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九

禅灯世谱卷第九

青原法派世系图

(一世)青原行思

(二世)石头希迁

瑞州高要陈氏子。唐德宗贞元六年庚午示寂。谥无际。塔曰见相。

(三世)药山惟俨

绛州韩氏子。唐文宗太和八年甲寅十一月六日示寂。谥弘道。塔曰化城。

(四世)云岩昙晟

锺陵建昌王氏子。唐武宗会昌元年辛酉十月廿七日示寂。谥无住。

(五世)洞山良价

会稽俞氏子。唐懿宗感通十年己丑三月七日示寂。谥悟本。塔曰寂觉。法嗣别见。  杏林洪鉴  神山僧密  幽溪和尚

稗树慧省  高沙弥  百颜明哲道吾圆智

预章海昏张氏子。唐文宗大和九年九月十日示寂。

石霜庆诸  渐源仲兴  渌清和尚

船子德诚

夹山善会

泾原光宓  药山夔  宣州落霞  刺史李翱

京兆尸利  招提慧朗  兴国振朗  汾州石楼  法门佛陀  潭州华林  水空和尚  海陵大辩  渚泾禅师  衡州道诜  汉州常清长髭旷

石室善道

商州商岭天皇道悟(卍进本无恊律等文并慧真幽闲文贲三名道悟下有婺州东阳张氏子年十四出家二十五受具首参国一初谒马祖二年参石头大悟元和示寂法嗣别见之注)

协律郎符载撰碑云。禅师姓张氏。婺州东阳人。十四出家依明州大德祝发。二十五受戒于杭州竹林寺。初参国一留五年。大历十一年隐于太梅山。建守初谒江西马祖。二年参石头乃大悟。遂隐当阳紫陵山。后于荆南城东有天皇废寺灵鉴请居之。元和二年丁亥四月十三日以背痛入灭。年六十。坐三十五夏。法嗣三人。曰慧真。曰文贲。曰幽闲。

