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法句譬喻经双要品第九

昔舍卫国王名波斯匿。来至佛所。下车卻盖解剑脱履拱手直进。五体投地稽首足下长跪白佛。愿以来日於四街道。施设微食欲使国人知佛至尊。愿令众生远鬼妖蛊。悉奉五戒以消国患。佛言:善哉。夫为国主宜有明导率民以道求来世福。王曰:至真请退严办。手自为馔身往奉迎佛与众僧。俱至四衢。佛至就座。即行澡水手自斟酌。佛饭食毕。於四道头为王说法。观者无数。时有两商人。一人念曰:佛如帝王。弟子犹忠臣。佛陈明法。弟子诵宣。斯王明矣。知佛可尊屈意奉之。一人念曰:斯王愚哉。尔为国王将复何求。佛者若牛。弟子犹车。彼牛牵车东西南北。佛亦如是,子有何道而下意奉之。二人俱去行三十里。亭宿沽酒共饮平论属事。其善念者四王护之。其恶念者太山鬼神。令酒入腹如火烧身。出亭路卧宛转辙中。晨商人车五百乘轹杀之焉。伴明日求之已然曰:还国见疑杀人取物去。不义轻身委财。逝至他国。国王崩亡无有大子。谶书云:中土有微人当王斯土。故王有神马任王必屈膝。即具严驾神马印绶行求国主。观者数千商人亦出国。太史曰:彼有黄雲之盖。斯王者气也。神马屈膝舐商人足。群臣豫作香汤澡裕拜为国王於是遂处位听省国事。深自思曰:余无微善何缘获此。必是佛恩使之然也。即与群臣向舍卫国遥稽首曰:贱人无德蒙世尊慈恩得王此国。明日愿与应真众俱垂意顾斯。一时三月佛告阿难敕诸比丘,明日彼王请。皆当作变化。令彼国王人民欢喜。各作神足往到彼国。皆次就座如法俨然。下食毕讫澡手为王说法。王曰:吾本微人素无快德。何缘获斯。佛告王曰:昔彼大王饭佛於四衢道。王心念言:佛如国王。弟子犹臣下。王种斯核。今自获果。後一人云佛者若牛弟子犹车。彼人自种车轹之核。今在太山地狱为火车所。轹自获其果然。非王勇健所能致矣。为善福随为恶祸追。此为自作。非天龙鬼神所不能与此。於是世尊即说偈言: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於辙。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

佛说经偈已,王及臣民听者无数。皆大欢喜逮得法眼。

昔长者须达买太子园田。共造精舍奉上世尊,各请佛及僧供养一月。佛为二人广陈明法。皆得道迹。太子祇陀欢喜还东宫。叹佛之德作乐自娱。祇弟琉璃。常在王边。时王素服与诸近臣及後宫夫人。往诣佛所稽首礼毕。一心听经。琉璃在後典卫御座。时诸倿臣阿萨陀等。奸谋启曰:试著大王印绶。坐御座上如似王不。於是琉璃即随其言:被服昇座。诸倿臣等皆共拜贺。正似大王千载遭遇黎庶之愿。岂使东宫闚?於此。此之御座岂可昇而复下也。即率所从贯甲拔剑。自就到祇洹精舍。斥徙大王不得还宫。与王官属战祇洹间。杀王近臣五百馀人。王与夫人播迸。晨夜至舍夷国。中道饥饿。王啖芦菔腹胀而薨。於是琉璃遂即专制便拔剑入东宫斫杀兄祇。祇知无常。心不恐惧颜色不变。含笑熙怡甘心受刃。命未绝间。闻虚空中自然音乐声迎其魂神。佛於祇洹即说偈言:

造喜後喜,行善两喜,彼喜惟欢。见福心安,今欢後欢,为善两欢。厥为自祐,受福悦豫。

是时琉璃王寻兴兵众伐舍夷国。杀害释种道迹之人。残暴无道五逆兼备。佛记琉璃不孝不忠众罪深重。卻後七日当为地狱火所烧杀。又太史记记与佛同。王大怖懅即乘船入江。吾今处水火焉得来。七日日中有自然火。从水中出烧船覆没。王亦被烧恐怖毒热忽然沈终。於是世尊即说偈言:

