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梵网经与千钵经抉隐

梵网经是佛教中一部奇特的经或一部奇特的大乘律,虽中国千数百年来已久为七众共受的菩萨戒本,公认为鸠摩罗什所译,持诵讲解,毫无疑义。但时至今日,仍不免有以此经非出鸠摩罗什译,而入之疑伪类的。然据冠此经首的僧肇序:

故弘始三年,淳风东扇,于是诏天竺法师鸠摩罗什在长安草堂寺及义学沙门三千余僧,手执梵文,口翻解释五十余部;唯梵网经一百二十卷六十一品,其中菩萨心地品第一,专明菩萨行地,是时道融、道影三百人等,即受菩萨戒,人各诵此品以为心首。

并有因此经文句不雅驯,什门弟欲加整理,什以此经乃佛在四禅天说,须存直说而拒修饰的传述;则罗什不惟翻译此经,而且当时已为道融等受行,流通于世。然所谓一百二十卷六十一品中,所余一百十八卷五十八品的梵网经,既终未见传译。且陈、隋以前各讲经判教师,似乎亦概未提及此经,则并此序亦难信出于僧肇之手。光、宣间阅大藏经,至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后简称千钵经──之第七卷半到第九卷,所说十发趣等四十心位,文字加详而义旨全同梵网心地品上卷。尝偶想及千钵经,则所谓一百二十卷的梵网经,或千钵经亦为梵网六十二品中之若干品,而梵网经乃由盛唐后,传密宗的人摘译出的密宗戒经,故曰光明金刚宝戒。然一考之天台智者、贤首法藏、已皆有疏,则又不合。意者其陈、隋间译大宗地玄文本论之真谛三藏辈,于其时密宗已萌芽的经典中摘译而出,亦未可知。其文既有千钵经可证,必有梵文根据,而疑伪之间可祛。

但经文的幽眇飘忽,往往不可句读析理,而奥衍重沓,亦多回异余经。例既说:

各各从此莲华藏世界而没,没已入体性虚空华三昧,还本源世界阎浮提菩提树下,从体性虚空华光三昧出,出已方坐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法门海。复从座起至帝释宫说十住;复从座起至焰天中说十行;复从座起至第四天中说十回向;复从座起至化乐天说十禅定;复从座起至他化天说十地;复至一禅中说十金刚;复至二禅中说十忍;复至三禅中说十愿;复至四禅中摩醯首罗天王宫说我本源莲华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其余千百亿释迦亦复如是,无二无别,如贤劫品中说。

乃接著又说: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初现莲华藏世界东方来入天宫中说魔受化经已,下生南阎浮提迦毗罗国,母名摩耶,父字白净,吾名悉达;七岁出家,三十成道,号吾为释迦牟尼佛,于寂灭道场坐金刚华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其中次第十住处所说,时佛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别异无量,佛教门亦复如是。

