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八

弘治十年八月庚午朔南京通政使司左参议夏崇文奏近南京给事中郎滋等劾臣赃罪多端盖因南京吏部都察院会各堂上官考察所属官臣考本司经历李琎素行不谨黜退琎知臣与六科因公文行移相恶遂捏言造谤刻板印行投送六科及各衙门街市以快私忿滋等劾臣之原实由于此荷蒙 圣明留臣供职臣思自古人臣为言官所劾多不辩曲直力求退避盖餋忠厚之风长廉耻之节也第琎系臣考退属官有例不许摭拾乃阴谋诬陷比之匿名文书其毒尤甚臣若隐忍不言后凡报复私忿者孰不效琎所为恐刁风益自琎而兴士气或由臣而沮乞敕都察院追出印票明与辩理若臣赃罪是实臣当万死无词并乞明示南京通政司与六科行移体式永为遵守庶职司不因臣愚昧而废臣退伏里闾死且不朽吏科因参云夏崇文自陈归田大节似乎可观然原情近于讦构既云被考属官有例不许摭拾岂被劾不职京官有例许摭拾言官乎行移体式自有定制但遵公道何恤私嫌吏部通具覆奏 上曰夏崇文已有旨留用其令用心供职盖六科行移通政司旧制俱用呈文通政徐说畏其弹劾不能执始用手本崇文继之欲复其旧于是南科嚣然劾之而北科亦为助驳朝廷洞见其情亦不究竟其事云

○命户部发银五万两于居庸关召□上纳粮料各二万石草二十万束以备边储

○工部覆议南京吏部尚书倪岳等所陈罢营建审营缮防要害定输纳并差遣五事皆切中时弊宜如所言得旨织造内官不必取回余悉从之○辛未实授试监察御史华琏袁经林世远陈恪车梁陈珀李良刘峣曹玉卢仪蓝章陆偁公勉仁王冠王宪袁佐石禄王约金洪孙鄘李咨尹洪周鲁刘弼王凯王术吴学何琛仇仁弋楅为监察御史琏经世远河南道恪梁珀良狭西道峣玉云南道仪章贵州道偁勉仁冠宪江西道佐福建道木□录约洪山西道鄘咨洪湖广道鲁弼山东道凯术学四川道琛仁广西道楅广东道

○升总督两广军务都察院右都御史邓廷瓒为左都御史总督漕运左副都御史李蕙为右都御史南京刑部右侍郎萧祯为南京工部尚书巡抚狭西右副都御史许进为户部右侍郎廷瓒蕙俱仍旧总督兼理巡抚

○升太常寺寺丞冯宗远为本寺少卿时少卿员缺吏部疏上提督四夷馆少卿王佐及太仆寺少卿王珩二人名而特用宗远宗远本以黄冠进也○命以宁化王府退出屯种地三百一十余顷给民耕种其水地亩收税一斗七合平地亩五升八合坡滩等地亩三升愿上折色者依时价徵银以旧拟税粮太重也