造忧後忧,行恶两忧,彼忧唯惧。见罪心懅,今悔後悔,为恶两悔。厥为自殃,受罪热恼。

佛说是已告诸比丘,太子祇者不贪荣位守死怀道。上生天上安乐自然。琉璃王者狂愚快意死堕地狱受苦无数。一切世间豪贵贫贱。皆归无常无长存者,是以高士殒命。全行为精神宝。佛说是时莫不信受昔耆阇崛山後有婆罗门七十馀家宿福应度。佛到其村现道神化。众人见佛光相巍巍莫不敬伏。佛坐树下问诸梵志。居此山中为几何世。有何方业以自供给。答曰:居此以来三十馀世。田作畜牧以此为业。又问。奉脩何行求离生死。答曰:事日月水火。随时祭祠。若有死者,大小聚会唱生梵天以离生死。佛语诸婆罗门。夫田作畜牧祭祠日月水火唱叫生天。非是长存离生死法。极福无过二十八天。无有道慧还堕三涂。唯有出家修清净志。履行寂义可得泥洌於得世尊即说偈言:

以真为伪,以伪为真,是为邪计。不得真利,知真为真,见伪为伪。是为正计,必得真利,世皆有死。三界无安,诸天虽乐,福尽亦丧。

观诸世间,无生不终,欲离生死。当行道真。

七十婆罗门闻佛所说,欣然意解愿作沙门。佛言:善来比丘。须发自堕皆成沙门。佛与比丘共还精舍。至於中路顾恋妻息各有退意。时遇天雨益怀忧惨。佛知其意。便於道边化作数十间舍。入中避雨而舍穿漏。佛因舍漏而说偈言:

盖屋不密,天雨则漏,意不惟行。淫泆为穿,盖屋善密,雨则不漏。摄意惟行,淫匿不生。

七十沙门闻说此偈。虽强自进犹怀瞢瞢。雨止前行。地有故纸。佛告比丘取之。受教即取佛问比丘。以为何纸。诸比丘白佛。此裹香纸。今虽捐弃处香如故。佛复前行地有断索。佛告比丘取之。受教即龋佛复问曰:此何等索。诸比丘白佛。其索腥臭。此系鱼之索。佛语比丘。夫物本净。皆由因缘以兴罪福。近贤明则道义拢友愚闇则殃罪臻。譬彼纸索近香则香。系鱼则腥。渐染玩习各不自觉。於是世尊即说偈言:

鄙夫染人,如近臭物,渐迷习非。不觉成恶,贤夫染人,如附香熏。进智习善,行成芳洁。

七十沙门重闻此偈。知家欲为秽薮。妻子为桎梏。执信坚固往至精舍。摄意惟行。得罗汉道。

猜你喜欢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第十卷·佚名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末·法藏
  卷第三·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澄观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六·唐慧琳
  翻梵语·佚名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三·隐元
  三集·佚名
  卷第十一·佚名
  卷第三十五·德清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一·佚名
  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经·佚名
  五家正宗赞卷第二·绍昙
  致孙总司令书·太虚
  顺中论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卷下·龙树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出 债饵·李渔

    〖赵皮鞋〗(丑带净上)现做财主公,又遇鸡鸣狗盗雄。巧偷财物助家翁,更向这银山添个矿。(笑介)该发积,该发积,想妓思嫖都有益。家私尽卷入门来,只少婚书三两笔。饶他人会呷西风,当不得我口内西风又会把人吸。我赵钱孙为想娶妾,费了

  • 卷十五·浦起龙

    钦定四库全书史通通释卷十五     无锡浦起龙撰外篇点烦【第五○烦或作繁文内并同○小序一正条十四】夫史之烦文已於叙事篇言之详矣【旧有然凡俗难晓下愚不移九字可厌宜削】虽七【叙事篇在六卷疑当作六】卷成言而

  • 卷九·常璩

    钦定四库全书华阳国志卷九晋 常璩 撰李特雄寿势志李特字玄休略阳临渭人也祖世本巴西宕渠賨民种党劲勇俗好鬼巫汉末张鲁居汉中以鬼道教百姓賨人敬信値天下大乱自巴西之宕渠移入汉中魏武定汉中曾祖父虎与杜朴胡约杨车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元年二月按是月辛酉朔壬戌金人索后妃服浑天仪琉璃玉器等乙丑再括金银时开封言根括金银尽绝而内侍蓝忻等在军前言家有窖藏乞搜取二帅大怒进士黄时偁叚光远遗金人书言忻等皆前日幸滥渠魁今挟怨生事罪不

