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叙论

论曰:吾观山砦用兵之事,既再翦而再生,又再平而再变;以李有实、张福寰十年之支拄,而卒摧灭于王师,岂无故哉!盖有三端以枢纽之:曰会剿也,曰用间也,曰民兵为向导也。皖砦会剿之师,有督兵、有操抚兵、有提兵、有漕兵;鄂砦会剿之师,有督兵、有抚兵、有提兵、有镇兵。皖砦之用间,发之者李日芃,成之者石镇国也;鄂砦之用间,先有白秉贞,继则吕阳也。皖之金承闇等、鄂之王象虞等,其始皆山兵中人;利用之,则可归吾驱策。吾验以前事,按以宋端宗时元陈天祥曾两用此策以平鄂、皖山兵。一于知兴国军时,以土兵攻李必聪山砦;一于知寿昌府时,以檄谕解散毛遇顺、周监、王宗之徒党。李、毛、王、周之平定,当时策之者既用是谋矣。吾又验以后事:按之康熙时于成龙平定何士荣、乾隆时吴楚解散马朝柱,但蹑三者之迹以用兵于兹土也,辄有功。康熙时之决策,成龙先用间谍招抚,以披其党;继用土兵导引,以竟其功。乾隆时之决策,有两江总督尹继善驻兵金家铺,有湖广总督永常驻兵跨马墩,有蕲州知州李珌深入以炯情实,有寿春镇总兵牧光宗统兵亲往搜捕;于三策中,或二用之、或一用之,常得胜利。后之用兵于山隘者,可以审矣。而山民遭乱,自卫身家者,亦可知其所从事矣。

论者谓明季死节之士多于列朝,不知明季降顺之臣亦多于列朝也。当时,降顺仍被戮与降顺仍遭摈弃者,勿论矣。降顺后而效用、效用后所挟持,其志在专仇故君,其自致则在力摧旧侣;不然,所谓忠愤义烈之人死于所谓洪内院,所谓平西、平南、靖南、定南诸藩者,何其多也?平定山砦之兵,主持军役,顾何以强半属明臣也欤?殆天设局以章明之,俾人择所自处耳。用兵鄂砦者,若徐勇、若祖可法、若陈之龙;用兵皖砦者,若吴惟华、若李犹龙、若石镇国、若黄鼎:皆有明左右行列中旧人也。此固鼎革时所习见;而明代义士之多,亦何能为诸人掩其迹乎!盖缘于衰世道丧风漓者半,缘于明代八股毒焰者亦半也。如诸人者,安得悉如孔有德其人之处傅上瑞、李成栋其人之处丁魁楚哉?从而溯之元世祖时,宋降将刘整为元画攻襄阳之策,高兴为元执秀王赵与檡,吕■〈彧上土下〉为元献安抚襄汉,管如德、吕师夔为博伯颜欢饰宋室宗女以献之,皆是类也。盖非若曹,即无亡国史也。若曹工于亡国,故仇故国之术亦与之俱工。乌乎!海宇交通,沧波万里;正声寥寂,满地淫哇。我思古人无言可说恢张大义,以遏颓流;此后纤人奋其倾陂险仄之技,受他族之诱为人佐斗,以陷我同胞于危亡百出,以绘魑魅变相者,庶几少止也哉!是在学者。

