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修行切忌好高骛远

净土一法,人人可修,修之均有感应。今人多多皆是好高务胜,以致或因撑场面,反累实益也。现今之人,一动手先讲建筑,未知净土之所以,便欲遍研大乘经论,或慕禅宗之玄妙,或慕相宗之精微,或慕密宗之神通,将仗佛力了生死之法,视之若不济事者。禅宗,纵能悟,谁到业尽情空地位?相宗,纵能记清名相,谁能真破我、法二执?密宗之神通及现身成佛,亦实有其事,然非尔我之根性所可冀及。有欲得神通,欲即成佛,而由兹著魔发狂者甚多。显荫,既通台宗,又得密宗真传,已是灌顶大阿阇黎[1]。凡所与灌顶之人,通皆现身成佛。彼到死时,咒也不会念,佛也不会念。在彼平时,心中,语意中,每以法身大士相拟。到了临终,尚不如一字不识之老太太,老实念佛者,为能安然念佛而逝之为愈(yù较好,胜过)也。(复闵宗经居士书)

  [1] 阿阇shé黎:亦作阿阇梨,意译为轨范师。意即教授弟子,使之行为端正合宜,而自身又堪为弟子楷模之师,故又称导师,是高僧的敬称。

密宗实为不可思议之法门,实有现身成佛之事。彼宏密宗者,皆非其人。有几个真上根?皆自命为上根耳。妄借此事,以诱彼好高务胜,贡高我慢之流,便成自误误人,害岂有极也?(复温光熹居士书一)

今之崇相宗者,其弊亦复如是。彼提倡者,实不为了生死,只为通理性,能讲说耳。使彼知自力了生死之难,断不肯唯此是务,置净土于不问,或有诽薄之者。此其人皆属好高务胜,而不知其所以高胜也。使真知之,杀了亦不肯弃置净土法门而不力修也。(复周群铮居士书七)

今之人多带一分夸大气派。如未弘法,先要求外国未译之经,而本国已有之经,曾一一研究已极否?况佛经中义,得其一二,即可以上弘下化。况数千卷之多,尚不足用,而欲访之于印度各国乎?凡此种提倡,光皆不以为然。其意皆出于好高务胜,见异思迁,以为我当出人头地。若人云亦云,则不足为奇,有负我本领矣。以阁下之才论,当依光所说,其为利益大矣。否则择一寂静隐晦之处,力修净业,将从前所得之学问文章,抛向东洋大海外,作自己原是一个无知无识之人。于不生分别心中,昼夜六时,专持一句洪名圣号。果能死尽偷心,当必亲见本来面目。从兹高竖法幢,俾一切人同归净土法海。生为圣贤之徒,没(mò命终)预(参与,参加)莲池之会。方可不负所学,为大丈夫真佛子矣。(复叶玉甫居士书)

汝虽于净土法门,颇生信心。然犹有好高务胜之念头,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妇自命。须知了生死,愚夫愚妇则易。以其心无异见故也。若通宗通教,能通身放下,做愚夫愚妇工夫,则亦易。否则通宗通教之高人,反不若愚夫愚妇之能带业往生。净土法门,以往生为主。随缘随分,专精其志,佛决定不欺人。否则求升反坠,乃自误耳,非佛咎也。(复周群铮居士书二)

世有好高务胜者,每每侈谈自力,藐视佛力。不知从生至死,无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为耻。何独于了生死一大事,并佛力亦不愿受,丧心病狂,一至于此?净宗行者,所当切戒。至于修持法则,常当如子忆母,行住坐卧,语默周旋,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任何事缘,不令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如是者,决定往生。又须心念仁恕,气象浑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常思己过,莫论人非。等觉菩萨,二六时中,礼十方佛,忏除宿业。况在凡地,常当惭愧,何敢自恃。若自恃者,纵有修持,皆属魔业。(净土指要)

汝之眼高而无实。汝之心大而无用。看《文钞》,听《要解》,尚有此问。可知汝是一向向外驰求,只知求博而不知守约。法华三昧,非汝之所能修,纵汝能修亦恐不能即生解脱。若肯信光言,请将台教暂时置之高阁。专心研究净土。观汝心性,久而久之,恐有著魔发狂之事,不可不防。否则任汝作大通家,莫再来书,来也不复。(复道传大师书一)

猜你喜欢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八·佚名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八·楚石梵琦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十四·宗喀巴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一·澄观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下·佚名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佚名
  卷五百二十五·佚名
  辩中边论卷下·世亲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四卷·慧远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一卷·佚名
  金刚般若经旨赞卷下·昙旷
  答李守中问(二则)·太虚
  大慧普觉禅师赞佛祖 第十二卷·蕴闻
  第十九品·佚名
  止观门论颂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香篆·闻一多

    辗转在眼帘前, 萦回在鼻观里, 锤旋在心窝头——心爱的人儿啊! 这样清幽的香, 只堪供祝神圣的你:我祝你黛发长青! 又祝你朱颜长姣! 同我们的爱万寿无疆!