○命再给听征马内万匹草料一月以边报未宁马难归牧也

○壬申赐周府世子安氵横庶长子名曰睦木审第二子曰睦梠第三子曰睦梀第四子曰睦桎临湍荣惠王庶第四子曰安漮河清昭和王庶第三子曰安澻原武康僖王庶第十子曰安湒汝阳王庶第十子曰安滶镇平王庶第二子曰安泭第三子曰安浍镇国将军子土□蓬庶第九子曰同锧子切庶第七子曰同锔子埚庶第二子曰同鑺第三子曰同鏶同金□牢庶第二子曰安淮同钮庶第五子曰安瀷同鑮庶第八子曰安测第九子曰安浑同铹嫡长子曰安瀳第二子曰安涤庶第三子曰安滀嫡第四子曰安准安澓庶长子曰睦槿安淡庶长子曰睦楉安氵□员嫡长子曰睦栋辅国将军同錥庶第三子曰安潝同銎嫡第四子曰安濢同鏸庶第二子曰安沚同金□丸嫡第五子曰安湄庶第六子曰安沼第七子曰安洎同锐庶第二子曰安浪第三子曰安氵往同鉎嫡长子曰安渗第二子曰安溃同鏻嫡长子曰安沶第二子曰安汝同镏庶第二子曰安澺同鍷庶长子曰安滆嫡第二子曰安沸同金□八嫡长子曰安溬庶第二子曰安浙同釒己庶长子曰安湋同鈅庶第三子曰安氵□鲜同铄庶长子曰安泌第二子曰安沺安渑嫡长子曰睦檀崇府瑞安王嫡长子曰厚熛庶长子曰厚火□多鲁王嫡第六子曰当淴世子当漎庶长子曰建梮安丘王庶第六子曰健樈阳信王嫡第二子曰健椅镇国将军当沿嫡第二子曰健枚□育当渿庶第二子曰健槿当潩嫡长子曰健桥庶长子曰健档辅国将军当淍庶第三子曰健栐当湘嫡长子曰健木霍当泭庶第二子曰健栯晋府革爵阳曲王钟鍑第六子曰奇氵□逢镇国将军钟金□耑第七子曰奇氵靓钟金□唇第七子曰奇汲钟金□力第七子曰奇滶钟金□宝第三子曰奇瀷奇濣第二子曰表檬奇濒第二子曰表栝奇浦庶第五子曰表概辅国将军钟铦嫡第三子曰奇泺奇渗第三子曰表椫奇弥第二子曰表檴奇滨第二子曰表桡奇湲嫡长子曰表椟庶人奇氵休长子曰表柍第二子曰表梫楚府永安王庶第二子曰显櫅辅国将军荣淙庶长子曰显楢荣濲嫡第三子曰显檄韩府镇国将军徵□金□亚□庶双生二子曰偕添偕浐辽府镇国将军恩铁嫡第二子曰宠潩代府和川王庶子曰俊檥俊榏俊杫博野端穆王第九子曰俊杩灵丘王长子聪滆长子曰俊格镇国将军仕垩第五子曰成銂成鋜庶第二子曰聪灌成銴第四子曰聪洺第五子曰聪滽成鑴第二子曰聪蒙聪潜庶长子曰俊檀庶第二子曰俊杷聪淖庶子曰俊楝辅国将军成铃嫡第三子曰聪氵靓第四子曰聪氵□简成錪庶长子曰聪潕成錂嫡长子曰聪汪第二子曰聪涛成鎑庶长子曰聪泞成沸第二子曰聪涟成高攵□金第三子曰聪濯成锑庶长子曰聪淕嫡第二子曰聪湝宁府镇国将军觐铤嫡长子曰宸潜庆府庶长子曰台浤赵府镇国将军见溶第五子曰祐木□符靖江王府辅国将军相王已嫡次子曰规目□制奉国中尉约超嫡长子曰经擢

○命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李杰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讲学士焦芳充纂修大明会典副总裁

○甲戌卯刻南京金星见辰位

○乙亥升巡抚山东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熊翀为左副都御史巡抚狭西顺天府府尹张玉为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

○传旨升太常寺典簿赵继宗协律郎王福广为本寺寺丞继宗等俱以黄冠进也

○命遵化卫指挥佥事马善守备蓟州等城以都指挥体统行事

○兵部奏近京地多被水灾寄养马重为民困请下北直隶山东河南应角□羊弘治十年备用马以十分为率起角□羊五分其五分存留本处寄养南直隶徐州并所属各县应角□羊马皆留本处不必起角□羊从之

○丁丑释奠先师孔子遣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谢迁行礼

○升兵科给事中周序为太常寺寺丞

○狭西鄜宁二州淳化等十八县及延安卫凡承佃荒田者照前例每粮一石徵五斗或折徵银二钱五分草一束折徵银二分其无人承佃者照今例粮一石止徵银五分草一束徵银二厘五毫从巡抚官奏也

○戊寅祭 太社 太稷

○升浙江布政司右布政使张宪为顺天府府尹

○巡按狭西监察御史石玠奉例考察请黜老疾不谨等官伏羌县知县王浩等三十五员吏部覆奏从之

○裁革狭西宝鸡县东河桥驿凤县梁山驿草凉楼驿沔县黄沙驿驿丞各一员

○己卯 孝慈高皇后忌辰 上祭 奉先殿驸马都尉杨伟承命祭 孝陵

○巡抚苏松等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何鉴丁忧服阕命巡抚山东

○守制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讲学士程敏政奏昨蒙 圣恩以纂修书籍起复臣为副总裁顾臣尚在制中哀疚所积莫能效职乞容终制前来趋命总裁之副非臣敢当分馆所修愿竭驽钝命俟服阕赴京供职

