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内藏百宝经

后汉月氏三藏支娄迦谶译

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时有万二千比丘僧。菩萨七万二千人共坐。文殊师利菩萨从坐起前白佛。今菩萨大会欲从佛闻沤和拘舍罗所入事。菩萨何因缘分别知内外事。佛语文殊师利菩萨。听我所说。随世间习俗而入教。佛智不可量经法不计。诸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知。何况世间人当所闻知。世间人所行皆著。佛所行无所著。独佛佛能相知。如佛经法所言。如佛身内外心智慧。

佛何缘现世间。何因当别知。虽在世间皆不著。悉为世间作明。

身所行口所言心所念。随世间习俗而入。行内事行。诸佛法所行无能过者。佛所行无有能逮者。随世间习俗而入。无有能知者。

佛用哀十方人故悉现明。随世间所喜为说经法。

菩萨不从父母遘精而生。其身化作。譬如幻示现父母。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光焰不可计照明十方。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七尺光明。

佛未尝持足蹈地。文相反现地。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从数千万亿阿僧祇劫以来。成就般若波罗蜜。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小儿。

佛照明十方人于淫瞑中。随世间习俗而入。亦复现妻子。

菩萨生堕地时自说言。天上天下无过我者。我当过度十方人。随世间习俗而入。亦复问。太子阎浮提坐树下时。从是起去勤苦六年。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人勤苦如是。

佛道欲成时于树下独坐。随世间习俗而入。放光使魔知之。

佛智慧以成悉等无有能过者。随世间习俗而入。得佛坐安隐。示现世间如是。

虽得佛用哀十方人故。当为说经度脱之。释梵从佛求哀。为人故使佛说经。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智慧无有能增减者。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智慧多少如是。

佛亦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住如本无。随世间习俗而入。呼佛为出入。示现如是。

佛无入所适住。譬如空亦无所适住。随世间习俗而入。呼佛为住。示现如是。佛足譬如莲花不受尘垢。佛洗足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身如金不受尘垢佛现入浴。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口中本净洁譬如郁金之香。佛反以杨枝漱口。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未尝有饥时。用哀十方人故为现饥。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身如金刚净洁无瑕秽无清便。现人大小清便。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身无有衰老时但有众德。而现身衰老。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身未尝有病。而现病呼医服药。与药者得福无量。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力不可当持一指动十方佛刹。现人羸瘦疲极。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一念顷能飞至无央数佛刹而现疲极。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身如幻以经法名为身。现人恶露身。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本无所有。随世间所喜乐现所有。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身力不可计。终无坐起行步卧出。现人坐起行步卧出。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身终不以寒温动。随得寒温阴凉。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如空现人常著衣无有解时。譬如梵天人常著衣。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头未尝堕发法但示人。亦无有见持剃刀去者。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无坐时。现人勤苦于石上坐。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咽喉有滋味之相。未尝有饥时。用哀十方人故。有人施与粗恶悉为受。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功德之福不可尽。亦无有能过者。佛入城分卫得空钵出。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功德福不可尽。欲得天上天下名好衣悉可得。故著补纳之衣。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欲得舍宅床卧具天上天下珍宝殿舍悉可得。现世间人暴露精思草蓐上坐。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佛持威神吹海水悉令枯竭。见天雨持伞盖。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一念顷能使数千万亿魔不知佛处。现人为魔所娆。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悉晓了十方不可计诸佛所有经法。示现人反覆问。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用哀十方故出现世间欲教度。复现人供养得福无量。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无本随世间所喜色。现身如是本一。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合聚十方雷电之声共作一声。不能动佛一毛。现入禅三昧当于无声处。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诸经法本无名。佛示人诸经法无央数。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想计本悉断常不离三昧。现人为说若干种经法。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前身所作善恶。不可前身得会当后身。得佛示人自作自得。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知世间本无人。诸所有本无形。佛现度脱无央数人。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知诸经法本空本亦无所有。现人有更死生。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本无今世后世之事。佛现人有今世后世之事。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五阴六衰四大合为一本无有。佛示现人欲界色界无思想界。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本无过去当来今现在人。佛现死生五道中人。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佛为悉示愚痴皆尽。现人本布施。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过去当来今现在经法佛悉知其本。佛示人可说有不可说。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知诸经本末一切皆深。佛分别各自说其事。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所语无有异说。四谛法随人所解而说。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诸比丘僧难可败坏。正使数千亿万魔来。及诸恶不能破坏比丘僧。佛现人破坏比丘僧。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经法本无从谁学亦莫不学者。佛现人经法是受戒。是不受戒。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空空亦无系。亦无脱世间。佛示人度脱。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般泥洹无所向。阿罗汉般泥洹无所向。佛说法示人。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说无所生无所灭。是为要亦无所得。亦无所失。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说泥洹。譬如灯灭无形。但有字耳。经法无有能坏者。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悉知诸经法本无形。佛现人说经法甚众多。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诸佛心皆无所挂碍。未尝离三昧时。现人生念。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诸恶悉尽但有诸功德具足。佛现人诸恶未尽。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身行口言心念。当与智慧俱是为本。佛现人使比丘说经自复欲闻。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智慧所解无有竭底。过去当来今现在本空。佛现人说经法随其所喜各各为说。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诸佛合一身以经法为身。佛现为人说经法。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辟支佛阿罗汉未得道人。现死生得泥洹。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现为罗汉说经法悉具足。虽知其具足不及萨云若。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智慧无有能过者。悉知无有过去当来今现在。佛现所因缘说经法。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中有欲知佛及了佛法者。经本端界悉入。是人为晓了佛。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菩萨亦不入母腹中。亦不从母腹中出。何以故。经法本界无所不入。菩萨现人入母腹中。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无所从生法乐诸经法。亦无所从生。菩萨现人初生时。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菩萨母腹空定。含受一佛境界。菩萨各各现人因缘生。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化分身在无央数。不可复计佛刹悉遍至。佛身亦不增亦不减。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菩萨常现生无有绝时。常本无而住不勤苦。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智慧功德威神不可复计。佛现人限长短使人知之。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经法本界无有能过者。过去当来今现在皆空故。佛现人尊经法。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本无所生无所灭经本界悉入。佛现人境界坏败时。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经法本无所从生无形而住。佛现经法。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观本无亦无所见亦无所视。佛视人悉见悉了悉知。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诸经法无有作者。亦无所出生。佛现人经法本无所出生。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泥洹及空无有形声。亦无有名。佛现四大及形声。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力无有双比。不可复计。亦无减尽时。现人衰老求人给使。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慈哀悉遍等。终无有厄难穷极时。佛现痴人不当与从事。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诸功德成就悉具足。佛现功德少所。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无所从生本从中亦无所出生。佛现三门者。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现本末无所挂碍。功德福无有能过者。佛现人有施与者不斯受趣足而已。示不贪。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人有至诚善意念佛者。佛即为现佛亦无处所。佛现身行菩萨道者。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度脱不可复计阿僧祇人为不度一人。何以故。本无故。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