慧真  幽闲  文贲

丹霞天然

姓里未详。唐穆宗长庆四年甲辰六月示寂。谥智通。塔曰妙觉。

翠微无学

清平令遵  投子大同  道场如讷  白云约  伏牛元通

丹霞义安  本童和尚  米仓和尚  六合大隐孝义性空

歙州茂源  枣山光仁

丹霞慧勤

义兴和尚  宝通和尚潮州大颠

三平义忠  马颊本空  潮州本生  薯山和尚  文公韩愈

碎石和尚潭州大川

仙天和尚  福州普光

(五世)石霜庆诸

庐陵新淦陈氏子。嗣道吾智。唐僖宗光启四年戊申示寂。谥普会。

(六世)大光居诲

(七世)〔潭〕州藤霞

(八世)第七世药山  云盖和尚

谷山有缘  潭州龙兴  第一世伏龙  第二世伏龙  第三世伏龙  白云善藏  大光玄  宋州净觉  崇胜证  鄂州永寿  灵竹和尚  陕府龙峻

南际僧一  栖贤怀佑  覆船洪荐  德山慧空  吉州崇恩  芭蕉和尚  肥田伏  鹿苑晖  宝盖约  云门海晏  观音和尚  郓州正觉九峰道虔

同安常察

仰山良供

泐潭神党  南源行修  泐潭明禾山无殷

福州吴氏子。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三月二日示寂。谥法性。

永安慧度  曹山义崇  和山契云  漳州保福  翠岩师阴

泐潭延茂  泐潭悟  吉州稽山和尚  泐潭山牟  新罗清院

湖南文殊  凤翔石柱  南岳玄泰  龙湖普闻  石霜晖  龙泉敬  新罗钦忠  大阳和尚  新罗行寂  鹿源和尚  高明和尚  许州庆寿栖岩存寿

道德禅师

涌泉景欣

六通绍

云盖志元

云盖志罕  天台灯禅师  新罗卧龙

盘亭宗敏  镇州万〔寿〕  镇州灵寿谷山藏

新罗瑞岩  新罗泊岩  新罗大岭

镇州洪济  吉州简之中云盖和尚

云盖景

南台藏  云盖证觉  柘水从实

禾山师阴

大梁洪芳  印州守闲  云幽重恽  汾州爽  余杭通  新罗朗  新罗清虚  张拙秀才

夹山善会

广州廖氏子。嗣船子诚。唐僖宗中和元年辛丑十一月七日示寂。谥传明。塔曰永济。

洛浦元安

青峰传楚

净众归信

汉川灵龛

紫阁端己  开山怀昼  幽州传法  青峰清勉  长平满

邓州中度  洞溪戒定  京兆卧龙  黑水慧通  京兆盘龙乌牙彦宾

大安兴古  乌牙行朗  卢氏常

单州东禅  鄜州善雅永安善静

大明山和尚

郓州四禅  太原海湖  嘉州白水  天盖幽  洪州同安  韶州昙普  吉州仙居  资福端  卢仙延庆逍遥怀忠

福清师巍  白云无休

越峰和尚盘龙可文

永安净悟  木平善道  陕州龙溪  崇福志通  寿昌净寂

祇阇和尚  益州栖穆  嵩山全  夹山和尚(益州)黄山月轮

郢州桐泉

韶山寰普

潭州文殊大岩白

邛州碧云

云岩和尚  延林和尚上蓝令超

北院简  南平王锺传

清平令遵

嗣翠微无学。

三角令珪

投子大同

舒州怀宁人。姓刘。梁大祖乾化四年甲戌四月六日示寂。谥慈济。嗣翠微无学。

濠州思明

鹫岭善本

襄州谷隐  投子感温  牛头微  山澄照  陕府天福  中梁山遵古  安州九[嵏-凶+(鬯-匕)]  第二世盘山  凤翔招福  观音院岩峻  九[嵏-凶+(鬯-匕)]敬慧  龙福真

青原第五世曹洞宗法派世系图

(五世)洞山良价(卍进本五世为一世。已下递次准之)

