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九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第四分世记经地狱品第四

佛告比丘。此四天下有八千天下围绕其外。复有大海水周匝围绕八千天下。复有大金刚山绕大海水。金刚山外复有第二大金刚山。二山中间窈窈冥冥。日月神天有大威力。不能以光照及于彼。彼有八大地狱。其一地狱有十六小地狱。第一大地狱名想。第二名黑绳。第三名堆压。第四名叫唤。第五名大叫唤。第六名烧炙。第七名大烧炙。第八名无间。其想地狱有十六小狱。小狱纵广五百由旬。第一小狱名曰黑沙。二名沸屎。三名五百丁。四名饥。五名渴。六名一铜釜。七名多铜釜。八名石磨。九名脓血。十名量火。十一名灰河。十二名铁丸。十三名釿斧。十四名豺狼。十五名剑树。十六名寒冰。

云何名想地狱。其中众生手生铁爪。其爪长利。迭相嗔忿。怀毒害想。以爪相[國*瓜]。应手肉堕。想为已死。冷风来吹。皮肉还生。寻活起立。自想言。我今已活。余众生言。我想汝活。以是想故。名想地狱。

复次。想地狱其中众生怀毒害想。共相触娆。手执自然刀剑。刀剑锋利。迭相斫刺。[利-禾+皮]剥脔割。身碎在地。想谓为死。冷风来吹。皮肉更生。寻活起立。彼自想言。我今已活。余众生言。我想汝活。以此因缘故。名想地狱。

复次。想地狱其中众生怀毒害想。迭相触娆。手执刀剑。刀剑锋利。共相斫刺。[利-禾+皮]剥脔割。想谓为死。冷风来吹。皮肉更生。寻活起立。自言。我活。余众生言。我想汝活。以此因缘故。名想地狱。

复次。想地狱其中众生怀毒害想。迭相触娆。手执油影刀。其刀锋利。更相斫刺。[利-禾+皮]剥脔割。想谓为死。冷风来吹。皮肉更生。寻活起立。自言。我活。余众生言。我想汝活。以是因缘。名为想地狱。

复次。想地狱其中众生怀毒害想。迭相触娆。手执小刀。其刀锋利。更相斫刺。[利-禾+皮]剥脔割。想谓为死。冷风来吹。皮肉更生。寻活起立。自言。我活。余众生言。我想汝活。以是因缘故。名想地狱。

其中众生久受罪已。出想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罪所牵。不觉忽到黑沙地狱。时。有热风暴起。吹热黑沙。来著其身。举体尽黑。犹如黑云。热沙烧皮。尽肉彻骨。罪人身中有黑焰起。绕身回旋。还入身内。受诸苦恼。烧炙燋烂。以罪因缘。受此苦报。其罪未毕。故使不死。

于此久受苦已。出黑沙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罪所牵。不觉忽到沸屎地狱。其地狱中有沸屎铁丸自然满前。驱迫罪人使抱铁丸。烧其身手。至其头面。无不周遍。复使探撮。举著口中。烧其唇舌。从咽至腹。通彻下过。无不燋烂。有铁嘴虫。唼食皮肉。彻骨达髓。苦毒辛酸。忧恼无量。以罪未毕。犹复不死。

于沸屎地狱久受苦已。出沸屎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到铁钉地狱。到已。狱卒扑之令堕。偃热铁上。舒展其身。以钉钉手.钉足.钉心。周遍身体。尽五百钉。苦毒辛酸。号啕呻吟。余罪未毕。犹复不死。

久受苦已。出铁钉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到饥饿地狱。狱卒来问。汝等来此。欲何所求。报言。我饿。狱卒即捉扑热铁上。舒展其身。以铁钩钩口使开。以热铁丸著其口中。燋其唇舌。从咽至腹。通彻下过。无不燋烂。苦毒辛酸。悲号啼哭。余罪未尽。犹复不死。

久受苦已。出饥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到渴地狱。狱卒问言。汝等来此。欲何所求。报言。我渴。狱卒即捉扑热铁上。舒展其身。以热铁钩钩口使开。消铜灌口。烧其唇舌。从咽至腹。通彻下过。无不燋烂。苦毒辛酸。悲号啼哭。余罪未尽。犹复不死。

久受苦已。出渴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罪所牵。不觉忽到一铜鍑地狱。狱卒怒目捉罪人足。倒投鍑中。随汤涌沸。上下回旋。从底至口。从口至底。或在鍑腹。身体烂熟。譬如煮豆。随汤涌沸。上下回转。中外烂坏。罪人在鍑。随汤上下。亦复如是。号啕悲叫。万毒普至。余罪未尽。故复不死。

久受苦已。出一铜鍑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罪所牵。不觉忽至多铜鍑地狱。多铜鍑地狱纵广五百由旬。狱鬼怒目捉罪人足。倒投鍑中。随汤涌沸。上下回旋。从底至口。从口至底。或在鍑腹。举身烂坏。譬如煮豆。随汤涌沸。上下回转。中外皆烂。罪人在鍑。亦复如是。随汤上下。从口至底。从底至口。或手足现。或腰腹现。或头面现。狱卒以铁钩钩取置余鍑中。号啕悲叫。苦毒辛酸。余罪未毕。故使不死。

