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七女观经

闻如是。一时佛说七女观经。昔冥缘王有七女觉世非常。不著缯彩衣服。不著指镮臂钏。不捉香油涂身。岁三长斋月六斋。姊妹相将诣父王殿前。稽首白王。女等前身积罪无福。今值女身处。其深宫眼无所见。求王放女出城游观。王告女言。我作天下之文万基之主。有苑园浴地华台楼观。亦可观之。何用出城观乎。女对王曰。虽有苑园浴池华台楼观。可悦乐耳。非女游观之处。王即听之。出城东门。到其冢间。见一死尸。膀胀烂臭。狐狼践踏。形骸异处。姊妹相将。绕尸三匝。涕零号泣。我等女身会当如是。姊妹七人各说一偈言。

第一女说偈言。

□□重其身  如似好宝珠

企视鹅容步  姿则欲入居

□死弃冢间  禽兽竞共疽

一切皆如是  何用于世殊

第二女说偈言。

譬如一身居  人去宅无光

身死如神誓  乃知此非常

今睹死尸观  忽然遇豺狼

一切皆如是  安得有久长

第三女说偈言。

譬如马驾车  车破而马去

四大解散时  魂神依何住

初集四大时  来从何所处

乃知此非常  唯福可恃怙

第四女说偈言。

譬如好城墎  众人乐安居

所求未厌足  何其忽空虚

人命如草木  春长冬以枯

唯有修福德  智慧随身躯

第五女说偈言。

人之不修福  譬如乘船渡

四大乖离时  如船舍岸去

地定风不动  火微水还故

身非神常宅  安得久长处

第六女说偈言。

如人好庄严  形著诸缯彩

自纵取时荣  故使欲人待

侹然不动摇  其神安所在

观世冢间尸  将来宜应改

第七女说偈言。

如雀在瓶中  罗縠覆其口

縠穿雀飞去  神明随所受

四大和合时  如雀瓶中有

唯有修善福  智慧随身首

第四忉利天王从天来下。到诸女前。问女言。汝等何所求欲使汝得之。诸女良久不答。复问女言。汝等何所求欲使汝得之。一女言乞愿无根无须无枝无叶。于其中生是则为乐。一女复愿。常无五欲。常处寂静。耳餐法音。目睹圣教。是则为乐。一女复愿。幽幽冥冥犹如虚空。登愿玄觉。常睹圣容。是则为乐。天帝语诸女言。止止。汝之所愿无想。吾不能得日月中王使汝得之。于是七女皆得道果。

佛说七女观经

猜你喜欢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佚名
  如净和尚语录卷下·文素
  第一品 菩提品·佚名
  续古尊宿语要目录·佚名
  三重法界观·太虚
  卷第九·宋濂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一(末)·智周
  四谛论 第一卷·佚名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第二(第三同卷)·佚名
  卷第二·佚名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卷下一(注撰非少立名标显)·道宣
  为日本犯中国电告其国佛教徒·太虚
  卷第九·李遵勖
  方便心论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无 题·林徽因

    什么时候再能有那一片静;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年岁;登上城楼,更听那一声钟响?满掬着希望;溶溶在春风中立着,昨天的静,钟声昨天的人披拂新绿,耳语似的诗思,才真能懂得怎样又在今天里划下一道影!什么时候,又什么

  • 卷二十八·方回

    <集部,总集类,瀛奎律髓>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二十八    元 方囘 编陵庙类 君陵臣墓大庙小祠或官为禁樵采或民间香火祭赛不容遏盖圣贤之藏所宜重而鬼神有灵亦本无容心於其间也屈子是以有山鬼国殇之骚诗人有

  • 卷一百四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四十六鞭类五言古野夫采鞭于东山偶得元者 【唐】羊士谔追风岂无策持斧有遐想凤去留孤根岩悬非朽壤苔斑自天生玉节垂云长勿谓山之幽丹梯亦可上野节鞭         【唐】元

  • 御选明诗卷四十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四十九七言古诗十四陈鸿新秋蝉声昨日催秋至渐觉单衣卷凉吹闲吟最爱夕阳天水转澄鲜山转媚防处桐隂清露垂萧然物候翻相宜不知宋玉何为者畏见西风揺落时买西园菊至招同社徐兴公商孟和诸人花下小酌

  • 本纪第一 高祖·刘昫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姓李氏,讳渊。其先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暠七代孙也。暠生歆。歆生重耳,仕魏为弘农太守。重耳生熙,为金门镇将 ,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仪凤中,追尊宣皇帝。熙生天锡,仕魏为幢主。大统中,赠司空。仪凤中,追

