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一

卷十一
  康熙十三年十二月壬辰,调兵守兴安。上谕兵部:兴安要地,应遣满兵镇守;令于署副都统鄂克济哈等部内选骁骑二百人,遣才能官员率赴兴安,与署总兵官党塞等协力同守。
  癸已,江宁将军额楚奏复婺源县。先是,额楚奏:婺源为贼所据,如不取婺源即赴饶州,恐贼采知大兵已去,又来犯徽;请俟婺源复后,休息士马,相继进取饶州。上谕:额楚等若复婺源,即进取饶州;毋得因养马迟缓,令贼固守,难于攻克,致失事机。至是,额楚奏:十一月十七日,克复婺源;于一、二日间安抚残黎,即进取饶州。上谕:比闻婺源恢复,良可嘉悦!尔等兵单,若进克饶州,尤宜加意善后诸事,相机以行。
  丙申,命大将军贝勒洞鄂等速进四川。上谕兵部曰:览将军赫业等奏,保宁大兵粮饷阻绝,困乏已极;经略莫洛已于十一月二十八日进兵,贝勒洞鄂等至十二月初三日方始启行。莫洛所统之兵俱系绿旗,巴蜀山路险恶,满洲大兵若不相继进发,恐贼轻视汉兵,旁击后遮,均未可定。今保宁大军惟贝勒等是赖,敕谕一到,贝勒等即兼程而进,会同经略莫洛速定昭化诸处,接济大兵;勿得迟缓,贻误大计。寻又谕:大兵粮饷,关系甚重。令陕西总督哈占、巡抚杭爱多发官兵水陆防护,令以次相继,勿误兵食;运至广元,将军席卜臣、副都统科尔昆、四川总督周有德、巡抚张德地等转运军前,毋得稽迟致误。
  臣谨按:师行粮随,所系綦重。况大兵深入险阻,已抵保宁;转运既艰,侵遏可虑。前者上已命莫洛分兵据守朝天关诸处,护致粮饷;川、陕督抚悉心营办,无误军需。既又命莫洛亲率将士,策应大兵。至是,又虑莫洛所领绿旗兵为贼所易,道里险狭,或有意外之虞;命洞鄂以满兵继之,俾首尾联络,诚计出万全。使莫洛、洞鄂等能恪遵睿算运济军糈、倍道前进,即保宁士马饱腾,兵威殊壮;伫见收复全蜀,长骊入滇矣。夫何逗挠不前,饷道中梗;以致王怀忠兵溃、王辅臣叛变,保宁之兵粮尽而还。一切事机,总不出圣明预料之内也。
  丁酉,敕将军尼雅翰等速灭安福贼。先是,贼围安福县,将军尼雅翰等遣副都统干都海前往援剿。至是,总督董卫国奏安福陷。上谕:将军尼雅翰、总督董卫国公议,速檄副都统干都海剿灭贼寇。至遣发将军等,原令保固江西全省,非止镇守所驻城池;嗣后所辖地方告警,即酌行调遣应援。
  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奏,官兵败贼于衢州。伪总兵桑明等领贼五万余犯衢州,将军赖塔遣满、汉官兵于是月二十四日连击败之,斩首万余。
  庚子,大将军贝勒洞鄂奏,王辅臣标兵叛于宁羌。洞鄂奏:本月初五日,据经略属下笔帖式戴佑等称:初四日,提督王辅臣兵叛于宁羌,劫经略营;经略标下官兵或败走、或从逆,经略等莫知所在。今臣等不能前进,即于本日退保汉中。上谕大学士索额图、尚书明珠曰:今报王辅臣兵叛,恐人心震动,丑类窃发。前者各将军大臣不遵指授,互相观望、迁延不进,以致逆贼得据大江之南、贼渠未灭,故又有此变。朕欲亲至荆州相机调遣,速灭贼渠吴三桂。若三桂既灭,则所在贼党自当瓦解,生民得安。尔等与议政大臣密议以闻。于是内大臣塔达噶布喇、颇尔盆巴泰、大学士索额图、尚书明珠等奏:圣驾亲征,灭贼诚易;但皇上身关天下之重,若銮舆前往,恐奸宄妄布流言,事生意外。况京师根本,所系更要,皇上不宜轻出;惟当居中运筹,指授内外臣工,相机调发。上曰:卿等所言亦是,朕且暂止亲征。至王辅臣兵叛,不可不速发大兵前赴西安,保固秦省。前者署副都统鄂克济哈等所率之兵,分遣令住西安、兴安;今兴安姑且停往。若遣往西安之兵尚未启行,即于全部兵内择马壮者每佐领二人,鄂克济哈星夜率赴西安;余每佐领兵一人,令副都统色格率驻河南府。鄂克济哈兵力尚单,令将军侍卫坤巴图鲁率所属兵尽赴西安,与鄂克济哈及副都统翁爱、总督哈占保守地方,剿御贼寇。襄阳见有都统范达礼、副都统李林隆之兵,其副都统德业立亦率每佐领骁骑一人星赴西安,与侍卫坤巴图鲁等合兵。并移文顺承郡王,度襄阳可虞,即拨王所统兵每佐领一人遣往驻守;否则,不必。王与参赞各大臣公议酌行。哈占、翁爱等于大兵未到之先,并力固守地方;仍侦探情形,不时驰报。寻又谕兵部:据报王辅臣兵变,其反与未反,尚未得实;即辅臣果反,或出一时迫胁,亦未可知。其妻孥俱善存抚,勿遽加害。传谕总督哈占知之。
