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兜率龟镜集缘起

是集之由作也。初本师和尚侍者远目上座。以童真入道。精修密践。得上生征应。缁素见闻。莫不感羡咨嗟。时清士曾通绍。因启师曰。绍闻。西方有往生集。行世。而兜率上生。古今不乏名贤。何独无乎。愿师撰之。以为万世龟镜。师曰。善哉。子之问也。诚为救病之良药。渡苦海之慈舟。盖以凡夫一念迷真。妄缘尘影。流浪生死。渺无返期。六趣升沉。三界奚出。未阶三贤十圣。宁免分段生方。况兹末世狂妄。多以识心影子。为见性悟道。错认石火电光。为了却生死。肆志空谈。拨无因果。毁持戒者为执相。诋看教者为钻故纸。贬往生者为小根下愚。不思马鸣龙树愿觐弥陀。无着天亲誓见弥勒。其为何根何愚哉。妄讥贤圣。轻谤经律。罪将谁代。虽云顿悟。习惑未除。一入他腹。隔阴之昏难免。五祖戒。青艹堂。逊长老。严首座。足为前鉴。识想纷飞。拟齐先哲。烦恼炽炎。言超佛祖。未证无生。终随业识流转。弥陀弥勒真大知识。舍而不参。观音势至天台净慈。诚为良友。胡不亲哉。觉生母邹氏。已蒙慈尊接引。得升内院。洪恩浩瀚。图报莫由。乃复恳本师。速成斯集。为四众之宝筏。后代之资粮。师由是捡诸经论传记。并所见闻者。汇编成帙。授我锓梓。公诸天下。觉因问师曰。未审和尚志在西方耶。兜率耶。师曰。可问取木橛去。曰某甲不解木橛音。师曰。苍天苍天。曰乞和尚垂慈显示。师曰。今日舌头不快。且待别时向你道。觉因作礼。述其巅末(五祖戒后身。为苏长公。青草堂后身。为曾鲁公。逊长老后身。为李侍郎。严首座后身。为王龟龄。雁荡僧后身。为秦氏子桧)。

  时

  康熙岁次辛亥孟夏宝象林释开觉和南识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七·佚名
  答杨一尘问(二则)·太虚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八卷·宝亮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五·澄观
  卷第七十七·德清
  浮石禪師諸會語錄序·通贤
  复甘立仁居士书·太虚
  四十七、兜率三关·慧开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七卷·佚名
  大雲初分无畏健度第二十五·佚名
  第八 阿那律相应·佚名
  优陂夷堕舍迦经·佚名
  快乐与痛苦·佚名
  卷一百二十七·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初集卷三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三十四古今体一百三首【丙寅六】题徐贲眠云轩图用高季廸韵明季能诗家孰与渤海俦偶然披此图喜复晤青邱纱?对快晴爽风荡轻裯胡乃滃勃云不离几案头妙哉施可堂眠云意何悠幼文图成之老笔殊难侔昔

  • 外集卷五·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外集卷五言志悼骚赋          【陈】梁叔敬彼仲尼之佐鲁兮先严断而后?衍虽离谗以呜邑兮卒暴诛于两观殷伊尹之协德兮暨太甲而俱宁岂齐量其几微兮徒信已以荣名虽吞刀以奉命兮抉目眦

  • 唐英歌诗巻中·吴融

    唐 吴融 撰倒次元韵南陌来寻伴东城去卜邻生憎无赖客死忆有情人似束腰支细如描发彩匀黄鹂裁帽贵紫燕刻钗珍身近从淄右家元接观津雨台谁属楚花洞不知秦泪滴空牀冷妆浓满镜春枕凉欹琥珀簟洁展麒麟茂苑廊千歩昭阳扇九轮

  • 卷四百九十六·列传第二百五十五·蛮夷四·脱脱

        ◎蛮夷四   ○西南诸夷 黎州诸蛮 叙州三路蛮 威茂渝州蛮 黔涪施高徼外诸蛮 泸州蛮   西南诸夷,汉牂牁郡地。武帝元鼎六年,定西南夷,置牂牁郡。唐置费、珍、庄、琰、播、郎、牂、夷等州。其地北距充州

