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梵志施佛纳衣得授记缘品第四十三

【古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将侍者阿难。入城分卫[分卫:僧祇律曰:乞食分施僧尼,卫护令修道业,故云分卫。]。世尊身上所著之衣。有少穿坏。将欲以化应度众生。乞食周讫。欲还所止。

【白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带着侍者阿难到舍卫城中乞食,世尊身上所穿的衣服有少许破损,想通过这个因缘度化应度的众生。佛与阿难乞食后,正要回到精舍。

【古文】

有一婆罗门。来至佛所。为佛作礼。睹佛容颜光相殊特。见佛身衣有少破坏。心存惠施。割省家中。得少白氎。持用施佛。唯愿如来。当持此氎以用补衣。佛即受之。时婆罗门。见佛受已。心情欢喜。倍加踊跃。

【白话】

当时有一个婆罗门来到佛前,向佛恭敬礼拜,看见佛陀容颜光相殊特,又见到佛身上衣服有少许破损,心中顿时想要布施。回到家中到处查找,找到少许白布,便拿来供养佛陀,恳请如来能接受这块布用来补衣服。佛随即接受了,婆罗门一见佛收下白布,心情欢喜,更加欢欣鼓舞。

【古文】

佛哀此人。即与授决。于当来世二阿僧祇百劫之中。当得作佛。神通相好。十号具足。佛授记已欢喜而去。国中豪贤长者居士。咸兴此心。云何世尊。受彼少施。酬以大报。

【白话】

佛怜悯此婆罗门,于是为他授记:“你将于来世二大阿僧祇百劫中当得成佛,神通自在,相好庄严,具足十种名号。”佛为他授记后,婆罗门就欢喜地离去了。舍卫国里的豪贤长者居士都产生一个想法:为何世尊接受了他一点小小的布施,就使其得到大功德。

【古文】

作是念已。各为如来。破损好氎作种种衣。持用奉佛。阿难问佛。世尊先昔造何善行。能令一切奉施衣服。愿佛为说。令得开解。世尊告曰。谛听著心。当为汝说过去因缘。阿难曰诺。我当善听。

【白话】

想到这里,他们都各自为如来翦裁上等布料,作成种种上好的衣服,拿来供养世尊。阿难问佛:“世尊在此以前种下什么样的善行,现在能够让大众供奉衣服?愿佛为我们宣说,使我们能了解其中因缘。”世尊对他说:“谛听,记在心中。我将为你宣说过去的因缘。”阿难答道:“是的,我会认真听闻。”

【古文】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无量无数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毗婆尸。出现于世。与其徒众九万人俱。彼时有王。名曰槃头。有一大臣。请佛及僧。三月供养。佛即许可。既蒙可已。还至其家。办具所须。

【白话】

佛告诉阿难:“在过去无量无数阿僧祇劫以前,当时有一位毗婆尸佛,出现世间,与他的随从弟子九万人在一起。当时有个国王名叫槃头,他下面有一位大臣,邀请佛及僧众作三个月的供养,佛随即接受了他的邀请。大臣得到了佛的许可后,就赶回家中,筹办所需要的供物。

【古文】

时槃头王。亦欲供养佛及众僧。往至佛所。而白佛言。愿得如来及比丘僧三月供养。佛告槃头。吾先已受彼大臣请。大人之法。不宜中违。王即还宫。告其臣曰。佛处我国。吾欲供养。云卿已请。今可避我。我供养讫。卿乃请之。

【白话】

这时槃头国王也想供养佛与僧众。就前往佛的精舍,祈请佛说:“非常希望供养如来和比丘僧众三个月。”佛告诉槃头国王:“我已先接受了那位大臣的供养,有德行人的做法,是不应当中途改变承诺。”国王立即赶回宫中,对那位大臣说:“佛住在我的国家,我想作供养,佛说你已经邀请了。你现在能否先让我供养,待我供养后,你再请佛应供?”

【古文】

臣答王言。若使大王保我身命。复保如来常住于此。复令国土常安无灾。若使能保此诸事者。我乃息意。放王先请。王自念言。斯事叵办。复更晓曰。卿请一日。我复一日。臣便可之。更互设会。各满所愿。

【白话】

大臣回答国王:“如果大王能够保证我的生命不死,又能够保证如来恒常住在这里,又能使国家长久平安,无灾无难;如果您能够保证这些事,我就取消原来的打算,让大王先作供养。”大王心中思忖,这些事情不能办到,于是又对大臣说:“你可先供养一天,我再供养一天。”大臣同意了这种做法。接着大臣与国王轮流供养,各自都满足了心愿。

【古文】

尔时大王[大正藏为:臣。]。为彼如来。办具三衣[三衣:佛制称为衣者,袈裟也。后世别袈裟与衣。称三衣为袈裟。种种僧衣。咸有别名。]。皆悉丰足。复为九万诸比丘众。作七条衣。人与一领。阿难当知。尔时大臣。以上衣服。施佛及僧供养之者。岂异人乎。则我身是。我乃世世。植福无厌。今悉自得。终不唐捐。时阿难等。闻说是已。欢喜勤修。造诸福业。咸怀踊跃。顶戴奉行。

【白话】

那时大臣为毗婆尸佛置办三衣,供养都很丰足,他又为九万比丘僧众制作了七衣,每人一件。阿难!你应当知道,当时将上妙的衣服施与佛和僧众并作供养的大臣,并不是别人,就是现在的我。我在生生世世中,无有满足地种下福业,现在自己又全部获得,终不虚耗。”这时阿难等人,听说此事后,欢喜勤修,造众福德之业,心怀喜悦,恭敬地奉行。

