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四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第四子摄颂曰。

烟筒坏色衣  鼻筒饮水器

针筒非宝物  眼药合并椎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具寿邬波离白世尊言。如世尊说。开诸苾刍畜歙烟筒。不知何物是所应作。佛言。唯除宝物余皆得畜。如世尊说开诸苾刍著坏色衣者。不知何物是佛言。以七种缕作者随意应畜。又开诸苾刍畜灌鼻筒。不知以何物作。佛言。除宝又开诸苾刍畜饮水器。不知以何物作。佛言。除宝。又开诸苾刍畜盛针筒者。不知以何物作。佛言。除宝。又许畜眼药椎及小药合。不知以何物作。佛言。除宝。余皆应畜。

第五子摄颂曰。

药器及[毯-炎+瞿]毹  承足枯泻药

苾刍不应作  当择死人衣

缘处同前。具寿邬波离白世尊言。如世尊说。开诸苾刍畜贮药器。当用何物。佛言。除诸宝物。又开诸苾刍畜用[毯-炎+瞿]毹。不知何者是所应畜。佛言。七种缕作应可畜持。又开诸苾刍为洗足故畜承足枮。不知何物。佛言。除宝。

缘处同前。时有长者。身婴重病。往医人处问言。贤首。以所宜药为我处方。医人答言。先食腻物令其动病。然后应可服于泻药。长者闻已遂服酥油。时有苾刍。是彼长者常所供养。来过其舍慰问病人气力安不答言。圣者。我仍带病。医人处方先服酥油后服泻药。时彼苾刍报长者曰。我善医方。尔有药直拟酬医者宜将与我。我有泻药可持与汝。长者闻已答言。甚善苾刍持药与彼令服。是时长者药利过度。令一使人疾往医所问言。贤首。我之家主药利不停。彼医问言。何人授药。使者报曰。有一苾刍医人闻已情生嗔忿。汝应往彼问是何药。及其覆往苾刍处问。时彼长者便已命终。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汝诸苾刍。不应卖药。若苾刍善医方者。起慈愍心应病与药然诸苾刍。不应与他泻药舍之而去。应自观察勿令过度。设有他行嘱人看守然后应去。仍报彼言。利若过度。应以某药为解。若有苾刍。受他价直然后与药。及以受雇为客作者。得恶作罪。

缘处同前。时有一人。负长者债。因被拘留经七八日。共立要契。某日当还。时负债人便作是念。期日既逼无可还彼。我应藏避。复更思惟。舍家逃窜此事为难。我当杀彼。是时长者近逝多林。为负债人之所杀害。身有衣服。六众见已共相谓言。今时丰足粪扫之衣。作是语已。即便共取。是时长者亲族来见恶言骂曰。圣者。著大仙衣作斯非法极为鄙贱。六众报曰。此非我杀。别有怨家来断其命。我等今者取粪扫衣。此有何过。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汝诸苾刍。不应辄取此粪扫衣。若其大众共知弃物。是衣应取。若不尔者得恶作罪。

第六子摄颂曰。

铁锅并杵杓  自身不负担

以食供父母  毛緂不充衣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具寿邬波离白世尊言。如佛所说。为温水故。开诸苾刍畜大铁锅令安锁者。以何物作。佛言。除宝。听诸苾刍为煎药故畜杓器者。以何物作。佛言。除宝。

缘处同前。时六众苾刍身自负担。或于肩上擎持大幞。时婆罗门居士见已讥曰。圣者我等俗人。为于父母妻子眷属。求觅衣食以身荷负。仁等为谁自为劳事。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汝诸苾刍。不应头背肩腰而为担负擎持大幞。若有犯者得恶作罪。

缘处同前。时有居士。娶妻未久便诞一息。颜貌端正人所乐观。父便为子设初生会。付诸乳母令其养育。子渐长大。于佛法出家。日初分时著衣持钵。入室罗伐城而行乞食。忽遇其父问曰。汝已出家。答言。出家。其父告曰。汝之此身由我生育。今得成长。于苦乐事须相忧念。汝弃出家谁当济我。苾刍报曰。我岂能为俗家之事。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父母于子能为难事荷负众苦。假令出家于父母处应须供给。时彼不知何物应与。佛言。应除衣钵余物供给。若无余物。可从施主随时乞求。若乞求难得。应以僧常所得利物共相供结。若无利物。应以僧常所食之分减取其半而为供济。若常乞食随他活者。以己所须满腹食内。应取其半济于父母。

