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师道、戒律

●(以下论师道)

夫人生大伦, 其数唯五。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而父生, 师教, 君食, 三者相等。何五伦之中, 不列其师?不知师有成我之德者, 则属于父。次则诱掖奖劝, 以达其材, 则属于兄。故孟子谓:“师也, 父兄也。”次则丽泽互益, 如二月互照, 二手互援, 则属于友(朋从二月, 友从二手。古文友作[又/又]。又, 手也, 系又之变体)。故佛门每谓寻师访友。【书一】四三

●(以下论戒律)

法门虽多, 戒、定、慧三, 摄无不尽。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 因戒生定, 因定发慧, 是则名为三无漏学。”而三者之中, 唯戒最要。以能持戒, 则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其行与佛近, 其心必不至与佛相远也。故如来于《梵网经》, 为众生保证云:“我是已成佛, 汝是未成佛。若能如是信, 戒品已具足。”又云:“众生受佛戒, 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 真是诸佛子。”是持戒一法, 乃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第一要道也。【杂著】十六

●律不独指粗迹而已, 若不主敬存诚, 即为犯律。而因果又为律中纲骨。若人不知因果, 及瞒因昧果, 皆为违律。念佛之人, 举心动念, 常与佛合。则律、教、禅、净, 一道齐行矣。【书二】二九

猜你喜欢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法藏
  第三十三章 十王章·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佚名
  中华民国大藏经编纂纲领·太虚
  卷二·佚名
  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上并序·佚名
  募刻续指月录弁语·聂先
  卷第六(弥沙塞)·佚名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第二·佚名
  卷一·正觉
  三十四、智不是道·慧开
  人人自治与世界和平·太虚
  卷三十三·彭绍升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四·佚名
  大光明藏下卷·宝昙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志第四 礼仪上·范晔

    合朔 立春 五供 上陵 冠 夕牲 耕 高禖 养老 先蚕 祓禊夫威仪,所以与君臣,序六亲也。若君亡君之威,臣亡臣之仪,上替下陵,此谓大乱。大乱作,则群生受其殃,可不慎哉!故记施行威仪,以为《礼仪志》。礼威仪,每月朔旦,太史上

  •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九·汪楫

      崇禎二年十二月   ○崇禎二年十二月   崇禎二年十二月辛亥朔免朝   侯補京卿米萬鍾以   大清兵以駐通州十里之外京師尚無偵探移書問兵部侍郎申用懋荅以止聞在薊不聞在通而莊戶蔣玉等四人親見   大

  • 卷四百七十八 元祐七年(壬申,1992)·李焘

      起哲宗元祐七年十月盡是年十一月   冬十月庚戌朔,環州地再震。   乙卯,皇叔祖建雄軍留後,同知大宗正事宗景為感德軍節度使,禮部侍郎曾肇為刑部侍郎,(肇十六日知徐州。)權刑部侍郎王覿為權禮部侍郎。   丁巳,工部言:

  • 大事记续编卷十六·王祎

    汉孝桓皇帝建和元年春正月辛亥朔日有食之【本纪】夏四月庚寅京师地震【本纪】六月郡国地裂水涌【以本纪修】胡广免大司农杜乔为太尉【以袁宏汉纪列传修】秋七月以定策功益封梁冀万三千户封冀孙及弟侄四人为侯胡广赵戒

  • 卷之三百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五节慈善事业·佚名

    第一 谕示第二 育婴堂记事第三 执照第四 献业字第五 转典契字第六 碑文第七 呈及批第八 谕示第九 义冢第一○ 谕示第一一 义冢碑文第一二 合约创建义冢乐施田业字第一三 谕示第一四 转典契字第一五 卖断山园契字第一

  • 五三八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不能早为查出徐述夔逆书着卽速明白回奏·佚名

    五三八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不能早为查出徐述夔逆书着卽速明白回奏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三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大学士 管两江总督高<晋>,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三日奉上谕:今日萨载覆奏查办逆犯殷宝山、徐述夔悖逆诗词一折,据

