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杂阿含经卷第四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八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年少婆罗门名郁多罗。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常如法行乞。持用供养父母。令得乐离苦。世尊。我作如是。为多福不。

佛告郁多罗。实有多福。所以者何。若有如法乞求。供养父母。令其安乐。除苦恼者。实有大福。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如汝于父母恭敬修供养

现世名称流命终生天上

佛说此经已。年少郁多罗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八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年少婆罗门名优波迦。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诸婆罗门常称叹邪盛大会。沙门瞿昙亦复称叹邪盛大会不。

佛告优波迦。我不一向称叹。或有邪盛大会可称叹。或有邪盛大会不可称叹。

优波迦白佛。何等邪盛大会可称叹。何等邪盛大会不可称叹。

佛告优波迦。若邪盛大会系群少特牛.水特.水牸。及诸羊犊小小众生悉皆伤杀。逼迫苦切。仆使作人。鞭笞恐怛。悲泣号呼。不喜不乐。众苦作役。如是等邪盛大会。我不称叹。以造大难故。若复大会不系缚群牛。乃至不令众生辛苦作役者。如是邪盛大会。我所称叹。以不造大难故。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马祀等大会造诸大难事

如是等邪盛大仙不称叹

系缚诸众生杀害微细虫

是非为正会大仙不随顺

若不害众生造作众难者

是等名正会大仙随称叹

惠施修供养为应法邪盛

施者清净心梵行良福田

如是大会者是则罗汉会

是会得大果诸天皆欢喜

自行恭敬请自手而施与

彼我悉清净是施得大果

慧者如是施信心应解脱

无罪乐世间智者往生彼

佛说此经已。优波迦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广说如上。差别者。谓随说异偈言。

无为无诸难邪盛时清净

如法随顺行摄护诸梵行

馨香归世界超过诸凡鄙

佛于邪盛善称叹此邪盛

惠施修供养邪盛随所应

净信平等施梵行良福田

彼作如是施是施罗汉田

如是广大施诸天所称叹

自行恭敬请自手而供养

等摄自他故邪盛得大果

慧者如是施净信心解脱

于无罪世界智者往生彼

佛说此经已。优波迦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作礼而去。

(九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年少婆罗门名郁阇迦。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俗人在家当行几法。得现法安及现法乐。

佛告婆罗门。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现法安.现法乐。何等为四。谓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

何等为方便具足。谓善男子种种工巧业处以自营生。谓种田.商贾。或以王事。或以书疏算画。于彼彼工巧业处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

何等为守护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谷。方便所得。自手执作。如法而得。能极守护。不令王.贼.水.火劫夺漂没令失。不善守护者亡失。不爱念者辄取。及诸灾患所坏。是名善男子善守护。

何等为善知识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如是知识能善安慰。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护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识具足。

云何为正命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财出内称量。周圆掌护。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执秤者。少则增之。多则减之。知平而舍。如是。善男子称量财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若善男子无有钱财而广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为优昙钵果。无有种子。愚痴贪欲。不顾其后。或有善男子财物丰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饿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钱财能自称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如是。婆罗门。四法成就。现法安.现法乐。

婆罗门白佛言。世尊。在家之人有几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

佛告婆罗门。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何等为四。谓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何等为信具足。谓善男子于如来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诸天.魔.梵及余世人同法所坏。是名善男子信具足。

何等戒具足。谓善男子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名戒具足。

云何施具足。谓善男子离悭垢心。在于居家。行解脱施。常自手与。乐修行舍。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

云何为慧具足。谓善男子苦圣谛如实知。习.灭.道圣谛如实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若善男子在家行此四法者。能得后世安.后世乐。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方便建诸业积集能守护