久受苦已。出多铜鍑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对所牵。不觉忽至石磨地狱。石磨地狱纵广五百由旬。狱卒大怒。捉彼罪人扑热石上。舒展手足。以大热石压其身上。回转揩磨。骨肉糜碎。脓血流出。苦毒切痛。悲号辛酸。余罪未尽。故使不死。

久受苦已。出石磨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对所牵。不觉忽至脓血地狱。脓血地狱纵广五百由旬。其地狱中有自然脓血。热沸涌出。罪人于中东西驰走。脓血沸热汤。其身体手足头面皆悉烂坏。又取脓血而自食之。汤其唇舌。从咽至腹。通彻下过。无不烂坏。苦毒辛酸。众痛难忍。余罪未毕。故使不死。

久受苦已。乃出脓血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罪所牵。不觉忽至量火地狱。量火地狱纵广五百由旬。其地狱中有大火聚。自然在前。其火焰炽。狱卒嗔怒驰迫罪人。手执铁斗。使量火聚。彼量火时。烧其手足。遍诸身体。苦毒热痛。呻吟号哭。余罪未毕。故使不死。

久受苦已。乃出量火地狱。慞惶驰走。自求救护。宿对所牵。不觉忽到灰河地狱。灰河地狱纵广五百由旬。深五百由旬。灰汤涌沸。恶气熢勃。回波相搏。声响可畏。从底至上。铁刺纵广锋长八寸。其河岸边生长刀剑。其边皆有狱卒狐狼。又其岸上有剑树林。枝叶花实皆是刀剑。锋刃八寸。罪人入河。随波上下。回覆沉没。铁刺刺身。内外通彻。皮肉烂坏。脓血流出。苦痛万端。悲号酸毒。余罪未毕。故使不死。

久受苦已。乃出灰河地狱至彼岸上。岸上利剑割刺身体。手足伤坏。尔时。狱卒问罪人言。汝等来此。欲何所求。罪人报言。我等饥饿。狱卒即捉罪人扑热铁上。舒展身体。以铁钩僻口。洋铜灌之。烧其唇舌。从咽至腹。通彻下过。无不燋烂。复有豺狼。牙齿长利。来啮罪人。生食其肉。于是。罪人为灰河所煮。利刺所刺。洋铜灌口。豺狼所食已。即便[馬*奔]驰走上剑树。上剑树时。剑刃下向。下剑树时。剑刃上向。手攀手绝。足蹬足绝。剑刃刺身。中外通彻。皮肉堕落。脓血流出。遂有白骨筋脉相连。时。剑树上有铁嘴鸟。啄头骨坏。唼食其脑。苦毒辛酸。号啕悲叫。余罪未毕。故使不死。还复来入灰河狱中。随波上下。回覆沉没。铁刺刺身。内外通彻。皮肉烂坏。脓血流出。唯有白骨浮漂于外。冷风来吹。肌肉还复。寻便起立。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对所牵。不觉忽至铁丸地狱。铁丸地狱纵广五百由旬。罪人入已。有热铁丸自然在前。狱鬼驱捉。手足烂坏。举身火然。苦痛悲号。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

久受苦已。乃至出铁丸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对所牵。不觉忽至釿斧地狱。釿斧地狱纵广五百由旬。彼入狱已狱卒嗔怒捉此罪人扑热铁上。以热铁釿斧破其手足.耳鼻.身体。苦毒辛酸。悲号叫唤。余罪未尽。犹复不死。

久受罪已。出釿斧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罪所牵。不觉忽至豺狼地狱。豺狼地狱纵广五百由旬。罪人入已。有群豺狼竞来[齒*盧]掣。[齒*齊]啮拖抴。肉堕伤骨。脓血流出。苦痛万端。悲号酸毒。余罪未毕。故使不死。

久受苦已。乃出豺狼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对所牵。不觉忽至剑树地狱。剑树地狱纵广五百由旬。罪人入彼剑树林中。有大暴风起吹。剑树叶堕其身上。著手手绝。著足足绝。身体头面无不伤坏。有铁嘴鸟立其头上。啄其两目。苦痛万端。悲号酸毒。余罪未毕。故使不死。

久受苦已。乃出剑树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罪所牵。不觉忽至寒冰地狱。寒冰地狱纵广五百由旬。罪人入已。有大寒风来吹其身。举体冻瘃。皮肉堕落。苦毒辛酸。悲号叫唤。然后命终。

佛告比丘。黑绳大地狱有十六小地狱。周匝围绕。各各纵广五百由旬。从黑绳地狱至寒冰地狱。何故名为黑绳地狱。其诸狱卒捉彼罪人扑热铁上。舒展其身。以热铁绳絣之使直。以热铁斧逐绳道斫。絣彼罪人。作百千段。犹如工匠以绳絣木。利斧随斫。作百千段。治彼罪人。亦复如是。苦毒辛酸。不可称计。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名为黑绳地狱。

复次。黑绳地狱狱卒捉彼罪人扑热铁上。舒展其身。以铁绳絣。以锯锯之。犹如工匠以绳絣木。以锯锯之。治彼罪人。亦复如是。苦痛辛酸。不可称计。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为黑绳地狱。

复次。黑绳地狱捉彼罪人扑热铁上。舒展其身。以热铁绳置其身上。烧皮彻肉。燋骨沸髓。苦毒辛酸。痛不可计。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故名黑绳地狱。

