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灌顶召五方龙王摄疫毒神咒上品经卷第九

    东晋天竺三藏帛尸梨蜜多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大城竹林精舍。与四部弟子眷属围绕。天龙八部悉来集会。佛为说法垂欲竟时。于是阿难从坐而起。齐整衣服稽首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维耶离国疠气疾疫。猛盛赫赫犹如炽火。中毒病者头痛寒热百节欲解。苏者甚少死者无数。世尊大慈愍加群生。愿为救护使得苏息。不遭苦患病愈热除。复为说法使得至道。

  佛告阿难维耶离国中。所以遭此疫毒病者。是其国人多杀群生。无有慈心以杀猎为业。是诸獐鹿麋尘禽兽熊罴之属。有智慧者作是誓愿。愿我来世堕鬼神中。愿为鬼殃衔火烧人。有犯触我者若杀若缚。强取我者我当放火。烧其山野及所居村舍。于我有怨悉令被害。令诸众生不得藏匿。是故阿难当化导一切令其慈仁。勿杀群生普慈一切。受持禁戒行于十善。若能如此可得至道。

  佛又告阿难其世间人遭诸火殃。或烧一家乃至五三十家。或烧一里乃至五三十里。或烧百里乃至五三百里。或烧千里乃至五千万里。如此因缘不可称数。与此众生有业缘者。必为火殃之所烧害。是故不得避藏得脱。以是因缘勿行杀猎。化行十善可得至道。

  佛又告阿难此国中人。又网水中鼋鼍鱼鳖。杂类众生不可称数。而啖食之以为美膳。诸众生等有智慧者。各各怀忿。愿我后世堕大海中。作毒蛟龙吐种种毒气犹如云雾。以害维耶离国中人民。食我肉者使病不死。萎黄困笃从死得生。杀我命者毒著便死。我今先叙彼诸因缘。然后请召五方诸大龙王敕语之曰。莫令诸小毒龙害于人民。各使摄毒还其处所。解于罪福摄取恶毒。不复为害令一切人民。得离病恼无复厄难。拔度生死得涅槃道。阿难白佛唯愿速说五方龙王名字随方所摄诸小龙辈。吐恶毒气害于人者。使其检校不行诸毒。惟耶离国受苦如是。唯愿世尊一一解说。令彼众生得脱厄难。解脱彼苦得闻法音。

  佛告阿难汝当谛听谛受。东方青龙神王。其上首者名曰阿修诃。七七四十九龙王。典领东方小龙伴侣七十万亿。山精杂魅毒病厄难。皆当说其名字护病者身。能使小龙摄毒不害病者。使身中诸毒自然消灭。病愈热除平复如本。

  佛图那龙王 三物都路龙王 娑揽摩龙王 三物弗路龙王 因台罗龙王 婆伽楼龙王 摩伽娄龙王 难陀那龙王 优钵难陀龙王 修陀利舍龙王 婆修只龙王 德叉迦龙王 阿娄卢龙王 婆娄卢龙王 伽娄卢龙王 沙梁瞿龙王 思利曼陀龙王 思利健陀龙王 思利婆栗陀奴龙王 思梨颰陀龙王 阿婆卢龙王 思婆卢龙王 修婆睺龙王 须弥睺龙王 修弥弗多罗龙王 旃陀罗弗多罗龙王 那栗陀奴龙王 伽栗阇奴龙王 苾阇陀奴龙王 思普陀奴龙王 婆梨沙奴龙王 毗摩娄龙王 阿梨伽思梨沙龙王 婆伽梨思龙王 竭波思梨沙龙王 伽婆思梨沙龙王 无勒思利龙王 害坻思梨沙龙王 竭陀罗婆梨俱龙王 阇那栗陀龙王 质多斯龙王 质多勒叉龙王 那某旨龙王 阿罗婆娄龙王 某旨邻陀龙王 阿勒伽浮龙王 思利龙王 思梨只吉龙王 揽菩卢龙王

  佛告阿难南方赤龙神王。其上首者名曰那头化提。五七三十五龙王。典领南方五十万亿诸山精魅鬼。二十万亿弊小龙辈。吐毒气者害于人民。令其摄毒莫复害于人民。有得毒病者。皆当呼此龙王名字令诸万姓休息安宁病消热除。龙王施命平复如本。