知识善男子正命以自活

净信戒具足惠施离悭垢

净除于速道得后世安乐

若处于居家成就于八法

审谛尊所说等正觉所知

现法得安隐现法喜乐住

后世喜乐住

佛说此经已。郁阇迦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九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舍卫国有憍慢婆罗门止住。父母种姓俱净。无瑕点能说者。七世相承悉皆清净。为婆罗门师。言论通达。诸论记典悉了万名。解法优劣。分明诸。句句记说。容貌端正。或生志高.族姓志高.容色志高.聪明志高.财富志高。不敬父母.诸尊.师长。闻沙门瞿昙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闻已。作是念。我当往彼沙门瞿昙所。若有所说。我当共论。无所说者。默然而还。

时。憍慢婆罗门乘白马车。诸年少婆罗门前后导从。持金柄伞盖。手执金瓶。往见世尊。至于园门。下车步进。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围绕说法。不时顾念憍慢婆罗门。

时。憍慢婆罗门作是念。沙门瞿昙不顾念我。且当还去。

尔时。世尊知憍慢婆罗门心念而说偈言。

憍慢既来此不善更增慢

向以义故来应转增其义

时。憍慢婆罗门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欲修敬礼。

尔时。世尊告憍慢婆罗门。止。止。不须作礼。心净已足。

时。诸大众咸各高声唱言。奇哉。世尊。大德大力。今此憍慢婆罗门恃生憍慢.族姓憍慢.容色憍慢.聪明憍慢.财富憍慢。不敬父母.诸尊.师长。今于沙门瞿昙所谦卑下下。欲接足礼。

时。憍慢婆罗门于大众前唱令静默。而说偈言。

云何不起慢云何起恭敬

云何善慰谕云何善供养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父母及长兄和尚诸师长

及诸尊重者所不应生慢

应当善恭敬谦下而问讯

尽心而奉事兼设诸供养

离贪恚痴心漏尽阿罗汉

正智善解脱伏诸憍慢心

于此贤圣等合掌稽首礼

尔时。世尊为憍慢婆罗门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如佛世尊次第说法。说布施.持戒.生天功德。爱.欲.味.患。烦恼清净。出要.远离诸清净分。如是广说。如白净衣无诸黑恶。速受染色。憍慢婆罗门即于座上解四圣谛苦习灭道。得无间等。

时。憍慢婆罗门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疑惑。不由他度。于正法中得无所畏。即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不。

佛告憍慢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

彼即出家。独正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九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长身婆罗门。作如是邪盛大会。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特.牸.水牛及诸羊犊.种种小虫悉皆系缚。办诸饮食.广行布施。种种外道从诸国国皆悉来集邪盛会所。

时。长身婆罗门闻沙门瞿昙从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作是念。我今办邪盛大会。所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乃至小小诸虫皆悉系缚。为邪盛大会故。种种异道从诸国国来至会所。我今当往沙门瞿昙所问邪盛法。莫令我作邪盛大会。分数中有所短少。作是念已。乘白马车。诸年少婆罗门前后导从。持金柄伞盖。执金澡瓶。出舍卫城。诣世尊所。恭敬承事。至精舍门。下车步进。至于佛前。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今欲作邪盛大会。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乃至小小诸虫皆悉系缚。为邪盛大会故。种种异道从诸国国皆悉来至邪盛会所。又闻瞿昙从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我今故来请问瞿昙邪盛大会法诸物分数。莫令我所作邪盛大会诸分数之中有所短少。

佛告婆罗门。或有一邪盛大会主行施作福而生于罪。为三刀剑之所刻削。得不善果报。何等三。谓身刀剑.口刀剑.意刀剑。

何等为意刀剑生诸苦报。如一会主造作大会。作是思惟。我作邪盛大会。当杀尔所少壮特牛。尔所水特.水牸。尔所羊犊及种种诸虫。是名意刀剑生诸苦报。如是施主虽念作种种布施.种种供养。实生于罪。

云何为口刀剑生诸苦报。有一会主造作大会。作如是教。我今作邪盛大会。汝等当杀尔所少壮特牛。乃至杀害尔所微细虫。是名口刀剑生诸苦报。大会主虽作是布施.供养。实生于罪。