猜你喜欢
  赵州和尚语录卷下·从谂
  评实验主义·太虚
  佛说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五·佚名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六下·智顗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全文·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欧阳竟无
  答日僧荻原虚问(四则)·太虚
  历朝华严持验目录·佚名
  刻指月录发愿偈(有述)·瞿汝稷
  四辈品第六·佚名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九(末)·窥基
  总目·牧云通门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六·佚名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一·海明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十二清江清江会稽人善篇章大历贞元间与清昼齐名称为会稽二清诗一卷早发陕州途中赠严秘书此身虽不系忧道亦劳生万里江湖梦千山雨雪行人家依旧垒关路闭层城未尽【一作絶】交河寇犹屯细柳兵

  • 卷三百九·列传第一百九十七·流贼·张廷玉

        ◎流贼   盗贼之祸,历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极矣。史册所载,未有若斯之酷者也。永乐中,唐赛儿倡乱山东。厥后乘瑕弄兵,频见窃发,然皆旋就扑灭。惟武宗之世,流寇蔓延,几危宗社,而卒以扫除。庄烈帝励精有

  • 卷之二百九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三十九·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三十九   元 郝 经 撰 列传第三十六 魏臣 桓阶 陈矫【子本薛悌】 徐宣 卫臻【孙权】 卢毓【子钦】 谨案桓阶陈矫徐宣三传俱阙 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也父兹有大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纪昀

    列传金 【十六】○金十六承晖穆延尽忠 布萨端李英富珠哩德裕乌库哩庆寿布萨安贞田琢 完颜 弼蒙古纲 必喇阿噜岱承晖穆延尽忠布萨端李英富珠哩德裕乌库哩庆寿布萨安贞田琢完颜弼蒙古网必喇阿噜岱△承晖承挥字维明本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纪昀

    列传宋 【四十六】○宋四十六张方平 王拱辰 张升赵槩胡宿【宗炎 宗愈宗回】张方平王拱辰张升赵槩胡宿△张方平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凡书皆一阅不再读宋绶蔡齐以为天下奇才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中

  • 卷五十一·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五十一乾隆十三年春正月癸夘申饬署青州将军三达色上谕军机大臣等曰前因安挿青州之厄鲁特博罗特等脱逃该将军及副都统等不行奏报业已?防申饬及差侍卫赛音图理藩院郎中善泰前往防同三

  • 闵本、拜住传·宋濂

    闵本字宗先,河内人。性情刚毅敏捷,刻志于学。早年任礼部令史,御史大夫不花见他有奇才,招为部属助理。其于平反冤狱,颇有声誉。后提升为御史台照磨。接着,迁任枢密院都事、监察御史、中书左司都事、吏部尚书及刑、户二部尚书

  • 叙论·王葆心

    论曰:吾观山砦用兵之事,既再翦而再生,又再平而再变;以李有实、张福寰十年之支拄,而卒摧灭于王师,岂无故哉!盖有三端以枢纽之:曰会剿也,曰用间也,曰民兵为向导也。皖砦会剿之师,有督兵、有操抚兵、有提兵、有漕兵;鄂砦会剿之师,有督

  • 晋纪十四 中宗元皇帝下永昌元年(壬午、322)·司马光

    晋纪十四 晋元帝永昌元年(壬午,公元322年) [1]春,正月,郭璞复上疏,请因皇孙生,下赦令,帝从之。乙卯,大赦,改元。 [1]春季,正月,郭璞再次上疏,请求以元帝皇孙司马衍出世为契机,颁布赦免令,元帝允准。乙卯(初一),大赦天下罪犯,改年号为永昌

  • ●皇朝通典卷二十三·佚名

    職官一 ○職官一 (臣)等謹按杜佑通典敘次職官首歷代官制次三公次三省次尚書次御史次諸卿次武官次東宮官次王侯封爵次州郡次文武散官次祿秩次秩品從前續修唐五季宋遼金元明歷代職官典悉遵杜佑原書體例臣等奉命纂輯本朝職

  • 卷一·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一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春秋者鲁史之名也古凡史官记事必先立年时月日而後书事于其下谓之记年【晋後出书有竹书记年即此名】故每岁所书四时必备然而祗名春秋者春可以该夏秋可以该冬也旧谓春以善

  • 礼记析疑卷三十二·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表记子言之归乎君子隐而显不矜而庄不厉而威不言而信孔子将归老于鲁虑二三子因道之不行而自弛置故告以君子不得志于时果能修身以见于世尚可以化及于人也隐者身之晦也显者道之明也身可晦而道不可不明

  •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佚名

    (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八万四千波罗蜜门。诸三昧门陀罗尼门者不。佛告喜王。今此会中有菩萨大士。得是三昧。亦能入八万

  • 北斗七星念诵仪轨·佚名

    南天竺国三藏金刚智译  尔时如来为末世薄福一切众生故。说真言教法。时一切日月星宿。皆悉云集前后围绕。异口同音白言。唯愿如来而为我等说于神咒。于时世尊说八星咒曰。   其印明出金刚顶经七星品。  佛告贪

  • 卷第二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第三之七如世尊说。有三界。谓断界离界。灭界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广分别契经义故。谓契经说。具寿阿难往诣尊者名上

  • 一集·佚名

    一集 第一品一(一、一、一)然,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应断一法。我说汝等不再来之成就者。何者一法?诸比丘!所谓贪法。我说汝等不再来之成就者。”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贪焚有情 依贪行恶 胜观

  • 土司灯仪·佚名

    土司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内称凡兴土造作,触犯太岁尊神或土司禁忌,即有灾祸。此时应建醮燃灯,供奉九方星君,祈福消灾。所谓九方星君,即东方震宫大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