佛珍宝内藏经。人有闻者无有不得安隐。度数千万亿劫无数如是。菩萨世世所行用十方人故。菩萨世世行经戒未曾有犯时。用是得佛智慧。有应是行得佛疾。菩萨行慈哀有益十方。无极有作是行者得佛疾。何人闻是不奉行者佛威神巍巍。其有闻经法莫不过度。佛说经已。文殊师利菩萨及诸菩萨等。皆欢喜前为佛作礼而去。

佛说内藏百宝经

猜你喜欢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宗密
  自序品第一·释法海
  维摩义记卷第二(本)·慧远
  卷五十八(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后序·大珠慧海
  菩萨善戒经 第八卷·佚名
  卷第二十一·永觉元贤
  复周继武居士书·太虚
  波斯匿王太后崩尘土坌身经·佚名
  金刚上味陀罗尼经·佚名
  卷第六十五·佚名
  电贺虞洽卿寿辰·太虚
  请观音经疏·智顗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五·玄奘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下·智顗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七十四·彭定求

        卷774_1 【题春梦秋归故里】吉师老   故国归路赊,春晚在天涯。明月夜来梦,碧山秋到家。   开窗闻落叶,远墅见晴鸦。惊起晓庭际,莺啼桃杏花。   卷774_2 【看蜀女转昭君变】吉师老   妖姬未著石榴裙,自道

  • 第二十四出 掳俊·李渔

    〖出队滴溜子〗(小旦引四女卒上)〖出队子〗(合)涂肝分脑,杀出玄黄路一条。他烽烟空自矗云霄,〖滴溜子〗救兵何曾来到?中原力不支,如今渐晓。定鼎贻谋,都在这遭。(小旦)咱白天王起兵以来,攻破无限城池,杀伤许多官吏。起先只说南方有

  • 05、择偶·蒲松龄

    丑扮媒婆上云全凭口舌作本,不用买卖耕耘;舌上打下谷豆,牙中长出金银;一家衣服穿戴,只消两片薄唇。他心若爱富贵,就夸骡马成群;他心若图俊俏,就画个活现的美人;就是嫦娥不嫁,也说的他爱落凡尘。东家找我配对,西家找我求婚。女儿纵