云何为身刀剑生诸苦报。谓有一大会主造作大会。自手伤杀尔所特牛。乃至杀害种种细虫。是名身刀剑生诸苦报。彼大会主虽作是念种种布施.种种供养。实生于罪。

然婆罗门当勤供养三火。随时恭敬。礼拜奉事。施其安乐。何等为三。一者根本。二者居家。三者福田。

何者为根本火。随时恭敬。奉事供养。施其安乐。谓善男子方便得财。手足勤苦。如法所得。供养父母。令得安乐。是名根本火。何故名为根本。若善男子从彼而生。所谓父母。故名根本。善男子以崇本故。随时恭敬。奉事供养。施以安乐。

何等为居家火。善男子随时育养。施以安乐。谓善男子方便得财。手足勤苦。如法所得。供给妻子.宗亲.眷属.仆使.佣客。随时给与。恭敬施安。是名家火。何故名家。其善男子处于居家。乐则同乐。苦则同苦。在所为作皆相顺从。故名为家。是故善男子随时供给。施与安乐。

何等名田火。善男子随时恭敬。尊重供养。施其安乐。谓善男子方便得财。手足勤劳。如法所得。奉事供养诸沙门.婆罗门。善能调伏贪.恚.痴者。如是等沙门.婆罗门。建立福田。崇向增进。乐分乐报。未来生天。是名田火。何故名田。为世福田。谓为应供。是故名田。是善男子随时恭敬。奉事供养。施其安乐。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根本及居家应供福田火

是火增供养充足安隐乐

无罪乐世间慧者往生彼

如法财复会供养所应养

供养应养故生天得名称

然。婆罗门。今善男子先所供养三火应断令灭。何等为三。谓贪欲火.嗔恚火.愚痴火。所以者何。若贪火不断不灭者。自害害他。自他俱害。现法得罪。后世得罪。现法后世得罪。缘彼而生心法忧苦。恚火.痴火亦复如是。婆罗门。若善男子事积薪火。随时辛苦。随时然。随时灭火因缘受苦。

尔时。长身婆罗门默然而住。

时。有婆罗门子名郁多罗。于会中坐。

长身婆罗门须臾默然。思惟已。告郁多罗。汝能往至邪盛会所。放彼系柱特牛及诸众生受系缚者。悉皆放不。而告之言。长身婆罗门语汝。随意自在。山泽旷野。食不断草。饮净流水。四方风中受诸快乐。

郁多罗白言。随大师教。即往彼邪盛会所放诸众生。而告之言。长身婆罗门语汝。随其所乐。山泽旷野。饮水食草。四风自适。

尔时。世尊知郁多罗。知已。为长身婆罗门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如律。世尊说法先后。说戒.说施及生天功德。爱.欲.味.患。出要清净。烦恼清净。开示现显。譬如鲜净白[疊*毛]易受染色。长身婆罗门亦复如是。即于座上见四真谛。得无间等。

时。长身婆罗门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疑惑。不由他度。于正法中得无所畏。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已度。世尊。我从今日尽其寿命。归佛.归法.归比丘僧。为优婆塞。证知我。唯愿世尊与诸大众受我饭食。尔时。世尊默然而许。

时。长身婆罗门知佛受请已。为佛作礼。右绕三匝而去。长身婆罗门还邪盛处。所诸供办净美好者。布置床座。遣使请佛。白言。时到。惟圣知时。

尔时。世尊著衣持钵。大众围绕。往到长身婆罗门会所。大众前坐。

时。长身婆罗门知世尊坐定已。手自供养种种饮食。食已。澡漱洗钵毕。别敷卑床。于大众前端坐听法。

尔时。世尊为长身婆罗门说种种法。示教照喜已。从座起而去。

(九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年少婆罗门名僧迦罗。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不善男子云何可知。

