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有凤来仪:婚礼

有凤来仪:婚礼

我喜爱旧式婚姻。小时见叔伯家堂哥哥喜事,前二三日已把亲戚接来,房族里都来帮忙,抬轿赶市,司账司厨,女人则帮烧饭送茶,照应人客,长辈们都和悦,子弟们都齐心齐意,姊妹嫂嫂们都随叫随应,虽然尚未发花轿,亦已经闹热堂堂,是喜事人家了。此时做公婆的不单是一家之主,且更是人世一桩大事的主人,如同佛经里说的是世尊。虽然为儿子娶新妇,筹办费用或几经艰难,且在忖度今後的家计,亦但觉人世的苦劳与慷慨都还给了人世,自己像有得道者的悟悦,是法喜。而新郎则随众照应诸事,只不去抬轿迎嫁妆,大家都觉得他是新郎,大家都觉得他今天变得是个非常听话的子弟,姊妹们更对他新有一种亲热,平常叫名字的此时都叫他哥哥弟弟。

做亲前一日,堂下宰猪羊,後院杀鸡剖鱼,二三十人出发去抬嫁妆。半下昼嫁妆抬到,一扛一扛从大路上直通到堂前抬进来,只见是祭祀用的锡打香炉烛台,全副碗筷壶盏,新郎的冠履,新娘的红绿棉被枕头帐子,四只或八只衣箱,然後是木器、合欢 床 、几桌柜桶盆盘、镜台,皆簇崭全新,每件上头系一绺大红丝棉,撒些五谷。祭器先在祖宗面前供过,所有嫁妆皆歇在堂前堂下,让四邻的人走拢来看,然後搬进洞房,由老嫚帮忙布置。老嫚是乐户的妻室或女儿,专走喜事人家,服侍新娘新郎,并帮忙照应宾客,就像新娘是宝卷里的小姐,她是陪嫁的贴身俏丫鬟。

到了正日子,新郎亲迎,吃过早酒发出花轿,媒人在前,一队人鸣锣,一队人执铳,一队人擎油柴火兜,一队人拎灯笼,灯笼上一面三个大字:“安定胡 ”;一面三个大字:“五峰堂”,及全班乐户,总共五六十人,走过田畈,走过山岭,迤逦去女家。

女家是日早起,女儿作新娘穿戴,凤冠霞帔,缨络垂旒,玉带蟒袍,下面百花襉裙,大红绣鞋,拜谢天地祖先,家堂菩萨,生身父母,亲房近族长辈及兄弟姊妹。正午堂前办酒席,她上座,众姊妹陪宴。此时此际,她的身份是在女儿与新娘之间,也喜悦也凄凉,父母及叔伯长辈受拜时一面说些训诲的吉利语,一面也不禁心里一酸,兄弟姊妹答拜时,亦眼睛里要发潮。及宴罢上楼,卸妆,只穿大红棉袄裤,脂粉不施,姊妹们在房里陪伴,说些体己话儿,人人待她都这样知心知己。这一天好像世界上发生了无数大事,而又过得草草,连朝晨与向午所作所为,都好像是不切实。

不觉日已衔山,去村口候望的人来说花轿已来了,在岭路上,果然隐隐听见锣声渐近,且连着放铳,只觉惊心动魄,登时女儿的一生都分明了。花轿进村,一派细乐前导,又是锣又是铳,此时台门大开,百子炮仗放得嫣红满地,花轿进了台门,到堂前歇下。众人都在堂前及两廊受招待,吃酒吃点心。新郎被引到客堂间,献糖茶,吃汤圆,点心老酒八盘头,新娘的兄弟相陪,女眷在窗前门侧偷看新郎,且暗暗在给新郎的一碗汤圆里以胡 椒为馅,要辣他一辣,使他晓得女家的厉害,不好欺侮新娘。

吃过点心,乐户在廊下动乐,新郎出至堂前,先拜女家祖先,次拜丈人丈母及房族长辈,後揖诸舅,拜罢又回客堂间,乐止。随即堂上张筵,上头一桌,两傍八桌,檐头廊下亦五六桌,女酒则在楼上。动乐,新郎入席。楼下堂前是新郎上座,楼上房里是新娘上座。堂上华烛,庭下油柴火把。一时乐声大作,进觞上馔络绎不绝。宴罢,新郎回客堂间,献清茶,廊下乐户唱戏文一出,各各休息。

