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呵雕阿那鋡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恒呵雕阿那鋡将五百优婆塞。至舍利弗所。作礼已却坐。舍利弗为说经。大欢喜而退。复至佛所。以头面著地。叉手绕佛三匝却坐。佛问呵雕阿那鋡。若有何功德。教化五百弟子。随从汝。呵雕阿那鋡即长跪叉手言。我常奉行佛所说四事。何等为四。一者布施于人。二者说善说。三者瞻视同学给足有无。四者同学者财共不计。佛言。善哉善哉。已过去佛。无有过是四事。未来佛亦无有过是四事。今现在佛。亦无有过是四事。佛为呵雕阿那鋡说经已。各大欢喜而退。呵雕阿那鋡还归入舍呼诸人客奴婢坐著前。好为说经开解。语生死善恶之道。复上殿呼诸持藏人诸伎女著前。为说经戒。皆大欢喜。复上后殿。为诸夫人妇女。说经戒已讫。还至正殿。斋戒床上。端坐定意。便得等心。第一天上四王请诸天皆会坐。共称誉呵雕阿那鋡功德。四天王中尊王下至呵雕阿那鋡舍。面称誉呵雕阿那鋡功德。呵雕阿那鋡时得等心。不答天王。佛边有一比丘。至呵雕阿那鋡舍。呵雕阿那鋡起迎比丘前坐。比丘说言。佛坐中常相称誉功德呵雕阿那鋡问比丘言。佛称誉我时。边有白衣无。比丘言。无有白衣。正使有白衣。有何等嫌疑那。呵雕阿那鋡言。佛语至诚。恐白衣不信者。便当堕泥犁中。正使信佛语者。便复来承事我。布施我。我不喜烦扰于人。以是故问耳。比丘辞去。呵雕阿那鋡言。想朝来未食。且留饮食。便行澡水。下饭食讫。比丘还白佛言。属至呵雕阿那鋡舍。道说言佛坐中大相称誉。呵雕阿那鋡因问我言。佛称誉我时。边有白衣无。我言无白衣。正使有白衣有何等嫌疑。呵雕阿那鋡言。佛称誉我。实至诚不妄。白衣不信佛语者。便当堕泥犁中。正使信者。便复来承事我。我不喜烦扰他人。以是故问耳。佛言。善哉善哉。我不常为汝曹说呵雕阿那鋡有七事。今复益一事为八事。何等为八事。一者不求不欲令人知。二者信不欲令人知。三者自羞不欲令人知。四者自惭不欲令人知。五者精进不欲令人知。六者自观不欲令人知。七者得禅不欲令人知。八者黠慧不欲令人知。所以不欲令人知者。不欲烦扰于人。故不欲令人知。佛说经已。诸比丘。皆大欢喜。起前为佛作礼。

佛说呵雕阿那鋡经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三·智旭
  阿育王经 第二卷·佚名
  鼻奈耶卷第七·佚名
  勖 诸 生·太虚
  修行切忌好高骛远·印光
  ○事理不二第八·玄觉
  卷之四·纪荫
  四阿鋡暮抄序·佚名
  黄龙慧南禅师语录·九顶惠泉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九·佚名
  卷二·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三卷·佚名
  卷二·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佚名
  佛始起慈心缘品第四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回 酒后谈心心更近 筵前叱婢婢无声·萧晶玉

    且说青梅恐小姐伤心,催马向前说:“小姐怪不的神仙都爱在山里住着,果然幽雅绝尘。姑娘听这一派珍禽俊鸟,娇啼宛转,听着何等爽神。”小姐也不理。那目中珠泪望下纷纷乱掉。杨大公子催马向前说:“贤妹休得如此,少时

  • 沧浪集卷二·严羽

    宋 严羽 撰五言絶句西陵望西陵终日望不见有归桡欲去犹回首寒江起暮潮闺怨昨夜中秋月含愁顾影频空留可怜影不见可怜人又欲作辽阳梦愁多自不成错嫌乌臼鸟半夜隔窗鸣舟中示同志见说春帆外康庐水石多期君一把臂长啸入烟

  • 第二十六回 台湾岛战败降清室 尼布楚订约屈俄臣·蔡东藩

      却说诸清将歼灭滇藩,陆续班师,到了北京,闻尚之信、耿精忠,亦已逮到治罪。原来尚之信归命后,清廷屡促出师,他只逗留不进,及三桂已死,始从征广西,驻军宣武,会之信弟之孝,谋袭藩位,遣藩下人张士选赴京告密。清京遂遣侍郎宜昌阿