佛告婆罗门。譬犹如月。

婆罗门复问。善男子云何可知。

佛告婆罗门。譬犹如月。

婆罗门白佛。云何不善男子如月。

佛告婆罗门。如月黑分。光明亦失。色亦失。所系亦失。日夜消灭。乃至不现。如是。有人于如来所。得信家心。受持净戒。善学多闻。损己布施。正见真实。于如来所净信.持戒.惠施.多闻.正见真直已。然后退失。于戒.闻.施.正见悉皆忘失。日夜消灭。乃至须臾。一切忘失。

复次。婆罗门。若善男子不习近善知识。不数闻法。不正思惟。身行恶行。口行恶行。意行恶行。行恶因缘故。身坏命终。堕恶趣泥梨中。如是。婆罗门。不善男子其譬如月。

婆罗门白佛。云何善男子其譬如月。

佛告婆罗门。譬如明月净分光明。色泽日夜增明。乃至月满。一切圆净。如是。善男子于如来法.律得净信心。乃至正见真净增明。戒增.施增.闻增.慧增。日夜增长。复于余时亲近善知识。闻说正法。内正思惟。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故。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化生天上。婆罗门。是故善男子譬如月。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譬如月无垢周行于虚空

一切小星中其光最盛明

净信亦如是戒闻离悭施

于诸悭世间其施特明显

佛说此经已。僧迦罗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九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生闻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闻瞿昙说言。唯应施我。不应施余人。施我得大果。非施余人而得大果。应施我弟子。不应施余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报。非施余弟子得大果报。云何。瞿昙。作是语者。为实说耶。非为谤毁瞿昙乎。为如说说.如法说耶.法次法说。不为余人以同法来诃责耶。

佛告婆罗门。彼如是说者。谤毁我耳。非如说说.如法说。法次法说。不致他人来以同法呵责。所以者何。我不如是说。应施于我。不应施余。施我得大果报。非施余人得大果报。应施我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报。非施余弟子得大果报。然。婆罗门。我作如是说者。作二种障。障施者施.障受者利。婆罗门乃至士夫。以洗器余食著于净地。令彼处众生即得利乐。我说斯等亦入福门。况复施人。婆罗门。然我复说。施持戒者得果报。不同犯戒。

生闻婆罗门白佛言。如是。瞿昙。我亦如是说。施持戒者得大果报。非施犯戒。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若黑若有白若赤若有色

犁杂及金色纯黄及鸽色

如是等牸牛生犊姝好者

丁壮力具足调善行捷疾

但使堪运重不问本生色

人亦复如是各随彼彼生

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罗

旃陀罗下贱所生悉不同

但使持净戒离重担烦恼

纯一修梵行漏尽阿罗汉

于世间善逝施彼得大果

愚者无智慧未尝闻正法

施彼无大果不近善友故

若习善知识如来及声闻

清净信善逝根生坚固力

所住之善趣及生大姓家

究竟般涅盘大仙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生闻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九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有异婆罗门。年耆根熟。执杖持钵。家家乞食。

