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圣法印经

佛说圣法印经(天竺名阿遮昙摩文图)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听诸比丘。唯诺受教佛言。当为汝说圣法印。所应威仪。现清净行。谛听善思念之。佛言。比丘。假使有人。说不求空。不用无想。欲使兴发。至不自大禅定之业未之有也。设使有人。慕乐空法。志在无想。兴发至要。消除自大憍慢之心禅定之业此可致矣。辄如道愿。普有所见。所以者何。慕乐于空。欲得无想。无慢自大见。于慧业皆可致矣。何谓比丘圣法印者。其圣法印。所可更习。至清净见。假使比丘。处于闲居。若坐树下空闲之处。解色无常。见色本无。已解无常。解至空无。皆为恍惚。无我无欲心则休息。自然清净而得解脱。是名曰空。尚未得舍憍慢自大。禅定清净所见业也。虽尔得致柔顺之定。即时辄见除诸色想声想香想以故谓言至于无想。故曰无欲。尚未得消自大憍慢。至于禅定清净见也。其心续存柔顺之定。彼则见除所有贪淫嗔恚愚痴。是故名曰无欲之定。尚未得除自大憍慢。至于禅定清净见也。心自念言。吾我起灭。从何所兴思惟解知其吾我者。所因习味分别诸识。皆从因缘而致此业。从是因缘致有神识。复自念言。此诸因缘。为有常乎为无常耶。复自念言。因缘所合致神识者。此皆无常。无有根本。此神识者。依猗无常而有妄想。故有缘起十二因也。皆归于尽无常苦空毁坏别离离欲灭尽。晓了是者。乃知无本。得至降伏。消一切起。得入道行。是乃逮致除于自大无慢放逸。禅定之业。现清净行。是则名曰由圣法印。清净之业。从始至终。究竟本末。佛说如是。诸比丘。闻莫不欢喜。作礼而去。

佛说圣法印经

元康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月支菩萨沙门昙法护。于酒泉演出此经。弟子竺法首笔受。令此深法普流十方大乘常光。

猜你喜欢
  法行品第十·佚名
  真常之人生·太虚
  能断金刚般若经释序·太虚
  卷第四十七·佚名
  宗镜录卷第六十九·延寿
  嘱累人天·佚名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五·净挺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三之下·智顗
  ●洛京荷泽神会大师语·神会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一之一(有序)·智旭
  青州百问·佚名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十·慧立
  卷第八·佚名
  大乘五蕴论一卷·世亲
  佛教访问团通电·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潘德舆

      陶公诗虽天机和畅,静气流溢,而其中曲折激荡处,实有忧愤沈郁、不可一世之概。不独於易代之际,奋欲图报,如《拟古》之“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咏荆轲》之“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

  • 列传第二十九 寇隽 韩褒 赵肃 张轨 李彦 郭彦 裴文举 高宾·令狐德棻

    寇俊字祖俊,上谷昌平人也。祖赞,魏南雍州刺史。父臻,安远将军、郢州刺史。隽性宽雅,幼有识量,好学强记。兄祖训、祖礼及隽,并有志行。闺门雍睦,白首同居。父亡虽久,而犹于平生所处堂宇,备设帷帐几杖,以时节列拜,垂涕陈荐,若宗庙焉

  • 本纪第三 高宗·欧阳修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讳治,字为善,太宗第九子也。母曰文德皇后长孙氏。始封晋王,贞观七年,遥领并州都督。十七年 ,太子承乾废,而魏王泰次当立,亦以罪黜,乃立子治为皇太子。太宗尝命皇太子游观习射,太子辞以非所好,愿得奉至尊,

  • 第四十五回 抚叛兵良将蒙冤 剿海寇统帅奏捷·蔡东藩

      却说川楚陕三省的教徒,头目虽多归擒戮,余孽尚是不少。额勒登保德楞泰,又往来搜剿,直到嘉庆七年冬季,始报大功戡定。嘉庆帝祭告裕陵,高宗陵。宣示中外,封额勒登保一等威勇侯,德楞泰一筹继勇侯,均世袭罔替,并加太子太保,授御

