法故青莲华是真智莲华藏是随俗智以真俗二智自说自己三种业用广大自在不思议门人王都邑者王所居城所管天下为都自余为邑宫殿者所居止寝宿之室为宫以法治生陈设正法处为殿毗舍阇者是鬼趣此云啖人精气属东方提头赖咤天王所管提头赖咤者此云持国谓护持国土因以为名乾闼婆此曰寻香是乐神亦此王所管如於身毛孔及一微尘中所现一切世界国土一切诸佛及以众生咸住其中施化佛事者妄情灭唯智境乃尔以三昧力方现非情识所求法常如是然唯妄情自隔故如世界种等前华藏品已释自余如文自具。

如来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

【论】将释此品约分三门一释品来意二释能说法主三随文释义一释品来意者明前品说自佛三业二智入不思议际徧周广大无限饶益众生此品约三业二智入不思议智中之报身故此品来也二释能说法主者明此相海由行报成普贤是行还令行者自说自行报德之果三随文释义者於此一品经长分为九十九段。

【经】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告诸菩萨言佛子今当为汝演说如来所有相海。

【论】第一尔时普贤菩萨已下至所有相海一行半经是初总举如来身相如海广多第二略说九十七种大人之相分为九十七段如下。

【经】佛子如来顶上有三十二宝庄严大人相其中有大人相名光照一切方普放无量大光明网一切妙宝以为庄严宝发周徧柔耎密致一一咸放摩尼宝光充满一切无边世界悉现佛身色相圆满是为一次有大人相名佛眼光明云以摩尼王种种庄严出金色光如眉间毫相所放光明其光普照一切世界是为二次有大人相名充满法界云上妙宝轮以为庄严放於如来福智灯明普照十方一切法界诸世界海於中普现一切诸佛及诸菩萨是为三次有大人相名示现普照云真金摩尼种种庄严其诸妙宝咸放光明照不思议诸佛国土一切诸佛於中出现是为四次有大人相名放宝光明云摩尼宝王清净庄严毗琉璃宝以为华蕊光照十方一切法界於中普现种种神变赞叹如来往昔所行智慧功德是为五次有大人相名示现如来徧法界大自在云菩萨神变宝焰摩尼以为其冠具如来力觉悟一切宝焰光轮以为其鬘其光普照十方世界於中示现一切如来坐於道场一切智云充满虚空无量法界是为六次有大人相名如来普灯云以能震动法界国土大自在宝海而为庄严放净光明充满法界於中普现十方诸菩萨功德海过现未来佛智慧幢海是为七次有大人相名普照诸佛广大云因陀罗宝如意王宝摩尼王宝以为庄严常放菩萨焰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於中显现一切诸佛众色相海大音声海清净力海是为八次有大人相名圆满光明云上妙琉璃摩尼王种种宝华以为庄严一切众宝舒大焰网充满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众生悉见如来现坐其前赞叹诸佛及诸菩萨法身功德令入如来清净境界是为九次有大人相名普照一切菩萨行藏光明云众宝妙华以为庄严宝光普照无量世界宝焰普覆一切国土十方法界通达无碍震动佛音宣畅法海是为十次有大人相名普光照耀云毗琉璃因陀罗金刚摩尼宝以为庄严琉璃宝光色相明彻普照一切诸世界海出妙音声充满法界如是皆从诸佛智慧大功德海之所化现是为十一次有大人相名正觉云以杂宝华而为庄严其诸宝华悉放光明皆有如来坐於道场充满一切无边世界令诸世界普得清净永断一切妄想分别是为十二次有大人相名光明照耀云以宝焰藏海心王摩尼而为庄严放大光明光中显现无量菩萨及诸菩萨所行之行一切如来智身法身诸色相海充满法界是为十三次有大人相名庄严普照云以金刚华毗琉璃宝而为庄严放大光明光中有大宝莲华座具足庄严弥覆法界自然演说四菩萨行其音普徧诸法界海是为十四次有大人相名现佛三昧海行云於一念中示现如来无量庄严普徧庄严一切法界不思议世界海是为十五次有大人相名变化海普照云妙宝莲华如须弥山以为庄严众宝光明从佛愿生现诸变化无有穷尽是为十六次有大人相名一切如来解脱云清净妙宝以为庄严放大光明庄严一切佛师子座示现一切诸佛色像及无量佛法诸佛剎海是为十七次有大人相名自在方便普照云毗琉璃华真金莲华摩尼王灯妙法焰云以为庄严放一切诸佛宝焰密云清净光明充满法界於中普现一切妙好庄严之具是为十八次有大人相名觉佛种性云无量宝光以为庄严具足千轮内外清净从於往昔善根所生其光徧照十方世界发明智日宣布法海是为十九次有大人相名现一切如来相自在云众宝缨珞琉璃宝华以为庄严舒大宝焰充满法界於中普现等一切佛剎微尘数去来现在无量诸佛如师子王勇猛无畏色相智慧皆悉具足是为二十次有大人相名徧照一切法界云如来宝相清净庄严放大光明普照法界显现一切无量无边诸佛菩萨智慧妙藏是为二十一次有大人相名毗卢遮那如来相云上妙宝华及毗琉璃清净妙月以为庄严悉放无量百千万亿摩尼宝光充满一切虚空法界於中示现无量佛剎