我生之初,当粤寇平定之明年;先大夫旌义公晚岁不聊,每挈稚儿欣欣有喜。父之执友,从而誉之曰:此儿清韵,足散人怀!吾父怡然,开颜深笑;而期望之挚,若有所思,辄摩顶而诏曰:汝乎,其有以慰余乎!幸生平世,匪学曷立;则又愀然曰:余家落矣;小子知学,他日勿忘我家乃几丁丧乱之时,屡蹶而屡振者也;明季一乱,我元、明先茔,凋丧之余,皆迷所在;闻诸父老,吾先茔者,家微之后,侵于别支子孙。余以后起,愤而讼官,卒不获直。追远之思,未之能达;更别树碣,祔诸近茔,然而余心伤矣!我十六世祖明遗民公讳晴生,当鼎革乃负奇祸;事后传闻,疑与当日山砦有联。卒隐耕桑,顑颔以没。方流贼炽时,自营山砦,多方捍避,仅免于亡。尔时服亲之中始七、八人,后止一、二人而已。我五世祖父卓然公,讳志奇;童冠零丁,又构土匪张士营之乱,艰虞中强自振立。生我高祖父文远公,讳班;兄弟五人。再经山砦变乱,更值会城标兵之警;其四人者,远遁潜、霍。脱屣旧基,独我文远公;惓惓先世井庐,保乂茔祀,用以传世。及我曾祖、祖父,起家大万,乐善好施,受旌于朝。遭时奇穷,厄运又至;道、咸以降,播越百端。吾父破家练勇,命吾伯兄培荣(官安徽宿松知县,死事状详「江表忠略」)率以克蕲水治城;身被十七创,不死。吾与季父、仲兄立万福砦,以捍捻寇;版筑、教练,皆身督之(案罗田砦堡,承平久废,惟光绪己亥、庚子县人故编修周先生锡恩修复平乡白云、青云、庆云三砦,并教练民团;盖奉朝旨为之也。旋罢)。甲子一役,井宅荡为飞灰;吾遇剧贼,跳免,去死一间。统十余载中,家以此落,学以此荒;我父中宪公弃世于避地之顷,我兄宿松君殉国于大淮之南。今幸际承平,汝兄弟为中兴后之稚氓,乌知余所遭之苦;乃余之称贷拮据以纳汝曹于儒术者何居乎?汝曹其有以慰余者乎?小子无知,皇皇增惧。成童前后,手卷不释;高堂淹疾,挟书侍侧,以伺起居。吾父卧中,翘首顾而兴叹;天罪不孝,降割严君。先太恭人勖我尤挚,寒灯秋夕诏我旧闻,明明祖德,娓娓口碑;小子好奇,勤肄忘倦。乌乎!终天之恨,今廿岁余。丙申居庐,述家传,纂世表;乙亥多暇,述乡练,志里团。甲辰兴学,爰造兹袟,冀以昭揭我先哲民爱国之烈,倡述来兹。方其摭考明季忠义节行之时,穷及各姓族谱;窃览而叹曰:嗟乎!明季死亡之惨,何其烈盛已乎!盖尝考里中如周、胡诸右族之牒记,往往至明季十有八、九无主,后并生卒葬配阙焉。是何故欤?是即死于明季之人也。吾先世自宋干道中遭江湖大旱,实始由江右编户蕲州之罗田乃历至有明之终,凡吾族中十四、十五、十六世诸从祖辈行各支所遗一二人而止,其余均遭难中绝也。吾读胡氏谱,有明遗民胡循然、胡效时二人自为「明季遭乱记」,知梁烈愍之殉节。方志但云乙亥二月已耳,循然则并二月十七日记之。是时刘国能恣屠我治城,其父即殉城中也。胡循然曰:九年兵火之后,继以大饥;十一年蝗,野无青草;十三年贼由河南来,杀掳殆尽。胡效时曰:十四年大旱,六月初三日始雨;至八月,巡抚宋一鹤率兵十三营来县,百物尽非民有。而方志则以此事属之十五年,且述一鹤奏请蠲租之绩:则官书与私家之述异矣。效时又曰:十五年春饥弥甚;老弱流散,人相食。疫疠乘之,十死八、九。而方志则属之十四年,谓大疫之时,积尸遍城野;又以人相食,列之十四年冬焉。循然又言其大略曰:癸未之前,兵乱年荒,野无草、树无皮,以人肉为食。至癸未岁,身为李贼所掠,亲见俘获多人,杀者十之二、三,刖者十之八、九。当时田产无主,往往以至廉之值,鬻至腴之产;力委于人,强而后受。方志则称:十六年六月,贼陷城,大杀,民十亡其九;未尽杀者,则以劈手为令。其即循然所云见刖之事乎?然而传述亦殊歧也。诸家述录虽不同,其惨状大都固无异也。乌乎!明季之民,其不幸乃壹至是乎!遭是时也,死于贼者一、死于流亡者一、死于饥祲者一、死于疫毒者一,其慷慨殉节者若而人、其颠沛中互恤而仍不免者若而人、其九死而一息尚苏者若而人;徒以家与族并绝、姻与邻都湮,于是遗烈苦情,皆消沈灭没,逐白驹而去。其骨血沦入义河之水,洗涤而不复以还;则今日族牒中一、二名氏之留诸不在孑遗之数者,岂真德薄不足以延其世矣乎?乃遭时不幸然也!吾考之一、二族,则凡在编户中群族可知;吾考之一县,则凡在列县可知。故蕲、黄一隅之地,吾举所闻于罗田示其例;即吾罗蕞尔之乡,吾举胡、周及吾族见其例。后之考古义烈者,须知吾蕲、黄冥冥中无名死节之士女在山砦中与其外者,岂仅传志所列云尔哉!岂仅传志所列云尔哉!  