(六世)曹山本寂

莆田黄氏子。唐昭宗天复元年辛酉六月十六日示寂。谥元证。塔曰福圆。

(七世)洞山道延

(八世)上蓝庆  同安慧敏

育王弘通荷玉光慧

荷玉福

金峰从志

天池志隆  大宁神降  药山彦

广利容  华严和尚鹿门处真

谷隐智静

(九世)普宁法显谷隐知俨

谷隐契崇  谷隐法诲  开解重慜  鹫岭怀坚  蕲州怀令和尚

崇真和尚  鹿门谭  佛手行因  灵溪明  大安真

小溪行传  布水岩和尚  西禅和尚  罗汉池隆  曹山智炬曹山慧霞

东汀和尚  华严正慧  招庆坚

华光范草庵法义

龟洋慧忠

洞山道全  蚬子和尚云居道膺

幽州玉田王氏子。唐昭宗天复二年壬戌正月三日示寂。谥弘觉。

同安丕

同安志

梁山缘观  陈州灵通

仰山和尚

南岳法志归宗怀恽

归宗弘章

普静常觉

张生居士  给士陶榖

归宗岩密

永光真云居怀岳

风化令崇  药山忠彦  龙泉和尚  云居住缘  云居住满

佛日和尚  广济和尚  南台和尚(水西)  朱溪谱  丰化和尚  云居道简  大善慧海  德山第七世和尚  南岳南台和尚嵇山章

双泉道虔

云居昌  大梵和尚  新罗云住  阾珏和尚  龙兴悟空  凤栖慧志归宗澹权

黄龙蕴  泊山和尚

冶父和尚  白水玮  幕辅和尚  白云减  新罗慧  新罗庆猷

天童咸启  宝盖和尚  天童义  资圣方  益州白  新罗金藏踈山〔匡〕仁

护国守澄

护国智远

云顶德敷

乐营将

开宝常普

智门守钦  大安能  荐福思  潭州延寿  护国志朗  香炉峰琼  盘龙满

延庆奉璘  黄檗慧  踈山证  百丈安  大安省  百丈超  正勤蕴灵泉归仁

大阳坚

石门聪  北禅契念

洞山和尚  天王和尚(洪州)  三相和尚  五峰行继  商州高明  西溪道泰  踈山和尚  黄檗令约  祥光远  大安传性  黄檗嬴

西湖和尚  文殊和尚  青阳通玄  舒州白水青林师虔

石门献蕴

石门慧彻

石门绍远  灵竹守珍  四面津  承天义勤  青峰义诚  广德智端  石门均首座北禅怀感

南禅聪

龙光諲  芭蕉和尚  石藏慧炬  延庆通性广德义和

广德延

广德周

上泉和尚

乾峰和尚  禾山和尚龙牙居遁

报慈藏屿

圣兴存

含珠审哲

龙穴和尚  大乘和尚  延庆归晓  含珠真  含珠璋  含珠偃

白马弘寂  崇寿道钦  观音斌

幽栖道〔闲〕华严休静

紫陵匡一

紫陵微

凤翔大朗  潭州新开

广福道隐  大浪和尚

北禅惟直  化城和尚

九峰普满

同安威

中同安志  石镜和尚

北院通

香城和尚

罗纹和尚

白马遁儒

青锉和尚  保福和尚

白水本仁

瑞龙幼璋

西川德言

重云智晖

钦山文邃

上蓝自古  太守雷满

(九世)梁山缘观(卍进本九世为五世。已下递次准之)

嗣同安志。

(十世)大阳警玄

江夏张氏子。避国讳改名警延。宋仁宗天圣五年丁卯七月十九日示寂。

(十一世)投子义青

青社李氏子。宋神宗元丰六年五月四日示寂。

(十二世)芙蓉道楷

沂州崔氏子。宋政和八年戊辰五月十四日示寂。

(十三世)丹霞子淳  宝峰惟照  净因法成  石门元易  净因自觉天宁嘻誧

熊耳慈

天宁齐琏  白水修己  普贤善秀鹿门法灯

白马熙

资圣南  洞山道微  龙门南  招提宝  大洪恭  大智皎  灵岩应  合州鉴  少林江  景山居  慧日南  齐州善应西京尼道深

奉圣绍才  妙慧智安

太傅高世则  朝清崔公居士  提刑杨居士

洞山云  光化祥  福应文  普贤标  龙蟠昙广  延洪善大洪报恩

黎阳刘氏子。未冠举方略擢上第后厌尘。乞谢簪缨为僧。

大洪守遂大洪智

天章枢

大阳且  善光琎  西禅远

果侍者

兴阳清剖  福严审承  罗浮显如  白马归喜  大阳慧  云门灵运  云顶海鹏  乾明机聪  四祖海  资福乘  觉城道齐  罗浮远  洞山存  云门宝印  太平慧空  安州延福  福严贤  承天宗  方广隆  崇胜智聪  四祖处仁  大阳祈  白马归春  晦叔王曙

药山和昱  罗纹得珍  云岩清眺  大哥和尚梁山岩

梁山善冀

石门绍远

道吾契诠

天平契愚

云顶鉴  广济方  清居皓升  澧州善来  襄州惠远  随州崇宝

(十三世)丹霞子淳(卍进本十三世为九世。已下递次准之)