缘处同前。时有施主。于聚落中造立住处供养众僧。有老苾刍依此而住。时老苾刍。为礼制底往逝多林。六众苾刍为贪利故。共作制法每为番次。常遣一人在门外立。邬波难陀次当其直。即于门外经行而住。遂遥见彼老苾刍来。便作是念。此何上座。我应就彼申其礼敬。到已问言。善来善来。彼便答曰。我今敬礼阿遮利耶。邬波难陀即作是念。此乃是其出家老叟。非但不识根本二师。亦复未曾知其敬法。便调之曰。善来老父。因即引入逝多林中。为作解劳令其暂息。时老苾刍白言。大德邬波难陀。我今须出彼时问曰。欲何所之。答曰。我礼制底事了还来。邬波难陀复劝令住。彼言。大德。我先不作在外住意。遂于本处留著三衣。故我不应久为停息。邬波难陀曰。此有三衣勿为忧虑。我当相与应守持之。即便授与大被毛緂小褥[毯-炎+瞿]毹。持作三衣并充下服。于日晡后鸣揵椎。时礼制底人悉皆共集。老苾刍曰。邬波难陀我暂出房旋礼制底。答言。老叟。汝无三衣云何礼敬。即取小褥充其下衣。又以粗绳绕腰缠束。复持毛緂以毛向外作嗢呾罗僧伽。重大毛緂亦毛向外作僧伽胝。既作是已报言。莫诃罗。今可随意而为礼敬。时老苾刍。既著衣已即出房外。诸苾刍见咸作是言。莫诃罗。何处著此戏弄衣来。答言。我此三衣皆以守持如佛所制何名戏耶。苾刍问曰。何人为汝持此三衣。答言。大德邬波难陀。诸人闻已咸作是言。除此人辈。谁复能为如此恶事。以缘白佛。佛言。长毛衣服有如是过。汝诸苾刍。但是一切长毛之物。咸悉不应持作三衣。若有犯者得恶作罪。如世尊说。制诸苾刍咸不应畜长毛三衣。时有净信婆罗门及诸居士。以上毛緂及余厚帔施诸苾刍。苾刍生疑便不敢受。彼诸居士报言。圣者。若佛世尊未出于世。我等便以外道为胜。今者世尊降临生界。我以仁等为上福田。施此微物。不蒙纳受。岂令我等舍善资粮从此世间趣于后世。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应为受取作彼物想守持而用。若是毛短体轻薄者。此物应作长衣持之。凡是厚大长毛等物。咸应作彼施主物心而为畜用。

第七子摄颂曰。

发爪窣睹波  任作鲜白色

随意安灯处  一畔出高檐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给孤独长者往世尊处。请世尊曰。我今愿以世尊发爪造窣睹波。唯愿世尊。慈哀听许。世尊告曰。当随意作。复言。世尊唯愿许。我于彼发爪窣睹波上。以鲜白物而为涂拭。复于其处行列然灯而为供养。佛言。皆随意作。长者以灯安在级上油下污塔。佛言。可于级下行列然灯。有犬食油坠损油器。长者白佛。请造灯树。佛言。随作。牛来触破。长者白佛。请为灯架。佛言。应作。四面安灯便非显望。长者白佛。请作高檐。佛言。随意。