尔时。世尊告婆罗门。汝今云何年耆根熟。柱杖持钵。家家乞食。婆罗门白佛。瞿昙。我家中所有财物悉付其子。为子娶妻。然后舍家。是故柱杖持钵。家家乞食。

佛告婆罗门。汝能于我所受诵一偈。还归于众中。为儿说耶。

婆罗门白佛。能受。瞿昙。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生子心欢喜为子聚财物

亦为娉其妻而自舍出家

边鄙田舍儿违负于其父

人形罗刹心弃舍于尊老

老马无复用则夺其[麩-夫+黃]麦

儿少而父老家家行乞食

曲杖为最胜非子为恩爱

为我防恶牛免险地得安

能却凶暴狗扶我闇处行

避深坑空井草木棘刺林

凭杖威力故峙立不堕落

时。婆罗门从世尊受斯偈已。还归婆罗门大众中为子而说。先白大众。听我所说。然后诵偈。如上广说。其子愧怖。即抱其父。还将入家。摩身洗浴。覆以青衣被。立为家主。

时。婆罗门作是念。我今得胜族姓。是沙门瞿昙恩。我经所说。为师者如师供养。为和尚者如和尚供养。我今所得。皆沙门瞿昙力。即是我师。我今当以上妙好衣以奉瞿昙。

时。婆罗门持上妙衣。至世尊所。面前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今居家成就。是瞿昙力。我经记说。为师者以师供养。为和尚者以和尚供养。今日瞿昙即为我师。愿受此衣。哀愍故。

世尊即受。为哀愍故。

尔时。世尊为婆罗门说种种法。示教照喜。

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九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

时。有异婆罗门年耆根熟。摄杖持钵。家家乞食。彼婆罗门遥见世尊而作是念。沙门瞿昙摄杖持钵。家家乞食。我亦摄杖持钵。家家乞食。我与瞿昙俱是比丘。

尔时。世尊说偈答曰。

所谓比丘者非但以乞食

受持在家法是何名比丘

于功德过恶俱离修正行

其心无所畏是则名比丘

佛说是经已。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九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一那罗聚落。住一那罗林中。

尔时。世尊著衣持钵。入一陀罗聚落乞食。而作是念。今日大早。今且可过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作饮食处。

尔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五百具犁耕田。为作饮食。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遥见世尊。白言。瞿昙。我今耕田下种。以供饮食。沙门瞿昙亦应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佛告婆罗门。我亦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婆罗门白佛。我都不见沙门瞿昙若犁.若轭.若鞅.若縻.若镵.若鞭。而今瞿昙说言。我亦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尔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即说偈言。

自说耕田者而不见其耕

为我说耕田令我知耕法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信心为种子苦行为时雨

智慧为时轭惭愧心为辕

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

包藏身口业知食处内藏

真实为真乘乐住为懈息

精进为废荒安隐而速进

直往不转还得到无忧处

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

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

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白佛言。善耕田。瞿昙。极善耕田。瞿昙。于是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闻世尊说偈。心转增信。以满钵香美饮食以奉世尊。世尊不受。以因说偈得故。即说偈言。

不因说法故受彼食而食

如是广说。如前为火与婆罗门广说。

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白佛言。瞿昙。今以此食安著何处。

佛告婆罗门。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堪食此食而得安身。婆罗门。汝持此食著无虫水中。及少生草地。

时。婆罗门即持此食著无虫水中。水即烟起涌沸。啾啾作声。如热丸投于冷水。啾啾作声。如是彼食投著无虫水中。烟起涌沸。啾啾作声。

时。婆罗门作是念。沙门瞿昙实为奇特。大德大力。乃令饮食神变如是。

时。彼婆罗门见食瑞应。信心转增。白佛言。瞿昙。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不。

佛告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彼即出家已。独静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九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

时。有尊者名曰净天。在鞞提诃国人间游行。至弥絺罗城庵罗园中。时。尊者净天晨朝著衣持钵。入弥絺罗城乞食。次第乞食。到自本家。时。净天母年老。在中堂持食祀火。求生梵天。不觉尊者净天在门外立。

时。毗沙门天王于尊者净天所极生敬信。时。毗沙门天王。诸夜叉导从。乘虚而行。见尊者净天在门外立。又见其母手擎饮食。在中堂上供养祀火。不见其子在外门立。见已。从空中下。至净天母前。而说偈言。