  只利弥龙王 阿那俱龙王 阿难陀娄龙王 害多盖朱龙王 慢陀俱龙王 冰伽娄龙王 伊罗颰陀罗龙王 伤瞿龙王 阿婆罗娄龙王 阿多俱龙王 优婆伽多俱龙王 波罗提浮龙王 那罗耶[少/兔]龙王 达婆娄龙王 毗无龙王 阿勒叉龙王 思罗婆睺龙王 强伽那龙王 思度龙王 薄刍龙王 思陀龙王 茫伽娄龙王 毗大都龙王 修波罗坻度龙王 毗罗婆奴龙王 陀罗难陀龙王 颰陀罗龙王 尼弥陀娄龙王 修颰陀罗龙王 修梵陀罗龙王 波罗旃陀罗龙王 慢陀奴龙王 摩根陀罗龙王 陀婆伽罗龙王 徒菩北多俱龙王

  佛告阿难西方白龙神王。其上首者名曰诃楼萨叉提。三七二十一龙王。典领西方九十万亿诸小龙辈。及山精魅鬼二十万亿。有疾急者唤是龙王名字之时。是诸小龙各摄毒恶。不害万民长得欢乐。众病除愈平复如本。

  徒菩鲁嘻多俱龙王 摩那利龙王 斯为多俱龙王 阿勒多龙王 败兜多罗龙王 颰陀罗波兜龙王 肫头毗龙王 安婆罗坻陀罗龙王 半陀修都龙王 提梨坻赖兜龙王 毗娄勒俱龙王 毗娄博叉龙王 毗舍罗摩龙王 奢伽某伽龙王 旃陀婆那龙王 瞿陀无那龙王 半阇娄龙王 半阇周娄龙王 波罗独都龙王 便头龙王 优婆便头龙王

  佛告阿难北方黑龙神王 其上首者名曰那业提娄。四七二十八龙王。典领北方百亿诸小龙辈。及山精魅鬼十三万亿。毒病疾厄恐怖之日。唤是龙王名字之时。诸小龙辈各摄毒气。不复害人万民安乐。病苦消除众善补处。平复如本龙王力也。

  波利俱龙王 只遮尼俱龙王 伽阇那俱龙王 深林婆俱龙王 某栗那瞿昙龙王 某罗摩奴须龙王 慰多罗摩[少/兔]娄龙王 阿摩[少/兔]娄龙王 佉伽娄那龙王 曼陀罗俱龙王 慰多祺龙王 阿罗婆罗龙王 摩罗摩[少/兔]龙王 毗住龙王 伊他婆娄龙王 摩那思龙王 只罗哆俱龙王 伽毗卢龙王 思婆娄龙王 慰婆娄龙王 恒伽惧龙王 颰陀摩[少/兔]龙王 木叉俱龙王 婆罗木叉龙王 俱佛提龙王 甘婆罗思和娄龙王 伊罗弥丘龙王 难陀优婆难陀喻龙王

  佛告阿难中央黄龙神王。其上首者名曰阇罗波提。四七二十八龙王。典领中央诸小龙辈六十万亿。及山精杂魅鬼十二万亿。若诸人民悲忧衰恼。变怪众灾水火之厄诸怪屡生。亦当应写上龙王名字。各随所主。厌除万怪令其消灭。呼是龙王名字之时。是诸小龙山精杂魅。即便隐毒不复害人。万民欢乐国土安宁。雨泽以时民无荒乱。人王喜悦称善无量。

  阿周都龙王 波利伽留龙王 修某丘阿陀含龙王 健陀阿娄龙王 僧伽娄龙王 提梨弥阿娄龙王 周修诃龙王 那头伽提那龙王 诃数萨伽提龙王 那仆提娄龙王 那速提龙王 萨迦陀那龙王 优耨萨龙王 禅然萨龙王 阿宿提龙王 娑伽罗龙王 和修吉龙王 阿那婆达多龙王 萨迦陀那伽龙王 优耨达龙王 禅然萨龙王 阿宿罗龙王 娑伽罗龙王 和修周龙王 阿那婆达龙王 摩那斯龙王 难陀龙王 颰难陀龙王