皆有如来结跏趺坐是为二十二次有大人相名普照一切佛光明云众宝妙灯以为庄严放净光明徧照十方一切世界悉现诸佛转於法轮是为二十三次有大人相名普现一切庄严云种种宝焰以为庄严放净光明充满法界念念常现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与诸菩萨坐於道场是为二十四次有大人相名出一切法界音声云摩尼宝海上妙栴檀以为庄严舒大焰网充满法界其中普演微妙音声示诸众生一切业海是为二十五次有大人相名普照诸佛变化轮云如来净眼以为庄严光照十方一切世界於中普现去来今佛所有一切庄严之具复出妙音演不思议广大法海是为二十六次有大人相名光照佛海云其光普照一切世界尽於法界无所障碍悉有如来结跏趺坐是为二十七次有大人相名宝灯云放於如来广大光明普照十方一切法界於中普现一切诸佛及诸菩萨不可思议诸众生海是为二十八次有大人相名法界无差别云放於如来大智光明普照十方诸佛国土一切菩萨道场众会无量法海於中普现种种神通复出妙音随诸众生心之所乐演说普贤菩萨行愿令其回向是为二十九次有大人相名安住一切世界海普照云放宝光明充满一切虚空法界於中普现净妙道场及诸佛菩萨庄严身相令其见者得无所见是为三十次有大人相名一切宝清净光焰云放於无量诸佛菩萨摩尼妙宝清净光明普照十方一切法界於中普现诸菩萨海莫不具足如来神力常游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剎网是为三十一次有大人相名普照一切法界庄严云最处於中渐次隆起阎浮檀金因陀罗网以为庄严放净光云充满法界念念常现一切世界诸佛菩萨道场众会是为三十二佛子如来顶上有如是三十二种大人相以为严好佛子如来眉间有大人相名徧法界光明云摩尼宝华以为庄严放大光明具众宝色犹如日月洞彻清净其光普照十方国土於中显现一切佛身复出妙音宣畅法海是为三十三如来眼有大人相名自在普见云以众妙宝而为庄严摩尼宝光清净映彻普见一切皆无障碍是为三十四如来鼻有大人相名一切神通智慧云清净妙宝以为庄严众宝色光弥覆其上於中出现无量化佛坐宝莲华往诸世界为一切菩萨一切众生演不思议诸佛法海是为三十五如来舌有大人相名示现音声影像云众色妙宝以为庄严宿世善根之所成就其舌广长徧覆一切诸世界海如来若或熙怡微笑必放一切摩尼宝光其光普照十方法界能令一切心得清凉去来现在所有诸佛皆於光中炳然显现悉演广大微妙之音徧一切剎住无量劫是为三十六如来舌复有大人相名法界云其掌安平众宝为严放妙宝光色相圆满犹如眉间所放光明其光普照一切佛剎唯尘所成无有自性光中复现无量诸佛咸发妙音说一切法是为三十七如来舌端有大人相名照法界光明云如意宝王以为庄严自然恒出金色宝焰於中影现一切佛海复震妙音充满一切无边世界一一音中具一切音悉演妙法听者心悦经无量劫玩味不忘是为三十八如来舌端复有大人相名照耀法界云摩尼宝王以为严饰演众色相微妙光明充满十方无量国土尽於法界靡不清净於中悉有无量诸佛及诸菩萨各吐妙音种种开示一切菩萨现前听受是为三十九如来口上腭有大人相名示现不思议法界云因陀罗宝毗琉璃宝以为庄严放香灯焰清净光云充满十方一切法界示现种种神通方便普於一切诸世界海开演甚深不思议法是为四十如来口右辅下牙有大人相名佛牙云众宝摩尼卍字相轮以为庄严放大光明普照法界於中普现一切佛身周流十方开悟群生是为四十一如来口右辅上牙有大人相名宝焰弥卢藏云摩尼宝藏以为庄严放金刚香焰清净光明一一光明充满法界示现一切诸佛神力复现一切十方世界净妙道场是为四十二如来口左辅下牙有大人相名宝灯普照云一切妙宝舒华发香以为庄严放灯焰云清净光明充满一切诸世界海於中显现一切诸佛坐莲华藏师子之座诸菩萨众所共围绕是为四十三如来口左辅上牙有大人相名照现如来云清净光明阎浮檀金宝网宝华以为庄严放大焰轮充满法界於中普现一切诸佛以神通力於虚空中流布法乳法灯法宝教化一切诸菩萨众是为四十四如来齿有大人相名普现光明云一一齿间相海庄严若微笑时悉放光明具众宝色摩尼宝焰右旋宛转流布法界靡不充满演佛言音说普贤行是为四十五如来唇有大人相名影现一切宝光云放阎浮檀真金色莲华色一切宝色广大光明照於法界悉令清净是为四十六如来颈有大人相名普照一切世界云摩尼宝王以为庄严绀蒲成就柔耎细滑放毗卢遮那清净光明充满十方一切世界於中普现一切诸佛是为四十七如来右肩有大人相名佛广大一切宝云放一切宝色真金色莲华色光明成宝焰网普照法界於中普现一切菩萨是为四十八如来右肩复有大人相名最胜宝普照云其色清净如阎浮金放摩尼光充满法界於中普现一切菩萨是为四十九如来左肩有大人相名最胜光照法界云犹如顶上及以眉间种种庄严放阎浮檀金及莲华色众宝光明成大焰网充满法界於中示现一切神力是为五十。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七十五

