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护缘品第四十二
【古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摩竭国中。有一长者。生一男儿。相貌具足。甚可爱敬。其生之日。藏中自然出一金象。父母欢喜。便请相师。为其立字。时诸相师。见儿福德。问其父母。此儿生日。有何瑞应。即答之言。有一金象。与儿共生。因瑞立字名曰象护。
【白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摩竭国中有一位长者生一男孩,相貌端正,十分可爱。他出生的那天,家中仓库里也自然出现一头金象,父母十分高兴,便邀请相师给儿子起名。相师们察见孩子的福德深厚,就问他父母道:“此子出生时有什么祥瑞。”父母便回答说:“有一头金象和孩子同时诞生。”以此瑞应就为孩子起名为象护。
【古文】
儿渐长大。象亦随大。既能行步。象亦行步。出入进止。常不相离。若意不用。便住在内。象大小便。唯出好金。
【白话】
孩子慢慢长大,那头象也跟着长大;孩子能够走路了,这象也能行走,行住坐卧,恒时形影不离。若想不用它,它便呆在家里。此象大小便都是上好纯金。
【古文】
其象护者。常与五百诸长者子。共行游戏。各各自说家内奇事。或有说言。我家舍宅床榻坐席。悉是七宝。或有自说。我家屋舍及与园林。亦是众宝。复有说言。吾家库藏妙宝恒满。如是之比。种种众多。
【白话】
象护时常与五百长者的孩子们一道嬉戏玩耍,各各都讲述自己家中的奇闻轶事:有人说“我家的房屋和床榻坐席,全是七宝所成”;有的人说“我家屋舍及园林也是众宝构成”;又有的人说“我家的仓库里恒时充满宝物”,如是之类,非常众多。
【古文】
是时象护。复自说言。我初生日。家内自然。生一金象。我年长大。堪任行来。象亦如是。于我无违。我恒骑之。东西游观。迟疾随意。甚适人情。其大小便。纯是好金。
【白话】
这时象护也说道:“我出生那天家里自然出现一头金象,我渐渐长大,能够行走时,象也是这样,对我百依百顺,我时常骑着它到处游玩,快慢随心所欲,非常称心如意,它的大小便都是足色好金。”
【古文】
时王子阿阇世。亦在其中。闻象护所说。便作是念。若我为王。当夺取之。既得作王。便召象护。教使将象共诣王所。时象护父。语其子曰。阿阇世王。凶暴无道。贪求悭吝。自父尚害。何况余人。今者唤卿。将贪卿象。傥能相夺。其子答曰。我此象者。无人能劫。
【白话】
当时阿阇世王子也在人群中,听了象护的话,便生起一个念头:“如果我作了国王,一定要把它夺过来!”后来他做了国王,便召见象护,要他将那只宝象一起带到王宫来。象护的父亲对儿子说:“阿阇世王凶残无道,贪婪吝啬,对父王尚且虐杀,何况是对他人呢?今天召见你去,怕是要贪图你的宝象,也许被他夺去。”象护回答:“我这宝象没有人能夺走它。”
【古文】
父子即时。共乘见王。时守门人。即入白王。象护父子。乘象在门。王告之曰。听乘象入。时守门者。还出具告。象护父子。乘象径前。既达宫内。尔乃下象。为王跪拜。问讯安否。王大欢喜。命令就坐。赐与饮食。粗略谈语。
【白话】
父子两人便一同乘象前去拜见国王,守门的人马上进宫禀报国王:“象护父子乘象已到了门口。”国王吩咐:“准许他们骑着象进来。”守门人就出来告诉他们。象护父子骑着象径直前往,到了宫内,才下了象,向国王跪拜请安。国王十分高兴,让他们就座,赏给他们美酒佳肴,并与他们稍作交谈。
【古文】
须臾之顷。辞王欲去。王告象护。留象在此。莫将出也。象护欣然。奉教留之。空步出宫。未久之间。象没于地。踊出门外。象护还得乘之归家。
【白话】
片刻之后,就向国王告辞想回去。国王对象护说:“把大象留在宫里,不要带走了!”象护爽快地答应了国王的要求,留下宝象,徒步走出王宫。过了一会儿,大象隐没于地,在王宫外踊出,象护又得以骑象回家。
【古文】
经由少时。便自念曰。国王无道。刑罚非理。因此象故。或能见害。今佛在世。泽润群生。不如离家遵修梵行。即白父母。求索入道。二亲听许。便辞而去。乘其金象。往至祇洹。既见世尊。稽首作礼。陈说本志。
【白话】
象护过了不久便暗自想道:“国王无道,滥用刑罚不讲道理,因为这头象的缘故或许会被他加害。如今佛在世间,普度众生,不如离家随佛出家修行。”他就禀明父母,要求出家修行。父母答应后,他就辞别父母,乘着他的金象,来到祇洹精舍。见到佛陀,稽首行礼,陈述了自己的志向。
【古文】
佛寻许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在身。便成沙门。佛便为说四谛要法。神心超悟。便逮罗汉。每与诸比丘。林间树下。思惟修道。其金象者。恒在目前。
【白话】
