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记心印来历

尝思性根命蒂。道有体用。木本水源。道有由来。无极以生太极。老君而化释迦。即先天大道根也。然达摩为西二十八祖者。然释迦佛一脉流传。世世承接其统。代代仔肩其绪耳。夫佛出自西城竺干国。父白净梵王。后摩耶氏。秉性慈善。老子见爱。分性放光。国母见光。感而有孕怀二十二载。于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初八日午时降世。姓刹劫。名悉达多太子。自幼大有威德。专务清净。时游四门。见生老病死苦绝。欲出家修道。父母苦阻不从。诚格神人指示。逾城而出。其年一十九岁。居檀持山中。修道三载。心知有形非道。遂复学于阿蓝迦叶处三年。不得定静。又便往蔚头蓝参学一年。亦不明其性宗。自伤叹不已。又得闻号。燃灯古佛。颇有至道。时至中夏。周穆王二十一年。访至东梁山。拜见燃灯。讲道十三日。语下彻悟。始明万法归一至善之道。辞别燃灯。走滕泗二水。留雪山一宿。思其尼山灵秀所钟。知中国文彩方盛。遂归西方兴教。自号释迦牟尼。始舍卫国。大开法门著经说法。觉悟群生。称名曰佛。阐道说法。三十一年法付。

一祖摩诃迦叶尊者姓婆罗门。孝帝五年持僧袈沙衣,入云南鸡足山开道。

二祖佛从弟阿蓝尊者。

三祖商那阿修。姓毗舍多。于周昭王六年生宣王三十二年化。

四祖优波彩多。姓首陀。年七十出家平王十一年逝。

五祖提哆迦。

六祖弥遮迦。

七祖婆波蜜。

八祖佛陀难提。姓瞿昙。景帝十三年寂。

九祖伏驮蜜多。

十祖胁尊者。多难生处昭六年寂。

十一祖富那夜舍。

十二祖马鸣。

十三祖迦毗摩罗。行四三千法。度龙众五百。赧王四十一年化。

十四祖龙树。至南印度。

十五祖迦那提婆。始皇三十五年寂。

十六祖罗淹罗多。汉武二十八年寂。

十七祖僧伽难提。罗筏成国王太子。生而能言七岁出燕寂。

十八祖伽夜舍那。

十九祖鸠摩罗多。月氏婆罗门子。

二十祖闇夜多。新峰十四年寂。

廿一祖婆修盘头。

廿二祖摩拿罗。

廿三祖鹤勒那。姓婆罗化中邦工说法。

廿四祖师子。比丘尊有姓婆罗门至眉宾国多拳生手曰年还我珠处问拳珠众惊示偈。

廿五祖婆金斯多。

廿六祖不如蜜多。

廿七祖般若多罗。

廿八祖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尊者。为西天二十八心印之祖。作东林初代道统之尊。

聊记来历。明贤再证。

猜你喜欢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序·圆瑛
  普灯录总目录卷上·雷庵正受
  世界佛教联合会开会讲词·太虚
  卷六十六·性音
  僧羯磨卷下(出四分律)·怀素
  劝修净土诗并序·省庵
  卷五十六·道世
   第二十則 龍牙無西來意·胡兰成
  降伏三界金刚三昧大仪轨分第三·佚名
  建立中国现代佛教住持僧大纲·太虚
  覆杨星森居士书(三通)·太虚
  卷七十五·道世
  卷第十七·佚名
  卷三十三·性音
  卷第五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丁绍仪

    韦孟〈孟。鲁国邹人。家本彭城。景帝时。为楚元王傅。〉【讽谏诗】〖《汉书》曰:孟为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孙王戊。戊荒淫不遵道。作诗讽谏曰:〗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绂。四牡龙旗。彤弓斯征。抚宁遐荒。总齐群邦。

  • 卷七百六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六十二刘昭禹刘昭禹字休明桂阳人【一云婺州人】在湖南累为县令後署天策府学士终岩州刺史集一卷今存诗九首括苍【一作王几】山尽日行方半诸山直下看白云随步起危径极天盘瀑顶桥形小溪