  • 涌幢小品卷之八·朱国祯

    召问命官国初四明人王桓与二儒者同赴召。见太祖于便殿。上问二儒者。在家何业。一对曰。臣业农。上曰。卿业农。亦知禾、麦之节有不同乎。对曰。知之。禾三节。而麦四节。是不同也。上曰。禾、麦。类耳。节之不同。何

  • 卷一·黄震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纪要卷一宋 黄震 撰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防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神农

  • 乐书第二·司马迁

    刘洪涛译注【说明】什么是乐?《正义》认为“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陵河海,岁有万物成熟,……咸谓之乐”。意思是,凡自然界中事物的一切差异与活谐,通通叫做乐。这与前篇礼的定义一样,是后世儒者故弄玄虚,非司马迁书的本意。司马

  • 庶人李佑传·欧阳修

    庶人李佑字赞。武德八年(625),封为宜阳王,进封楚王,又改为燕王,最后封为齐王,领齐州都督。贞观十一年(637)到达封地。第二年入朝,因病留居京师。其舅父尚乘直长阴弘智,是奸邪小人,对李 佑说:“你兄弟很多,皇上逝世后,你怎样

  • 杨名传·张廷玉

    杨名,字实卿,遂宁人。在他少年的时候,督学王廷相对他的话语感到惊奇,将他补作弟子生员。嘉靖七年(1528),乡试第一。第二年以第三名考中进士,授官编修。听说大母死去,请求紧急回家乡。再回朝廷后,任展书官。十一年(1532)十月,彗

  • 二十三年·佚名

    (丁丑)二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癸丑,以鄭壽俊掌令,李畬爲大司憲,趙相愚爲承旨,李寅炳爲副校理,宋徴殷、李光佐爲副修撰,金時傑爲兼輔德。○江華留守李頣命馳啓請:「丁丑兵亂時餘存老人年八十以上,男子加資,女人及

  • 卫将军文子第六十·戴德

    卫将军文子问于子贡曰:“吾闻夫子之施教也,先以诗世;道者孝悌,说之以义,而观诸体,成之以文德;盖受教者七十有余人。闻之;孰为贤也?”子贡对,辞以不知。文子曰:“吾子学焉,何谓不知也。”子贡对曰:“贤人无妄,知贤则难,故君子曰:‘知莫

  • 卷二十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目録春秋春王正月【隐公元年】监察御史【臣】刘方蔼冬十有二月祭伯来【隠公元年】侍讲【臣】刘 藻春齐侯卫侯胥命于蒲【桓公三年】编修【臣】金 相夏五【桓公十有四年】监察御史【臣

  • 第一 捭阖 8·王诩

    【原文】捭之者,开也,言也,一陽一也;阖之者,闭也,默也,一陰一也。一陰一陽一其和,终始其义①。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一爱一好、财利、得意、喜欲为一陽一,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

  • 禅林宝训序·净善

    宝训者。昔妙喜竹庵诛茅江西云门时共集。予淳熙间。游云居得之老僧祖安。惜其年深蠹损首尾不完。后来或见于语录传记中。积之十年仅五十篇余。仍取黄龙下至佛照简堂诸老遗语。节葺类三百篇。其所得有先后。而不以古今

  • 卷第四十七·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四十七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之下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广大佛事。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一切世间诸

  •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奥威尔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揭露了恐怖的反人性的战争。该作以恐怖的战争真相为背景,描写战争的政治事件,是传记与政治小说两者的结合。其传记纪实性,表现在该作以国际反法西斯主义的政治性事件为背景,描写了在西班牙战场上,奥威

  • 塔子沟纪略·哈达清格

    辽宁地方志。清哈达清格纂。十二卷。作者号素斋,满族镶黄旗人。塔子沟,今约辽宁凌源、建昌、喀喇沁一带。乾隆三年(1738)设直隶厅。三十八年,哈达清格任通判时,就其见闻,参以旧档修成是志。约五万字。冠有一序,舆图一幅。

  • 养生三要·袁开昌

    养生类著作。清袁开昌辑。一卷。开昌字昌龄,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医学造诣较深,临床经验丰富,对眼科、外科以及养生尤为擅长。约成书于宣统二年(1910)。书中记有卫生精义、病家须知、医师箴言三则。辑录《内经》、《

  • 立宪法议·梁启超

    实行立宪政体是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一直追求的政治目标。梁启超是第一位明确提出宪政目标并筹谋一整套实施方案的人。他于1901年6月在《清议报》上发表《立宪法议》一文。文章指出,宪政就是实行有限权力的政治,人各有权,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