复次。黑绳地狱狱卒悬热铁绳交横无数。驱迫罪人。使行绳间。恶风暴起。吹诸铁绳。历落其身。烧皮彻肉。燋骨沸髓。苦毒万端。不可称计。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故名黑绳。

复次。黑绳狱卒以热铁绳衣驱罪人被之。烧皮彻肉。燋骨沸髓。苦毒万端。不可称计。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故名黑绳。其彼罪人久受苦已。乃出黑绳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对所牵。不觉忽至黑沙地狱。乃至寒冰地狱。然后命终。亦复如是。

佛告比丘。堆压大地狱有十六小地狱。周匝围绕。各各纵广五百由旬。何故名为堆压地狱。其地狱中有大石山。两两相对。罪人入中。山自然合。堆压其身。骨肉糜碎。山还故处。犹如以木掷木。弹却还离。治彼罪人。亦复如是。苦毒万端。不可称计。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曰堆压地狱。

复次。堆压地狱有大铁象。举身火然。哮呼而来。蹴踏罪人。宛转其上。身体糜碎。脓血流出。苦毒辛酸。号啕悲叫。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故名堆压。

复次。堆压地狱其中狱卒捉诸罪人置于磨石中。以磨磨之。骨肉糜碎。脓血流出。苦毒辛酸。不可称计。其罪未毕。故使不死。故名堆压。

复次。堆压狱卒捉彼罪人卧大石上。以大石压。骨肉糜碎。脓血流出。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故名堆压。

复次。堆压狱卒取彼罪人卧铁臼中。以铁杵捣从足至头。皮肉糜碎。脓血流出。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故名堆压。其彼罪人久受苦已。乃出堆压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罪所牵。不觉忽至黑沙地狱。乃至寒冰地狱。然后命终。亦复如是。

佛告比丘。叫唤大地狱有十六小地狱。周匝围绕。各各纵广五百由旬。何故名为叫唤地狱。其诸狱卒捉彼罪人掷大镬中。热汤涌沸。煮彼罪人。号啕叫唤。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故名叫唤地狱。

复次。叫唤地狱其诸狱卒取彼罪人掷大铁瓮中。热汤涌沸而煮罪人。号啕叫唤。苦切辛酸。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故名叫唤。

复次。叫唤地狱其诸狱卒取彼罪人置大铁鍑中。热汤涌沸。煮彼罪人。号啕叫唤。苦痛辛酸。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故名叫唤。

复次。叫唤地狱其诸狱卒取彼罪人掷小鍑中。热汤涌沸。煮彼罪人。号啕叫唤。苦痛辛酸。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故名叫唤地狱。

复次。叫唤地狱其诸狱卒取彼罪人掷大鏊上。反覆煎熬。号啕叫唤。苦痛辛酸。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故名叫唤。久受苦已。乃出叫唤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对所牵。不觉忽至黑沙地狱。乃至寒冰地狱。尔乃至终。

佛告比丘。大叫唤地狱有十六小狱。周匝围绕。何故名为大叫唤地狱。其诸狱卒取彼罪人著大铁釜中。热汤涌沸而煮罪人。号啕叫唤。大叫唤。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故名大叫唤地狱。

复次。大叫唤地狱其诸狱卒取彼罪人掷大铁瓮中。热汤涌沸而煮罪人。号啕叫唤。大叫唤。苦切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故名大叫唤地狱。

复次。大叫唤狱卒取彼罪人置铁镬中。热汤涌沸。煮彼罪人。号啕叫唤。苦毒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故名大叫唤地狱。

复次。大叫唤地狱其诸狱卒取彼罪人掷小鍑中。热汤涌沸。煮彼罪人。号啕叫唤。大叫唤。苦痛辛酸。万毒并至。故名大叫唤。

复次。大叫唤地狱其诸狱卒取彼罪人掷大鏊上。反覆煎熬。号啕叫唤。大叫唤。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故名大叫唤。久受苦已。乃出大叫唤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对所牵。不觉忽至黑沙地狱。乃至寒冰地狱。尔乃命终。

佛告比丘。烧炙大地狱有十六小狱。周匝围绕。何故名为烧炙。大地狱。尔时。狱卒将诸罪人置铁城中。其城火然。内外俱赤。烧炙罪人。皮肉燋烂。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为烧炙地狱。

复次。烧炙地狱其诸狱卒将彼罪人入铁室内。其室火然。内外俱赤。烧炙罪人。皮肉燋烂。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为烧炙地狱。

复次。烧炙地狱其诸狱卒取彼罪人著铁楼上。其楼火然。内外俱赤。烧炙罪人。皮肉燋烂。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为烧炙地狱。

复次。烧炙地狱其诸狱卒取彼罪人掷著大铁陶中。其陶火燃。内外俱赤。烧炙罪人。皮肉燋烂。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为烧炙地狱。

复次。烧炙地狱其诸狱卒取彼罪人掷大鏊上。其鏊火然。中外俱赤。烧炙罪人。皮肉燋烂。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久受苦已。乃出烧炙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罪所牵。不觉忽至黑沙地狱。乃至寒冰地狱。然后命终。亦复如是。

