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黄简

  简一名居简,字元易,号东浦,建安人,隐居吴郡光福山。嘉熙中卒

  眼儿媚

  画楼濒水翠梧阴。清夜理瑶琴。打窗风雨,逼帘烟月,种种关心。

  当时不道春无价,幽梦费重寻。难忘最是,鲛绡晕满,蟫锦香沉。

  柳梢青

  病酒心情。唤愁无限,可奈流莺。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

  天涯翠山献层层。是多少、长亭短亭。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

  玉楼春

  龟纹晓扇堆云母。

  日上彩阑新过雨。

  眉心犹带宝觥酲,

  耳性已通银字谱。

  密奁彩索看着午。

  晕素分红能几许。

  妆成挼镜问春风,

  比似庭花谁解语。

猜你喜欢
  卷七百五十九·彭定求
  卷三百零一·彭定求
  刘浚·唐圭璋
  文笔要诀 全文·杜正伦
  第二十四回 县官惧祸火灼祸中·佚名
  第二十七出 别施·梁辰鱼
  第二折·佚名
  邓玉宾·隋树森
  吕洞宾三醉岳阳楼·臧懋循
  四集卷四十五·乾隆
  卷142 ·佚名
  卷一百五十·冯惟讷
  卷六十二·朱彝尊
  卷十九·胡文学
  卷六百三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林淳·唐圭璋

      淳字太冲,三山(即今福州)人。乾道八年(1172),以奉议郎为泾县令,修复古塘,民多称之。(淳熙三山志有长溪林淳,隆兴元年进士,潮阳尉,或即一人。)   水调歌头   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   潇洒东湖上,夜雨洗清秋。朝来尘霁,凝

  • ●序·先著

    诗之道广,而词之体轻。道广则穷天际地,体物状变,历古今作者而犹未穷。体轻则转喉庆拍,倾耳赏心而足矣。诗自三言、四言,多至九字、十二字,一韵而止,未有数不齐、体不纯者。词则字数长短参锴,比合而成之。唐以前之乐府,则诗载其

  • 三集卷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六古今体一百十五首【庚辰六】雨後昆明湖泛舟骋望半夜嘉霖晓快晴勑几暇偶泛昆明稳同天上坐春水爽学秋风动石鲸出緑柳隂知岸远入红莲路荡舟轻玉峯真似蓬莱岛祗许遥遥镜里呈登望蟾阁极顶放歌高

  • 卷十六·钱子正

    钦定四库全书三华集卷十六明 钱仲益 撰锦树集六七言排律和苏先生元日早朝韵逺闻长乐晓钟声防树珠灯照殿明太史奏云龙五色伶伦协律鳯双鸣厯颁春令尊周典斗转寅杓纪夏正立仗神驹长夹陛守闗驯象正当楹肃参法驾森冠冕严

  • 三体唐诗巻六·周弼

    宋 周弼 编詹事府詹事高士奇辑注前虚后实云阳馆与韩升卿宿别【云阳县在京兆】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酧畅当 耿纬同防漆沮后【舆地广记曰漆沮不

  • 卷下·刘餗

      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曰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也。   武后时,投匭者或不陈事,而谩以嘲戏之言,于是乃置使先阅其书奏,然后投之,匭院有司,自此始也。   徐大理有功,每见武后将杀人,必据法廷争。

  • 卷之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瓴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一六一夹单禀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一一三二三—三三·佚名

    抚院行营中军府周、北右营游府翁、新竹知县方,会禀巡抚刘:处理兵下滋闹经过,并请示销案敬会禀者,本年四月二十五日,奉宪台批据标下等,会禀监提犯兵吴瑞启正法日期,并查讯滋事大概情形由,奉批:「据禀已悉,(云

  • ·修造台澎提学道署初记·丁曰健

    今皇上御极之三年,春王正月、甲子上元,修造提学道署;崇国体,急时政,定民心也。提学道署在郡垣西定下坊;后枕内山、前环瀛海,形胜地也。群僚之跻跄,士庶之瞻仰,政治之因革,于是乎在。自入版图以来,几二百年矣;始为台

  • 李子雄传·李延寿

    李子雄年少时便慷慨有大志,陕州被周攻破后,他随着周军进入长安。李子雄家世代都是读书人,学业自通,他却还独自学习骑马、射箭。他的哥哥子旦劝他说“:弃文而崇尚武功,不是士大夫的本分啊。”李子雄说“:自古以来忠诚的大臣文

  • 萧迂鲁传·脱脱

    萧迂鲁,字胡突堇,五院部人。父萧约质,曾任节度使等职。迂鲁在重熙年间任牌印郎君。清宁九年(1063),国家已经平定重元之乱,其党人郭九等人逃亡,诏令迂鲁追捕,擒获之,迁护卫太保。咸雍元年(1065),出使宋商议边事,很合道宗心意,因此

  • 卷二十六·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微书卷二十六明 孙防 编论语摘辅象贲居子曰皆圣人也则皆可为帝若王孰使之辅哉摘也孰摘之象也荧惑之下为小儿太白之降为老人皆象也后世之谪星谪仙谪天女或世见或不世见也于圣贤羣辅録幸而得此焉谓纬书

  • 卷五·佚名

    善男子,复有十法。名菩萨具旃衣。何等为十。不随染欲名为旃衣。不随瞋故名为旃衣。不随痴故名为旃衣。不随恼害故名为旃衣。不随贪嫉故名为旃衣。不随憍慢吾我故名为旃衣。不为人知故名为旃衣。不为名闻利养故名为旃衣

  • 卷四·佚名

    普智菩萨。复问普贤。何谓身业。何谓为体。何谓言辞。何谓口净。何谓善清净。何谓所护而善摄。何谓菩萨所修章训常劝乐众生界。何谓菩萨等心。何谓发意。何谓心遍。何谓诸根。何谓志性。何谓性和。何谓应时。何谓应信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九·圆悟克勤

    小参二夹山寺入院小参。师云。收光摄彩信天真。事事圆成物物新。内既无心外无相。更于何处觅通津。还有透得赵州关底么。试出众相。见问承师有言逶得赵州关。如何是夹山关。师云。退身三百步。进云。恁么则九天云静鹤

  • 渔樵闲话录·苏轼

    又名《渔樵闲话》。笔记小说。旧题宋苏轼著。上下二篇。此书借渔樵之间对话,谈诸如祸福成败一类人生道理,“其间往往辄语及朝政故事”(上篇),并常以唐人小说(如唐明皇故事、裴铏《传奇》)为议论之喻。明赵开美称其“句句

  • 道德真经注·李荣

    四卷。初唐李荣(生卒年不详)撰。李荣,初唐元天观道士,号任真子,为高宗、武后间人。撰有《道德真经注》四卷。仅存一至三十六章。旧题称: “元天观道士李荣注”。书分《道经》、《德经》二经。《道经》末章与《德经》

  • 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九品往生之差别且教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