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华严镜灯章

清浙水慈云沙门续法集

门人如朗较

昔藏和尚。为不了事事无碍法界旨者。设巧方便。於一暗室。中供五佛。像前各然一灯照之。取十圆镜。安置十方。面面相对。影影交涉。学者因此。悟入剎海涉入重重无尽之旨。今亦就此一喻。以演贤宗百门。

初辨时。东方第一佛前。平旦然灯破暗。先照时华严会也。一近东第二佛。傍午然灯破暗。初转阿含会。当中第三佛。饷午然灯破暗。中转深密会。近西第四佛。过午然灯破暗。后转妙智会。皆名转照时也。(二)西方第五佛前。将晚然灯破暗。还照时法华会也(三)。

一剎那中。顿然五灯。即破一室千年之暗。现起十方镜中佛像。名为唯约一念。(四)不唯剎那如此。在於一日皆然。名为尽该一化。(五)现今既尔。过未亦然。名遍三际。(六)今午现影。与昨午明午一同。名为摄同类劫。(七)昨晚今早现影。与明早作午同。名为收异类劫。(八)日日三照。不异一念。则今一念。即摄多日。名为以念摄劫。(九)日中有念。念既摄日。念中有日。日复多念。念念既不尽。日日亦无穷。名为劫念重收。(十)一室日念既尔。多室日念亦然。名为异类界劫。(十一)此一日念。彼多日念。相摄相入。名为彼此摄入。(十二)本非时念。依镜灯故。成时成念。镜灯常遍。时念常遍。名为以本收末。(十三)以上喻通别三时也。

次叙仪。东一镜灯为本。余方镜灯为末。本影末影。始终俱齐。名本末门。(十四)分东镜灯。然至西灯。名起末门。(十五)摄西光影。还於东处。名归本门。(十六)本灯末灯。相成无碍。名无碍门。(十七)或见一灯。或见多灯。各随机便。名不定门。(十八)或见此灯。不见彼灯。或同见彼。或不相见。名显密门。(十九)本末一多镜灯光影。一时顿现。名顿演门。(二十)一多光影本来虚寂。名寂寞门。(二十一)尽前后际镜灯亦尔。名该通门。(二十二)时时交涉。处处遍周。名无尽门(二十三)。

三约教。镜灯佛像。从因缘生。小教也。(二十四)建立法相。唯识所作。名立相。法相因缘。彻底唯空。名破相。皆始教也。(二十五)虽是彻底唯空。不碍藏心缘起。终教也。(二十六)虽复幻有宛然。不碍真性寂灭。顿教也。(二十七)灯光镜像。同时圆遍。重重摄入。尽成事事无碍法界。圆教也(二十八)。

四显宗。随光影相。起有无执。名法执宗。(二十九)镜影灯光佛像。一一宛然具足。名法相宗。(三十)佛佛互现金像。各各皆无自性。名无相宗。(三十一)即此灯光。空而常有。名缘起宗。(三十二)即彼镜影。有而常空。名寂灭宗。(三十三)五盏灯光。参而不杂。五尊佛像。即而不离。镜现佛灯。遍容无尽。名圆融宗(三十四)。

五明观。先所依体事。佛镜灯光。照彻地下穴暗。如地狱瞋法界也。(三十五)地中泥暗。如饿鬼贪法界也。(三十六)地面砖暗。如畜生痴法界也。(三十七)地上瓶盆。如修罗慢法界也。(三十八)室中几筵。如人戒善法界也。(三十九)室中门屏。如天禅定法界也。(四十)室中柱暗。如声闻谛法界也。(四十一)屋上梁暗。如支佛缘法界也。(四十二)屋上椽板。如菩萨度法界也。(四十三)屋顶瓦窗。如诸佛觉法界也(四十四)。

镜灯光影。是教。有无即离。是义。教义对也。(四十五)相本幻妄。名事。性本真实。名理。理事对也。(四十六)历缘所对。名境。发起能观。名智。境智对也。(四十七)念念生灭。名行。前非中后。名位。行位对也。(四十八)初加然照为因。后发光影为果。因果对也。(四十九)安处为依。镜佛为正。依正对也。(五十)火铜金为体。然照容为用。体用对也。(五十一)能现镜灯。为人。所现光影。为法。人法对也。(五十二)明显美好。为顺。暗隐丑恶。为逆。逆顺对也。(五十三)物境来对。为感。随顺现影。为应。感应对也(五十四)。