佛告比丘。大烧炙地狱有十六小狱。周匝围绕。各各纵广五百由旬。云何名大烧炙地狱。其诸狱卒将诸罪人置铁城中。其城火然。内外俱赤。烧炙罪人。重大烧炙。皮肉燋烂。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为大烧炙地狱。

复次。大烧炙地狱其诸狱卒将诸罪人入铁室中。其室火燃。内外俱赤。烧炙罪人。重大烧炙。皮肉燋烂。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为大烧炙地狱。

复次。大烧炙地狱其诸狱卒取彼罪人著铁楼上。其楼火燃。内外俱赤。烧炙罪人。重大烧炙。皮肉燋烂。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曰大烧炙地狱。

复次。大烧炙地狱其诸狱卒取彼罪人著大铁陶中。其陶火然。内外俱赤。烧炙罪人。重大烧炙。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为大烧炙地狱。

复次。大烧炙地狱中自然有大火坑。火焰炽盛。其坑两岸有大火山。其诸狱卒捉彼罪人贯铁叉上。竖著火中。烧炙其身。重大烧炙。皮肉燋烂。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久受苦已。然后乃出大烧炙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对所牵。不觉忽至黑沙地狱。乃至寒冰地狱。尔乃命终。亦复如是。

佛告比丘。无间大地狱有十六小狱。周匝围绕。各各纵广五百由旬。云何名无间地狱。其诸狱卒捉彼罪人剥其皮。从足至顶。即以其皮缠罪人身。著火车轮。疾驾火车。辗热铁地。周行往返。身体碎烂。皮肉堕落。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为无间地狱。

复次。无间大地狱有大铁城。其城四面有大火起。东焰至西。西焰至东。南焰至北。北焰至南。上焰至下。下焰至上。焰炽回遑。无间空处。罪人在中。东西驰走。烧炙其身。皮肉燋烂。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为无间地狱。

复次。无间大地狱中有铁城。火起洞然。罪人在中。火焰燎身。皮肉燋烂。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为无间地狱。

复次。大无间地狱罪人在中。久乃门开。其诸罪人[馬*奔]走往趣。彼当走时。身诸肢节。皆火焰出。犹如力士执大草炬逆风而走。其焰炽然。罪人走时。亦复如是。走欲至门。门自然闭。罪人[跳-兆+匍]蹈。伏热铁地。烧炙其身。皮肉燋烂。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为无间地狱。

复次。无间地狱其中罪人。举目所见。但见恶色。耳有所闻。但闻恶声。鼻有所闻。但闻臭恶。身有所触。但触苦痛。意有所念。但念恶法。又其罪人弹指之顷。无不苦时。故名无间地狱。其中众生久受苦已。从无间出。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对所牵。不觉忽到黑沙地狱。乃至寒冰地狱。尔乃命终。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身为不善业口意亦不善

斯堕想地狱怖惧衣毛竖

恶意向父母佛及诸声闻

则堕黑绳狱苦痛不可称

但造三恶业不修三善行

堕堆压地狱苦痛不可称

嗔恚怀毒害杀生血污手

造诸杂恶行堕叫唤地狱

常习众邪见为爱网所覆

造此卑陋行堕大叫唤狱

常为烧炙行烧炙诸众生

堕烧炙地狱长夜受烧炙

舍于善果业善果清净道

为众弊恶行堕大烧炙狱

为极重罪行必生恶趣业

堕无间地狱受罪不可称

想及黑绳狱堆压二叫唤

烧炙大烧炙无间为第八

此八大地狱洞然火光色

斯由宿恶殃小狱有十六

佛告比丘。彼二大金刚山间有大风起。名为增佉。若使此风来至此四天下及八千天下者。吹此大地及诸名山须弥山王去地十里。或至百里。飞飏空中。皆悉糜碎。譬如壮士。手把轻糠散于空中。彼大风力。若使来者。吹此天下。亦复如是。由有二大金刚山遮止此风。故使不来。比丘。当知此金刚山多所饶益。亦是众生行报所致。

又彼二山间风。焰炽猛热。若使彼风来至此四天下者。其中众生.山河.江海.草木.丛林皆当燋枯。犹如盛夏断生濡草。置于日中。寻时萎枯。彼风如是。若使来至此世界。热气烧炙。亦复如是。由此二金刚山遮止此风。故使不来。比丘。当知此金刚山多所饶益。亦是众生行报所致。

又彼二山间风。臭处不净。腥秽酷烈。若使来至此天下者。熏此众生皆当失目。由此二大金刚山遮止此风。故使不来。比丘。当知此金刚山多所饶益。亦是众生行报所致。

又彼二山中间复有十地狱。一名厚云。二名无云。三名呵呵。四名奈何。五名羊鸣。六名须干提。七名优钵罗。八名拘物头。九名分陀利。十名钵头摩。云何厚云地狱。其狱罪人自然生身。譬如厚云。故名厚云。云何名曰无云。其彼狱中受罪众生。自然生身。犹如段肉。故名无云。云何名呵呵。其地狱中受罪众生。苦痛切身。皆称呵呵。故名呵呵。云何名奈何。其地狱中受罪众生。苦痛酸切。无所归依。皆称奈何。故名奈何。云何名羊鸣。其地狱中受罪众生。苦痛切身。欲举声语。舌不能转。直如羊鸣。故名羊鸣。云何名须干提。其地狱中举狱皆黑。如须干提华色。故名须干提。云何名优钵罗。其地狱中举狱皆青。如优钵罗华。故名优钵罗。云何名俱物头。其地狱中举狱皆红。如俱物头华色。故名俱物头。云何名分陀利。其地狱中举狱皆白。如分陀利华色。故名分陀利。云何名钵头摩。其地狱中举狱皆赤。如钵头摩华色。故名钵头摩。