此婆罗门尼梵天极辽远

为求彼生故于此祠祀火

此非梵天道何为徒祀此

汝婆罗门尼净天住门外

垢秽永无余是则天中天

萧然无所有独一不兼资

为乞食入舍所应供养者

净天善修身人天良福田

远离一切恶不为染所染

德同于梵天形在人间住

不著一切法如彼淳熟龙

比丘正念住其心善解脱

应奉以初佛是则上福田

应以正信心及时速施与

当预建立洲令未来安乐

汝观此牟尼已渡苦海流

是故当信心及时速施与

当预建立洲令未来安乐

毗沙门天王开发彼令舍

时。尊者净天即为其母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复道而去。

(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面前问讯。相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所谓佛者。云何为佛。为是父母制名。为是婆罗门制名。时。婆罗门即说偈言。

佛者是世间超渡之胜名

为是父母制名之为佛耶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佛见过去世如是见未来

亦见现在世一切行起灭

明智所了知所应修已修

应断悉已断是故名为佛

历劫求选择纯苦无暂乐

生者悉磨灭远离息尘垢

拔诸使刺本等觉故名佛

佛说偈已。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一○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有从迦帝聚落.堕鸠罗聚落二村中间。一树下坐。入尽正受。

时。有豆磨种姓婆罗门随彼道行。寻佛后来。见佛脚迹千辐轮相。印文显现。齐辐圆辋。众好满足。见已。作是念。我未曾见人间有如是足迹。今当随迹以求其人。即寻脚迹至于佛所。来见世尊坐一树下。入尽正受。严容绝世。诸根澄静。其心寂定。第一调伏。正观成就。光相巍巍。犹若金山。见已。白言。为是天耶。

佛告婆罗门。我非天也。

为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

佛告婆罗门。我非龙乃至人.非人也。

婆罗门白佛。若言非天.非龙。乃至非人.非非人。为是何等。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天龙乾闼婆紧那罗夜叉

无善阿修罗诸摩睺罗伽

人与非人等悉由烦恼生

如是烦恼漏一切我已舍

已破已磨灭如芬陀利生

虽生于水中而未曾著水

我虽生世间不为世间著

历劫常选择纯苦无暂乐

一切有为行悉皆生灭故

离垢不倾动已拔诸剑刺

究竟生死除故名为佛陀

佛说此经已。豆摩种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路而去。

(一○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次第乞食。至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舍。