  • 滕王阁序 译文·王勃

    这里是汉代的豫章郡城,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这里物产的华美,有如天降之宝,其光彩上冲牛斗之宿。这里的土地

  • 卷八十四·志第三十七·脱脱

           《宋史》 元·脱脱等

  • 卷四 本纪四·赵尔巽

      ◎世祖本纪一   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讳福临,太宗第九子。母孝庄文皇后方娠,红光绕身,盘旋如龙形。诞之前夕,梦神人抱子纳后怀曰:“此统一天下之主也。”寤,以语太宗。太宗喜甚,曰:

  •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九)·赵晔

      勾践阴谋外传第九   越王勾践十年二月,越王深念远思:侵辱于吴,蒙天祉福,得越国。   群臣教诲,各画一策,辞合意同,勾践敬从,其国已富。   反越五年,未闻敢死之友。或谓诸大夫爱其身、惜其躯者。乃登渐台望观其群臣有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一年冬十月丙寅朔上谓大臣曰人主之权在乎独断金国之主幼而无断权归臣下往年之和出于乌珠今年之战出于达赉或和或战国之大事而皆不出于人主无断如此何以立国知不足畏矣丁卯宝文阁直学士枢密都承旨

  • 后汉书补逸原序·姚之骃

    春秋鲁史也一经宣尼之笔削而鲁史逸焉等于刍狗自后司马迁作史记凭空结撰絶无依傍而班固因之成汉书然不闻太初以前尽逸子长之书也后汉史书自当时人主命词臣撰记后其踵作者为记为书凡十余家葢人人自拟迁固矣范蔚宗书最晩

  • 卷九·沈德符

      ○内阁【阁臣进御笔】今上四年六月,江陵张公为首揆,进阁中所藏世宗御笔圣谕六十三道、御制四十四道、圣制票帖七十道,又纂修馆中,得亲批本章,共六十三本,进之于上。时,张公新被御史刘台纠劾,说者谓怒刘入骨,恨其未置极典,因

  • 范如圭传·脱脱

    范如圭字伯达,建州建阳人。少年时代跟随舅舅胡安国学习《春秋》。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左从事郎、武安军节度推官。刚到武安军时,正碰上统帅准备杀人,范如圭指出统帅的失误,统帅认为已经签署命令不能轻易改变。范如圭严肃指

  • 伯帖木儿传·宋濂

    伯帖木儿,钦察人,至元年间充任哈剌赤,入宫为皇帝护卫亲军,因为人忠勇谨慎而授武节将军,负责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事。至元二十四年(1287)征叛逆乃颜时隶属于御史大夫玉速帖木儿麾下,败乃颜于忽尔阿剌河,追至海剌儿河。乃颜部将

  • 卷第一百二十二·佚名

    典礼七南郊五建中靖国元年南郊改来年崇宁元年赦天下制十一月丁丑门下。朕绍膺宝命。祗遹鸿图。躬节俭以御邦。本宽仁而敷政。维先训是式。惟师虞是从。永言继序之囏。克谨持盈之戒。荷皇天之降祐。蒙列圣之贻谋。方夏

  • 卷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一宸藻一【诏 谕】恩诏诏曰朕五十余年上畏下惧以敬以诫覃思上理且以一心对越上帝未尝瞬息稍懈赖旻穹之孚佑祖宗之?庇迩来国家蓄积有余民间年岁颇丰朕以凉德勉思列圣体大顺公虑患操心

  • 春秋大全卷九·胡广

    明 胡广等 撰庄公下【壬僖王寅三年】十有五年【齐桓七晋缗二十六衞惠二十一蔡哀十六郑厉二十二曹庄二十三陈宣十四杞共二宋桓三秦武十九楚文十一】春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左传春复会焉齐始霸也谷梁传复同会

  • 卷第四·契嵩

    传法正宗记卷第四  宋藤州东山沙门释契嵩编修  ·天竺第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大士传·天竺第二十二祖摩拏罗大士传·天竺第二十三祖鹤勒那大士传·天竺第二十四祖师子尊者传·天竺第二

  • 卷第五·佚名

    弘赞法花传卷第五  蓝谷沙门慧详撰遗身第五·宋招提寺释慧绍·宋庐山释僧瑜·宋竹林寺释慧益·梁石门寺释僧明·梁若耶山释道度·周益州大乘寺释僧崖·隋庐山化城寺释法

  • 佛说延寿命经·佚名

    尔时世尊。在娑罗双树间。临般涅槃。有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皆来集会□□□□□□□延寿。[跳-兆+氐]跪合掌。前白佛言。世尊我等四众皆来集会。奉请如来。莫入涅槃。唯愿如来哀受我等劝请。令住一劫。莫

  • 黑籍冤魂·彭养鸥

    醒世小说,三编二十四回。彭养鸥著。 清宣统元年(1909)二月改良小说社出版。列说部丛书。本书主题集中鲜明,构思巧妙。以吴廉一家五代人被鸦片所害为主要线索,以道光初年写到光绪后期,由鸦片初入国门写到其泛滥成灾,时间跨

  • 劝发菩提心文·省庵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唯愿慈悲,少加听察。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