佛告比丘。喻如有篅受六十四斛。满中胡麻。有人百岁持一麻去。如是至尽。厚云地狱受罪未竟。如二十厚云地狱寿与一无云地狱寿等。如二十无云地狱寿与一呵呵地狱寿等。如二十呵呵地狱寿与一奈何地狱寿等。如二十奈何地狱寿与一羊鸣地狱寿等。如二十羊鸣地狱寿与一须干提地狱寿等。如二十须干提地狱寿与一优钵罗地狱寿等。如二十优钵罗地狱寿与一拘物头地狱寿等。如二十拘物头地狱寿与一分陀利地狱寿等。如二十分陀利地狱寿与一钵头摩地狱寿等。如二十钵头摩地狱寿。名一中劫。如二十中劫。名一大劫。钵头摩地狱中火焰热炽盛。罪人去火一百由旬。火已烧炙。去六十由旬。两耳已聋。无所闻知。去五十由旬。两目已盲。无所复见。瞿波梨比丘已怀恶心。谤舍利弗.目犍连。身坏命终。堕此钵头摩地狱中。

尔时。梵王说此偈言。

夫士之生斧在口中

所以斩身由其恶口

应毁者誉应誉者毁

口为恶业身受其罪

技术取财其过薄少

毁谤贤圣其罪甚重

百千无云寿四十一云寿

谤圣受斯殃由心口为恶

佛告比丘。彼梵天说如是偈。为真正言。佛所印可。所以者何。我今如来.至真.等正觉亦说此义。

夫士之生斧在口中

所以斩身由其恶言

应毁者誉应誉者毁

口为恶业身受其罪

技术取财其过薄少

毁谤贤圣其罪甚重

百千云寿寿

谤圣受斯殃由心口为恶

佛告比丘。阎浮提南大金刚山内。有阎罗王宫。王所治处纵广六千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乃至无数众鸟相和悲鸣。亦复如是。然彼阎罗王昼夜三时。有大铜镬自然在前。若镬出宫内。王见畏怖。舍出宫外。若镬出宫外。王见畏怖。舍入宫内。有大狱卒。捉阎罗王卧热铁上。以铁钩擗口使开。洋铜灌之。烧其唇舌。从咽至腹。通彻下过。无不燋烂。受罪讫已。复与诸婇女共相娱乐。彼诸大臣同受福者。亦复如是。

佛告比丘。有三使者。云何为三。一者老。二者病。三者死。有众生身行恶。口言恶。心念恶。身坏命终。堕地狱中。狱卒将此罪人诣阎罗王所。到已。白言。此是天使所召也。唯愿大王善问其辞。王问罪人言。汝不见初使耶。罪人报言。我不见也。王复告曰。汝在人中时颇见老人头白齿落。目视蒙蒙。皮缓肌[月*曷]。偻脊柱杖。呻吟而行。身体战掉。气力衰微。见此人不。罪人言。见。王复告曰。汝何不自念。我亦如是。彼人报言。我时放逸。不自觉知。王复语言。汝自放逸。不能修身.口.意。改恶从善。今当令汝知放逸苦。王又告言。今汝受罪。非父母过。非兄弟过。亦非天帝。亦非先祖。亦非知识.僮仆.使人。亦非沙门.婆罗门过。汝自有恶。汝今自受。

时。阎罗王以第一天使问罪人已。复以第二天使问罪人言。云何汝不见第二天使耶。对曰。不见。王又问言。汝本为人时。颇见人疾病困笃。卧著床褥。屎尿臭处。身卧其上。不能起居。饮食须人。百节酸疼。流泪呻吟。不能言语。汝见是不。答曰。见。王又报言。汝何不自念。如此病苦。我亦当尔。罪人报言。我时放逸。不自觉知。王又语言。汝自放逸。不能修身.口.意。改恶从善。今当令汝知放逸苦。王又告言。今汝受罪。非父母过。非兄弟过。亦非天帝过。亦非先祖。亦非知识.僮仆.使人。亦非沙门.婆罗门过。汝自为恶。汝今自受。

时。阎罗王以第二天使问罪人已。复以第三天使问罪人言。云何汝不见第三天使耶。答言。不见。王又问言。汝本为人时。颇见人死。身坏命终。诸根永灭。身体挺直。犹如枯木。捐弃冢间。鸟兽所食。或衣棺椁。或以火烧。汝见是不。罪人报曰。实见。王又报言。汝何不自念。我亦当死。与彼无异。罪人报言。我时放逸。不自觉知。王复语言。汝自放逸。不能修身.口.意。改恶从善。今当令汝知放逸苦。王又告言。汝今受罪。非父母过。非兄弟过。亦非天帝。亦非先祖。亦非知识.僮仆.使人。亦非沙门.婆罗门过。汝自为恶。汝今自受。时。阎罗王以三天使具诘问已。即付狱卒。时。彼狱卒即将罪人诣大地狱。其大地狱纵广百由旬。下深百由旬。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四方有四门巷陌皆相当