  谕大将军贝勒尚善等速取岳州。上谕尚善等曰:王辅臣标兵反叛,贝勒洞鄂等已退守汉中。今当人心惶惑之时,若克复岳州,则人心自定;稍有迟缓,恐所在摇动,倍多可虞。贝勒等何日决战?宜审机决策,以期必得。其速定议以闻。
  命调盛京官兵赴京师。上谕议政王等:京师禁旅,遣发颇多。调盛京官兵一千,令副都统鄂泰率之至京;乌喇兵七百,令副都统安珠瑚遣官领赴盛京。其宁古塔兵,令将军巴海酌量调发,镇守乌拉。
  辛丑,遣理藩院员外郎拉笃祜等调蒙古兵赴陕西。上谕议政王等:秦省重要,令理藩院员外郎拉笃佑、图尔哈图、鼐玛岱往调鄂尔多斯兵三千五百、归化城土默特兵七百,视西安路近,即率赴西安;若去省城纡远,即率赴兰州。其蒙古兵入何关口,令总督哈占、巡抚华善遣人接应刍粮。如秦省可虞,速催调兵前往;若叛兵已散、秦省无虞,即移文停止。其令鄂尔多斯贝勒索讷木、归化城土默特都统古鲁率兵前往。寻又谕拉笃佑等曰:尔等率领蒙古甲兵若已至边内,督、抚檄令退还,尔等毋得遽回,仍星夜直抵西安;若尚在边外,移文令退,即当撤回。若在边内,前涂遇有不虞,即开路而进;若报别路有警,不必应援。巡抚华善请兵,尔等酌量分路率兵前往。蒙古兵至西安,听将军调遣。将近边界,令将蒙古兵由各关口分道齐入,广为传播,以张声势。后土默特兵奉调遄行,先他部至。上乃奖谕之曰:土默特都统古噜等为国效力,率所部官兵星驰赴调,应期而至,殊属可嘉!事平之日,其有功人员,该部议叙。
  命拨满洲蒙古兵备调发。上谕兵部:秦中告警,应预派满洲蒙古每佐领骁骑四人,有事即行遣发。其领兵官员,尔部量选应用。
  壬寅,命将军哈尔噶齐赴江宁。上谕兵部:今大将军安亲王刻期抵江西,将军哈尔噶齐调赴江宁参赞大将军简亲王军务,镇守江南。
  乙已,命总督哈占宣谕倡乱官员兵丁。初,闻王辅臣兵变,上即遣礼科给事中苏拜赍敕偕辅臣子继桢住抚。随又谕哈占曰:适据贝勒洞鄂等报,经略莫洛、提督王辅臣标下官兵叛变,随遣科臣苏拜持谕招抚。尔即遵旨通行晓谕,身任其事,加意安辑。明告倡乱宜兵:尔等皆因蜀道险远、粮饷不继,以致畏死情逼,顿生变乱;谁肯甘心从逆,自造衅殃!其不得已之情,朝廷具已洞悉。今特遣官前来安抚,谕旨甚明,有如皎日。尔等各有父母、妻子、恒产,如能遵旨来归,官职如故。士卒愿为兵者,仍许入伍;愿归农者,令回原籍安插。尔哈占等皆朕倚信任用之臣,务体朕至意,速行抚谕,早定地方。并传谕苏拜曰:尔偕哈占选择能员,不时赍敕招谕王轮臣并安抚乱兵。尔与哈占商酌,如应亲往,即行亲往;若有未可,即遣能员前去:务殚心筹划,以期必济。
  丙午,敕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沿江预备战舰,严加守御。平南王尚可喜奏:逆贼于衡湘造船千余,欲分发岳州、荆州并进取江西;将来春水泛涨,沿江一带宜预为设备。上命大将军顺承郡王等量造战舰,于沿江要地严加防守;逆贼侵犯,即行扑剿。仍移知岳州大将军贝勒尚善等。
  命江宁将军额楚驻师南昌。额楚奏:部文令臣等俟安亲王到江西,即率所部兵回江宁;今安亲王将到,臣等酌量饲马,仍回江宁。上谕:大将军简亲王及将军华善帅兵驻守江南,额楚之兵既抵江西,即于南昌驻牧,不必仍回江宁。俟安亲王前抵南昌,额楚兵或赴抚州,与将军希尔根合兵进取建昌、广信诸处;或会同王师进剿、或驻守南昌,听大将军王指授。