第八子摄颂曰。

门户并檐屋  及以塔下基

赤石紫矿涂  此等皆随作

尔时给孤独长者白世尊言。唯愿许。我于发爪窣睹波中间空者。为作门户。复安檐屋并造塔基。复以赤石涂拭其柱。于塔壁上紫矿图画。佛言。随意。

第九子摄颂曰。

不应以橛钉  及升窣睹波

开许金银花  塔上以舍盖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诸苾刍众于供养时。欲以花鬘挂于塔上。即便登蹑。以钉钉塔挂诸花鬘。时婆罗门居士咸作是言。仁等大师久除钉刺。何故今者以钉钉之。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不应于窣睹波上尖刺钉之。若有犯者得恶作罪。然于创始造塔之时。应出傍橛作象牙杙。时诸苾刍至供养时。遂便登上窣睹波顶。而安灯盏。佛言。不于香台顶上而设灯明。若有犯者得恶作罪。时诸苾刍上窣睹波。安置幡盖供养之物。时婆罗门居士咸共讥嫌。不净登蹑。佛言。应使俗人。若无俗人应使求寂。若无求寂。诸苾刍等应先濯足净以香汤或涂香泥。作如是念。我今为欲供养大师。然后升塔。若异此者得恶作罪。若窣睹波形高大者。应可以绳系相轮下攀缘而上。有婆罗门居士。咸来诣发爪窣睹波处。各持花鬘奉献供养。所有干花而不摒除。不能净洁。佛言。摒除。时给孤独长者请世尊白。我今愿以金银花鬘供养发爪窣睹波。佛言。随作。塔上鸟栖不净秽污。欲于其上造立覆舍。佛言。应作。复为无门室闇损坏。佛言。随意开门。

第十子摄颂曰。

铁作窣睹波  及以金银等

许幡旗供养  并可用香油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给孤独长者请世尊曰。愿许我造铁窣睹波。佛言。随作。复言。欲以金银琉璃水精铜等造作。佛言。应作。虽作塔上未善庄严。欲以幡旗并杂缯彩而为供养。佛言。应作。时彼不解造旗法式。佛言。有四种旗。谓师子旗牛旗金翅鸟旗及龙旗等。于旗幡上画作四形复白佛言。我今先欲香油涂拭。次以紫矿郁金栴檀等作妙香水。洗发爪窣睹波。唯愿听许。佛言皆随意作。第三门了。

尼陀那别门第四总摄颂曰。

户镮随处用  沾衣大小便

染衣损认衣  赊衣果无净

第一子摄颂曰。

户镮倚带网  取米为众食

寺内作私房  居人应受用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具寿邬波离白佛言。如世尊说。于户扇上应安镮钮。苾刍不知当用何物。佛言。除宝余物应作。如世尊说。苾刍应作倚带。不知当用何物佛言。七种缕中随一应为。如世尊说。听畜网者。应用何物。佛言。茅蒯麻芒皆悉应作。世尊复说。许安窗网。当用何物。佛言。除宝余并应用。

缘处同前。于此城中有一长者。于三宝中深生敬信。意乐贤善。遂于露形外道娶女为妻。长者告曰。贤首。无上慈父是我大师。常所供养。及诸僧伽胜上福田。衣服饮食尔应供养。时诸苾刍常依僧次。日日之中恒至此家而受其食。时彼长者。遇有他缘诣余村邑。告其妻曰。我今有事须向彼村。如我在时。于佛僧处常为供养。勿令阙乏。答言。圣子。我依教作。时彼长者往苾刍处白言。圣者。我今有事须至余村。唯愿僧伽。恒依僧次就我家食。答言。可尔。时诸苾刍共相议曰彼长者妇先无信心。依僧次者及时早赴。时长者妻见苾刍至。恚而告曰。我未办食座复未敷。何故仁等平旦来至。时诸苾刍自相谓曰。彼长者妻久知无信。我等早至今已见嗔。明日临中应可就宅。时长者妇明朝凌旦。办食敷座而待苾刍。是时僧伽临中方至。女人报曰。圣者。我无余事业唯作此耶。我于晨朝早已办食并敷床座。何故仁等临午方来。时诸苾刍互相谓曰。我等早来已见嗔责。临中而至还复被诃。我等苾刍乞食常事。宜可巡家以自供济。更不往彼俗家而食。时彼长者事了还家问其妻曰。贤首。我诸圣者常来食不。答曰。唯初两日就斯受食。后更不来。长者思惟。应是我妇现悭吝相令诸圣者不来受食。时诸苾刍巡家乞食入长者门。长者见已问言。圣者。仁等何不常来受食。报言。长者。我等先是乞食之人。但持钵行足得充济。答言。圣者。只是我妇生悭吝心。然我田中岁禾新熟。随意持去以充午食。苾刍报曰。佛未听许。以缘白佛。佛言。作彼物想意。为僧伽持者。无犯。复有长者。于逝多林为诸苾刍造一别房。于其房内多置床褥及诸利养。时诸苾刍番次守护。将别房物置众物中。以缘白佛。佛言。其别房物随处受用。又将利养和杂众物。佛言。不应和杂。住别房者应可受用。