剑州贾氏子。宋徽宗宣和元年己亥春示寂。

(十四世)天童正觉

隰州李氏子。宋高宗绍兴丁丑十月十七日示寂。谥宏智。塔曰妙光。

(十五世)净慈慧晖

号自得。

(十六世)华藏慧祚

(十七世)东谷光

直翁举

天童云外岫

雪窦无印证

雪岩瑞

雪窦德云  仗锡崇坚  雪窦焕

凤凰世钊  乌巨光雪窦嗣宗

广福道勤  翠岩宗静

宝福悟善权法智

超化藻  保安超

石门法真瑞岩法恭

号石窗。

净慈重皎  净慈坚壁

广慧法聪

普照戒

光孝思彻

号了堂。  雪窦[米*遂]  大洪法为  长芦琳(明州)  能仁理

治平湡  武当佛岩  大乘升长芦清了

天童宗珏

雪窦智鉴

天童如净

石林秀  孤蟾莹  雪庵瑾

龟山义初  保宁兴誉  北山法通  长芦妙觉  寿山德初  龙翔道晖  上蓝祖卿  幽岩子咏  能仁崇寿  长芦慧悟  神光道新  雪窦鉴

随州修山主(卍进本删随州一名为归宗列大阳之前)  大阳满大洪庆预

惠力悟  雪峰慧深  智门雅  普照充  荐福演

归宗明

宝峰惟照

圆通德止  真如道慧  智通景深  华药智朋  乌巨如懿  仰山季  报恩通  荐福臻  天王聪藏主

净因继成

吉祥法宣

南华明

护国守昌天封子归

东林通理

妙峰云  金山坚  天宁珂  龙池预  双泉月  龙王云  丹霞普月  东京尼妙慧光

石门元易

天衣法聪

慧日法安  护国钦  吉祥元实  投子道宣  能仁普禧  石佛宗苇

青原齐  九顶慈普  无为义耸  尼佛通

净因自觉

华严慧兰  亚松圣

已上五人嗣芙蓉道楷。

大洪守遂

嗣大洪报恩。

大洪庆显

子陵祖清  胜果道和  龙安世能  北禅宗觉  普宁祖悟  中巾山昭  寿宁守轲  横山元经  白兆法通

荆州公安愍

青原下曹洞宗寿昌经法派世系图

(□□世)寿昌慧经

嗣法未详。

(□□世)博山元来

(□□世)

(□□世)

(□□世)

青原下曹洞宗云门澄法派世系图

(□□世)云门圆澄

嗣法未详。

(□□世)

(□□世)

(□□世)

(□□世)

禅灯世谱卷第九(终)

猜你喜欢
  卷第十九·佚名
  卷第四十一·志磐
  卷七十·佚名
  羼罗耶佛品第九·佚名
  法句譬喻经双要品第九·佚名
  鹤林植和尚语录序·佚名
  ◎修学篇 佛法基础·虚云
  九峰诠禅师·惠洪
  佛说内藏百宝经·佚名
  显扬圣教论 第十二卷·无著
  维摩经意大纲·太虚
  杂阿含经卷第四·佚名
  京都南禅寺祭一山国师文·太虚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卷上(四)·道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留元崇·唐圭璋

      元崇字积翁,泉州人。宝庆中、充广东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又曾知连州。   菩萨蛮   江头日落孤帆起。归心拍拍东流水。山远不知名。为谁迢递青。   危桥来处路。尚带潇湘雨。楚尾与吴头。一生离别愁。

  • 王克勤·唐圭璋

      克勤字叔弼,一云字敏叔,临川人。淳熙二年(1175)童子科,补从事郎,入秘书省读书。十二年(1185),赴吏部依格出官。十四年(1187),登进士。庆元五年(1199),主管礼兵部架阁文字。嘉泰元年(1201),太学博士,放罢。开禧元年(1205),太常寺主簿,秘书

  • 论用事第二十一·王骥德

      曲之佳处,不在用事,亦不在不用事。好用事,失之堆积;无事可用,失之枯寂。要在多读书,多识故实,引得的确,用得恰好,明事暗使,隐事显使,务使唱去人人都晓,不须解说。又有一等事,用在句中,令人不觉,如禅家所谓撮盐水中,饮水乃知咸味,方

  • 列传第二十三 高祖三王·姚思廉

    斑祖八男:丁斌嫔生昭明太子统,太宗简文皇帝,庐陵威王续;阮修容生世祖孝元皇帝;吴淑媛生豫章王综;董淑仪生南康简王绩;丁充华生邵陵携王纶;葛修容生武陵王纪。综及纪别有传。南康简王绩,字世谨,高祖第四子。天监八年,封南康郡王,邑

  • 卷之二百六十八·佚名

    成化二十一年秋七月己酉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庚戌命陕西庆阳卫指挥使黄泽守备环庆地方以巡抚等官言其谋勇兼著故也○镇守湖广太监开泰奏乞定皂隶名数事下兵部言镇守内官旧无皂隶成化年间始间有之迩因灾异陈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弘治十年八月庚午朔南京通政使司左参议夏崇文奏近南京给事中郎滋等劾臣赃罪多端盖因南京吏部都察院会各堂上官考察所属官臣考本司经历李琎素行不谨黜退琎知臣与六科因公文行移相恶遂捏言造谤刻板印行投送六科及各衙门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九·佚名