  • 卷二·欧大任

      ○嚴光  嚴光字子陵一名遵會稽餘姚人也少有高名同光武遊學光武即位乃變名姓隐身不見帝思其賢令物色訪之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帝疑光也遣安車玄纁聘之三反而後至舍於北軍給牀褥太官朝夕進膳司徒侯霸與光

  • 卷七·张预

      61.晋谢玄   谢玄,字幼度。少颖悟,为叔父安所器重。及长,有经国才略,屡辟不起。后与王珣俱被桓温辟为掾,并礼重之。苻坚强盛,边境数被侵寇,朝廷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安乃以玄应举。中书郎郗超虽素与玄不善,闻而叹之

  • 林旭传·梁启超

    林君字暾谷,福建侯官县人,南海先生之弟子也。自童龀颖绝秀出,负意气,天才特达,如竹箭标举,干云而上。冠岁,乡试冠全省,读其文奥雅奇伟,莫不惊之,长老名宿,皆与折节为忘年交,故所友皆一时闻人。其于诗词骈散文皆天授,

  • 王世充传·李延寿

    王世充字行满,祖先是西域胡人。祖父支颓褥,迁居新丰。支颓褥死后,其妻年轻守寡,和仪同王粲私通,生子名曰琼,王粲就把她娶作小妾。王世充的父亲收自幼丧父,随母嫁到王粲家,王粲喜爱他而收养了他。因而随姓王。官至怀、汴二州长

  • 卷四十四 宋人构怨·李有棠

    宣宗贞祐元年秋闰九月辛未,遣使如宋。二年春正月辛未,宋人攻秦州。统军使舒穆噜仲温击却之。三年春正月辛酉朔,宋使来贺。癸亥,曲宴宋使。三月壬申,宋使贺长春节。冬十一月戊午,诏以王世安为招抚使。枢密院进世安取盱眙之策

  • 馆阁续録卷二·陈骙

    省舍刻漏【绍熈四年十月置以西廊公使库之南旧补冩库贮之太史局差局生二人调节时刻】浑仪台【庆元四年七月礼部侍郎胡纮等奏乞扵秘书省园内筑浑仪台一座遂以东冈改筑髙二丈一尺】省西北墙外添筑外墙一重并置铺屋廵逻【

  • 第一节 旧社会走循环套·蒋廷黻

    第一章已经讨论了道光、咸丰年间自外来的祸患。我们说过那种祸患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我们无法阻止西洋科学和机械势力,使其不到远东来。我们也说过,我们很可以转祸为福,只要我们大胆的接受西洋近代文化,以我们的人力物力,倘若

  • 卷三·曾恬

    心本一支离,而去者乃意尔。 看文字须是一看过领得,方是理通。 克己须是从性偏难克去处克将去,克己之私,则心虚见理矣。 问思可去否,曰:思如何去?思曰睿,睿作圣,思岂可去?陈问:遇事出言,毎思而发,是否?曰:虽不中不逺矣。 释氏所以

  • 谢短篇第三六·王充

    【题解】本篇篇名叫“谢短”,就是把“文吏”与“儒生”的短处告诉人们。在当时,儒生“自谓通大道(先王之道)”,“能说一经”,看不起文吏;而文吏“自谓知官事,晓薄书”,也瞧不起儒生。王充则认为,他们是在不同职

  • 后出阿弥陀佛偈·佚名

        古旧录云阙译人名今纪后汉录  惟念法比丘  乃从世饶王  发愿喻诸佛  誓二十四章  世世见诸佛  垓数无有量  不废宿命行  功德遂具成  世界名清净  得佛号无量  国界平夷易  丰乐多上

  • 天仙正理直论增注·伍守阳

    大明万历中睿帝阁下吉王国师维摩大夫季子三教逸民南昌县辟邪里人冲虚子伍守阳撰(并注),同祖堂弟同师弟真阳子伍守虚同注

  • 词论·李清照

    宋李清照著。她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诗与词的关系。苏轼主张“词为诗裔”,偏于以文学观点立论。而李清照和他不同,偏于以音乐的观点立论,强调“尊体”,主张词“别是一家”。她要求词要“协律”、“铺叙”、“典重”、“文

  •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坚慧

    全一卷。又称法界无差别论。印度坚慧菩萨造,唐代提云般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阐明菩提心之义,并论述法界之无差别平等。初举归敬颂,次列菩提心之十二义(果、因、自性、异名、无差别、分位、无染、常恒、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