第二子摄颂曰。

随处当用物  营作人所须

器具食灯油  随施主应用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时有长者。于旧寺内别造一房。于彼房中多施床褥。及以利养并皆丰足。时诸苾刍便将别物入众物中佛言。应随住人而为受用。所有利养亦不应和随本施用。时诸苾刍分众利物。不肯分与别房住人。佛言。虽受别房亦与众利。时诸苾刍差授事人。以见别房遂不差遣。佛言。依次应差。于此城中有一乞食苾刍。劝彼施主归依三宝受五学处。复于一时。为彼施主。说七有事福业。赞其胜利。施主答曰。我亦能作当作何事。答言。应为僧伽造立住处。施主报曰。我有财物欲营福业。未有人助。苾刍曰。尔可将来我能助作。时彼施主持物授与。即请为造。苾刍领物安己房中。不为修造施主念曰。我暂往观。新造住处营作了未。施主既至。不曾见有营作之处。白言。圣者。何故多时不为营作。苾刍答曰。营作之具是我所须。此物并无若为兴建。施主报曰。我所施物何不充用。苾刍报曰。此物已属四方僧伽。谁能损用。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施主听者。应取此物作其器具。时此苾刍因行乞食到施主家。长者遥见作如是言。圣者。仁既日日巡家乞食我所造寺谁当捡挍。苾刍报曰。我岂忍饥为人造寺。长者答言。我所施物何不取食。报言。此物已属四方僧伽。佛未听许。以缘白佛。佛言。施主听者。应用便作上妙美好饮食随情食用。佛言。不应如是应食粗食。食粗食时无力捡挍。佛言。如僧常类苾刍食时。藏其器具内闇室中。复须灯油巡家而乞。时彼施主复见乞油问言。圣者。欲何所作。以事而答。长者报言。何不用物。具答如前。佛言。施主听者用时无犯。彼便通夜不灭灯明。佛言。不应经夜留灯。若收物竟便可灭除。如是应知。涂足等物所缘营事。准上应用。

第三子摄颂曰。

令雨沾僧物  夜半共分床

小座并依年  敷席咸同此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六众苾刍。披僧伽帔既出。各分置于露处。令雨烂坏。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大众卧具不应经夏令雨损坏。不收举者得恶作罪。时诸苾刍著僧伽衣浣染造钵令衣损坏佛言。若著众衣染衣造钵得恶作罪。六众苾刍人间游行。遇到一村。于彼村中有僧住处。夜过初更方始入寺。至亲友处各为解劳。六众告曰。汝诸具寿。大师正法现住于世。仁等如何而不依教。勿令于后生悔恨心。尔可随年授我卧具。时旧住人便于夜半。总集僧祇所有小座床褥。一处共分。六众苾刍便取卧具随处眠息。供给才了遂至天明。是时六众告诸苾刍。尔等收取卧具。吾欲进途。主人告曰。上座但求一夜自取身安。遂令大众得黄热病。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不应于夜分僧卧具。应随亲友一夜而住。若更停留可随年与若异此者得恶作罪。时六众苾刍游历人间至一聚落。于彼村中有一住处。既入寺已见旧床席。是时六众便于大床并诸弟子各随眠息。然此六众并是耆年。曾无有人辄能移动。自余耆宿便于地上随处而卧。至天明已诣逝多林。时诸苾刍见已告言。善来善来。所有游履得安乐不。答曰。宁有安乐。在地上卧竟夜不安。报言。具寿。尔于昨夜何处房眠。即以上事具告诸人。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若大床座及余敷褥。应从上座随次行与。