猜你喜欢
  卷三十六 陈杞世家第六·司马迁
  后汉孝明皇帝纪上卷第九·袁宏
  卷八·张九成
  卷之三百·佚名
  卷之四百三十四·佚名
  一三三三 军机处为知照将盛京《职贡图》第二卷送京事致盛京将军咨文·佚名
  八○ 巡视南城监察御史胡翘元奏请停纂修提调等官自行保举誊录等事折·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六·佚名
  三国志补注卷六·杭世骏
  读例存疑卷二十九·薛允升
  卷六·胡世宁
  卷八十·佚名
  卷二百八十四·佚名
  卷四十五·雍正
  卷二百二十二·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春秋诗话卷之二·劳孝舆

      解诗    解诗者因诗作解也左氏传春秋未尝解诗今曰解诗毋乃诬传并诬诗欤曰不诬也左氏传春秋故解诗也未有春秋先有诗凡征伐宴享庙谟野俗一寓于诗此文武志也既无诗乃有春秋文武大法寓于春秋此孔子志也左氏体孔子

  • 卷262 ·佚名

    牟巘 大水后得雪 萧条篱落胜於村,还径人稀早闭门。 过眼风花才一瞥,到头石笋只双蹲。 何妨岁恶诗仍好,那笑炉空火自存。 笑咏车斜徵雪事,诸君本本又元元。 牟巘 倒撑鱼船上滩图 倒撑鱼船逆上

  • 齐本纪中第七·李延寿

    显祖文宣皇帝讳洋,字子进,神武第二子,文襄之母弟也。武明太后初孕帝,每夜有赤光照室,太后私怪之。及产,命之曰侯尼于。鲜卑言有相子也。以生于晋阳,一名晋阳乐。时神武家徒壁立,后与亲姻相对,共忧寒馁。帝生始数月,尚未能言,欻然

  • 卷一百七十五·列传第六十二·宋濂

        张珪   张珪,字公端,弘范之子也。少能挽强命中,尝从其父出林中,有虎,珪抽矢直前,虎人立,洞其喉,一军尽哗。至元十六年,弘范平广海,宋礼部侍郎邓光荐将赴水死,弘范救而礼之,命珪受学。光荐尝遗一编书,目曰《相业》

  • 卷三百二·列传第一百九十·列女二·张廷玉

        ◎列女二   ○欧阳氏 方氏 潘氏 杨氏 张烈妇王烈妇 吴氏 沈氏六节妇 黄氏 张氏刘氏二女 孙烈女 陈谏妻李氏 胡氏 戴氏许元忱妻胡氏郃阳李氏 吴节妇 徐亚长 蒋烈妇杨玉英 倪氏 彭氏 刘氏二孝女 黄氏