所言似复沓而又参错歧出:其中所云妙光堂,应即华严的普光明殿会;其说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忉利、夜摩、兜率会,亦同华严;而十地会说处不同,另如化乐说十禅定,初禅说十金刚,二禅说十忍,三禅说十愿等,然大致皆可为说华严之叙述。而最奇者,则为叙‘从初现莲华藏世界东方来入天宫中说魔受化经已,下生南阎浮提’一文。盖上卷之言释迦从摩醯首罗天王宫擎接此世界大众还至莲华台藏世界,及下卷前段叙各从莲华藏世界没,还本源世界阎浮提菩提树下,盖皆为释迦在菩提树下成正觉时事,乃此则为从莲华藏世界而初下生净饭王宫事,中间且夹有‘东方来入摩醯首罗天王宫说魔受化经’一事,则此说魔受化经,乃为未降生、未出家、未成佛前之所说,与华严、梵网为成佛时所说不同。或谓说魔受化经即说大日、金刚顶等诸密部经,若可证信,以同在摩醯首罗宫说,一也。所现身为未出家成佛相,二也。魔虽受化即佛而能化所化未舍魔相,三也。虽然,使魔受化而成佛,固为诸密部经经旨,若固执其未舍之魔相而不受化,且反欲已出家成佛之佛更未受化成魔,似太滑稽!梵网经与千钵经既同部类,则其为密宗经典可知。由此其下卷之十重四十八轻,应亦为密宗戒本。乃自唐朝转传日本之密宗,别有所谓三昧耶佛戒,而不认‘佛子受此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之梵网戒为佛戒。在西藏亦受持弥勒瑜伽戒本,不识不信梵网;而梵网反行于中国非密宗的诸宗,亦为一反常的事。有问:瑜伽戒本与梵网戒本异同?或答:瑜伽乃慈氏禀释尊曲为地前或劫前初发意菩萨施设,富伸缩性而抉择详悉,乃大心凡夫受持实践行履的;梵网乃大化千释迦小化千百亿释迦,禀承二地所见,坐千世界莲华他受用身毗卢遮那佛所传授,富果决性而意旨坚强;初发心菩萨可受为果德加被加持的增上缘力。依此答,尤足见梵网乃三密加持的密戒,二地见千世界,且又为公认的持戒波罗密地,故坐千华台的卢舍那──即毗卢遮那,例如梵网上卷既同千钵第七卷,而梵网译卢舍那,千钵即译毗卢遮那。虽千钵亦有以毗卢为身法,舍那为报身之文,据真确的教理以言,毗卢遮那或卢舍佛,乃同指释迦的他受用身──为二地菩萨所见他受用身佛,确切不惑。梵网既为果德加持的佛戒,吾辈初发心菩萨,但应信受而仰承佛德加被护持,不可凭自凡智揣测!

密宗的经,所说大都甚奇诞,益后出的益怪特!如去年在北平、班禅所传的时轮金刚法,虽亦说源出释尊,然与释尊当时在印度之说法无关,乃由另一神秘的香拔拉国中相承而来,故亦非日密传说之南天铁塔系所能范围。且西藏谓各经咒各有从释尊以来传承之上师,则南天铁塔或亦不过大日经之龙智、善无畏系一流的传统,甚或竟同禅宗灵山拈花、多子塔传法之取重当世信仰的一种传说,并无何正确的经典根据。而千钵经为金刚智受于南天竺狮子国本师宝觉阿阇黎的经,于开元御道场内与慧超译后,即将此经梵本及五天竺阿阇黎书,并总分付与梵僧目叉难陀婆伽,令送还狮子国宝觉阿阇黎,后于大历九年,于大兴善寺,由慧超重与不空咨启决择后,再录写出,故署不空所译──见此经慧超序──,其为出于狮子国所传之又一系密宗经典可知。慧超序文中,依此经而说:

尔时如来说示经教,法本五门,演有九品。云何法本立为五门?一者、无生门,二者、无动门,三者、平等门,四者、净土门,五者、解脱门。云何经教说有九品?一者、一切如来金刚秘密圣教品,二者、诸佛出现证修金刚菩提殊胜品,三者、十方大菩萨出助证寤圣力品,四者、一切贤圣入法见道显教修持品,五者、秘密归止观照法性抉择心地品,六者、一切菩萨修学如来三摩地圣性潜通加被品,七者、不思议法界圣道如来真如法藏自在圣智品,八者、三贤菩萨入法位次第修行回向菩提品,九者、十圣菩萨入地等妙二位修学进入圣道成佛菩萨解脱品。

于五门九品的配合,又说:

就此五门之中,从第一门云何次第得入无生门?一者、入阿字观本寂无生义,毗卢遮那说根本清净无生门,就此门中演有三品:一者、先说一切如来金刚秘密根本圣教品,二者、复演诸佛出现证修金刚菩提殊胜品。

然其序文次说经颂,即戛然而止。然依经文而观五门、九品,初无生门序说演有三品,依经文则为二品,第三十方大菩萨出助证寤圣力品,应属次无动门摄。此初门二品,初品可摄大日经等,次品可摄金刚顶经等。二、无动门之第三、第四品,第三品可摄所余一切密部经典,第四品则可摄阿含、般若、方等、法华、涅槃诸经。例如于第五卷有文云:

是时释迦牟尼如来即于当世之时,说三时之教,是故第一时中说有教声闻律仪,初有小乘度五俱轮,及一切众生四圣成就四果人等。第二时中如来说空教,破执有相有情众生遍计所执,度声闻弟子四部众等,及一切地前三贤之人修行菩提者,令归空无相不执不著中乘行故,是故名为皈依空教。第三时中,如来演说不空不有秘密法教,破执有执空大乘小乘之中迷惑法教,破执有者勿令著有,破菩萨执无勿令著空。所以者何?菩萨修证,今归大乘瑜伽大教,三密三十支金刚三摩地真如法藏性海法界圣贤者,无为无相,不有不无,名为不空秘密解脱菩萨故。是故如来显说大士曼殊室利菩萨瑜伽大教法性三密圣智三摩地圣性观者,广度有情一切菩萨摩诃萨,声闻、缘觉四部等众及诸天、龙、鬼神、夜叉众、善男子、善女人等,悉令回向大乘,修入瑜伽大教三菩提三摩地圣性观,令得速达本源真如自性本空涅槃无上正等菩提故。

此说三时教,大同深密经说;亦有以第三时为普为一切乘教意。三、平等门之第五第六品,第五品以不可说不著一切,恰同教外别传禅宗的不立文字。第六品正说身语意三密各三十支秘密观门,应即为此经特点之所在。四、净土门之第七、第八品,第七品略说入四十二位修证三贤、十圣地、等觉、妙觉、佛地,接归莲华藏界由毗卢遮那略说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圣地、等觉、妙觉名义;第八品重详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之三贤三十心,通摄说十方净土诸经。五、解脱门即第九品,详说十圣地,略谈等觉、妙觉而以皈依三宝、破外道终。此经后三品可摄华严,而翻邪皈正,清净禁戒,尤契梵网,以同是现千华台毗卢遮那佛身说故。据全经文义,颇有可判摄如来一切经教意,慧超序文亦隐示之。

此经开场即叙‘释迦牟尼共毗卢遮那共在莲华藏界,有大圣曼殊室利菩萨现金刚身,身上千臂千手千钵,钵中显现出千释迦,千释迦复现出千百亿化释迦’。此中千释迦千百亿释迦,乃大小化身佛。曼殊表因中根本智,示由因中根本智引生果上成所作事智,现大小应化身佛。又说毗卢遮那、阿閦、宝生、观自在王、不空成就五佛,皆由曼殊为师导修行成佛,亦显佛果清净法界──即法界体性智──四智菩提之五法,皆依因中根本智而获成显。要之、此经乃曼殊室利为中心的曼荼罗法,结归翻邪归正的三皈,成就正信,清净禁戒,亦为其特色。

今可再将千钵经第七卷上半起,与梵网经心地品上下卷,略作比对的观察:梵网上:是时释迦身放慧光所照从此天王宫乃至莲华台世界──玄通华地主菩萨……所问心地法品。

千钵七:尔时、释迦牟尼如来在天王宫于百宝摩尼殿上,如来坐百宝莲华宝座上,结跏趺坐,入诸佛性体思虚空三昧,从三昧起,放千百亿金刚实际实性三昧虚空光光照千百亿世界,……复莲华台藏世界海,……大智通菩萨……

一切诸佛秘密三十支观门三摩地金刚菩提向果。

梵网上:诸佛当知坚信忍中十发趣心向果:一舍心,二戒心,……从是十发趣入坚法忍中十长养心向果,……法身智身满足。

千钵七:尔时、标显初从十信修行次位。云何修入十发趣心?一者舍心,……从坚信忍中修入十发趣心,入坚法忍中行十长养心,……无为无相,大满清净常住法身故。

梵网上:尔时、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赫赫大光明座上,千华上佛,千百亿佛,一切世界佛,是座中有一菩萨、名华光王大智明菩萨,……一切智门。

千钵七:毗卢遮那如来于此金刚性海三昧三摩地法藏,化现千百亿释迦,千百亿诸大菩萨摩诃萨。尔时、于此菩萨众会之中,有一菩萨名曰大智通菩萨,……如何学习证此法门?成就菩提故。

梵网上:尔时、卢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言:云何义者,发趣中若佛子一切舍,……不受六道果必不退佛种性中生,生入佛家,不离正信。