第四子摄颂曰。

大小便利处  经行不恼他

洗足及拭鞋  釜篦不夺用

缘处同前。时六众苾刍。常于大小便室来往经行。并共谈语教授读诵种种调戏。见他苾刍将欲入时。遂相遮止。告言。汝且莫入。我是耆年。故作稽留令他生恼。时诸苾刍起嫌贱心。以缘白佛。佛言。大小便处不应经行久住相恼。若有犯者得越法罪。时六众苾刍于洗足处贮水瓮边。驱他令起自言。我是耆年。应合先用。佛言。于洗足处若先洗时事未了者。不应强唤令起。得越法罪。时有苾刍前入小便。六众后至告言。我老。佛言。于先到者即可前入。此处不应随其年次。复有苾刍。洗足欲半。六众后来告言。我大汝应相避。佛言不应如是。凡为上座须识时宜。虽合在先看事未周不应令起。若令起者得越法罪。时有苾刍。以物拭鞋可欲将半。六众见夺报言。我老。佛言。不应依年待先用竟。未了夺者得越法罪。复有苾刍。釜中煎药尚未煎半。六众便夺答言。我老。此应先用。泻之于地自将其釜。佛言。不合依年。待先事毕然后方用。若不依者得越法罪。僧祇铁篦苾刍先用搅药未了。六众复夺佛言不应。若有犯者。得越法罪。

第五子摄颂曰。

染釜及水瓶  僧钵并饮器

刀石爪鼻物  支床不问年

缘处同前。有诸苾刍。用僧伽染器瓶釜等物。以煮染汁事欲将半。六众报曰。我应先用。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不应依年。待先用竟。若强夺者得越法罪。时有苾刍。先用众钵食犹未了。六众告曰。我是耆年应与我用。以缘白佛。佛言。待彼食了不应强取。若故夺者得越法罪。饮水器物准上应知。时有苾刍剃发将半。六众来至遂夺其刀。佛言。若剃未了不应取用。其磨刀石准上应知。剪甲小刀用割才半。净鼻钳子现用未了。及支床物。彼卧时夺。以缘白佛。佛言。此等诸物并不依年。待彼事终。方可就取。若不依者。得越法罪。

第六子摄颂曰。

羯耻那衣[巾*((宋-木)/登)]  絣线正缝时

染汁杂物等  用时不应夺

缘处同前。是时大众有羯耻那衣[巾*((宋-木)/登)]。有一苾刍。用此衣[巾*((宋-木)/登)]张僧伽胝等。作衣才半。六众来见即便强夺。我是耆宿。理应先用。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他用未了不应辄夺。待彼事毕方可取之。如其夺者得越法罪。如是应知。絣线缝刺才半用时。六众便夺。佛言。待了方取。不竟取者得越法罪。若用染汁刀子及针剃发衣坐砧。皆不应夺。准前应知。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四

猜你喜欢
  根本说一切有部目得迦卷第九·佚名
  卷第八(荒字号)·朱时恩
  华严镜灯章·续法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三卷·马鸣
  卷第六·佚名
  四十二章经·佚名
   第九則  趙州東西南北·胡兰成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六·明佺
  通玄百问·佚名
  法演禅师语录卷上·法演
  答李近聃书·太虚
  卷七十三·佚名
  菩提行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刻金刚般若经赞述序·窥基
  华译马鸣菩萨所著书述要·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黄简·唐圭璋

      简一名居简,字元易,号东浦,建安人,隐居吴郡光福山。嘉熙中卒   眼儿媚   画楼濒水翠梧阴。清夜理瑶琴。打窗风雨,逼帘烟月,种种关心。   当时不道春无价,幽梦费重寻。难忘最是,鲛绡晕满,蟫锦香沉。   柳梢青   

  • ●頥山诗话原序·安磐

      頥山老农曰夫诗言志诗话又以论诗也故诗难而论诗又难也夫作者皆禀灵含异各充其极缛旨绮文情变气殊故以浅涉者不能深以泛猎者不能得以已见者不能该以辞类者不能达意诡于本指鉴左于微向其于标能振芳益逺哉夫立标以示

  • 十八家诗抄·卷八·曾国藩

      杜工部五古下九十五首  杜鹃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  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瞋。仍