  • 卷第一百五十·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六〔起阏逄执徐(甲辰),尽旃蒙大荒落(乙巳),凡

  • 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第二十一卷 仕绩 一 二·缪荃孙

    松 江 府 三 明(下)徐 阶徐阶,字子升,号存斋,华亭人。祖贤,自小蒸赘郡城,遂家焉。父黼,宣平县丞,祀乡贤祠。阶,举嘉靖二年进士,廷试第三人。授编修,预修会典。帝用张孚敬议,欲去孔子王号,易像为木主,笾豆礼乐,皆有抑损。

  • 钱塘先贤传赞·袁韶

    (宋)袁韶 撰 陶唐许箕公 公字仲武讳由隐于箕山师于啮缺尧知其贤逊以帝位公闻之乃临河洗耳每饮无桮器以手捧水或遗一瓢得以操饮饮讫挂木上风吹歴歴有声公以为烦去之死后尧谥曰箕公按乐史寰宇志杭州灵隐山公尝隐于此入志

  • ·到郡举行岁科两试片·丁曰健

    再,学校可以化顽梗之心,礼乐足以靖干戈之气。查台湾前因军务方殷,壬戌、癸亥岁、科两试俱停止未考。此时彰化、斗六先后珠还,元恶就戮,大路一律疏通;祗内山余匪,有提、镇臣三营分兵剿办,指日可望肃清。明年甲子

  • 蔡襄传·脱脱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考中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因言事去职,余靖争论救助,尹洙请求与范仲淹一起贬退,欧阳修上书责斥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个人都被谴斥。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京城人士争相传送抄写,卖书的

  • 卷四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四十九选举考【三】举士雍正元年奉谕旨直省主考官俱系皇考选用之人必能自好是以特简为主考官务秉公考取学问优长之士果能不徇私情声名无忝则不但无负朕之选用亦不负皇考爱养之恩矣回京之日

  • 提要·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七经问        五经縂义类提要【臣】等谨案经问十八卷经问补三卷国朝毛奇龄说经之语其门人録之成编皆一问一答故题曰经问其后三卷则其子逺宗所补録也其中如论褚师声子不解韈论肃容

  • 卷五十四·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五十四钱唐程川撰诗五小雅问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诗仪礼皆以为上下通用之乐不知为君劳使臣谓王事靡盬之类庶人安得而用之曰乡饮酒亦用而大学始教宵雅肄三官其始也正谓习此葢入学之始须教他便

  • 卷一百五十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五十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二十九飨燕礼蕙田案周礼大宗伯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賔客贾疏飨礼烹太牢以饮賔献依命数在庙行之燕礼其牲狗行一献四举旅降脱屦升堂无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九·澄观

    第九岚毗尼林神寄善慧地。初二可知。第三彼神答下授已法界。于中四。一显法义。二立法名。三明业用。四辨根本。初中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四。一标数叹胜。二征数列名。三依名释义。四结叹胜益。初中生如来家。即正

  • 华严经关脉义记·法藏

    夫以三乘渐次究之者可测其津涯。一乘圆融寻之者莫知其源底。良以称性之说穷法界而遍十方。无尽之谈周刹海而该九世。重重互现本末异而参差。转转相由主伴分而交映。卷则一言无外。声闻掩视听于中延。展则尘算难知。文

  • 两河经略·潘季驯

    水利志。明潘季驯撰。四卷,首一卷。季驯有《河防一览》已著录。此书成于万历七年(1579)前后,三万余字。卷首冠黄、淮二河图,于沿河府、州、县治所及湖、堰、堤、烟墩、历代治水工程均有说明。正文共收《奉明旨陈愚见

  • 丙子学易编·李心传

    又名 《学易编》。南宋李心传撰。心传字微之,号秀岩。李舜臣之子。为集诸家释解《周易》本义之作。原书十五卷,岁久散佚。今有《四库全书》辑本,作一卷。此本乃宋末俞琬所节抄,略存梗概。撰在丙子(1216)年,故有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