  命遣兵迎还广元、保宁大兵。上谕议政王等曰:王辅臣标兵背叛,广元、保宁大兵关系甚重,应遣兵接应。若调将军侍卫坤巴图鲁等兵及西安兵发往,恐王辅臣回据平凉,西安守备单弱;应以京城所发兵每佐领三人速催启行,其羸瘠马匹留秣太原,建壮者星夜选赴西安,于诸军内量拨,留西安驻守。余兵速遣赴大将军贝勒军前,接应广元、保宁大兵回至汉中。
  戊申,命将军阿密达等帅师赴西安。先是,上谕议政王等:秦省重要,令将军阿密达即率护军四十人自江宁速赴河南府,并统副都统色格之兵暂驻镇守;俟每佐领四人兵到日,即率赴西安。至是,上又谕:阿密达即率色格兵速赴西安。京师所派每佐领兵四人,以一人令夸兰大等率赴河南府,听色格管辖;其三人以达理善巴图鲁署副都统率之,由山西赴西安。
  江宁将军额楚奏复饶州。贼众三千余,于云吉峰拒战;将军额楚、署副都统宗室巴尔堪率兵击败之,进攻饶州,贼弃城遁。是月初三日,遂复府城。
  庚戌,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奏,官兵败贼于金华。伪都督总兵徐尚朝等率马步逆三万、土寇二万,复犯金华。是月初七日,副都统玛哈达、都统巴雅尔、总兵官陈世凯等率兵于积道山连战败之,攻破木城,杀贼二万余,招抚伪官及兵七百余人。
  命总督鄂善等领兵赴兴安。上谕议政王等曰:陕西兴安州西近汉中、北接潼关、东南直通郧襄,最为要地。今秦中有警,特遣大兵镇守。其副都统穆舒浑带至襄阳之兵及蒙古甲兵增足一千,令总督鄂善、副都统希福率赴兴安,保固汉中诸处;穆舒浑仍回荆州。至于兴安、襄阳地属接壤,应令张掎角之势,有警即行互援。都统范达礼、副都统李林隆、提督李胡拜等镇守襄阳、榖城,如兵力单薄,大将军顺承郡王等酌量遣兵协守。寻以鄂善、希福到日方行遣发,恐致迟缓,即令穆舒浑于谕到之日率所部兵驰赴兴安;鄂善、希福亦于谕到之日率蒙古兵赴兴安,与穆舒浑同守汉中诸处。
  命原任山东援剿提督周卜世为山西提督。上谕兵部:秦省告警,三晋接壤之地应设提督,以资弹压。其以原任山东援剿提督周卜世为山西提督,统辖全省,率标下官兵驻平阳府。
  命将军尼雅翰帅师赴广东。时平南王尚可喜以年老衰病,亟请满洲大兵弹压全粤。上命将军尼雅翰率所部兵同副都统绰克托速赴平南王军前,协守粤东。
  辛亥,总督哈占奏:王辅臣叛,杀经略莫洛。哈占奏:经略莫洛标下中军官吴石珊自栈道逃回,去经略驻兵宁羌州南教场。本月初四日,王辅臣标兵猝叛攻营,经略亲随满兵并力射却之。既而辅臣挟众来攻,炮矢齐发,经略中炮死;章京、笔帖式等或逃出,或为贼所杀。初七日,辅臣率叛兵至沔县,欲与贝勒战;值其标兵五百及经略标兵诸处运粮兵共二千余,一时星散,辅臣势孤,遂回略阳。
  壬子,敕大兵进福建应援海澄公黄芳度。芳度奏:臣感念国恩,誓不与贼俱生;练劲卒满万,坚守漳城及龙汉五县。耿逆潜师援漳浦,臣分兵邀击,贼众大溃。郑逆复遣伪侍卫及叛镇赵得胜来攻漳浦,乞发大兵,不拘何路进闽,与臣并力扫除逆寇。上谕:芳度坚守孤城,练兵杀贼,屡次间道陈奏,忠贞可喜!着于平闽之日,并标下有功人员从优议叙。平南王尚可喜,俟克复潮州后,即发兵应援芳度,平定闽省。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将军希尔根等由浙江、江西进剿福建,大兵一到,先移知芳度,令速前迎来会。
  癸丑,命发帑金采办陕西刍糗。总督哈占奏:陕西百姓供应刍粮,疲于奔命;请令山西就近输运。上谕:山西运粮,水路则有黄河、汾、渭之险;陆路输挽,道远劳费,民不能堪。令支户部库银十五万两,择能员解至西安采办。秦民正值困苦之际,需用粮草,若价值稍增,民争什一之利,自乐输送,庶不有误军需。倘有不肖官员苛派侵克,使民不得均沾实惠,督、抚指名劾奏,从重治罪。
 