  • ●千金记目录·沈采

    第一齣 开宗第二齣 遇仙第三齣 省女第四齣 励兵第五齣 抱怨第六齣 推食第七齣 招集第八齣 受辱第九齣 宵征第十齣 投阃第十一齣 受骗第十二齣 入关第十三齣 会宴第十四齣 夜宴第十五齣 代谢第十六齣 

  • 第四折·佚名

    (净扮馆驿子上,诗云)驿宰官衔也自荣,单被承差打灭我威风。如今不贪这等衙门坐,不如依还着我做差公。自家是个馆驿子,一应官员人等打差的,都到我这驿里安下。我在这馆驿门首等侯,看有甚么人来。(小末扮春郎冠带引祗从上,云)小

  • 第一折·关汉卿

    (冲末王员外同旦儿、净家童上)(王员外云)耕牛无宿料,仓鼠有余粮。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自家汴梁人氏,姓王,名荣,字彦实。嫡亲的两口儿,浑家刘氏。我在这汴梁城中开着个解典库,家中颇有资财,人口顺呼唤作王员外。此处有一人姓裴

  • 死水·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

  •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七·汪楫

      崇禎五年三月   ○崇禎五年三月   五年壬申三月戊戌朔帝諭章奏科鈔送部最宜迅密今除兵科掌印官外每日令輪官一員赴會極門專接奏本每遇批發邊情軍務本官親接隨將某本應鈔傳某本不應鈔傳註明如有仍漏洩者查究

  • 卷二十二·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二十二宋 张九成 撰万章章句上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曰长息问于公明髙曰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

  • 提要·汪藻

    【臣】等谨案靖康要録十二卷不着撰人名氏陈振孙书录解题曰靖康要録五卷不知作者记钦宗在储时及靖康一年之事按日编次凡政事制度及诏诰之类皆详载焉其与金国和战诸事编载尤详云云是振孙之时已莫知出谁手矣今观其书记事

  • 七四八 军机大臣奏查明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七四八 军机大臣奏查明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七日*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

  • ·祭溺海兵民文·丁曰健

    维大清道光二十有九年,岁次己酉,六月丁卯朔越祭日乙酉,某谨陈羊一、豕一、清酒、面饭致祭于海洋溺亡兵民之灵而告之曰:共托兮大造,我与若兮同行海岛。倏独于尔兮沦亡,何昊天兮不吊?夫谁非生之者之所珍兮,竟沉没

  • ·会镇请设太平船装载兵骸并运送马匹议·丁曰健

    窃照台地向有太平船二只,专为运送兵丁骸骨,并附搭客柩而设。历系招募郊商举充,来去自由,并非官为经理,是以随设随废,及时另举承充。该船户等固视为畏途,而地方文武官吏亦不暇问及;废弃已将十载。综计检拾出土之

  • 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司马迁

    【索隐】:景帝子十四人,一武帝,馀十三人为王,汉书谓之“景十三王”。此名“五宗”者,十三人为王,其母五人,同母者为宗也。孝景皇帝子凡十三人为王,而母五人,同母者为宗亲。栗姬子曰荣、德、阏于。【索隐】:阏音遏。汉书无“于

  • 厉树雄·佚名

    厉树雄先生小传厉先生名汝熊字树雄浙江定海人也曾祖白华山人以诗名于时乃兄汝燕留学英国习航空实为中国飞行家之第一人先生幼攻书史聪颖过人未几弃儒而商中华民国纪元先生来春申锐志商业颇为名公巨子所器重民国五年奉

  • 春秋集传微旨卷下·陆淳

    唐 陆淳 撰成公元年秋王师败绩于茅戎左氏云晋侯使瑕嘉平戎于王单襄公如晋拜成刘康公徼戎将遂伐之叔服曰背盟而欺大国此必败背盟不祥欺大国不义神人弗助将何以胜不听遂伐茅戎三月癸未败绩于徐吾氏凡京师败曰王师败绩

  • 卷一百四十七·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四十五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意界若常若无常。不应观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若常若无常

  • 卷二·晁迥

    一念照了一念之菩提也一念宴息一念之湼盘也三心日夕趣向依止欲念念常然故或黙或语而匪疾匪徐夫如是虽曰微细善缘傥积习纯熟何忧失之沦坠哉深根固蔕长生久视道家保身之要也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释氏清心之要也上智明了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