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荀磠传

荀岂页字景倩,颍川人,是魏太尉荀..的第六子。幼年时期为其姐夫陈群所赏识。为人非常孝顺,少年时就颇有名声,博学多闻,思路周密。魏时因父亲的勋爵授中郎官职。宣帝司马懿掌权,见到荀岂页,以为是奇才,说:“这真是荀令君的儿子啊!”提拔为散骑侍郎,多次升迁至侍中。与魏少帝一起切磋经书,拜为骑都尉,赐爵关内侯。曾经驳斥钟会关于《易经》卦爻无互体的说法,又与扶风人王骏辩论过仁与孝谁先谁后的问题,这些都被世人所称道。

当时曹爽专权,何晏等欲谋害太常傅嘏,经荀岂页营救得免于难。高贵乡公即帝位,荀岂页对景帝司马师说:“皇帝新即位,又不是按正常的嗣位制度行事,应迅速派使者到四方宣扬新帝德威,并侦查各地官员有无异心。”果然毋丘俭、文钦对朝中废立不服,举兵谋反。荀岂页参与讨平毋丘俭等有功,晋爵为万岁亭侯,食邑四百户。文帝司马昭掌权后迁为尚书。文帝讨伐叛将诸葛诞,留荀岂页镇守京师。荀岂页的外甥陈泰死,荀岂页代替陈泰为仆射,兼领吏部事,四次辞让才就职。荀岂页继陈泰之后,做事和顺谨慎,考核名实,风俗因而纯正。魏元帝咸熙年间(264~265),迁为司空,晋爵为乡侯。

荀岂页已年过七十,仍孝顺老母,奉养不倦,母亲去世,辞职服丧,哀痛至极,几乎失去常性,受到海内人士的称道。文帝上奏天子,应依照汉太傅胡广丧母的例子,为司空备丧事用的导车与从车。平蜀后,实行五等爵制,命荀岂页制订礼仪。荀岂页与羊祜、任恺、庾峻、应贞、孔颢共同删改礼制,撰定晋礼。

咸熙初年(264),封为临淮侯。晋武帝受禅让即位,荀岂页晋爵为公,食邑一千八百户。又下诏说:“昔禹置九官,契设五教,是为了弘扬天子教化,显示人伦道德的榜样。朕继承大业,尚不明大道,欲使五品之官训导天下,使四海康宁。侍中、司空荀岂页,明智公允而诚厚,见识高远,辅佐先皇,扶持朕身,实有佐命立国之功勋,应掌教典,以使世风兴隆,现以荀岂页为司徒。”不久,加侍中,迁为太尉、都督城外牙门诸军事,设置司马亲兵一百人。接着又下诏说:“侍中太尉荀岂页,温和恭谨,忠贞公允,品行高洁完备,博古多闻,年老而不懈。现以荀岂页为太子太傅,侍中、太尉如故。”

当时因《正德》、《大豫》二曲音调不和谐,皇帝令荀岂页修订音乐。此事尚未完成,荀岂页在泰始十年(274)死。武帝为之哀悼,皇太子亲临丧事,二宫赏赐钱物助丧,规格超出一般。皇帝下诏说:“侍中、太尉、行太子太傅、临淮公荀岂页,清廉纯正遵循大道,忠贞公允立于朝廷,历任内外要职,政绩隆盛,辅导太子,美德卓著,可谓行事周全,有始有终之人。不幸去世,朕甚悲痛,现赐棺木、朝服一具、葬衣一套,谥号为康。”又下诏说:“太尉不爱私门,居无馆宅,廉洁之志,死而更显,现赐其家钱二百万,使建造宅舍。”咸宁初年(275~280),下诏评论功臣位次,将配于宗庙享祭。有司奏荀岂页等十二人铭功于太常。配于清庙享祭。

荀岂页明习《三礼》,懂得朝廷礼仪,而没有正直的节操,只是在荀勖、贾充之间阿谀苟合。当初,皇太子将纳妃,荀岂页谎奏贾充女姿美德茂,可以入选,因此受到世人的讥讽。

荀岂页无子,以从孙荀徽为继嗣。东晋初,以荀岂页之兄的玄孙荀序为荀岂页继承人,封为临淮公。荀序死,又绝嗣,孝武帝又封荀序子荀恒为荀岂页继承人,荀恒死,其子龙符继嗣。宋受禅立国,荀岂页的封国废除。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三 韦孝宽 韦敻 梁士彦·令狐德棻
  志第十八 地理一·刘昫
  卷二十五·吴广成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七十一·乾隆
  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九·佚名
  ◎死矣刘鼎锡·李定夷
  一一六三 两淮盐政征瑞奏覆遵旨送交骆愉寓所书籍字画折·佚名
  礼书第一·司马迁
  论略·李天根
  张珏传·脱脱
  卷二十八·佚名
  256.三征噶尔丹·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五出 雨梦·洪昇