次能依观法。光影本虚。是名真空绝相观。

影像性非断空。名为色非断空门。(五十五)影像相非真空。名为色非真空门。(五十六)影相断空。皆非真空。名为色空非空门。(五十七)影相断空。皆即真空。名为色即是空门(五十八)此上四门。皆会影像相分。归於真空理性。总名会色归空。初句也。断空非影像性。名为空非幻色门。(五十九)真空非影像相。名为空非实色门。(六十)真空非是断空影相。名为空非空色门。(六十一)真空即是断空影相。名为空即是色门。(六十二)此上四门。皆明真空理性。即是光影相分。总名明空即色。次句也。光影像相。举体不异真空无性。真空无性。举体不异光影像相。名为空色无碍门。三句也。(六十三)此真空性。色空即离。迥绝无迹。名为泯绝无寄门。四句也(六十四)。

彼光影像用相。与火铜金体性。镕融无碍。是名理事无碍观。

金该佛。镜全影。灯彻光。名为理遍於事门。(六十五)佛该金。影全镜。光彻灯。名为事遍於理门。(六十六)依金镜灯。成佛影光。名为依理成事门。(六十七)由佛影光。显金镜灯。名为事能显理门。(六十八)见金镜时。无像可得。名为以理夺事门。(六十九)见光影时。亦无灯镜。名为事能隐理门。(七十)其实金镜即像。名为真理即事门。(七十一)而像光即金灯。名为事法即理门。(七十二)金镜灯体。非光影相。名为真理非事门。(七十三)先影像相。非灯镜体。名为事法非理门(七十四)。

火铜金既容遍。光影像亦容遍。是名周遍含容观。

火铜金。如光影像大小一多显现差别。名为理如事法门。(七十五)光影像。如火铜金普遍广大彻於三世。名为事如真理门。(七十六)一灯光。一镜影。广容无量灯光无量镜影。名为事含理事门。(七十七)镜影灯光。不离一处。全遍十方。名为通局无碍门。(七十八)镜灯佛像。不坏一狭小相。能容广大光影。名为广狭无碍门。(七十九)一光一影。遍余多光影时。还能容余多光多影。名为遍容无碍门。(八十)余多光影。摄此一光影时。即还入此一光一影。名为摄入无碍门。(八十一)一光一影。与多光多影。不唯能入多一光影。亦且能摄多一光影。名为交涉无碍门。(八十二)多光多影。与一光一影。不唯所摄一多光影。亦且所入一多光影。名为相在无碍门。(八十三)一光影与多光影相即。能摄入与所摄入双融。名为普融无碍门(八十四)。

一多光影。同时顿具。名为同时具足相应门。(八十五)遍容无边光影。而不坏本一位。名为广狭自在无碍门。(八十六)一光影中。摄多光影。多光影中。摄一光影。名为一多相容不同门。(八十七)此光影容彼光影。彼便即此。此光影遍彼光影。此便即彼。名为诸法相即自在门。(八十八)见东镜灯光影。东显西隐。见西镜灯光影。西显东隐。余方例知。名为秘密隐显俱成门。(八十九)一镜影中。容多光影佛像。名为微细相容安立门。(九十)东镜摄余八镜光影。带入西镜。西镜现於诸镜光影。东西镜尔。余镜例然。镜影既尔。灯光佛像重现亦然。名为因陀罗网境界门。(九十一)见一镜影。即是见於无尽镜影见一佛光。即是见於无尽佛光。名为托事显法生解门。(九十二)一念现尔。日月现然。岁现若尔。劫现亦然。年月劫现。还同今念。名为十世隔法异成门。(九十三)一镜一灯一佛为主。余多镜灯佛像为伴。名为主伴圆明具德门(九十四)。

镜影灯光佛像是总相。(九十五)一多彼此摄入是别相。(九十六)同一缘起是同相。(九十七)彼此不滥是异相。(九十八)一多合会始成镜影是成相。(九十九)镜灯佛像各归本位是坏相(一百)。

此等百门法喻。若能谛审观察。则余十十无尽法门。无不豁然而贯通矣。

猜你喜欢
  分身集会·佚名
  万善同归集序·延寿
  在首都佛学会答问·太虚
  卷第二十三·佚名
  卷第九·佚名
  略述西藏之佛教序·太虚
  序品第一·佚名
  云居佛印元禅师·惠洪
  觉魔品第四十七·佚名
  卷第二十七·志磐
  首楞严经玄义卷上(并序)·智旭
  卷第一百·佚名
  刊板后记·志磐
  卷二百六十三·佚名
  学佛先从做人起·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呻吟语·徐志摩

    我亦愿意赞美这神奇的宇宙,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有忧愁, 像一只没挂累的梅花雀, 清朝上歌唱,黄昏时跳跃;——假如她清风似的常在我的左右!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 但如今膏火是我