猜你喜欢
  卷二 杂事第二·刘向
  卷四百四十九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卷五十二·朱熹
  卷之二百十三·佚名
  第四十一册 天命七年四月至六月·佚名
  第二十七册 天命六年九月至十月·佚名
  卷三十一·佚名
   第二十五章 嶺南流放·林语堂
  康广仁传·梁启超
  陈仁锡传·张廷玉
  第十三章隆恩租·佚名
  卷一百四·赵汝愚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佚名
  卷六·佚名
  第十一章 改制与“革命”·张荫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贾应·唐圭璋

      水调歌头   呈判府宣机先生乞赐笑览   晚日浴鲸海,璧月挂鳌峰。不知今夕何夕,灯火万家同。楼外芙渠开遍,人在琉璃影里,语笑隔帘重。对景且行乐,一醉任东风。   黄堂宴,春酒绿,艳妆红。文章太守,和气都在笑谈中。正

  • 卷一百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四徐安贞徐安贞初名楚璧龙丘人应制举一岁三登甲科开元中为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帝属文多令视草终中书侍郎与李林甫同用事天宝後避罪衡山岳寺李邕识之因载北归行至长沙谓其守曰潇湘逢故

  • 卷八史四·何良俊

    徐谦斋作相,终始孝庙一朝。当时治教熙洽,可以比隆三代。盖一时正人如王端毅、马端肃、刘忠宣、倪文毅、张东白、杨文懿、张庄简、韩贯道诸人,布列六曹。戴简肃掌都察院事,章枫山、谢方石为两京祭酒,百僚师师,真可谓朝无幸位

  • 稽古録卷十三·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汉光武帝【秀】建武元年【汉刘盆子建世汉卢芳成龙兴元○夏帝即位于鄗○隗嚣逃还天水○赤眉立刘盆子为帝○秋赤眉克长安杀更始○冬帝都洛阳○邓禹入闗至栒邑○窦融起河西○刘永公孙述安定卢芳皆称帝】二

  • 近世欧洲文学之概观(2)·李叔同

    以上所述之Ruskin及Arnold二氏,为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批评坛之代表。Pater(18391894),精于修辞,其文体足冠近代。著有《文艺复兴史之研究》(《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Renaissance》)。关于文学美术,研究精审,颇多创解。Symonds(18401893)与Pater同精于文艺复兴期之研究,著有《意大利文艺复兴论》(《The Renaissan Italy》)。Symond