  • 杨行密传·欧阳修

    杨行密字化源,庐州合淝人。为人高大有力,能手举百斤。唐乾符(874~879)中,江淮造反群起,杨行密因参加造反被抓获,刺史郑蓕以其相貌奇特,解绑放走。后来应募为州兵,戍守朔方,迁为队长。一年戍边期满而还,但军吏讨厌他,又让他去戍边

  • 二○、孔子去卫适陈在卫灵公卒后非卒前辨·钱穆

    余既考定孔子去卫在灵公之卒岁,而犹有说者,余疑孔子之去,未必在灵公卒前,而应在灵公之卒后也。何以言之?凡言孔子去卫在灵公卒前者,以《论语》&ldquo;卫灵公问陈,孔子明日遂行&rdquo;为据。然此事与《左传》答孔文子语大相类

  •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晏子对以勿忧第六·晏婴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谓晏子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孔子相鲁若何?”晏子对曰:“君其勿忧。彼鲁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君不如阴重孔子,设以相齐,孔子强谏而不听,必骄鲁而有齐,君勿纳也。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矣。”居期年

  • 卷十·袁俊翁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疑节卷十元 袁俊翁 撰论语大学二书言君子骄防同异圣贤之所谓防者有二义有出于天理之公者有生于人欲之私者当观其所以言之者何如耳论语尝两谓君子防而不骄及大学论君子有大道则又并谓骄防以失之彼

  • 卷六·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 诗集传卷六       宋 苏辙 撰 唐         国风 唐者帝尧之旧都成王以封母弟叔虞谓之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改为晋侯其地在禹贡太行恒山之西太原太岳之野晋侯燮之曾孙成侯始徙居曲沃其孙

  • 翠岩芝禅师·惠洪

    禅师名守芝。太原王氏子也。少弃家。依(或作于)潞州承天寺。试法华经得度。为大僧。讲金刚般若经。名满三河。学者追崇之。时昭禅师出世汾水。芝疑之往观焉。投诚入室。特受印可。南游住高安大愚。升座揭香合子曰。明

  • 复王容子居士书·太虚

    容子居士净鉴:得元白居士来函,知居士潜心佛法,欲精究唯识以成妙观,甚见志道之笃而择门之专也!略贡所习,希借览焉。考唯识五观,最注重者,乃在遣虚存实与舍相证性二观耳。中间三观,特简菩萨智中之微细淆讹而已。欲成观智,先明理趣

  • 善求恶求缘品第三十二·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提婆达多。虽复出家。利养蔽心。作三逆罪。推山压佛。伤佛脚指。复纵放黑象。欲令害佛。别僧两部。杀漏尽比丘尼。【白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舍

  • 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一卷·佚名

    宋长干寺沙门释法显集出说法章大德尼僧听。冬时一月过少一夜。余有一夜三月在。老死至近。佛法欲灭。第二教戒章诸大德。为得道故。一心勤精进。所以者何。诸佛一心勤精进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况余善道法。第

  • 北溪大全集·陈淳

    诗文集。南宋陈淳撰。50卷。凡诗4卷,书问1卷,问目3卷,记序2卷,说3卷,题跋1卷,杂著3卷,讲义2卷,辩论2卷,书13卷,答问8卷,札子6卷,祝祭文2卷。又外集1卷,载有关陈淳的志铭祭文。集为其子榘编,淳祐八年(1248)薛季良刊行,岁久板毁。元至

  • 自己的园地·周作人

    周作人著。北京晨报社1923年9月初版。为作者第一本散文集,收入文艺批评、杂感、小品等各类文章,分成三辑:第一辑《自己的园地》18篇,写于1922年1月至10月,多为阐述文艺主张及研究诗歌、神话、传说、谜语等文体的短论,亦有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