以铁为狱墙上覆铁罗网

以铁为下地自然火焰出

纵广百由旬安住不倾动

黑焰熢勃起赫烈难可睹

小狱有十六火炽由行恶

佛告比丘。时。阎罗王自生念言。世间众生迷惑无识。身为恶行。口.意为恶。其后命终。少有不受此苦。世间众生若能改恶。修身.口.意为善行者。命终受乐。如彼天神。我若命终生人中者。若遇如来。当于正法中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以清净信修净梵行。所作已办。断除生死。于现法中自身作证。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虽见天使者而犹为放逸

其人常怀忧生于卑贱处

若有智慧人见于天使者

亲近贤圣法而不为放逸

见受生恐畏由生老病死

无受则解脱生老病死尽

彼得安隐处现在得无为

已渡诸忧畏决定般涅槃

佛说长阿含第四分世记经龙鸟品第五

佛告比丘。有四种龙。何等为四。一者卵生。二者胎生。三者湿生。四者化生。是为四种。有四种金翅鸟。何等为四。一者卵生。二者胎生。三者湿生。四者化生。是为四种。大海水底有娑竭龙王宫。纵广八万由旬。宫墙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严饰。皆七宝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亦复如是。须弥山王与佉陀罗山。二山中间有难陀.婆难陀二龙王宫。各各纵广六千由旬。宫墙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以七宝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亦复如是。

大海北岸有一大树。名究罗睒摩罗。龙王.金翅鸟共有此树。其树下围七由旬。高百由旬。枝叶四布五十由旬。此大树东有卵生龙王宫.卵生金翅鸟宫。其宫各各纵广六千由旬。宫墙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以七宝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悲鸣。亦复如是。其究罗睒摩罗树南有胎生龙王宫.胎生金翅鸟宫。其宫各各纵广六千由旬。宫墙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以七宝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悲鸣。亦复如是。

究罗睒摩罗树西有湿生龙宫.湿生金翅鸟宫。其宫各各纵广六千由旬。宫墙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以七宝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亦复如是。究罗睒摩罗树北有化生龙王宫.化生金翅鸟宫。其宫各各纵广六千由旬。宫墙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以七宝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悲鸣。亦复如是。

若卵生金翅鸟欲搏食龙时。从究罗睒摩罗树东枝飞下。以翅搏大海水。海水两披二百由旬。取卵生龙食之。随意自在。而不能取胎生.湿生.化生诸龙。

若胎生金翅鸟欲搏食卵生龙时。从树东枝飞下。以翅搏大海水。海水两披二百由旬。取卵生龙食之。自在随意。若胎生金翅鸟欲食胎生龙时。从树南枝飞下。以翅搏大海水。海水两披四百由旬。取胎生龙食之。随意自在。而不能取湿生.化生诸龙食也。

湿生金翅鸟欲食卵生龙时。从树东枝飞下。以翅搏大海水。海水两披二百由旬。取卵生龙食之。自在随意。湿生金翅鸟欲食胎生龙时。于树南枝飞下。以翅搏大海水。海水两披四百由旬。取胎生龙食之。自在随意。湿生金翅鸟欲食湿生龙时。于树西枝飞下。以翅搏大海水。海水两披八百由旬。取湿生龙食之。自在随意。而不能取化生龙食。

化生金翅鸟欲食卵生龙时。从树东枝飞下。以翅搏大海水。海水两披二百由旬。取卵生龙食之。自在随意。化生金翅鸟欲食胎生龙时。从树南枝飞下。以翅搏大海水。海水两披四百由旬。取胎生龙食之。随意自在。化生金翅鸟欲食湿生龙时。从树西枝飞下。以翅搏大海水。海水两披八百由旬。取湿生龙食之。化生金翅鸟欲食化生龙时。从树北枝飞下。以翅搏大海水。海水两披千六百由旬。取化生龙食之。随意自在。是为金翅鸟所食诸龙。

复有大龙。金翅鸟所不能得。何者是。娑竭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伊那婆罗龙王.提头赖吒龙王.善见龙王.阿卢龙王.伽拘罗龙王.伽毗罗龙王.阿波罗龙王.伽[少/兔]龙王.瞿伽[少/兔]龙王.阿耨达龙王.善住龙王.优睒伽波头龙王.得叉伽龙王。此诸大龙王皆不为金翅鸟之所搏食。其有诸龙在近彼住者。亦不为金翅鸟之所搏食。

佛告比丘。若有众生奉持龙戒。心意向龙。具龙法者。即生龙中。若有众生奉持金翅鸟戒。心向金翅鸟。具其法者。便生金翅鸟中。或有众生持兔枭戒者。心向兔枭。具其法者。堕兔枭中。若有众生奉持狗戒。或持牛戒。或持鹿戒。或持哑戒。或持摩尼婆陀戒。或持火戒。或持月戒。或持日戒。或持水戒。或持供养火戒。或持苦行秽污法。彼作是念。我持此哑法.摩尼婆陀法.火法.日月法.水法.供养火法.诸苦行法。我持此功德。欲以生天。此是邪见。