  • “皇甫四杰”传·张廷玉

    “皇甫四杰”,即苏州府长洲县皇甫录的四个儿子:皇甫氵孝、皇甫氵中、皇甫氵方、皇甫濂。皇甫录为弘治九年(1496)进士,曾任重庆知府。氵中、氵方二人于嘉靖七年(1528)由州县推荐参加会试,第二年禤中进士。又过三年,氵孝也中

  • 卷七·马文升

    钦定四库全书端肃奏议卷七明 马文升 撰修饬武备以防不虞事切惟天下之安危系武备之修否武备修则四夷知惧盗贼歛迹而天下安否则四夷恣横奸雄窥伺而天下危矣昔殷高奋武於荆楚周宣讲武於洛邑故诗书称之以为盛事语曰天下

  • 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司马迁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索隐】:按:春秋纬“萧何感昴精而生,典狱制律”。以文无害【集解】:汉书音义曰:“文无害,有文无所枉害也。律有无害都吏,如今言公平吏。一曰,无害者如言‘无比’,陈留间语也。”【索隐】:按:裴注已列数家,

  • 卓镛诗·周诒春

    卓镛诗 年二十六岁。生于广东香山。父冀堂。业商。已婚。女一。初学于南京金陵大学。及上海圣约翰大学。宣统三年。自费游美。后得半官费。入斯丹佛大学。习经济科。民国四年。得学士学位。为世界会副会长。西美留学

  • 大学·胡宏

      胡子曰:孔子十五而志于学,何学也?曰大学也,所以学修身、齐家、洽国、平天下之道也。孔子三十而立,何立也?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不退转也。孔子四十而不惑,何不惑也?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卓

  • 论语集説卷四·蔡节

    宋 蔡节 编述而第七【凡三十八章】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集曰老彭商贤大夫【邢氏疏 上蔡谢氏曰老彭之为人无所考】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比犹并之也窃比尊之之辞我亲之之辞老彭信古而传述者也

  • 提要·胡居仁

    臣等谨案居业録八卷明胡居仁撰居仁字叔心号敬斋余干人是书皆其讲学语録居仁与陈献章皆出吴与弼之门而宗旨截然互异献章之学上继金溪下启姚江居仁则恪守朱子不踰尺寸故以敬名其斋而是书之中辨献章之近禅不啻再三盖其人

  • 卷一·顾栋高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类释卷一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释天文心宿 即大火召南嘒彼小星三五在东毛云三心五噣四时更见郑云众无名之星随心噣在天犹诸妾随夫人以次序进御于君也心在东方三月时也噣在东方正月时也绸缪诗曰三星在天

  • 老莱子·老莱子

    老莱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于彼,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视若营四海,不知谁氏之子。」老莱子曰:「是邱也,召而来。」仲尼至。曰:「邱,去汝躬矜与汝容智,斯为君子矣。」仲尼揖而退,蹙然改容而问曰:「业可得而进乎?」老莱

  • 南闽十年之梦影·李叔同

    南闽十年之梦影丁丑二月十六日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讲我一到南普陀寺,就想来养正院和诸位法师讲谈讲谈,原定的题目是“余之忏悔”,说来话长,非十几小时不能讲完;近来因为讲律,须得把讲稿写好,总抽

  • 主席南普陀寺是日有信士弟子请上人上堂·太虚

    卓杖云:若论第一义谛,未进山门,早已落二落三了,何况来此摇唇鼓舌?然既有今此一会的时节因缘,也不可教令空过,且来与大众闲话一场。常云:供养佛法僧三宝,佛法且置,如何是僧?若云和合众,一一国家,一一民族,一一社会,一一世界,孰非和合众

  • 第十三則 巴陵銀碗裏盛雪·胡兰成

    第十三則巴陵銀碗裏盛雪舉:僧問巴陵顯鑒禪師:如何是提婆宗?巴陵云:銀碗裏盛雪。提婆尊者原是古印度諸外道之一,因見第十四祖龍樹尊者,得傳佛心印,為第十五祖。佛重廓爾忘言,而提婆極善言語。彼時印度欲議論,須奉王敕,於大寺中聲

  • 太上三天正法经·佚名

    原名《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五称:「道有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除六天文三天正法一卷」,皆指此书。原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作两种道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