  • 卷二百二·志第一百五十五·艺文一·脱脱

        ◎艺文一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有关于世运,尚矣。然书契以来,文字多而世代日降;秦火而后,文字多而世教日兴,其故何哉?盖世道升降,人心习俗之致然,非徒文字之所为也。然去古

  • ●附录二·黄宗羲

    张元箸先生事略大学士机山钱公神道碑铭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忠襄徐公神道碑铭文渊阁大学士吏兵二部尚书谥文靖朱公墓志铭兵部左侍郎苍水张公墓志铭(丁巳)硕肤孙公墓志铭户部贵州清吏司主事兼经筵日讲官次公董公墓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七·佚名

    嘉靖三十五年七月丁巳朔时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谢诏代○建延生醮典于高玄殿八月二十日止停常封○升河南按察使刘望之为右布政使礼部署员外郎贾衡兵部署员外郎王遴俱为按察司佥事望之江西衡河南遴山东○戊午巡抚应天都御

  • 卷之四百十二·佚名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十一月丙戌朔上诣颐和园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翌日如之。内注  ○以降调刑部尚书薛允升为宗人府府丞。  ○丁亥。上还宫。  ○山西巡抚胡聘之奏朔平学官事肬

  • ◎牡丹花下风流鬼·李定夷

    无锡邑马路上登丰旅馆内,日前晚间,有充地保之邹巧泉,偕一南门外某纱厂之女工至该旅馆住宿。不料至三时后,某女工忽至帐房,声称邹某腹痛,急须延医等语,即匆匆出门而去。有顷,茶房某甲,至邹某房内看视,见邹僵卧被中,业已气绝毙命。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四·阿桂

    二月甲午上谕军机大臣曰昨据阿桂奏请调拨陕甘贵州兵丁六千名赴川备用已照所请谕令各督抚即速照数拨遣矣今思此项添调之兵未必果有实济即如陕甘二省昨嵗曾据勒尔谨奏称此后难以再敷调遣今阿桂虽称各省在营兵丁均有缺额

  • ●卷十三·钱谦益

    ○福建陈友定友定,姓陈氏,一名有定,字安国,福州福清县人,徙汀之清流。至正壬辰,寇起应募,署为巡检,累官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据守邵武、建宁、延平、福州、兴化、泉、漳、汀、潮诸路。洪武元年,被执,不屈,就诛。至正十二年壬辰,清流人

  • 宇文庆传·李延寿

    宇文庆,字神庆,宇文神举的兄弟。性情深沉,有才识和度量,从小以聪明敏捷被人们称誉。他最初在东观读书,涉猎大量文史经典。过些时候他对别人说“:读书能够认识人的姓名就行了,怎么能长久地从事笔墨生涯而成为腐儒呢?”当时,文州

  • 商书·汤誓·佚名

    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

  • 卷十四·陈士元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类考卷十四明 陈士元 撰兵法考三军朱子曰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大国三军元按周礼大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

  • 吉州禾山殷禅师·惠洪

    禅师名无。殷生吴氏。福州人也。七龄雪峰存禅师见之。爱其纯粹。化其亲令出家。年二十。乃剃落受具。辞游方至九峰虔公。问汝远来何所见。当由何路。出生死。对曰重昏廓辟。盲者自盲。虔笑以手挥之曰。佛法不如是。殷

  • 卷五百三十二·佚名

    △第三分妙相品第二十八之五尔时具寿善现便白佛言:世尊,若依世俗施设因果分位差别不依胜义。则应一切愚夫异生亦有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及佛无上正等菩提。佛告善现,於意云何。愚夫异生为如实觉世俗胜义二谛理不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十九   訶棃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一]道諦聚智論中智相品第一百八十九   真慧名智。真者謂空無我.是中智慧名爲真智.假名中慧名想非智.所以

  • 一〇 须婆经·佚名

    第一 诵品一如是我闻。一时,长老阿难,于世尊般涅槃未久,住舍卫城祗树给孤独园。尔时,堵提耶子须婆,于某要事,住舍卫城。二时,堵提耶子须婆,告其童子曰:“童子!汝诣沙门阿难之处。诣已,言‘堵提耶子须婆、致问长老阿难

  • 尽言集·刘安世

    奏议集。宋刘安世著。十三卷。《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及《宋史·艺文志》皆著录十三卷。安世原有《尽言集》、《元城集》二集,前者收录谏章,后者为文集。《元城集》唯《宋史·艺文志》著录,题《刘安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