佛言。我说此邪见人必趣二处。若生地狱。有堕四生。或有沙门.婆罗门有如是论.如是见。我.世间有常。此实余虚。我及世间无常。此实余虚。我及世间有常无常。此实余虚。我及世间非有常非无常。此实余虚。我.世有边。此实余虚。我.世无边。此实余虚。我.世有边无边。此实余虚。我.世非有边非无边。此实余虚。是命是身。此实余虚。是命异身异。此实余虚。非有命非无命。此实余虚。无命无身。此实余虚。或有人言。有如是他死。此实余虚。有言。无如是他死。此实余虚。或言。有如是无如是他死。此实余虚。

又言。非有非无如是他死。此实余虚。

彼沙门.婆罗门若作如是论.如是见者。言世是常。此实余虚者。彼于行有我见.命见.身见.世间见。是故彼作是言。我.世间有常。彼言无常者。于行有我见.命见.身见.世间见。是故彼言。我.世间无常。彼言有常无常者。彼行于有我见.命见.身见.世间见。故言。世间有常无常。彼言非有常非无常者。于行有我见.命见.身见.世间见。故言。我.世间非有常非无常。

彼言我.世间有边者。于行有我见.命见.身见.世间见。言。命有边。身有边。世间有边。从初受胎至于冢间。所有四大身如是展转。极至七生。身.命行尽。我入清净聚。是故彼言。我有边。彼言我.世间无边者。于行有我见.命见.身见.世间见。言。命无边。身无边。世间无边。从初受胎至于冢间。所有四大身如是展转。极至七生。身.命行尽。我入清净聚。是言。我.世间无边。彼作是言。此世间有边无边。彼于行有我见.命见.身见.世间见。命有边无边。从初受胎至于冢间。所有四大身如是展转。极至七生。身.命行尽。我入清净聚。是故言。我有边无边。彼作是言。我.世间非有边非无边。于行有我见.命见.身见.世间见。命身非有边非无边。从初受胎至于冢间。所有四大身如是展转。极至七生。身.命行尽。我入清净聚。是故言。我非有边非无边。

彼言是命是身者。于此身有命见。于余身有命见。是故言。是命是身。言命异身异者。于此身有命见。于余身无命见。是故言。命异身异。彼言身命非有非无者。于此身无命见。于余身有命见。是故言。非有非无。彼言无身命者。此身无命见。余身无命见。是故言。无命无身。彼言有如是他死者。其人见今有命。后更有身.命游行。是故言。有如是他死。无如是他死者。彼言今世有命。后世无命。是故言。无如是他死。有如是他死无如是他死者。彼言今世命断灭。后世命游行。是故言。有如是他命无如是他命。非有非无如是他死者。彼言今身.命断灭。后身.命断灭。是故言。非有非无如是他死。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言。乃往过去有王名镜面。时。集生盲人聚在一处。而告之曰。汝等生盲。宁识象不。对曰。大王。我不识.不知。王复告言。汝等欲知彼形类不。对曰。欲知。时。王即敕侍者。使将象来。令众盲子手自扪象。中有摸象得鼻者。王言此是象。或有摸象得其牙者。或有摸象得其耳者。或有摸象得其头者。或有摸象得其背者。或有摸象得其腹者。或有摸象得其[月*坒]者。或有摸象得其膊者。或有摸象得其迹者。或有摸象得其尾者。王皆语言。此是象也。

时。镜面王即却彼象。问盲子言。象何等类。其诸盲子。得象鼻者。言象如曲辕。得象牙者。言象如杵。得象耳者。言象如箕。得象头者。言象如鼎。得象背者。言象如丘阜。得象腹者。言象如壁。得象[月*坒]者。言象如树。得象膊者。言象如柱。得象迹者。言象如臼。得象尾者。言象如絙。各各共诤。互相是非。此言如是。彼言不尔。云云不已。遂至斗诤。时。王见此。欢喜大笑。

尔时。镜面王即说颂曰。

诸盲人群集于此竞诤讼

象身本一体异相生是非

佛告比丘。诸外道异学亦复如是。不知苦谛。不知习谛.尽谛.道谛。各生异见。互相是非。谓己为是。便起诤讼。若有沙门.婆罗门能如实知苦圣谛.苦习圣谛.苦灭圣谛.苦出要谛。彼自思惟。相共和合。同一受。同一师。同一水乳。炽然佛法。安乐久住。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人不知苦不知苦所起

亦复不知苦所可灭尽处

亦复不能知灭于苦集道

失于心解脱慧解脱亦失

不能究苦本生老病死源

若能谛知苦知苦所起因

亦能知彼苦所可灭尽处

又能善分别灭苦集圣道

则得心解脱慧解脱亦然

斯人能究竟苦阴之根本

尽生老病死受有之根原

诸比丘。是故汝等当勤方便思惟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出要谛。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九

猜你喜欢
  曹溪大休珠禪師住嘉興白蓮寺語錄卷第二·佚名
  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佚名
  卷第二十六·佚名
  寰游之动机与感想·太虚
  生活与生死·太虚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卷第二·佚名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八·欧阳竟无
  卷八·佚名
  卷五十四·佚名
  卷第七·佚名
  阿毗昙甘露味论 卷下·佚名
  述(唐朝议郎行河南府告成县主簿徐锷撰)·佚名
  出家品第十一·佚名
  佛说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卷第五·佚名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六卷·慧远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六·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十六目录【四十七字】阮郎归南唐李煜冯延已【二首】司马光欧阳修【二首】晏几道【五首】张先苏轼【二首】黄庭坚【四首】秦观【五首】晁补之【三首