○增设狭西礼县漩水及板桥山二巡检司

○庚辰南京监察御史万祥丁忧服阕复除南京浙江道

○户部请以原贮折粮草银四千五百两增给密云中后二卫官军俸粮每石银三钱五分从之

○河南邓州水灾户部请令有司给米以赈之溺死人口者家二石漂流房屋头畜者家一石沙压禾苗者量减徵科从之

○辛巳升广东布政司左参政徐源为浙江右布政使

○夜月犯垒壁阵西第五星

○壬午遣户部右侍郎王继祭太仓之神

○遣顺天府官祭宋丞相文天祥

○是日晓刻南京老人星见辰位

○癸未升山西按察司佥事伍性为广东布政司左参议

○命户部于年例外运折粮草银十万两于辽东以备军储仍开中两淮等运司存积盐课三十万引以给之

○云南大甸军民宣慰使司宣慰使刀揽外遣头目来贡回赐宣慰使锦叚等物并赐头目彩叚衣服有差

○是日卯刻金星昼见于辰位○甲申命羽林卫带俸都指挥佥事刘铠之子昂代原职指挥使

○命万全都司都指挥佥事王珏之子林代原职宣府前卫指挥佥事

○乙酉巡按江西监察御史王宗锡奉例考察请黜老疾不谨等官南昌府港口河泊所官孔宗等六十五员吏部覆奏请留历任未及二年进贤县税课局大使萧观等五员从之

○命湖广长沙卫带俸都指挥同知酆旺之子喜代原职指挥使

○先是虏入古北口境官军死者二十九人伤者四十八人及丧器械马匹甚众分守右监丞王增参将吴钊兵备副使张琏千户邢煜等下巡按御史逮问拟钊处斩增及煜等充军琏赎徒还职 上以增等情轻律重免充军增降内使煜等各降二级余从所拟

○丙戌升南京监察御史胡海为浙江按察司佥事 ○己丑遣官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神等神

○遣旗手卫官祭旗纛之神

○辛卯 宪宗纯皇帝忌辰 上祭 奉先殿遣驸马都尉游泰祭 茂陵

○壬辰巡按河南监察御史潘楷奉例考察请黜老疾等官南阳府知府张泽等十七员调用才力不及卫辉府推官石旻等四员吏部覆奏从之

○癸巳昏刻南京客星见天厩星旁

○乙未命宋周惇颐十三世孙绣麟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升刑部郎中谈诏为山东按察司副使

○丙申升南京刑科给事中李岱为南京光禄寺少卿

○河南布政司左参政李仑丁忧服阕复除山东布政司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八终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 周铁虎 程灵洗 子文季·姚思廉
  前汉孝宣皇帝纪卷第十八·荀悦
  卷三百五十九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卷二十六·黄以周
  卷十一·谷应泰
  大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卷之一·佚名
  卷之七十八·佚名
  ●卷上·何刚德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纪昀
  卷十八·傅恒
  六一 鱼雷堂·周作人
  眭夸传·魏收
  卷一·佚名
  ●牧令须知卷三·刚毅
  卷一百二十八·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崔国辅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崔国辅唐诗人。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开元十四年进士。曾任许昌县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郎中等职。天宝十一年(752),御史大夫兼京兆尹王鉷获罪被杀,受牵连,贬为晋陵司马。 擅长于乐府,篇幅一般短小。 魏宫词 崔国辅 朝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三十五·徐乾学

    宋纪一百三十五【起旃防大渊献七月尽屠维单阏十二月凡四年有六月】宁宗法天备道纯徳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嘉定八年秋七月戊午朔防古取金济源县 辛酉以郑昭先参知政事礼部尚书曽徒龙佥书枢宻院事壬戌诏四川立杨巨

  • 卷之二百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十八·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九月。己酉。谕军机大臣等。步军统领衙门奏、奉天孀妇刘李氏。呈诉伊夫刘矞云被岐山等同谋毙命。各犯尚未治罪等情一摺。此案前派广寿前往审讯。当经讯明。刘矞云系因被押悉急。乘闲投井自尽。将岐