将及半夜,吉时已近,楼下鼓乐催妆,新郎欲起,女家请新郎稍待。逾时又鼓乐催妆。凡三催,新郎出至堂前拜丈人丈母及诸房长辈,又揖诸舅,始见新娘子下来,是她的哥抱她上花轿,通过人丛时,听见她嘤嘤啜泣,众姊妹相随送到花轿前,放下轿帘。此时鼓乐大作,鸣锣放铳,百子炮仗如雨,众人点起油柴火把灯笼,喧阗并发,堂前及楼上顿时变成水清冷落。只剩丈母放声大哭。这边则花轿出了村口,新娘的啜泣声渐止,一路人马浩荡,沿山傍溪灯笼火把照着走,单是间歇的鸣锣。两对两对的锣声:白生--白养--半夜里经过,路边村子里的女儿及年轻新妇都惊醒听见,想着生身父母,想着自己是女身,好不凄凉。

是日男家从午前打发花轿亲迎去後,留下动用的人手只是整治酒肴,备办几桌碗盏,堂上挂起福禄寿三星图及喜联,入夜诸事就绪,渐渐三更向阑,等花轿来还着实有些时候,动用人都去和衣假寝,惟余公婆与娘舅在东厅商量明天的人事调度。我小时亦硬橕着不肯去睡,要等花轿,渐渐瞌睡蒙眬,但见堂前无人,烛焰照着三星图更加惺忪,檐际夜色青森,繁星满天,我去地上拾取放残的百子炮仗,对中折断,就庭燎点燃,看它火花喷溅,後来不知何时我在母亲膝上睡着了,被抱去轻轻放在床 上。及至醒来,只听得鼓乐大作,花轿已经来了,我来不及去想自己怎麽会身在楼上,就奔下去看。

此时天才东方发白,花轿进大门,轿上轿下前前後後一片声放百子炮仗,打锣吹号筒,轿前一人以五谷撒地,祓除不祥。花轿到了堂前,稍歇一歇,等交 进了吉时,才揭开轿帘,搀扶新娘出来,新郎新娘拜堂。只见满堂前花团 锦簇都是人,点起一对龙凤烛,动乐。拜堂时的音乐非常华丽,是钲、铴锣、咚锣、梅花。钲亦是一种锣,径只五寸,相当厚,绳纽套在左手拇指上,右手以阔二寸厚二分圭形竹签的边刃击打,作端端声。铴锣较薄,直径八寸无纽,惟以左手食指头顶住上边,击打亦是用竹签,音声清浅。咚锣直径一尺二寸,还比钲厚,中央受槌处凸起杯口大的一圈,击以槌,声音深宏。梅花像短喇叭与箫笛的混合形制。这几件都是铜乐器,钲与铴锣咚锣合成的音节是

端端痴端咚--

端端痴端,痴端痴端咚--咚

“痴”是铴锣一击随手一扪煞住的声音。而配的乐调则在梅花,那梅花吹起来就像晴日溪山里水流花开。这音乐是迎神的,亦是拜堂的。

拜堂是新郎新娘并肩先拜天地,然後新郎新娘交 拜,乐户一人司仪,唱

作揖,拜--

作揖,作揖,拜--兴--

新娘有老嫚在一旁搀扶行礼。新娘是上花轿时的装束,身穿太婆衣,头戴纸冠,覆一块盖头红帕,说是桃花女与公公斗法作下来的,纸冠是丧服,为欺骗凶神恶煞,女子一生里当着这样的大事,真个是直见性命。如生如死的决绝,她亦不施脂粉,拜堂时便是这样的天地人素面相见,一男一女的素面相见。

拜过堂,乐户吹号筒,廊下大锣大鼓,新郎抱新娘上楼,众人团 随到洞房里。新郎新娘并坐在合欢 床 沿,人丛中出来福寿双全的翁媪二人,拿汤圆喂新郎一口,新娘一口,又持整株红皮甘蔗向新郎新娘祝三祝,多福多寿多男子。於是新郎揭去新娘的盖头帕,老嫚来助新娘更衣梳妆,要到此刻,才穿戴起凤冠霞帔,敷粉搽胭脂,如雨过牡丹,日出桃花,凤冠霞帔是後妃之服,拜天地又是帝王的郊天之礼,中国民间便女子的一生亦是王者。

楼下又动乐,是平旦时分了,新郎新娘又下来到堂前,拜福禄寿三星及家堂菩萨。又然後拜祖先,拜公婆及房族中长辈,新郎新娘每行动必随以鼓乐,人是可以好到像步步金莲的。

於是开宴。早酒晏酒夜酒。满堂亲宾。一次总有二十桌,堂前最上一桌新娘上座,新郎坐在下手主位,左右女眷相陪,乐动酒行,新娘惟垂旒端坐,不举杯箸,真好比九天玄女娘娘。亲宾中有人上来献爵,新娘起立,由老嫚代饮,新郎亦起立陪饮。一时音乐转成缓缓的细乐,新郎新娘到各桌敬酒,满堂亲宾皆起立,由老嫚执壶把盏,众人皆饮,敬酒毕,新郎新娘归座,众各安席,鼓乐大作,酒过三巡,各桌猜拳行令,只见火杂杂的杯光衣影相射,那音乐是大锣大鼓,还吹号筒,使人想起唐诗里的醉和金甲舞,擂鼓动山川。