音切

(凶音)。

(於力切)。

(之叶切)。

(彼列切)。

(直利切)。

(与之切)。

(五各切)。

(父音)。

(户八切)。

(於远切)。

(吉郢切)。

(丙音)。

(徒敢切)。

 

猜你喜欢
  浮石禪師語錄卷十·通贤
  卷第十五·志磐
  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全文·佚名
  卷第十四·佚名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法藏
  如净禅师语录目次·文素
  龙牙居遁禅师·惠洪
  二六 转轮圣王师子吼经·佚名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四·智顗
  新华严经论 第二十二卷·李通玄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一卷·佚名
  金刚般若论会释卷中·窥基
  跋齐尔博士所著自由哲学·太虚
  地藏菩萨十斋日·佚名
  卷第五·德清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49 ·佚名

    陈著 次韵弟茝怀归 同声相应甚埙箎,雨夜联床只有诗。 断港漫生归棹兴,流年空感浴兰时。 良思难与世情说,衰病聊将僧定移。 须信滞流皆有命,不然安用老天为。 陈著 次韵弟茝客怀 竹洲西畔绿杨

  • 卷二百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一觱篥类七言古次韵赵君季文赠杜寛吹觱篥吟【元】陈 基寒竹初裁芦叶秋夜吹百花洲上楼千金纵有狐白裘难买杜寛一艺优妙知音律能雕防薛家小童安敢侔江空月白烂不收防搜防象悲阳侯

  • ◎宁波第一号汉奸陈蓼士·佚名

    在“维新==”当过秘书主任,在“汪记==”当过“大东亚文学者大会”出席代表,自称名士,自夸诗家的无耻文人陈蓼士,已在南京被拘了,这是汉奸们应有的一曰,何足道哉?可是,在上海的宁波人,和在宁波的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九·佚名