时。婆罗门手执木杓。盛诸饮食。供养火具。住于门边。遥见佛来。见已。白佛作是言。住。住。领群特。慎勿近我门。

佛告婆罗门。汝知领群特.领群特法耶。

婆罗门言。我不知领群特。亦不知领群特法。沙门瞿昙知领群特及领群特法不。

佛言。我善知是领群特及领群特法。

是时。婆罗门即放事火具。疾敷床座。请佛令坐。白言。瞿昙。为我说领群特及领群特法。

佛即就座为说偈言。

嗔恚心怀恨隐覆诸过恶

犯戒起恶见虚伪不真实

如是等士夫当知领群特

憋暴贪吝惜恶欲悭谄伪

无惭无愧心当知领群特

一生二生者一切皆杀害

无有慈愍心是为领群特

若杀缚椎打聚落及城邑

无道以切责当知领群特

住止及行路为众之导首

苦切诸群下恐怛相迫胁

取利以供己当知领群特

聚落及空地有主无主物

掠护为己有当知领群特

自弃薄其妻又不入淫舍

侵陵他所爱当知领群特

内外诸亲属同心善知识

侵掠彼所受当知领群特

妄语欺诳人诈取无证财

他索而不还当知领群特

为己亦为他举责及财与

或复顺他语妄语为他证

如是妄语者当知领群特

作恶不善业无有人知者

隐讳覆藏恶当知领群特

若人问其义而答以非义

颠倒欺诳人当知领群特

实空无所有而轻毁智者

愚痴为利故当知领群特

高慢自称举毁坏于他人

是极卑鄙慢当知领群特

自造诸过恶移过诬他人

妄语谤清白当知领群特

前受他利养他人来诣己

无有敬报心当知领群特

沙门婆罗门如法来乞求

呵责而不与当知领群特

若父母年老少壮气已谢

不勤加奉养当知领群特

父母诸尊长兄弟亲眷属

实非阿罗汉自显罗汉德

世间之大贼当知领群特

初上种姓生习婆罗门典

而于其中间习行诸恶业

不以胜生故障呵责恶道

现法受呵责后世堕恶道

生旃陀罗家世称须陀夷

名闻遍天下旃陀罗所无

婆罗门刹利大姓所供养

乘于净天道平等正直住

不以生处障令不生梵天

现法善名誉后世生善趣

二生汝当知如我所显示

不以所生故名为领群特

不以所生故名为婆罗门

业为领群特业为婆罗门

婆罗门白佛言。

如是大精进如是大牟尼

不以所生故名为领群特

不以所生故名为婆罗门

业故领群特业故婆罗门

时。事火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转得信心。以满钵好食奉上世尊。世尊不受。以说偈得故。偈如上说。

时。事火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见食瑞应已。增其信心。白佛言。世尊。我今可得为正法.律出家.受具足不。

佛告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正法.律出家.受具足戒。即得出家。独静思惟。如前说。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时。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得阿罗汉。心善解脱。自觉喜乐。即说偈言。

非道求清净供养祠祀火

不识清净道犹如生盲者

今已得安乐出家受具足

逮得于三明佛所教已作

先婆罗门难今为婆罗门

沐浴离尘垢度诸天彼岸

杂阿含经卷第四

此经此卷。国.宋二本文义全同。皆有十九经。总二十五纸。丹本有十五经。若依宋藏式写之。可成二十七纸。又其文义与国.宋二本全别。未知去取。今捡国.宋本经。则下流函中。此经第四十二卷耳。宋藏错将彼卷重刊于此。为初四卷。国亦仍之者。错也。故令去彼。取此丹本经焉。

猜你喜欢
  答汤雪筠问(二项二十则)·太虚
  卷第四十六·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下·湛然
  卷六十五(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汾阳无德禅师歌颂卷下·楚圆
  诸佛菩萨殊胜因缘序·太虚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一卷·佚名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九·佚名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第六·佚名
  卷第一·智旭
  卷十四·佚名
   第六十六則 巖頭云黃巢過後·胡兰成
  卷第八十五·李通玄
  佛说斋经·佚名
  罗湖野录上·晓莹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495 ·佚名

    张耒 赠无咎 快哉亭下水连城,落日断霜相映明。 人在卷帘尊俎里,诗从挥麈笑谈生。 扬州何逊风流在,江夏黄香句法清。 □□□□□□□,□□□□□□□。 张耒 赠无咎 欺马街泥未肯干,重城含雾晓漫

  • 卷二百七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七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石屏续集【四】戴复古楼上观山九陌黄尘没马头人来人去几时休谁家有酒身无事长对青山不下楼林下得月以木阴蔽遮为恨夏日思栽千树林月明恨不扫繁阴眼

  • 卷之二百四十四·佚名

    洪武二十九年春正月庚申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赐群臣晏于奉天殿○壬戌以詹事府丞杜泽为吏部尚书左春坊左赞善门克新为礼部尚书泽莒州沂水人繇本县儒学训导授司经局试校书升詹事府丞至是与克新并升尚书○夜有流星青赤色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佚名

    万历二年闰十二月辛未朔除原任湖广道御史向程于福建道○释闲宅宗室故辅国将军奇浩男银哥金哥以隆庆元年越关奏请名封情有可原也○升易州兵备参政高文荐为山东按察使照旧管事补原任江西参议刘应峰于广西○壬申 上御文

  • 卷之三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世家卷第二十二 高丽史二十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高宗一。高宗安孝大王讳* 字大明一字天佑旧讳* 又改 。 康宗元子母曰元德太后柳氏明宗二十二年壬子正月壬戌生。 康宗元年七月册为太