半下昼发箱。女眷们多来到新房里,由叔婆婆或太婆问新娘要来钥匙开嫁妆箱子,把衣裙一件一件发出来给众人过目,用筷子做筹码点数,取快快兴发之意。发到最底一层是孝服,就停止,把发出来的衣裙又理齐放好。孝服是为公婆百年後服丧的,嫁妆自祭器至孝服,连同婴儿的带子色色齐备,女子的一生真也凄凉,也庄严安稳。

晚上洞房花烛,亲友闹房,闹房都是男宾,百计引新人笑,女宾则心里袒护着新娘。新娘端坐在床 沿,不言亦不笑,连眼睛亦不抬,脸上什麽表情都没有,但只这样的正容端坐,就是个无限意思的存在。此时多亏老嫚一张嘴百伶百俐,处处替新娘解围,又好语引逗众宾,使之谑而不虐。直至时候深了,众人都下不得台,新娘才为一冁然,於是说新娘已被引笑了,才纷然下楼,老嫚搬出新娘的喜果,在堂前请吃酒吃点心,新郎新娘则在洞房饮合卺酒。

我村里凡有娶亲,便连大路上亦都是喜气。喜事人家门外大路上陰润润的,不知是露水抑是夜来细雨,亦不知时候是半早晨抑是半下昼,只见日头花开出来了。地面上散着嫣红的鞭炮纸屑,乾净得似未经人践踏。日头花晒进新房里,只觉妆台如水木清华。楼下众宾,楼上新房里则姊妹妯娌们陪伴新娘,好像新娘只是她们的,有这样贴心知意。有时新郎进来转一转,新娘亦仍端坐不抬眼,但明知道是他进来房里又出去了。

办喜酒凡三天,头一天是正日子,宴众宾,翌日谢媒酒,新娘谒宗祠,三朝办房头酒,新娘入厨下作羹汤,家祭。热闹收场,随即家里一切又如常,只是多了一个人了,也见她炊茶煮饭,也见她洗衣汲水,但仍觉她是新人,恰如三春花事过後,随来的四月五月天气,仍是新竹新荷,只觉人世水远山长。

这婚礼,中国民间几千年来都这样行,却人人都觉是专为他一生中的好日子而设的,不可以摹仿或第二次。我与玉凤便亦是这样的花烛夫妻。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沙陀·欧阳修
  卷二百二十五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第二十一回 康保裔血战亡身 雷有终火攻平匪·蔡东藩
  卷之一千九·佚名
  ◎司法部·费行简
  二百二十八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第三八禀光绪六年三月十一日一一二○五-八·佚名
  卷一·傅恒
  卢光传·令狐德棻
  祖冲之传·李延寿
  来阿八赤传·宋濂
  秦中岁时记·李绰
  枣林杂俎仁集·谈迁
  二十八年(上)·佚名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何安中·唐圭璋

      安中字得之。见墨庄漫录卷七。南宋初人。据词中“中兴”云云。   天香   南国蜚声,三鳌孕粹,中兴循吏称首。官在中都,斑参玉笋,妙简帝心应久。长材已试,名字向、金瓯先覆。貂冕冠蝉载服,鸾台风池荣簉。   年年桂

  • ●卷一·丁绍仪

    昔岁癸巳,识钟仲山於漳州。时仲山喜为诗,余喜为词,两人穷日夕为之,以相角。越岁,仲山别去。余旋以一官自效,奔走南北,不能如前专力。久之,自觉不工,辍不复作。逮重游闽峤,仲山犹时时为诗,余则瞠乎後矣。比遭废弃,思欲重理故业,而心

  • 卷十一·万树

    钦定四库全书词律卷十一宜兴万树撰于飞乐【七十二字】       晏几道晓日当帘睡痕犹占香腮轻盈笑倚鸾台晕残红匀宿翠满镜花开娇蝉鬓畔挿一枝淡蕊疎梅 每到春深多愁饶恨粧成嬾下香堦意中人

  • 卷四十四·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四十四 宋 陆游 撰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 造请非所长一带每嬾束揖客虽小殊亦未胜仆仆正须驾柴车归艺东篱菊故山甘水泉羣饮友麋鹿百年不堪玩万事要自烛小人欺屋漏吾辈当戒独 又 少从