  • 杨炎正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

  • 庄宗纪八·薛居正

    同光四年春正月戊午朔,帝不受朝贺,契丹寇渤海。壬戌,诏以去岁因被灾沴,物价腾踊,自今月三日后避正殿,减膳撤乐,以答天谴。应去年遭水灾州县,秋夏税赋并与放免。自壬午年已前所欠残税,及诸色课利,已有敕命放免者,尚闻所在却有征收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九年秋七月己卯朔金主亶执其太师领三省事宋国王宗磐太保领三省事兖国王宗隽滕王宗英虞王宗伟先是郎君和什者谋反下大理狱事连宗磐等会宗磐等以朔日入见亶伏兵执之辛巳皆坐诛亶下诏略曰周行管叔之诛汉

  • 唐鉴卷九·范祖禹

    宗中开元十三年初隋国马皆为盗贼及戎狄所掠唐初才得牝牡三千匹于赤岸泽徙之陇右命太防张万歳掌之万歳善于其职自贞观至麟德马蕃息及七十万匹分为八坊四十八监各置使以领之是时天下以一缣易一马垂拱以后马潜耗太半帝

  • 宋史全文卷二十九上·佚名

    宋宁宗一乙卯庆元元年。上,光宗皇帝第三子也,母曰慈懿皇后李氏。光宗在泰邸,慈懿梦日队于庭,以手承之,已而有娠。孝宗乾道四年十月丙辰秋分而生上,五年正月赐名。十一月乙丑,授右千牛卫大将军。淳熙五年十月戊午,除明州观察使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十一·佚名

    万历三十七年八月己酉朔升浙江参政陆应川为贵州按察使调福建参议刘毅为广东参议○云南三司缺官抚按议以布政司理问赍进 万寿表文礼部言 皇上于推升方面官员概多迟留以致官不必备用辄称乏且每年进表关系本地方各官贤

  • 雍正实录卷之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春秋左传事类始末卷四·章冲

    宋 章冲 撰昭公元年季武子伐莒 齐盟楚人欲戮叔孙楚公子围聘于郑遂会于虢季武子伐莒取郓莒人告于防楚请戮其使乐桓子相赵文子欲求货于叔孙而为之请使请带焉弗与梁其踁曰货以藩身子何爱焉叔孙曰诸侯之防衞社稷也我以

  • 王沈传·房玄龄

    王沈字处道,太原晋陽人。祖父王柔是汉时匈奴中郎将,父亲王机是魏东郡太守。王沈少年失去父母,为叔父司空王昶所收养,侍奉叔父和父亲一样,尽心侍奉继母与寡嫂,以孝义著称。好读书,善写文章。大将军曹爽征召为掾属。多次迁升至

  • 丽泽论说集録卷三·吕祖谦

    门人所记诗说拾遗诗者人之性情而已必先得诗人之心然后玩之易入诗三百篇大要近人情而已看诗且须讽咏此最治心之法看诗者欲惩穿凿之弊欲只以平易观之惟平易则易看若有意要平易便不平易今之言诗者字爲之训句爲之释少有全

  • 卷一百六十一·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五十九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净戒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八解脱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常若无常。何以故?八

  • 摩登伽经卷上·佚名

        吴天竺三藏竺律炎共支谦译  度性女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诸比丘。围绕说法。于晨朝时。尊者阿难。著衣持钵。入城乞食。分卫已讫。还祇洹林。于其路次。有一大池。聚落人众

  • 筹河篇·魏源

    我生以来,河十数决。岂河难治?抑治河之拙?抑食河之餐?作筹河篇。

  • 巾箱说·金埴

    笔记。清金埴(1663-1740)撰。一卷。埴有《不下带编》已著录。是书乃未完稿,当是晚年之作。约二万字。内容与《不下带编》近似,或重复。亦多载旧闻。由于作者长期随父任居山东,故于山东名人轶事、风土人情记载尤详。亦有

  • 水窗春呓·欧阳兆熊

    《水窗春呓》为笔记。清欧阳兆熊、金安清合撰。二卷。兆熊,字小岑,湖南湘潭人。 道光举人。尝任湖南新亭县教官。工诗善文,曾救曾国藩于危困之际,与之交谊颇深。安清,字眉生,号傥斋,浙江嘉善人。国子生。官至湖北督粮道、晋

  • 观自在菩萨母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宋法贤译。佛在广严城,普贤菩萨说此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