  •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目録·允秘

    卷一 表一亲王郡王卷二 表二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以罪黜宗室贝勒卷三 传一【亲王】和硕礼亲王代善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卷四 传二【亲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卷五 传三【亲王】和硕豫亲王多铎和硕肃亲王豪格和硕承泽亲

  • 史记集解卷五十六·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五十六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陈丞相平者阳武戸牖乡人也【徐广曰阳武属魏地戸牖今为东昏县属陈畱】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畆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美色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嫆嫉

  • 卷八十二·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八十二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索隐单音丹】湣

  • 王祎传·张廷玉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自幼聪敏,长大身体魁伟。拜柳贯、黄缙为师,以文章著名于世。元代时,他目观当时的弊政,曾向宰相上书七八千言。危素、张起岩都举荐他,得不到任用,隐居于青岩山,著书立说,名声日高。太祖取得婺州,任用 祎

  • 卷二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二十五恩赉二【加恩外藩二】闰五月二十七日癸酉以万寿覃恩颁诏朝鲜特宣别旨存问国王李焞以昭异数七月二十八日朝鲜国王【臣】李焞上言康熙五十二年

  • 三十三年·佚名

    (庚子)三十三年大明萬曆二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午,諫院啓曰:「右參贊沈喜壽諂附年少用事之輩,冒居銓長,凡進退除拜,一從其指揮,任他笑罵,恬不知恥。及爲貳公,物議譁然,而至參爰立之卜,貽辱淸朝,莫甚於此。請命遞差。」憲府啓曰

  • 四书逸笺卷二·程大中

    应城程大中撰论语【下】请车章此章或以为假设之辞固非据其年顔回少孔子三十岁三十二而卒则顔渊卒时孔子年六十一伯鱼五十先孔子死是时孔子年七十则顔回先伯鱼卒殆十年矣而此云鲤也死又似伯鱼先回死者王肃家语注此书久

  • 四十四  备穴·墨子

    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古人有善攻者,穴土而入,缚柱施火,以坏吾城,城坏,或中人为之奈何(2)?”子墨子曰:问穴土之守邪?备穴者城内为高楼,以谨候望适人。适人为变筑垣聚土非常者,若彭有水浊非常者,此穴土也。急堑城内,

  • 佛说大阿弥陀经卷下·佚名

    国学进士龙舒王日休校辑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佛言。诸宝池中其水转相灌注。不迟不疾波扬无量。自然妙声或作说佛声。或作说法声。或作说僧声。或说寂静声。说空无我声。说大慈悲声。说波罗蜜声。说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说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七·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供养次第法中真言行学处品第一  稽首毗卢遮那佛  开敷净眼如青莲  我依大日经王说  供养所资众仪轨  为成次第真言法  如彼当得速成就  又令本心离垢故  我今随要

  • 重订诊家直诀·周学海

    诊法著作。清周学海撰,二卷。学海有《周氏医学丛书》 已著录。本书融汇《内经》、《伤寒论》 、《金匮要略》等书有关脉学内容,成于光绪十七年(1891)。上卷有: 脉象总义、指法总义、主病总义三篇。下卷有: 二十四象会

  • 畜德录·陈沂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明陈沂撰。一卷。现有记录汇编本、古今名贤汇语本、续说郛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此录自序云: “沂儿时侍外祖金静虚公,时公年九十余,道宣德正统间事甚悉。弱冠接夏太常公崇文,出其祖忠靖公所纪,又述丘

  • 论语正义·刘宝楠

    《论语》注释本。二十四卷。清刘宝楠撰。成书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论语正义》按照《论语》的编排体例进行注疏,《论语》共二十卷,其中《八佾》、《乡党》两篇多言礼乐制度,刘氏详疏,分《八佾》为两卷,分《乡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