    万历三十七年六月庚戌朔 上谕法司如今天气暄热两法司并锦衣卫见监罪囚笞罪无干证的放了徒流以下便减等拟审发落重囚情可矜疑并枷号的都写来看○升河南右布政蔡逢时为四川左布政使○予故工部尚书姚继可赠太子少保荫一

  • 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贿选与贿不选·刘以芬

    国会自民国六年解散,直至十一年始告恢复,其间经种种变迁,不但社会对之已不甚重视,即议员中亦有认为已失民意代表作用,决然引身而退者(如刘崇佑、陈筑山等)。从前各党议员阵线分明严整,此时则大都意兴阑珊,各自为谋,对党关系既渐

  • 一二七七 直隶总督刘峩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二七七 直隶总督刘峩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直隶总督臣刘峩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案查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内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

  • 十国春秋卷六十七·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楚一武穆王世家武穆王【林崇禧庙碑作武威王今从五代史十国世家】姓马名殷字覇图许州鄢陵人也【三楚新録云殷上蔡人通鉴云扶沟人】自云伏波之后唐中和时忠武决胜指挥使孙儒与龙骧指挥使刘建锋【或作峯非新

  • 殷不害传·姚思廉

    殷不害字长卿,陈郡长平人。祖父殷任,齐朝豫章王行参军。父亲殷高明,梁朝尚书中兵郎。殷不害性情特别孝顺,父丧期间过于毁顿,因此年少时就知名。持家勤俭节约,住所特别贫寒,有五个弟弟,都年小体弱,不害既要侍奉老母,又要抚养小弟

  • 卷一百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十九兵部十四驿传自亰师达於四方设水马驿并递运所以便公差人员往来其间有军情重务必给符验以防诈伪至於公文递送又置铺舍以免稽迟及应役人等各有事例今并驿递名目具照官制开列於後後裁革不一

  • 卷一百五十七·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五十七  宋 卫湜 撰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笙入三终主人献之闲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一人扬觯乃立司正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郑氏曰工谓乐正也乐正旣

  • 卷七·佚名

    △贤首菩萨品第八之二又放光明名爱乐,彼光觉悟一切众。心常爱乐诸如来,无上法宝清净僧。常会十方诸佛前,逮成无上深法忍。教化无量群生类,心常念佛深妙法。开发众生菩提心,因是得成爱乐光。又放光明名德聚,彼光觉悟一切众。

  • 安乐集卷上·道绰

        释道绰撰  此《安乐集》,一部之内总有十二大门,皆引经论证明,劝信求往。  今先就第一大门内,文义虽众,略作九门料简,然后造文。第一、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第二、据诸部大乘,显说听方轨。第三、据大乘圣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二·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尔时海意菩萨摩诃萨。说是伽陀已从空而下。向佛合掌恭敬顶礼。前白佛言。世尊。我于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今有所问。若佛世尊。听许我者。我即当问。佛告海

  • 卷八十五·佚名

    释道树品第七十一【经】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是般若波罗蜜甚深!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不得众生,而为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甚难!世尊,譬如人欲于虚空中种树,是为甚难!世尊,菩萨摩诃萨亦如是,为众生故,求阿耨多罗三

  • 西湖老人繁胜录·佚名

    笔记。南宋西湖老人撰。一卷。西湖老人事迹未详,当生于宁宗时。其书成于耐得翁《都城纪胜》前。原无单行本,从《永乐大典》录出。所记宫廷庆典礼仪、民间风俗习惯、社会组织、佛道生日、元霄灯品、瓦市勾栏,其中名目

  • 拨镫序·林蕴

    一篇。书论。唐代林蕴撰。林蕴,唐代元和(806—820年)年间人。字复梦,泉州蒲田(今福建泉州)人,蕴世通经,西川节度使韦皋辟推官,累迁礼部员外郎,出为邵州刺史。从卢肇授“拨镫法”,从此书日进。是篇首先提出“拨镫四字

  • 江苏省通志稿礼俗志·缪荃孙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礼俗志。江南通志风俗附亍舆地,近方志多立礼俗专门,今拟仿之,立礼俗志。凡总论礼俗及冠婚丧祭,皆采辑各志,一一缀录。洪氏扰攘,立国未成,见于纪载,有可录者,亦不湮没。上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