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僧、僧羯磨
──三十五年八月在焦山中国佛教会会务训练班讲──
主席、各机关代表、各来宾、各教职员、各学员!今天在焦山与各学员见面,很是欢喜!但我近来因病了几年,现在还不能大声多讲话;但在这难得聚会的机缘,又不愿错过,所以扼要的讲几句:
第一点,凡一切存在的事事物物,可以说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所以凡是存在的,都是集团,都是会。比如大的,每一太阳系、地球、国家、民族、宗教,小的一蚁、一微尘、乃至分析到一粒一粒的原子、电子,无不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团体。在化学、物理学上,曾讲到原子由若干电子集合而成,亦如一太阳系然。而一切集团又都是生灭相续而存在的,因为都是因缘和合生灭相续的,所以没有固定的自性,故名之为空。这种空无自性的事物,是互相普遍,互为关系著的。每一存在,都是尽虚空、遍法界,无边际可得,亦无中心可得,所谓无边无中。反之、亦即每一法都可为中心,都就是边际。同时、每一刹那的存在,都承前无始,引后无终,而每一刹那又就是过去的结束,未来的开始,故一切存在,无始无终、无中无边、即始即终、即中即边。由此一切存在,都是集团的存在,每一集团,都能展转尽一切法的关系。此并不是佛菩萨神通变现,亦非任何大力者所创作,而是诸存在法性本来如是。所谓事事无碍法界,就是事物的本相;只要观察体会,便得明了。故云:“随拈一物,皆即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存在的既然都是和合相续的团体,则每一团体里面的分子可以离开出去,而外面分子又可以参加进来,离合错综而成,新陈代谢而住。这次、我们办的“中国佛教会会务训练班”,要点就在办会,大家能观察到一切事物从极大的到极小的、都是集团,都是会,离了会、一切皆无。凡一件事物,若将内外各方面的因缘关系都断绝了,就不能存在,连一刹那间极微小的亦不能存在。即能证见“我空、法空”,体会华严所说一多、短长的事事无碍了。
第二点,僧的本义即是众。在中国、三人以上为众,而佛教中要四人以上方可叫做僧;以五人为一最低单位的僧。方可合法办理僧事。现在民主国家民权的施行,中山先生所著民权初步,甚与僧义相合。僧要五人方能成立作诸僧事,民权初步亦要五人方能开会议、办一切民事。僧众又名和合众,有六种和合义:如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团体精神生活的一致;利和同均,是物质生活的平均;还要戒和同遵,见和同解。行为、思想、信仰、共同和合,就是团体生命的延续,不能和合、则团体就要夭折。僧是出家众,具足应称“出家入僧”。消极方面,脱离解除了家属及私有财产;积极方面,就是投入了和合大众的僧团,皈依三宝。我此身心,别无所属,专属于僧;只有僧团,没有个人。出了家,若仍自私自利,不为僧团,即仍未入僧数;纵然脱离家族产业的一切,亦不过是独身的个人。入了僧的人,要以简单朴素的生活来实践佛陀的法律,方能成为利和同均、乃至见和同解的清净僧团。倘出家而不明了僧的真义,不实践和合的行为,那就失掉了僧的精神。若更以一庵、一寺为家、执持营私,则出一家又入一家,离僧的真义更远了!要以僧团共同的生命为第一生命,至于个人、庵寺,都要属于大僧团生命中。要充实而且发扬大僧团生命,不因有自身、自寺、而使生障碍,影响僧团。如能有利于大僧团,即牺牲自身、自寺、亦应为之。现时佛教衰落,尤其中国佛教更衰落,要振兴佛教,必须充实且发挥僧团的力量。中国因宗族思想浓厚,影响到佛教亦成为一庵一寺变相家庭、徒子法孙的制度,此种现象,明末清初以后逐渐加盛,最为近代佛教衰落之要因!现在佛教会基本单位是以县为单位,一县之中出家者都各有小庵或参学住持的丛林,如各守其私,就影响县佛会的健全;要能超过为一寺一庵的心量而力为一县的佛教会,县佛会遵照省佛会的指示办理,省佛会又受全国佛教会的指挥为基础。所以同时还要将力量贡献到省佛会乃至全国佛教会,如总会有所提倡,各省会、县会、就要努力遵办。
在民国初年,我曾作过整理僧伽制度论,对在家信徒的名“佛教正信会”,出家的则名“佛教住持会”,以僧就是会了。现在就普通习惯称佛教会,并容信徒参加,但仍以僧众为主,而信众则为协助。故今后要以全国佛教会为已出家入僧的人第一生命。其余、皆为充实及发扬此大生命──(僧)──而起的事。
第三点,会务训练班,关于来受训的人,是以办理分支会会务为目的。所授的有公民常识,法律常识,会务技能的文牍、会计等各种实用课程,大家应接受各教师的教诲去实行推进,并将推进时所得的经验随为补充。我今再从佛法根本上来说明会务:已入了“僧”,即不分公生活与私生活,出家以后所有关于个人的生活,都归合在公众行动之中。如比丘戒、菩萨戒的戒本,只是规定的纲领条文,其详、则在数十卷的广律中,各种僧事、无所不具。大如说法、诵戒,小至吃饭、睡觉、沐浴、更衣、出入往还、及大小便利等,无不有轨范可依。最普通贯澈于各事的精神,即“僧羯磨”──即五人以上之会议。羯磨译“作业”,作业即办事,僧团办事名僧羯磨;在今日切实言之,就是办理会务,故本班亦可名“僧羯磨训练班”。僧羯磨的举行,最少五人──例常务会,多可二十人──例理事会,再多、则无限量──例会员大会。本来、僧团是有组织有纪律的。但现今佛教衰落,反不如天主教的组织完密!天主的神父,也是出家的,但他们系统严明,一区有一区的主教,一国有一国的大主教,而全世界则有罗马教宗;近来学者考据,他们原始是仿佛教制而组织的。故我们要适应现代环境,亦须恢复原有僧制,以一县为一小区,一省为一中区,全国为一大区;将来再联合全世界成一总会,将佛教的大慈大悲遍及世界人类,普利一切众生,都要从发挥“僧羯磨”的精神作起。(尘空记)(见海刊二十七卷第九期)
猜你喜欢 佛教应办之教育与僧教育·太虚 印度之佛教佛生灭年·梁启超 大哀经开化品第七·佚名 潭州开福禅寺第十九代宁和尚语录卷上·开福道宁 佛说一切如来名号陀罗尼经·佚名 毗尼日用录·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五·欧阳竟无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五·江味农 胜鬘宝窟卷下(之末)·吉藏 中边分别论卷上·世亲 大方广佛华严经吞海集卷上·道通 不可求神通及现身成佛·印光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七卷·佚名 梵网经与千钵经抉隐·太虚 卷二百七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