千钵七:尔时、毗卢遮那如来告千佛言:千佛当知!一切菩萨大智通菩萨等,……再当重显标举修证,先入十信观门,从初起首次第修入:一者、舍心,若菩萨于一切舍心,……永不受生死轮回六道诸果,毕竟不退无上菩提,佛种圣性;于菩提法中,生生世世生住佛家,入佛性地,得同如来菩提正信正见圣智三摩地故。

梵网上:卢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问长养十心者:若佛子长养慈心,……一切相灭,得金刚三昧法门,入一切行,入虚空平等地。

千钵八:是时毗卢遮那如来……告知一切诸佛一切菩萨:……汝先问长养十心者,……一者、慈心,菩萨依如来慈,……一切有为诸相尽皆消灭,证入金刚三密菩提三昧门,一切行门,一切法门,一切陀罗门,菩萨一时成就,亦证得一切如来平等虚空圣性,华严海藏金刚秘密三摩地故。

梵网上:卢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问地者有何义?若佛子菩提萨埵入平等慧体性地。……非下地凡夫心识所知,唯佛佛无量身口心意可尽其源。如光音天品中说,十无畏与佛道同。

千钵九:是时毗卢遮那在一切诸佛,……谛听!谛听!……云何修入十圣地?一者、体性平等地。……非一下地诸菩萨摩诃萨所不能知解,及一切诸天心识亦不能知!唯佛世尊殊胜圣性身口意所知,一切法可尽根源,不可说不可说法门中,如来说诸佛金刚三昧,无量三昧,光音天华品中说,十无尽无畏圣性与佛道同。

梵网下:尔时、千华上佛千百亿释迦,……各各从此莲华藏世界而没,没已入体性虚空华光三昧,还本源世界阎浮提菩提树下。

千钵十:尔时、释迦牟尼如来,从摩醯首罗天王宫下至南阎浮提。

梵网之说戒乃曰:‘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而千钵广劝皈崇三宝,力破外道六师,使世人翻邪归正,乃曰:‘是时四部弟子,善男子、善女人等,至诚发心,归依如来,修持十善,受于诸秘密正教,清净禁戒,不生诸趣,不入外道邪见之家,生生世世得值诸佛,闻说正法’。则梵网详说戒而千钵详说皈,虽互有详略而大旨从同。(见海刊十五卷四期)


猜你喜欢
  究竟大悲经卷第四(端供二年)·佚名
  重刊五灯严统跋并赞·费隐通容
  德音孔昭之邹校长教育谈·太虚
  卷第十四·居顶
  王论品第五之二·佚名
  入楞伽经卷第六·佚名
  十四、南泉斩猫·慧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二·佚名
  十地经论 第七卷·佚名
  卷第五·寒松智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六卷·佚名
  金刚仙论 第五卷·佚名
  卷第六·丈雪通醉
  十二天供仪轨(合两所文为轨已出护摩轨)·佚名
  第十六章 佛教首次遇敌及其恢复时期·多罗那他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刘菊房·唐圭璋

      蓦山溪   醉魂离梦,捻合难成片。恶味怕黄昏,更西风,梧桐深院。蝉松翠妩,记那日相逢,情缱绻,语玲珑,人静凌波见。   香云曾约,念阻题红怨。应是绿窗寒,也思郎、云衣谁换。郎今销黯,步楚竹江空,云缥缈,水弥茫,不抵相思半。

  • 喻陟·唐圭璋

      陟字明仲,睦州(今浙江建德)人。元祐元年(1086),福建提点刑狱。八年(1093),为湖北转运副使。   蜡梅香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

  • 田间诗学卷三·钱澄之

    郑谱略【初宣王封母弟友于宗周畿内咸林之地是为郑桓公今京兆郑县是其都也又为幽王大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君

  • 四集卷九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一古今体一百十八首【壬寅七】至避暑山庄即事得句宿雨清尘度岭邮府今承德昔兴州人勤农贾滋而庶户有弦歌教以修【学政金士松岁试承德府生童甫毕率领诸生於是日

  • 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五·赵尔巽

      ◎忠义二   ○朱国治 杨应鹗马弘儒等 周岱生 杨三知孙世誉 翟世琪 刘嘉猷 高天爵 李成功张善继等 嵇永仁王龙光等 叶有挺萧震等戴玑 刘钦邻崔成岚 黄新德 柯永升随光启等 道禅 李茂吉 刘崐马秉伦 刘镇宝 罗鸣序