  • 卷二十二·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二十二明 梅鼎祚 编相和歌辞【楚调曲】楚调曲【古今乐録曰王僧?技录楚调曲有白头吟行泰山吟行梁甫吟行东武琵琶吟行怨诗行其器有笙笛弄节琴筝琵琶瑟七种张永録云未歌之前有一部弦又在弄後又有

  • 卷五十五 志三十·赵尔巽

      ◎地理二   △奉天   奉天:禹贡青、冀二州之域。舜析其东北为幽、营。夏仍青、冀。商改营州。周,幽州。明,辽东都指挥使司。清天命十年三月,定都沈阳。天聪八年,尊为盛京。顺治元年,悉裁明诸卫所,设内大臣、副都统,及

  • 卷一百六十四·毕沅

      ◎宋纪一百六十四 ∷起强圉大渊献正月,尽屠维赤奋若九月,凡二年有奇。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宝庆三年金正大四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   春,正月,辛亥朔,发册宝于大庆殿,帝率群臣上寿明皇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九(梁本)·佚名

    十二月辛巳朔征南将军黔国公沐昌祚卒自隆庆三年嗣爵领镇五十六年命其孙启元代镇甲申巡抚狭西右佥都御史宋槃奏两当民变杀知县牛得用己丑周希圣为南京户部尚书三朝要典是月丁亥御史周昌晋奏言向者诸臣以偏胜之心就一成

  • 卷六十八·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六十八乾隆二十四年二月丙辰议购买俄罗斯马匹事宜喀尔喀亲王桑寨多尔济奏言查内地商民于恰克图购买俄罗斯皮张等物又于布里雅特以布疋茶叶换易

  • 河渠书第七·司马迁

    刘洪涛译注【说明】中国古代记述水道的著作,最早的当然要数《尚书·禹贡》。但是它还不是专记水道,其中有导山、导水两部分。此外如《管子·水地》、《度地》篇,《山海经》中的山经、海经等,都大体相似。专门记水道昉自《

  • 卷八编俸·冯煦

    通省文职编俸额支银一万六千六百六十三两六钱一分。凡在外文职官俸与京官一例,按品级颁发。《会典》:京官正、从一品俸银一百八十两,正、从二品俸银一百五十五两,正、从三品俸银一百三十两,正、从四品俸银一百五两,正、从五

  • 卷一百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五十八工部十二都水清吏司诸司职掌郎中员外郎主事掌天下陂池川渎之政令河渠国朝重水利凡闸坝陂池桥道之事具载诸司职掌永乐迁都後尤重漕运故河道洪泉等项有关漕事者事例甚详今具列於後诸司职

  • 原序·赵汸

    春秋属辞原序春秋古史记也夏商周皆有焉至吾孔子则因鲁国之史修之以为万代不刋之经其名虽同其实则异也盖在鲁史则有史官一定之法在圣经则有孔子笔削之旨自鲁史云亡学者不复得见以验圣经之所书往往混为一涂莫能致辩所幸

  • 卷四十·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四十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四十方丘祭地明史太祖本纪呉三年八月癸丑方丘成春明梦余录太祖未即大位之先建方丘于太平门外钟山之阴分祀地洪武元年李善长等进方丘说曰

  • 侈靡第三十五·管仲

    问曰:古之时与今之时同乎?曰:同。其人同乎,不同乎?曰;不同。可与?政其诛。俈尧之时,混吾之美在下。其道非独出入也。山不童而用赡,泽不弊而养足;耕以自养,以其余应良天子,故平。牛马之牧不相及,人民之俗不相知,不出

  • 卷十一·何楷

    <经部,诗类,诗经世本古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十一 明 何楷 撰 周康王之世诗五篇 采菽康王即位召公毕公爲东西二伯率诸侯来朝王锡命之【书康王之诰篇云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

  • 净心诫观法卷上·道宣

        终南山沙门释道宣撰  敬礼三宝藏 萨婆若法身 随力诫初学 惟圣哀愍听  时在随州兴唐伽蓝。夏安居撰令送泰山灵岩寺付慈忍受持。凡三十篇。如右。  释名篇第一 序宗篇第二 五停篇第三 挍量篇第四 

  • 王魏公集·王安礼

    宋代诗文别集,王安礼著。 王安礼是王安石的弟弟,封为魏郡公,故集名《王魏公集》。其集本为20卷,《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均有著录,明代叶盛《篆竹堂书目》亦载其书6册,但其后即不见载于诸家书目,大约明中

  • 养生咏玄集·佚名

    不题撰者。以重玄之说指导内丹术。分三十题,皆以七言诗为述,并逐句作注。盖撰于唐。

  • 奴才小史·佚名

    奴才小史,民国九年成都昌福公司铅印本。一卷。记载十九名清代负面人物之简历。为奴才;清代,太监及亲近皇帝的满族大臣对皇帝自称奴才,同时,清代典章规定,汉人不如奴才,禁止汉人对皇帝自称奴才。

  • 妙色王因缘经·佚名

    一卷,唐义净译。说佛昔为妙色王时,求法忘劳,舍妻子并自身,奉食于夜叉,依此因缘,今成佛,一切大众至心听闻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