    【越调引子·霜天晓角】〔生上〕愁深梦杳,白发添多少。最苦佳人逝早,伤独夜,恨闲宵。  “不堪闲夜雨声频,一念重泉一怆神。挑尽灯花眠不得,凄凉南内更何人。”朕自幸蜀还京,退居南内,每日只是思想妃子。前

  • 第三折·武汉臣

    (社火、鼓乐摆开科)(外扮老人里正同上,云)老汉王老人,这个是刘老人。时遇元宵节令,预赏丰年,城里城外,不论官家民户,都要点放花灯,与民同乐。老的,咱每做火儿看灯,走一遭去来。(做看灯科)(衙内领随从上,云)今日是元宵节令,小的每

  • 卷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十六明释正勉释性同辑元【七言律诗】送建昌黄绮秀才踰淮教授   圆至【二首】还山羞听紫芝歌旅馆千门讲四科绦帐未悬知巳少黑裘渐敝阅人多秋风白下沾巾别落日青淮照影过莫对饭盘嗔苜蓿桑

  • 卷三百七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八 王阜 题郑公望南湖草堂 东风握手龙溪上三珠树下频来往北院红荆醉里看南湖碧草吟边长羡君洒落才且奇向来羣从总能诗雁行彩袖迎春早熊胆青灯觉曙迟

  • 第二十五回 讨凤翔军帅溃归 入洛阳藩王篡位·蔡东藩

      却说唐主从厚,已改元应顺,尊嫡母曹氏为太后,庶母王氏为太妃,所有藩镇文武臣僚,更一体覃恩,俱给赏赐。独疑忌潞王从珂,听信朱、冯两枢密,出从珂子重吉为亳州团练使。重吉有妹名惠明,在洛为尼,亦召入禁中。从珂闻子被外黜,女

  • 卷二·黄震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纪要卷二宋 黄震 撰西汉髙祖寛大长者扶义而西 约法三章 秋毫无扰【此得天下根本处】 始入关受怀王命 还定三秦如怀王约岀关以东则为义帝讨贼【此取天下有名处】 初破峣关听张良计防以利复攻之

  • ●郑氏史料续编卷五·佚名

    ·一八○、刑部殘題本太子太保弘文院大學士刑部尚書臣圖海等謹題為民船出海經年、攬載貨物、有關禁諭、謹據報上聞、仰請睿裁、敕部察審事:貴州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刑科□□□□□□□部左侍郎額黑里等題前事□□

  • 一四五六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四五六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七年十月十三日广西巡抚臣陈用敷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前奉谕旨,颁发直省《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各一部,着各督抚将外间流传翻刻之本照原书铲削抽改,于年终

  • 一一二二 署陕甘总督庆桂奏覆甘省本年并无抽改《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一二二 署陕甘总督庆桂奏覆甘省本年并无抽改《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臣庆桂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案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议论偏谬,特交诸皇子及军机大臣量为删润改

  • 卷三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三十二户部十七金科库藏一天下起解税课及赃罚等项悉贮内库以资国用其交纳回报行移次第甚备若诸库该收某物亦有定例其在京太仓库并在外诸司库附见于後课程诸司职

  • 易经·系辞下传·第二章·佚名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羲氏没,神农氏作,遤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 卷二十四·佚名

    释初品中十力【经】“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遍知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当习行般若波罗蜜!”【论】问曰:是十力、四无所畏等,是佛无上法,应当前说,何以故先说九想、八念等?答曰:六波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九·澄观

    四十六叹佛出世。如上大威光童子偈声是告等。初施行者。即法施行。于中三。一见佛兴世。二以大下法施益生。三尔时下结所成益。二中四。初令闻名离惑益。二复更下见身起行益。三复为下赞希增敬益。四复于下展转增长益

  • 天台菩萨戒疏上·明旷

    天台沙门明旷删补(草书灭法传者须真)佛性常住教起从缘缘宜不同故义有广略。或引众释以显异。或破今古验非圆。或以绮饰引文才。或存肤质成深致。莫非为彰教旨四悉适时也。今随所欲直笔销文取舍有凭不违先见。则以天台

  • 卷第四十三·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十三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非时入聚落不嘱苾刍学处第八十之余尔时邬陀夷既得果已便作是念。世尊慈父于我实有大恩。今作何事而能报德。除利有情余无报者。时邬陀夷遂即随缘而行教化。尔时世

  • 增广贤文·周希陶

    清代以后流行的启蒙书。编著者不详。原名《昔时贤文》,又称《古今贤文》,后来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始定今名。清同治年间周希陶按音韵对此书作了重新编排,使之更易诵记。内容大多采自古代典籍和民间谚语,主要是人生和道德格言

  • 重订三字经·章太炎

    《三字经》世传为宋代著名学者王应麟所著,千百年来,相沿作为启蒙教材之一.明清两代续有增补.降及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以此书"所举人事部类,其切者犹有未具",1928年季春重为增订,"其所增者三分之一,更定者亦百分之

  • 朝鲜王朝实录[正祖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