  • 后序·连横

    雅堂夫子既作台湾通史,将付剞劂;璈读而喜之。已而叹曰:『嗟乎!夫子之心苦矣!夫子之志亦大矣』!始璈来归之时,夫子方弱冠,闭户读书,不与外事。既而出任报务,伸纸吮毫,纵横议论。又以其余力网罗旧籍,旁证新书,欲撰台湾通史,以诏之世;顾

  • 卷之一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三百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绥冦纪畧卷四·吴伟业

    国子监祭酒吴伟业撰朱阳溃崇祯八年秋七月初五日告败疾置闻时庆阳之冦乘胜傅烽下火照西安城中临巩平凉诸贼又十四五万我师如左光先张应昌等皆逺在汉中檄徴未集曹变蛟裒文诏散卒鸠他将见兵戏下者

  • 志第十二 天文下(原文)·范晔

    桓三十八 灵二十 献九 陨石孝桓建和元年八月壬寅,荧惑犯舆鬼质星。二年二月辛卯,荧惑行在舆鬼中。三年五月己丑,太白行入太微右掖门,留十五日,出端门。丙申,荧惑入东井。八月己亥,镇星犯舆鬼中南星。乙丑,彗星芒长五尺,见天市

  • 贺拔岳传·令狐德棻

    贺拔岳字阿斗泥。从少年时就有远大志向,好施舍,爱结交读书人。最初是太学生,长大后,能驰马左右射箭,勇猛过人。不读兵书,而能与兵法一致,有识见的人都认为他是个奇才。与父兄杀掉卫可孤之后,广阳王元深任命贺拔岳为帐内军主,又

  • 厍狄伏连传·李延寿

    厍狄伏连,字仲山,本名伏怜,讹音连,代人。他归附..朱荣,官至直阁将军。后来跟随神武帝高欢,被赐爵为蛇丘男。天保初年,被封为仪同三司,不久加封为开府。他性情质朴,勤于公事。守卫宫殿,朝夕不离开皇帝的住所,因此很被天子知遇。然

  • 卷四十七·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四十七明 俞汝楫 编奏疏修省疏奏乞囘天弭灾疏成化四年礼部尚书姚夔等言窃见今年自春徂夏天气寒惨风霾阴翳日色无光近一二日来黄雾蔽天昼夜不见星日况今四月

  • 孙启濓·周诒春

    孙启濓 字吉臣。年二十七岁。生于湖北汉阳。兄启忠。业木商。本籍住址。湖北汉阳鹦鹉洲孙和顺木行。已婚。子一女一。初学于文华大学。及圣约翰大学。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入苦克学校。宣统二年。入薛雷克斯大学。习

  • 释氏要览卷下·道诚

    钱塘月轮山居讲经论赐紫沙门释道诚 述&middot;说听&middot;躁静&middot;诤忍&middot;入众&middot;择友&middot;住持&middot;杂纪&middot;赡病&middot;送终说听说毗奈耶律云。说者。彰表开导之义也。今称讲者。说文云

  • 重刻佛法金汤编叙·岱宗心泰

    苾刍众有白於非空子曰。真如本空乎。曰如是。虚空可坏乎。曰不也。虚空之体大於天地。真如之体大於虚空。盖[廿/曳]坠有尽虚空无尽。虚空可空真如寔无所空。唯无所空。是以不住於空。无相无名无成无坏。芥子须弥非戏

  • 绝余编卷二·智旭

    蕅益道人智旭着门人圆果录法语示朗融万法本自融彻。由迷情封执而成隔碍。如一指能蔽山岳如认沤必遗大海不惟埋没自己灵光。亦且冤屈六尘境界。讵思六尘非能惑人。人自妄受六尘所惑。根根幻驰。识识纷动。然仔细推求。

  • 玉室经·佚名

    玉室经,原题「德州草浑李成之述」。其生平不详。从经文内容看,似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以卦象论内丹,分禁戒、炉鼎、日月、四象、长黄芽、论日月、风雨、戊己、祸福、乾坤、入室、通玄,凡十三章。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