  • ●女状元·沈泰

    (山阴文长徐渭编公安中郎袁宏道评海阳长吉黄嘉惠武林孟英沈士俊阅) △第一出 【女冠子】〔旦上〕一尖巾帼,自送高堂风烛。僦居空谷,明珠交与侍儿,卖了归补茅屋。黄姑相伴宿,共几夜孤灯,逐年粥。瘦消肌玉翠袖,天寒暮倚修竹。

  • 玉川子诗外集序·卢仝

    唐玉川先生卢仝履道守正之莭见于昌黎退之之文当时洛中才名硕德者如温石二处士咸应辟署吏于诸侯惟先生自顾俯仰不能与世合筑环堵以居休焉遂志而浩浩自娱观其出处之迹若人哉安可轻量矣又传先生春秋之学举世莫淂见其书故

  • ◎欢送鱼行老板文·吴虞公

    惟年月日,沪人士谨以鸭蛋一枚,冷饭半盂,设莫于鱼行老板之前而欢送之。曰:“噫嘻!老板。驰名燕台咸鱼行中;盘踞蝙蝠队里往来。赌必扑克而牌九;嫖或相公而长三;吃必番菜而花酒;住或公馆而阳台。偶逢和议和亲,思鸾胶之再续。每吸民

  • 三五○ 江西巡抚海成奏办理发还拣存书籍情形折·佚名

    三五○ 江西巡抚海成奏办理发还拣存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初四日江西巡抚臣海成谨奏,为钦奉上谕事。窃照臣于乾隆四十一年十月初一日承准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一年九月二十日奉上谕:据杨景素奏

  • 卷七·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甲申(一六四四)冬十月乙卯朔大清定鼎燕京,世祖章皇帝即皇帝位;颁诏天下,普与臣民更始。福王使臣左懋第等次张家湾。大清传令:止许百人从行。懋第衰绖入都门,至则馆之鸿胪寺。请祭告诸陵及改葬先帝后

  • 志第十四 五行二 (原文)·范晔

    灾火 草妖 羽虫孽 羊祸《五行传》曰:“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谓火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视之不明,是谓不悊。厥咎舒,厥罚常燠,厥极疾,时则有草妖,时则有蠃虫之孽,时则有羊祸,时则有赤眚、赤祥,惟水沴火。

  • 唐律释文序·长孙无忌

    唐律释文序夫礼者民之防刑者礼之表二者相须犹口与舌然礼禁未萌之前刑制已然之后使民在宥各遂其生圣人用之不得已也譬夫衔辔者驭其覂驾篙棹者拨乃横流有国有家废之莫得惟闻刑措岂去刑书然听断之间虑生疑惑从轻则惠奸何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六 洪武十六年八月壬申朔,日有食之。 甲戌,上谕佥都御史詹徽等曰:“民之休戚,系于牧民者之贤否,咨询得失,激浊扬清,则系乎风纪之职。近来人情习于故常,政事安于苟且,上下相蒙,彼此无惮,乃至阖郡连

  • 叔向问意孰为高行孰为厚晏子对以爱民乐民第二十二·晏婴

    叔向问晏子曰:“意孰为高?行孰为厚?”对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又问曰:“意孰为下,行孰为贱?”对曰:“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身也。”

  • 卷一百六 朱子三·黎靖德

      ◎外任   △同安主簿   主簿就职内大有事,县中许多簿书皆当管。某向为同安簿,许多赋税出入之簿,逐日点对佥押,以免吏人作弊。时某人为泉倅,簿书皆过其目。后归乡与说及,亦懵不知。他是极子细官人,是时亦只恁呈过。〔

  • 真正的自己·佚名

    一所寺院的监院师父,参加法眼禅师的法会,法眼禅师问:“你参加我的法会有多久了?”监院说:“我参加禅师的法会已经有三年之久。”法眼:“为何不特别到我的丈室来问我佛法呢?”监

  • 四万人的目击者·有马赖义

    棒球明星新海清在四万名观众面前猝死于球场,医生诊断为心脏麻痹致死。高山检察官觉得其中有鬼,便在送去火葬场之前暗中解剖新海清尸体,由此展开调查。新海清队友矢后与其妻妹长冈阿伊子恋情坎坷,新海清日记中有两页缺失,新

  • 吴医汇讲·唐大烈

    《吴医汇讲》系我国最早具有医学刊物性质的著作。清·唐大烈编辑,在清乾隆56年至嘉庆6年(1792至1801年),11年中,共出版11卷,后经汇辑成书。由江浙地区40余位医家供稿,故题名为《吴医汇讲》。本书编辑宗旨强调作者撰文

  • 东周列国志·冯梦龙

    清代历史演义小说。二十三卷,一百零八回。原名为《新列国志》。冯梦龙著。清乾隆年间,秣陵蔡元放将《新列国志》增删补订,附以序、读法、夹注及评点,题为《东周列国志》刊行。小说本着“恪守正史”的原则进行艺术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