  • 卷九十二·志第六十八·兵四·张廷玉

        ◎兵四   ○清理军伍 训练 赏功 火器 车船 马政   明初,垛集令行,民出一丁为军,卫所无缺伍,且有羡丁。未几,大都督府言,起吴元年十月,至洪武三年十一月,军士逃亡者四万七千九百余。于是下追捕之令,立法惩戒

  • 卷二·王世贞

    ○父子封王陇西恭献王李贞,子岐阳武靖王文忠;黔宁昭靖王沐英,子定远忠敬王晟;东平武烈王朱能,子平阴武愍王勇。凡三家。○三代封王河间忠武王张玉,子定兴忠烈王辅,孙宁阳恭靖王懋。凡三代王。东平朱武烈王能,子平阴武愍王勇,又

  • 嘉靖以来首辅传卷八·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申时行字汝黙苏之吴县人举进士第一人为翰林院修撰初从外家姓为徐久而后复之时行美姿容秀目疎眉性温茂有体韵而不促惬能诗文善笔札见者无不亲重之初以丁父忧归家贫时时居间有司又稍从狎邪游既服除补官与同

  • 卷三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三十五选举考举士明以科目取士盖沿唐宋之旧而规制亦略与元同独试士之法则视历代而稍变焉其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命题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

  • 善学者①·戴圣

    ——响鼓不用重捶【原文】善学者,师逸而功倍(2),又从而庸之(3)。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4),先其易者,后其节目(5),及其久也,相说以解(6)。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

  • 维摩诘经卷下·佚名

    香积佛品第十  于是贤者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过。此诸大人当于何食。维摩诘知其意而应曰。唯然贤者。若如来说八解之行。岂杂欲食而闻法乎。要闻法者当为先食。是时维摩诘即如其像正受三昧。上方界分去此刹度如四十二

  • 去欧讲学及经过之一斑·太虚

    ──十八年五月在上海印心精舍讲──佛法大旨,不外真俗二谛,二谛非二,即一实谛,在观察上及趋向上,可说有二。凡是立体之物,均有两面,虽有两面,实即一体。如吾人虽只见月球一面,固知仍有反面,然两面即一月,因观察及趋向有二。真俗

  •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卷中·佚名

    西天三藏明因妙善普济法师金总持等奉 诏译尔时勇猛甚深比丘。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住四念处。佛言。比丘。所谓应观内身外身内外身。住有色不净。一切世间。忧悲苦恼。正念了知。观内受外受内外受。住种种诸苦。

  • 道安法师念佛赞·佚名

      □十三天佛最尊  万物中贵不过人  一世眼□□□□  妙□相劝入善门  只恐众生造诸恶  经律法教□修身  食肉众生短命保  缘佛慈悲征谏君  莫道□□□□□  善恶童子每知闻  好事恶事□□□ 

  • 迦叶结经·佚名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世尊灭度未久。诸罗汉等悉会共议。未集经藏法律诸议。各心念言。吾等所作已办。越尘劳山枯竭爱河。一切智日佛。天中天眼忽不见。吾等患厌载摄是身。今欲般泥洹即说偈曰。

  • 五灯会元续略卷第三上·远门净柱

    明支提山嗣祖沙门 净柱 辑临济宗南岳下十八世天童杰禅师法嗣夔州卧龙山破庵祖先禅师广安州王氏子。初参密庵。闻上堂语有省。后庵住灵隐。命师分座。有道者请益曰胡孙捉不住时如何。师曰。用捉他作甚么。如风吹水自

  • 昌吉县呼图壁乡土志·佚名

    清不著撰人名氏。书名全称应该叫“昌吉县呼图壁县丞乡土志”。书当成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前后。行政上,呼图壁县丞(呼图壁分县)隶属于新疆省迪化府昌吉县管辖,全称:“新疆省迪化府昌吉县呼图壁县丞(或呼图壁分县)”。

  • 太上玉华洞章拔亡度世升仙妙经·佚名

    卷后《叙传授经事》称金皇统三年(1142年),杜长春得道后传授本经。本经凡9章,劝人去十恶,转诵真经,并述内丹。

  • 孟子外书·孟子

    相传今本《孟子》七篇之外尚有四篇,称为《外书》。东汉赵岐《孟子题辞》:“又有外书四篇:《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政》。其文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之者也。”汉代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