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种力品第六

宝女白佛。所可谓言如来十力。以何等力为十力乎。而得成就。佛告宝女。假令菩萨行菩萨道。未曾归于成立下乘也。终不兴造不善之业。彼则以斯坚固之力遵诣道场。宝女又问。何谓十力。佛告宝女曰:力达处处以处处力审如有知。有限无限审如有知。设令宝女。如来处处非处处事。有限无限审如有知。是为如来第一之力也。如来以斯於众会中而师子吼。解无著要转净法轮。沙门梵志天龙魔王梵天世人。巍巍之德莫能当焉。常如法故。

复次宝女。行菩萨道。欲令馀殃罪福之报未之有也。彼以得蒙遵修力势。逮成佛道。过去当来现在罪福悉知其原。设使如来知去来今罪福报应。善恶所趣审如有知。是为如来第二之力也。如来之力而於众会则师子吼。解无著处转净法轮。沙门梵志天龙魔王梵天世人。巍巍之德莫能当焉。复次宝女。行菩萨道。观众生根而为说法。知其原已而度脱之。若使应于众人之根。以此具足逮成佛道。为诸众生以精进根限了黎庶审如有知。假令宝女。如来现知众人根本而师子吼。是为如来第三之力。应如法故。复次宝女。行菩萨道入于众生人物之界。随人所好如其黎庶而建立之。彼入斯界究竟之力。逮成佛道。而晓世间无数之形若干种体。假令如来入众生界。各从信喜而开导之。是为如来第四之力。应如法故。

复次宝女。行菩萨道。群萌之类志若欲脱。因其所信而得勉济。求于慧见。睹如慈信而不恶秽。彼则以是信解脱力究竟之事。逮成佛道。而知黎庶若干种信。无量之乐审如有知。假使宝女。如来了知仙人众生若干种信。所乐无量审如有知。是为如来第五之力。而於众中则师子吼。沙门梵志天龙魔王梵天。巍巍之德莫能当焉。复次宝女。行菩萨道显发遣慧。有为无为有形无形之所有法。求声闻乘缘觉之乘若复大乘。彼以斯慧具足之力逮我佛道。一切尽入究竟之慧。审如有知。假使宝女。如来普入众慧靡不周达。审如有知。独步众中而师子吼。天上世间。巍巍之德莫能当焉。常应如法。是为如来第六之力也。

复次宝女。行菩萨道。未宝废失往古德本。而不放逸超越本愿。彼则以斯往古本德不忘失力。具足究竟逮成佛道。心念过去无数劫事审如有知。假使宝女。如来知己及他众生不可计量往古之事。悉诚念之审如有知。而於大众师子之吼。是为第七之力。沙门梵志天龙魔王梵天。莫能当焉常如应法故复次宝女。行菩萨道。遵修禅定三昧正受心无所生。离于欲尘调隐柔仁。彼则以斯柔仁之力。具足究竟逮成佛道。了於黎庶一切禅思脱门定意正受之行尘劳怀结。审如有知。假令宝女。如来晓於黎庶一切禅思脱门三昧正受尘劳怀结。审如有知。是为如来第八之力。而於大众师子之吼。沙门梵志天龙魔王梵天。巍巍之德莫能当焉。

复次宝女。行菩萨道。未曾覆蔽众生之功。不轻未学不慢不及。逮致显明照於众生。彼则以斯弘大光耀。究竟具足逮成佛道。天眼彻视如有悉知。假使宝女。如来至真道眼彻视靡不睹见。是为如来第九之力。独游大众而师子吼。沙门梵志天龙魔王梵天。巍巍之德莫能当焉。

复次宝女。行菩萨道。不御众生至有漏法,则为黎庶说漏尽法不长诸漏。以无漏道求于众生。显示正路。彼此无漏笃信之力。具足究竟逮成佛道。普达一切尽诸漏慧。审如有知。假使宝女。如来悉尽诸漏慧者,开示一切无漏之慧。是为如来第十之力。如来以致斯真力者,则於众会而师子吼。了无著处转净法轮。沙门梵志天龙魔王梵天世人。莫能当焉。是为宝女如来十力。如来以是十种之力。具足成就乃得谓正觉。假使菩萨逮闻此力。以斯菩萨十种之力。而逮成就如来十力。

猜你喜欢
  佛说大阿弥陀经卷下·佚名
  七佛赞呗伽陀·佚名
  卷三·佚名
  第十三 大诤·佚名
  卷四·晁迥
  五宗原序·法藏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九·澄观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第一·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一卷·湛然
  汾州太子昭禅师·惠洪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六卷·佚名
  复李管卿先生书·太虚
  卷一百九(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佚名
  卷二·佚名
  除诸业障一切智金刚仪轨分第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谭菀醍醐卷二·杨慎

    噬嗑解易噬嗑九四噬干胏得金矢王弼注金刚也矢直也程子传云金取刚矢取直以九四阳徳也朱子本义乃引周礼古之讼者先入钧金束矢而后听之黄东发云周礼出于王莽之世未必尽皆周公之制若先取出金而后听其讼周兴来俊臣之所不为