  • 卷之八百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一卷 缪稿目录·缪荃孙

    例言一、江苏无金石志,《萃编》最少,陆氏《续编》亦然。《吴郡金石目》止苏、松、太三府最多最近,今所得不及其半,亦有目所未见者。一、韩氏《江左石刻文编》止收大篇,不及题名。顾氏《江苏金石记》止韩蕲王神道碑一篇。严

  • 四二四 浙江巡抚三宝为开造应还书籍清册事致四库全书处咨文·佚名

    四二四 浙江巡抚三宝为开造应还书籍清册事致四库全书处咨文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巡抚浙江 升授湖广总督兼兵部尚书 世管佐领三宝为咨送事。窃照浙江省解进备采遗书四千六百种内,熊前院、王护院任内进书一百一十六种,本院任

  • ●名卿绩纪三·王世贞

    王世贞 李善长 姚广孝 杨荣 王骥 侯琎 杨善 徐有贞 王越(附陈越) ○李善长 李善长定远人也元乱匿东山中善长慷慨好功名而心窃薄盗行事不出 高帝兵自濠如定远善长杖马棰道谒一见语通夕 高帝喜刻烛恐旦也留掌书记得预秘

  • 卷一百九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九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求言周厉王时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

  • 卷二百二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五物异考雷震宋宁宗嘉定十七年九月丁丑雷【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宁宗嘉定十四年正月地震大雷是春金人入蕲黄二州吏部侍郎兼侍读彭龟年知事势将变因极陈小人窃权号令不时之弊所

  • 邵长光·周诒春

    邵长光 字裴子。年三十三岁。生于浙江杭州。本籍住址。杭州三圣桥河下。已婚。子三。女二。初学于杭州求是书院。上海南洋公学。光緖三十一年。以官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商业。光緖三十三年。入斯丹佛大学。习

  • 西余端禅师·惠洪

    端师子者。吴兴人也。始见弄师子者。发明心要。则以彩帛像其皮。时时著之。因以为号。住西余山。嗣姑苏翠峰月禅师。西余去湖州密迩。每雪朝著彩衣入城。小儿争哗逐之。从人乞钱。得即以散饥寒者。钱穆父赴官浙东。见

  • 卷第三十六·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第四地佛子闻此广大行,可乐深妙殊胜法,心皆踊悦大欢喜,普散众华供养佛。演说如是妙法时,大地海水皆震动,一切天女咸欢喜,悉吐妙音同赞叹。自在天王大欣庆,雨摩尼宝供养佛,赞言:“佛为我出兴,演说第一功德行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一·澄观

    第七远行地。所以来者。已说缘起相应慧住。寄于缘觉。次说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寄菩萨地故次来也。瑜伽云。前地虽能多住无相作意。而未能令无相作意无间无缺。多修习住为令满故。次有此来。又前功用未满今令满故。言

  • 卷第七·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七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拈古二十九则 举。达摩既迁化。葬于熊耳山。后魏使宋云。自西域回。遇於葱岭。见其持只履翩翩独逝。云问。师何往。祖曰。西天去。云归奏魏主。启圹视之。惟空棺。止存只履

  • 自爱经·佚名

    一卷,东晋昙无兰译。佛受舍卫国王四街道请,说三种自爱之法。有两商人见之,一人心念赞佛,一人心念毁佛,毁者,随即轹死,赞者,寻得作国王。请佛至其国内供养,佛为说最重五罪,一不忠孝,二恶心向罗汉,三谤佛,四破僧,五毁盗三宝物。

  •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智顗

    佛教著述。隋智述,灌顶记。一卷。原书无序跋和撰时。是一部阐述“觉意三昧”行法的著作。分六篇:一、辨法相;二、释觉意三昧名;三、释觉意三昧方便行;四、释觉意三昧明心相;五、释觉意三昧入正门;六、释觉意三昧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