    万历十九年八月癸巳朔时辽东敝坏已极边臣罔欺太甚科臣王德完以李成梁李如松一门兵权太盛乞量加裁抑上以秋防在迩李成梁父子都着策励供职○经略尚书郑雒上疏曰自五月以来虏王迟归群疑复起所哨报卜酋调兵未必有据但边臣

  • 绎史卷一百十·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楚子发用兵淮南子子发辩撃剧而劳佚齐楚国知其可以为兵主也 盖闻子发之战进如激矢合如雷电觧如风雨员之中规方之中矩破敌陷陈莫能壅御泽战必克攻城必下彼非轻身而乐死务在于前遗利于后故名立而不堕此

  • 杨廷麟传·张廷玉

    杨廷麟,字伯祥,清江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改选庶吉士,授职编修。他勤于学习,酷爱古典,在翰林院中很有名望,跟黄道周友好。十年冬天,皇太子即将外就藩封,朝廷拟让廷麟充任讲官兼经筵直讲。廷麟撰写了一篇奏疏推让道周,崇祯皇

  • 汉纪四十八 孝桓皇帝下永康元年(丁未、167)·司马光

    汉纪四十八 汉桓帝永康元年(丁未,公元167年) [1]春,正月,东羌先零围,掠云阳,当煎诸种复反。段击之于鸾鸟,大破之,西羌遂定。 [1]春季,正月,东羌先零部包围县,劫掠云阳县。当煎等诸部羌民再度起兵反叛。护羌校尉段率军在鸾鸟县

  • 卷八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八目録周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检讨【臣】陈兆仑干知大始坤作成物干以易知坤以简能监察御史【臣】严源焘

  • 周书·多方·佚名

    成王归自奄,在宗周,诰庶邦,作《多方》。惟五月丁亥,王来自奄,至于宗周。周公曰:“王若曰:猷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我惟大降尔命,尔罔不知。洪维图天之命,弗永寅念于祀,惟帝降格于夏。有夏诞厥逸,不肯慼言于民,乃大淫昏,不克终

  • 第5章 王制·戴圣

    天子为臣下制定傣禄和爵位。以爵位来说,有公、侯、伯、男,士、共五等。诸侯为其臣下制定的爵位,有上大夫卿、下大夫、中士、下士,也是总共五等。天子的禄田是一千里见方,侯的禄田是百里见方;伯则七十里见方,子、男是五十里见

  • 撰集百缘经卷第八·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比丘尼品第八  (七一)宝珠比丘尼生时光照城内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城中。有一长者。名曰善贤。财宝无量。不可称计选择族望。娉以为妇。作诸音乐。以娱乐之。其妇怀妊足满十月。

  • 卷第六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有情纳息第三之五诸不还者所成就无漏法。此法不还果摄耶。答或摄或不摄。义不定故。云何摄。答有为无为不还果已得不失。有为不还果者。

  • 书后品·李嗣真

    书法评论。唐李嗣真著。一卷。是书所载82人,分为十等,各有叙录。有评有赞,条理秩然。称后品者,盖有王愔、王憎虔、袁昂、庾肩吾等曾有书品在前。前品已定,则不复铨。此书只在上上品之上更列逸品,为嗣真所创,以明其在

  • 隆平集[四库本]·曾巩

    《隆平集》20卷,北宋曾巩撰。曾巩曾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入史馆修太祖至英宗五朝国史,此书大概是他在史馆期间撰修的一部国史草稿。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曾以此书误把《太平总类》和《太平御览》当作两书为据,怀疑它不

  • 地藏菩萨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叙述地藏菩萨之誓愿、功德、陀罗尼等。地藏菩萨系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为其大愿;即为利益五浊恶世之众生,而不惜身命。故凡众生称其名号者,皆可速成意愿,灭除烦恼罪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