佛随即允许说:“善来比丘!”象护须发自落,法衣披身,便成为沙门。佛于是为他宣说了苦集灭道四谛法要,他心领神会,便证得阿罗汉果。每次与比丘们在林间树下思惟修道时,他的金象也一直住在前面。
【古文】
舍卫国人。闻有金象。竞集观之。匆闹不静。妨废行道。时诸比丘。以意白佛。佛告象护。因此象故。致有烦愦。卿今可疾遣之令去。象护白佛。久欲遣之。然不肯去。
【白话】
舍卫国的百姓听说有一只金象,都争先恐后前来围观,纷纷扰扰,不得安宁,妨碍了比丘们的修行。于是比丘们向佛陀讲述了苦衷,佛对象护说:“因为这象的缘故,招致了麻烦、散乱,你现在要快些让象离开。”象护对佛说:“早就想让它走,但它始终不肯离去。”
【古文】
佛复告曰。汝可语之。我今生分已尽。更不用汝。如是至三。象当灭去。尔时象护。奉世尊教。向象三说。吾不须汝。是时金象。即入地中。时诸比丘。咸共奇怪。白世尊言。象护比丘。本修何德。于何福田。种此善根。乃获斯报巍巍如是。
【白话】
佛又告诉他:“你可以对它说:‘我现在生分已尽,不再需要你了。’这样说三遍,象就会消失。”象护依照佛陀所教,对大象说了三次“我不需要你了”,当时金象立即没入地中。比丘们都觉得奇怪,启请世尊说:“象护比丘以前修了什么功德,在什么福田,种下这样的善根,以至获得这样巨大的果报?”
【古文】
佛告阿难及诸比丘。若有众生。于三宝福田之中。种少少之善。得无极果。乃往过去。迦叶佛时。时彼世人。寿二万岁。彼佛教化周讫。迁神涅槃。分布灵骨。多起塔庙。
【白话】
世尊告诉阿难和众比丘:“如果有人在三宝福田中哪怕种下少许善根,也会得到无量的果报。在过去迦叶佛时,那时人寿二万岁。迦叶佛度化众生事业圆满后,便趣入涅槃。大众分布舍利,建造了许多宝塔寺庙。
【古文】
时有一塔。中有菩萨。本兜率天所乘。来下入胎时象。彼时象身。有少剥破。时有一人。直行绕塔。见象身破。便自念言。此是菩萨所乘之象。今者损坏。我当治之。取泥用补。雌黄[雌黄:用矿物雌黄制成的颜料。]污涂。
【白话】
当时其中一座佛塔中有一尊菩萨像,是以前从兜率天乘大象来入母胎的塑像,象身体上的泥彩稍有剥落残破。有一个人正好绕塔经过,看到象身损坏,心中便想道:这是菩萨乘坐的象,现在破损了,我应当修补它。于是就用泥来修补,用雌黄来涂色。
【古文】
因立誓愿。使我将来恒处尊贵财用无乏。彼人寿终。生于天上。尽天之命。下生世间。常生尊豪富乐之家。颜貌端正。与世有异。恒有金象。随侍卫护。
【白话】
因此立下誓愿:‘让我以后永远处在富贵尊荣人家,财用无乏。’那人命终后转生到天上,在天上寿终以后又投生在人间。一直转生在尊贵富乐之家,相貌端正庄严,非世人可比,常有金象随时侍卫。”
【古文】
佛告阿难。欲知尔时治象人者。今象护是。由于彼世。治象之故。从是以来。天上人中。封受自然。缘其敬心。奉三尊故今遭值我。禀受妙化。心垢都尽。逮阿罗汉。慧命阿难及诸众会。闻佛所说。莫不开解。各得其所。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者。有发无上正真道意者。有证不退位者。莫不欢喜。敬戴奉行。
【白话】
佛告诉阿难:“要知道那时修补塑像的人,就是现在的象护。由于前世修补象身的缘故,从那时起他在天上人间自然享有富贵。因为他虔诚敬奉三宝的缘故,现在又遇到我,接受妙法教化,心中的一切垢染尽除,证得阿罗汉果。”慧命阿难及与会大众,闻佛所说,莫不心开意解,各得其所。有的证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有的发起无上正真道意,有的证不退转位,无不欢喜,恭敬地奉行。
猜你喜欢 止观辅行传弘决序·湛然 缁门警训卷第六·如卺 在加尔各打孟加拉佛教会欢迎会讲·太虚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之下(僧宝聚)·非浊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四(末)·智周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卷下·窥基 藏要第一輯叙·欧阳竟无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八·圆晖 卷七·佚名 卷第二十一·佚名 卷第十二(尽佛不思议法品)·慧苑 卷二十·赜藏主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六卷·圆照 卷第十·佚名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