  • 卷九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九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曲洧存稿朱弁字少章徽州婺源人建炎初授修武郎借吉州团练使副王伦使金通问被拘凡十九年绍兴十三年始与洪皓张邵南归易宣教郎直秘阁主管佑神观卒有聘游集

  • 外集卷七·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外集卷七怀思怀思赋          【晋】夏侯惇何天地之悠长悼人生之短浅思纵欲以求欢茍抑沉以避免嗟圣王之制作所以贵夫善善信循道以从法何世路之迍蹇始洁操以迄今每适道而靡违思典言

  • 第四十一回 察钤音异僧献技 失军律醉汉遭擒·蔡东藩

      却说后赵主石勒,乘晋内乱,连夺司豫青徐兖诸州,见三十五回。复遣兵进扰江淮,攻陷寿春。见三十九回。一面令石虎等率众四万,从轵关西行,往攻刘曜,略定河东五十余县,进迫蒲坂。曜大发水陆各军,亲自督领,由卫关北渡黄河,为蒲坂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九十九·佚名

    嘉靖三十二年六月丙子朔○丁丑总督京营平江伯陈圭请发子粒银修造营厅器械户部复议留前银凑支马草兵部言如户部议则工费无从处办宜仍依圭请且今营操犒赏费无所出请并令户部给之 上以让户部户部请以顺天保定二府子粒银

  • ●附录·高宇泰

    全序明故兵部员外郎檗庵高公墓石表高武部宇泰传何跋傅跋张跋张序校例全序前武部高公檗庵「雪交亭集」十二卷,桑海间着述也。自甲申以后,分年为纪,至于癸巳而止;又有「特纪」、「附纪」。凡忠臣、义士、烈妇皆有小传,并录其

  • 卷三十一·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三十一宋 徐天麟 撰职官一上公【四辅师友附】太师【臣天麟按沈约宋书云汉制保傅在三公上号曰上公】太师古官平帝元始元年初置位在太傅上【百官表下同】太傅太傅古官高后元年初置金印紫绶後省

  • 大略篇第二十七·荀况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天子外屏,诸侯内屏,礼也。外屏、不欲见外也;内屏、不欲见内也。诸侯召其臣,臣不俟驾,颠倒衣裳而走,礼也。诗曰:“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 論語全解卷八·陈祥道

    衞靈公第十五 

  • 论语通卷三·胡炳文

    <经部,四书类,四书通__论语通>钦定全书四库论语通卷三      元 胡炳文 撰朱子集注公冶长第五此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葢格物穷理之一端也凡二十七章胡氏以为疑多子贡之徒所记云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絏之中

  • 卷四百五十一·佚名

    △第二分梦行品第五十六尔时具寿舍利子问善现言:若菩萨摩诃萨梦中行此三三摩地。於深般若波罗蜜多。有增益不。善现答言:若菩萨摩诃萨昼时行此三三摩地。於深般若波罗蜜多有增益者,彼梦中行亦有增益。何以故?舍利子,昼与梦

  • 艳诗·佚名

    有一位管刑法的官员陈君,年老辞职还乡,为信佛因缘,途中参访法演禅师,问道:&ldquo;如何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rdquo;法演禅师是有道高僧,但解释问题时却用艳诗回答道:&ldquo;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此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七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七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长寿品前之三品严观所安。此品存本但改命为长。移寿在下西方语倒不移亦善。译人左右应无别意。恐依上文。当知如来即是长寿。或依偈初。云何得长寿长只是

  • 卷第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十有余师说。色法虽有同类因。而在此身非余身。相似为因非不相似如此身羯剌蓝位。与此身羯剌蓝位为同类因。与余位作缘非因。

  • 卷第三·宗密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第三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撰别行疏 圭峰草堂寺沙门宗密述随疏钞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别行一卷 △第四释经名题大方广佛至一卷於中二先解总题后明品目

  • 九华集·员兴宗

    诗文集。南宋员兴宗撰。25卷。凡诗4卷,奏议3卷,表策4卷,书启小简5卷,论2卷,记序2卷,偈子疏文1卷,《论语解》1卷,《老子解略》1卷,《西陲笔略》1卷,《绍兴采石大战始末》1卷。又附录1卷。兴宗字显道,隆州仁寿(今属四川)人,未第时读

  • 猫苑·黄汉

    清人黄汉仿昔人《虎荟》、《蟹谱》、《蟋蟀经》之例,广为搜辑,博采散见于各种书籍中关于猫的记载而加上颇有见地的按语撰成此书。全书2卷,分种类、形相、毛色、灵异、名物、故事、品藻七门,条分缕析,典故诗文各以类从

  • 文赋·陆机

    文学理论论文。晋人陆机作。全文载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论作文之利害所由”。文中比较广泛和系统地论述了文学创作上的许多问题,第一次论述了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对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