  • 第二折·康进之

    (宋江同吴学究、鲁智深领卒子上)(宋江诗云)旗帜无非人血染,灯油尽是脑浆熬。鸦嗛肝肺扎煞尾,狗咽骷髅拌搜毛。某乃宋江是也。因清明节令,放众头领下山踏青赏玩去了,今日可早三日光景也。在那聚义堂上,三通鼓罢,都要来齐。小

  • 卷七十三·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七十三目録【一百一字】翦牡丹张先凤箫吟【又一体】晁补之瑞雪浓慢陈亮金盏子【又一体】赵以夫桂枝香王安石陈允平李彭老唐艺孙练恕可唐珏张翥吴子孝张

  • 卷二百六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六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方泉诗集周文璞瞿塘神君歌黄衫纱帽佳少年炯然饿虎穷山渊不居秦鹿祖龙畔却走碧鸡金马边左手斜执巨灵凿右手敬抱禹贡篇?堆顺流已受命一下不打天吴鞭

  • 卷二百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扇类四言古扇铭          【汉】传 毅翩翩素圆清风载扬君子玉体頼以寜康冬则龙濳夏则鳯举知进知退随时岀处竹扇铭         【晋】郭 清器由造制用必以宜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情天外史》·张次溪

    (清)情天外史 撰●目录情天外史自序凡例《情天外史》正册 神品第一韵春堂 隽品第二绚春堂 艶品第三国兴堂 俊品第四云龢堂 能品第五绚春堂 异品第六国兴堂 佳品第七国兴堂 倩品第八景龢堂 俏品第九景善堂 逸

  • 卷三十·表第四·柯劭忞

      ○三公表   (表略)

  • 侯君集传·欧阳修

    侯君集是..州三水县人。以才力雄豪见称。少时侍奉于秦王幕府,随从征讨立有功劳,历任左虞候、车骑将军,封为全椒县子。参与诛除隐太子尤为得力。秦王即位后,迁任左卫将军,进封为潞国公,享受封邑一千户。贞观四年(630),迁任兵

  • 王麟阁·周诒春

    王麟阁 字麟阁。年三十八岁。生于北京。已婚。子一。光緖三十年。以官费游美。入北加罗来那大学。习经济学。民国元年。回国。任湖北交涉司科长。民国二年。任烟台交涉员。民国三年至五年。任外交部特派天津交涉员。

  • 泾野子内篇卷九·吕柟

    鹫峯东所语胡大器问汉书多难看先生曰如汲黯董仲舒茅容管宁诸子传先取作一编时常便览以作志气不为文章计亦自不难方秀才拜先生祭茶先生曰茶不必祭祭酒则可酒尊者祭过亦不消且礼者宜也父子不同席若父喜命坐则坐亦不可拘

  • 圣人未能免俗·孔子

    【原文】 入公门①,鞠躬②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③,行不履阈④”。过位⑤,色勃(6)如也,足躩(7)如也,其有似不足者。摄齐(8)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9),逞(10)颜色,恰恰如也。没(11)阶,趋进,翼如(12)也。复其位,踧踖

  • 程氏经说卷六·佚名

    明道先生改正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徳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康诰曰克明徳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徳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

  • 卷三十·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三十     元 吴澄 撰孔子闲居【孔氏曰退燕避人曰闲】孔子闲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逹於礼乐之

  • 卷二十九·佚名

    △沙门品第三十三比丘乞求,以得无积。天人所誉,生净无秽。比丘乞求以得无积者,乞食比丘恒作是念。我今所求索者自足而已,不留遗馀计为财货。设有遗馀寻施与人不留遗长。如佛律禁所说,父母年迈老病着床。及同学比丘久抱重患

  • 佛法与科学·太虚

    ──十二年八月在庐山世界佛教联合会讲──一 佛法佛法大旨,不外乎自觉、觉他二端俱得圆满,故得其公例如下:一、无上正遍觉者所如实觉知于法界诸法之真实性相体用  此无上正遍觉者一名词,关于自觉方面,谓自己觉悟地位已

  • 卷第九·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九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二 【论】三明教体者依涉法师释出经教体云一切圣教四法为体名句文身语为性故以

  • 太上秘法镇宅灵符·佚名

    道家符箓书。一卷。专言镇宅符箓之事,谓用符箓埋于屋角下,可驱魔遂邪,镇宅安家。书内收有镇宅符七十二道,谓能“厌镇凶恶之鬼”,“厌镇牛马六畜死伤鬼”,“厌除家鬼克害人口”。收入《道藏》第三十七册。

  • 法华玄论·吉藏

    凡十卷。隋代嘉祥大师吉藏(549~623)撰。又称法华经玄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书乃吉藏依三论教旨,以阐释法华经之要义。内容包括:(一)弘经方法,阐明弘传法华经之方法。(二)大意,说明佛说法华经之十六种因缘。(三)释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