  佛告阿难是为请召龙王名字如是。我敕诸方大龙王等。及山精魅鬼摄诸小龙。五色之气云雾毒害侵陵万民。我以敕竟。龙王受教魅鬼亦然。便摄小龙使不行毒害于人也。龙王欢喜受吾教命欢喜奉行。

  佛告阿难我说是五方龙神王竟。于此众中谁能施行。召五方一百六十一诸龙王名。逐诸小龙及山精魅鬼。使摄其毒不复得行娆于人民。使诸国土无诸苦者。毒气既除人民欢乐。我法兴隆魔道隐闭诸毒消灭。圣众能化靡不受行。时佛世尊唱是语已。大众寂然默无言者。于是众中有一少年比丘名曰禅提。从坐而起胡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阿难今日于大众中请于如来。说是五方召龙神咒。世尊以说召龙王竟。欲令诸比丘辈宣天尊言。使此法言流演世间。禅提比丘不以愚憃。今当承佛威神之力。往彼维耶离大城之中。说今如来所说龙王无上神咒。说是语已受天尊教礼佛而去。

  于是禅提比丘。往彼维耶离大国之中。救治人民诸疾病者悉得除愈。百姓欢乐喜庆无极。如是渐渐国王大臣。长者居士豪姓之属。悉皆供养为起精舍。四事供养无所乏少。人民无忧毒气不行。

  尔时是禅提比丘。住是国中二十九年。以佛世尊所说召龙摩诃神咒。化导人民悉皆奉受。常为四辈之所供养。乃至命终未曾休息。是禅提比丘命终已后。诸弟子辈以香樵薪。焚烧其身收取舍利起于塔庙。禅提比丘命终之后。毒气复兴疫病众多。死亡者无数无人救疗。是诸人民作是念言。忆我本昔有禅提比丘。诵说如来召龙神咒。设有病苦皆悉除愈。今已命过。我今遭诸厄难谁救我者。即便奔趣往至禅提先精舍所。往彼住处。见禅提比丘所嚼杨枝。掷地成树树下有清泉水。诸人民辈即礼拜此树。如见禅提在世无异。折此杨枝取下泉水还归到家。以杨柳枝拂除病者。以水洒诸病人辈悉得休息。身体清凉百病除愈。于是国中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四辈人民。有病苦者悉皆往彼故精舍所。取此杨枝并取泉水。浴洗病者洒散五方。诸魔恶鬼毒鬼消亡。辟除众恶万事吉祥。

  贤者阿难语诸四辈言。不但禅提比丘。行是神咒有效验也。昔南天竺有一居士名曰求若先。奉持五戒守行十善。亦复诵是如来所说召龙神咒。时世饥穷。求若先居士游他国土以求衣食。渐渐游行至迦罗叶国中。往释印迦罗越舍。时是长者家门之中一百余口。为此云气毒病所罗。得病之人有死有苏。居士既到诸有病者悉得除愈。释印迦罗越。耳自得闻诸鬼神辈。更相语言我前本时。欲令此国疫气流行。病者使死不令得活。今者远方有神人居士从天竺来。口中诵习如来所说召龙灌顶微妙法术。我今当往无人之处。摄取毒气不能得行。一鬼语言何故尔乎。一鬼答言迦罗越舍车屋之中。有此神人诵习咒术。本欲行毒而今不能。不去何待。若留在此。为彼神人之所伤害。

  于是以后诸鬼神辈各各惶怖。两两相牵三三相随。五五相逐驰走而去。往彼山谷无人之处。各自隐藏不现身形。于是以后毒气不行。国中人民有病苦者悉得差愈。国王流闻迦罗越舍有是神人。即便严驾车乘往到其所。到已前拜而问讯言。何来居士乃有如此微妙圣术。居士答言南天竺来。居士名何。答言求若先。王将居士往到宫中。七日七夜作倡妓乐而娱乐之。设种种美膳金银珍宝衣服数通而施与之。求若居士为王说法示教利喜。王闻法音喜踊无量。国中人民无不获福。王于是后遂与居士相将。往到竹林精舍礼拜世尊。作礼毕讫却坐一面。佛为说法。王及臣民靡不欢喜。各随本缘悉得道迹。