  • ●原李耳载卷下·李中馥

    文昌现像 魁星现像 大士昭报 梦得正凶 梦获逃僧 灵魂雪恨 秉理通神 注经掩骼 七日溺返 指甲出棺 冢气忌泄 趋吉奇灾 神感听琴 试法移栽 正术诛邪 女道归山 一字速化 披云僊去 云游异术 扶乩召异 点金代府 火化成佛 前

  • 绎史卷四·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炎帝纪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春秋元命苞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子人面龙颜好耕是为神农 潜夫论赤

  • 完颜阿鲁补传·脱脱

    阿鲁补,是神隐水完颜部勃堇冶诃的儿子。阿鲁补相貌魁伟,富有智慧和谋略,勇敢善战。二十岁以前尚未成年他就从了军,随部队下咸州、东京。辽国人来进攻夺取海州,阿鲁补跟随勃堇麻吉前往救援,中途遇到重敌,奋力作战,杀敌斩下首级

  • 李英传·张廷玉

    李英,西番人。父亲南哥,洪武年间率领部众来归附,被授予西宁州同知,积功升为西宁卫指挥佥事。李英承袭该职。永乐十年,番人头领老的罕反叛。李英攻打他,讨伐来川,俘虏和斩杀三百六十人。晚上下雪,贼人逃走,李英追上去把他们都抓

  • 卷二十三 休格将略·李有棠

    景宗保甯五年春正月甲子,特哩衮耶律休格代党项,破之,以俘获之数来上。休格,字逊甯。祖实噜,隋国王,父乌苏,南院额尔奇木。休格少有公辅器。初从北府宰相萧斡讨乌尔古、室韦二叛部。应历末,为特哩衮。乾亨元年夏六月甲子,宋太宗

  • 三十二年(上)·佚名

    (己亥)三十二年大明萬曆二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壬午,上在貞陵洞行宮。○上幸邢軍門衙門。軍門曰:「近日天象如何?」上曰:「天氣淸明和暢。此非大人肅淸妖祲之功耶?」軍門曰:「十二月十八日,天文著太平之象,且有王氣,其必見知。

  • 乡饮酒礼第四·佚名

    乡饮酒之礼。主人就先生而谋宾、介。主人戒宾,宾拜辱;主人答拜,乃请宾。宾礼辞,许。主人再拜,宾答拜。主人退,宾拜辱。介亦如之。  乃席宾、主人、介、众宾之席,皆不属焉。尊两壶于房户间,斯禁,有玄酒,在西。

  • 春秋輯傳卷二·王樵

    <經部,春秋類,春秋輯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輯傳卷二明 王樵 輯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公羊傳繼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也【弑君欲即位故如其意以著其惡】 穀梁傳桓無王其曰王何也謹始也其曰無王何也桓弟弑兄

  • 十一经问对卷三·何异孙

    尚书问书之名何所始 对曰书者古之史也当时事实有当记载者史官书之简防有君臣相告诫之言者有君命臣者有臣告君者有君告民者孔子定书百篇名之曰虞夏啇周之书问虞夏啇周之书孔安国序何以称为上古 对曰安国仕汉武帝朝去

  • 卷三十八·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三十八     婺源江永撰宗廟   吉禮五補君子將營宫室宗廟為先廏庫為次居室為後【重先祖及國之用 曲禮】 匠人營國左祖右社【祖宗廟】夏后氏世室【世室者宗廟也】殷人重屋【重屋者王宫

  • 卷第十·佚名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大唐神龙元年龙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出    菩萨戒弟子正谏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授    乌长国沙门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九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九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智揵度相应品第四之三有四十四智体。知老死智体。知老死集智体。知老死灭智体。知老死灭道智体。乃至知行亦如是。问曰。何故作

  •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梁启超撰。载《饮冰室文集》卷十六。清光绪二十六年一月(1900.2)维新变法失败后避难日本时,发表在《清议报》第35册上的一篇著名政论散文。作者怀着强烈的爱国激情,驳斥了帝国主义者所谓中国是“老大帝国”的论调,极

  • 毁灭的精神·王实味

    王实味著,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