  • 卷之二·朱克敬

    厘金之议,创于上元周腾虎,即汉代算缗法也。扬州某帅奏行之,骆秉章继行于湖南,胡林翼又昉行于湖北。自是天下皆有厘局,而湖南立法最善。其法兼用官绅,互相钤察,分局司事,皆命于总局,而听分局之举劾,制若郡县然。为三连票,一存分局

  • 卷二百九十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九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近习宋仁宗皇佑元年知制诰胡宿上奏曰臣闻昔者葛怀敏先任入内内侍省副都知管干皇城司公事宿卫不谨致逆徙窃变震惊宫闱

  • 卷之五十四  謇齋瑣綴錄二(明)尹直 撰·邓士龙

    (謇齋瑣綴錄,八卷,明尹直撰。尹直,字正言,江西泰和人。景泰五年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兵部尚書。明史卷一六八有傳。) 謇齋瑣綴錄二 翰林諸學士,凡賜宴皆侍坐殿中四品官上,而講讀并經筵官皆坐於中左門上,前班舊制也。正統間,李古廉

  • 卷十七贼盗律·窦仪

    【五门】律条十三并疏起请条一谋反逆叛唱反亡命山泽谋杀劫囚捉人为质杀一家三人及支解人亲属被杀私和谋反逆叛唱反亡命山泽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子妻妾亦同祖孙兄弟姊妹部曲资财田

  • 卷第七·太安万侣

    日本書紀卷第七 大足彦忍代別天皇 景行天皇 稚足彦天皇 成務天皇大足彦忍代別天皇。活目入彦五十狹茅天皇第三子也。母皇后曰日葉洲媛命。丹波道主王之女也。★活目入彦五十狹茅天皇卅七年(戊申八)立爲皇太子。★九

  • 外内第二十二·商鞅

    民之外事,莫难于战,故轻法不可以备之。奚谓 轻法?其赏少而威薄,淫道不塞之谓也。何谓淫道?为辩知者贵,游 宦者任,文学私名显之谓也。三者不塞,则民不战而事失矣。故其赏少,则听者无利也;威薄,则犯者无害也。故开淫道以诱之。而以

  • 三 中国人的语言·林语堂

    三中国人的语言1在一位远方叔叔的安排下来频暂时住进一处在北京的广东人互助会所,这种会所或地区互助会——在美国称为会社,意思是“会堂”,是某个地区的人们或者某个家族群体帮助他们在陌生地的同乡的组织。在这里一般

  • 大人先生传译文·阮籍

    大人先生大概是一位德高的老人,不知晓他的姓氏名字。他叙述天地的开始,说起神农氏、黄帝的往事,都清楚明白。没有人知道他的生命岁数。他曾经住在苏门山,所以世人有的说他悠闲。他修养性情,延长寿命,和大自然一样生辉。他看

  • 佛说月上女经卷上·佚名

    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国大树林中草茅精舍。与大比丘五百人俱皆阿罗汉。复有菩萨八千人俱皆是大德。有大威力有大神通。悉皆受持诸陀罗尼。得无碍辩得诸禅定。得无生忍具足五通。所言

  • 维摩经玄疏卷第六·智顗

    第一正辨体 第二简伪显真 第三入实相门 第四一法异门 第五为众经体 第六约观心 第七通释此经第一正辨经体者。此经以不思议真性解脱为体也。真性解脱义如前广辨。就此略为二意。一者正辨此经体。二明须知经体。

  • 虹·劳伦斯

    社会批判及心理分析小说。初定名为《两姐妹》,后扩展为《虹》和《热恋中的妇女》两部。D. H.劳伦斯著。1915年伦敦麦休恩出版社出版。中译本1987年12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漆以凯译。全书共16章,中译本约41万字。本书

  • 华聚陀罗尼咒经·佚名

    佛说华聚陀罗尼咒经,一卷,失译人名。与华积陀罗尼神咒经。佛说华积楼阁陀罗尼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