  于是阿难又告四众。今佛世尊说是灌顶召龙神咒。不但为今维耶离也。标心乃在像法之中。千岁之末佛法欲灭魔道兴盛。当有恶王断灭三宝。使法言不通破塔灭僧五浊乱时。为是当来诸众生辈。演说此法示于未闻。普使宣传流布世间。人民受者不遭患难。众病除愈死得升天。

  阿难又言诸四辈弟子。若有国土有疾厄者。横为邪神诸恶龙辈。及诸山精衔火烧人。又吐恶毒气侵陵万姓。有此灾变不吉祥时。当澡嗽口齿清净受行斋戒。不食五辛不得饮酒啖肉。当礼敬十方诸佛。悬缯幡盖请召众僧。一日七遍转是召龙大神咒经。邪气云除众善集身。解释病者热毒消除。病苦得愈得吉祥福。贤者阿难又复告言。诸四辈弟子若疾厄之日。当以香泥泥地。然十方灯散杂色华。烧众杂香兜娄婆毕力伽沉水胶香婆香安息香等。烧是香时亦能使魔隐藏不现不复害人。即得吉祥万病除愈。佛说经竟。四众人民无不欢喜。释梵诸天以好香华。供散佛上以为供养。阿难问佛言。说是语已当何名之云何奉行。佛言阿难此经名为灌顶召龙大神咒经。又名行经之人因缘本事经如法受持大众人民天龙鬼神闻经欢喜作礼奉行。

  灌顶经卷第九

猜你喜欢
  卷第五十四·志磐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五·欧阳竟无
  卷第九·道忞
  四谛论 第三卷·佚名
  十种力品第六·佚名
  卷第三十三·佚名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佚名
  卷十一·聂先
  存在、僧、僧羯磨·太虚
  人生观的科学·太虚
  三〇 三十二相经·佚名
  卷二百六十五·佚名
  无著品第八·佚名
  大乘止观序·智旭
  卷第四十·李通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周端臣·唐圭璋

      端臣字彦良、号葵窗,建业(今南京市)人。卒淳祐宝祐间。斯植采芝集有的挽周彦良诗。武林旧事云:御前应制。   清夜游   越调   西园昨夜,又一番、阑风伏雨。清晨按行处。有新绿照人,乱红迷路。归吟窗底,但瓶几留连

  • 御选元诗卷七十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七十三七言絶句六周权埽迳剥啄无人昼掩门庭花春晩雪纷纷山童不解山翁意埽破苍苔一迳云晚眺闪闪归鸦过别林斜阳流水意沉沉数声樵笛人何处一路寒山晚翠深渔翁转棹收缗日未西短篷斜阁断沙低卖鱼买

  • 卷二百二十五·列传第一百十三·张廷玉

        张瀚 王国光 梁梦龙 杨巍 李戴 赵焕 郑继之   张瀚,字子文,仁和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历庐州知府,改大名。俺答围京师,诏遣兵部郎中征畿辅民兵入卫。瀚立阅户籍,三十丁简一人,而以二十九人

  • 卷八·毕沅

      ◎宋纪八 ∷起阏逢阉茂九月,尽柔兆困敦十一月,凡二年有奇。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开宝七年辽保宁六年   九月,癸亥,命颍州团练使曹翰领兵先赴荆南,丙寅,复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侍卫马军

  •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一·佚名

    卷十一   康熙十三年十二月壬辰,调兵守兴安。上谕兵部:兴安要地,应遣满兵镇守;令于署副都统鄂克济哈等部内选骁骑二百人,遣才能官员率赴兴安,与署总兵官党塞等协力同守。   癸已,江宁将军额楚奏复婺源县。先是,额楚奏:婺源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佚名

    正德十一年八月庚戌朔命西安后卫带衔都指挥佥事吴吉守备宁夏镇城迤南地方○僰蛮聚众于落亥堡等处为乱事闻兵部议令四川守臣抚处不听即合诸路兵讨之以巡按御史纪功奏可○辛亥命都指挥同知袁杰韩平都指挥佥事蒋鉴焦伦高

  • 志卷第十六 高丽史六十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礼四。吉礼中祀。籍田。○先农籍田坛方三丈高五尺四出陛两 每 二十五步 坎在内 之外壬地南出陛方深取足容物。 祭日孟春吉亥神位设神农

  • 卷四·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四 唐 张守节 撰 周本纪第四         史记四 周后稷【因太王所居周原因号曰周地理志云右扶风县岐山西北中水乡周太王所邑括地志云故周城一名美阳城在雍州武功县西北二十五里即太

  • 荀磠传·房玄龄

    荀岂页字景倩,颍川人,是魏太尉荀..的第六子。幼年时期为其姐夫陈群所赏识。为人非常孝顺,少年时就颇有名声,博学多闻,思路周密。魏时因父亲的勋爵授中郎官职。宣帝司马懿掌权,见到荀岂页,以为是奇才,说:“这真是荀令君的儿子啊

  • 唐纪五十七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下元和十四年(己亥、819)·司马光

    唐纪五十七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己亥,公元819年) [1]二月,李听袭海州,克东海、朐山、怀仁等县。李败平卢兵于沂州,拔丞县。 [1]二月,李听出兵袭击海州,攻克东海、朐山、怀仁等县。李率军在沂州击败平卢兵,攻克丞县。 李师道闻官

  • 卷四十·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四十宋 宋敏求 编诸王册妃册虢王刘妃文册齐王韦妃文册桂阳郡王杨妃文册夀王杨妃文册荣王郑妃文册頴王独孤妃文册永王侯莫陈妃文册荣王薛妃文册济王崔

  • 伸蒙子原序·林慎思

      予沽名未售,退栖槐里,旧着儒范七篇,辞艰理僻,不为时人所知,复研精覃思,一旦斋沐祷心灵,是宵梦有异焉。明日召蓍祝之,得蒙之观,曰:伸蒙入观通明之象也,因感而有所述焉。自号伸蒙子,尝与二三子辩论兴亡,敷陈古今也。或引事以眀理

  • 仁王般若念诵法·佚名

      唐 不空译新译仁王般若经陀罗尼念诵轨仪序大兴善寺翻经沙门慧灵述我皇帝圣德广运仁育群品。亦既纂历吹大法螺。刊梵言之轻重。警迷徒之耳目。伟矣哉。乃辟兴善寺大广智三藏不空。与义学沙门良贲等一十四人。开府

  • 卷第十一·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戒学 经曰。波罗提木叉。是汝等大师。知此则知所以弘法矣。又曰。毗尼坏则佛法坏。知此则知所以护教矣。呜呼法有污隆。教有通塞。然诚能以神通愿力。摄待魔外。模范人

  • 第四 无始相应·佚名

    第一 薪草品[一]薪草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二尔时,世尊言诸比丘曰:&ldquo;诸比丘!&rdquo;彼等比丘奉答世尊曰:&ldquo;唯然,大德!&rdquo;三世尊曰:&ldquo;诸比丘!轮回无始,众生之为无明所覆、渴爱所缚,不知流转轮回之本

  • 扬州十日记·王秀楚

    《扬州十日记》是明末王秀楚所写关于清兵在扬州屠城的一本约八千字左右的史书。明弘光元年四月(清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年)),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的人民展开了惨无人道的

  • 御定孝经注·顺治

    福临御定,蒋赫德纂注。1卷。顺治十三年(1653)成书,有《四库全书》本行世。清世祖福临以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代帝王全面接受汉文化熏陶,深悉以传统道德治理国家之重要,决心以孝治天下。该书之出版、颁行,集中体现了他的这一

  •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佚名

    梵名Abhidharma -kos/a-samaya-pradi^pika^ 。凡四十卷。印度众贤造,唐玄奘译。又称显宗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九册。众贤先曾作顺正理论,以论破世亲之俱舍论,后以顺正理论之文广博而难把握,乃摘要更作本论,专主显正,分为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