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林旭传

林君字暾谷,福建侯官县人,南海先生之弟子也。自童龀颖绝秀出,负意气,天才特达,如竹箭标举,干云而上。冠岁,乡试冠全省,读其文奥雅奇伟,莫不惊之,长老名宿,皆与折节为忘年交,故所友皆一时闻人。其于诗词骈散文皆天授,文如汉、魏人,诗如宋人,波澜老成,瓌深秾,流行京师,名动一时。乙未割辽、台,君方应试春官,乃发愤上书,请拒和议,盖意志已倜傥矣。既而官内阁中书,盖闻南海之学,慕之,谒南海,闻所论政治宗旨,大心折,遂受业焉。

先是胶警初报,事变綦急,南海先生以为振厉士气,乃保国之基础,欲令各省志士各为学会,以相讲求,则声气易通,讲求易熟,于京师先倡粤学会、蜀学会、闽学会、浙学会、陕学会等,而杨君锐实为蜀学会之领袖。君遍谒乡先达鼓之,一日而成,以月初十日开大会于福建会馆,闽中名士夫皆集,而君实为闽学会之领袖焉。及开保国会,君为会中倡始董事,提倡最力。

初,荣禄尝为福州将军,雅好闽人,而君又沈文肃公之孙婿,才名藉甚,故荣颇欲罗致之。五月,荣既至天津,乃招君入幕府。君入都请命于南海,问可就否?南海曰: “就之何害,若能责以大义,怵以时变,从容开导其迷谬,暗中消遏其阴谋,亦大善事也。”

于是君乃决就荣聘,已而举应经济特科。会少詹王锡蕃荐君于朝,七月召见,上命将奏对之语,再誊出呈览,盖因君操闽语,上不尽解也。君退朝具折奏上,折中称述师说甚详。皇上既知为康某之弟子,因信任之,遂与谭君等同授四品卿衔,入军机参预新政。十日之中,所陈奏甚多,上谕多由君所拟。

初二日,皇上赐康先生密谕,令速出京,亦交君传出,盖深信之也。既奉密谕,谭君等距踊呼号。时袁世凯方在京,谋出密诏示之,激其义愤,而君不谓然,作一小诗代简致之谭等曰:“伏蒲泣血知何用?慷慨何曾报主恩。愿为公歌千里草,本初健者莫轻言。”

盖指东汉何进之事也。及变起,同被捕,十三日斩于市。临刑呼监斩吏问罪名,吏不顾而去,君神色不稍变云。著有《晚翠轩诗集》若干卷,长短句及杂文若干卷。妻沈静仪,沈文肃公葆桢之孙女,得报,痛哭不欲生,将亲入都收遗骸,为家人所劝禁,乃仰药以殉。

论曰:暾谷少余一岁,余以弟畜之。暾谷故长于诗词,喜吟咏,余规之曰:“词章乃娱魂调性之具,偶一为之可也。若以为业,则玩物丧志,与声色之累无异。方今世变日亟,以君之才,岂可溺于是。”

君则幡然戒诗,尽割舍旧习,从南海治义理经世之学,岂所谓从善如不及邪?荣禄之爱暾谷,罗致暾谷,致敬尽礼,一旦则悍然不问其罪否,骈而戮之,彼豺狼者岂复有爱根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朝杯酒,暮白刃,虽父母兄弟犹且不顾,他又何怪!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十九·张廷玉
  卷七十九 志五十四·赵尔巽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八·佚名
  卷之八十·佚名
  一百五十四 苏州织造李煦奏颁赐药饵未到曹寅即已病故摺·佚名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章冲
  二十一、出就外傅·包天笑
  张庭珍、张庭瑞传·宋濂
  陈瑛传·张廷玉
  钱能传·张廷玉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佚名
  卷三十六·雍正
  卷七十四·宋敏求
  纲鉴易知录卷三八·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代诗话卷四·郑方坤

      前蜀 后蜀  韦庄  诗之作也穷通之分可观韦庄诗壮故至台辅何赞诗愁未几而卒庄感懐云长年方悟少年非人道新诗胜旧诗十亩野塘留客钓一轩春雨对僧棋花间醉任黄鹂语池上吟从白鹭窥大道不将炉冶去有心重立太平基何

  • 小溪·闻一多

    铅灰色的树影, 是一长篇恶梦, 横压在昏睡着的 小溪底胸膛上。 小溪挣扎着,挣扎着…… 似乎毫无一点影响。

  • 卷四·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四王勃采莲赋附歌荣华息,功名恻 【以上二句,《英华》作「芳草惧修名」,周必大等校《英华》引集本作「芳华惧功名」】 ,奇秀兮异植,红光兮碧色。禀天地之淑丽,承雨露之沾饰 【周引集本作「华饰」】 ,莲有藕兮藕有

  • 刘虞公孙瓚陶谦列传第六十三·范晔

    刘虞 公孙瓒 陶谦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人也。祖父嘉,光禄勋。虞初举孝廉,稍迁幽州刺史,民夷感其德化,自鲜卑、乌桓、夫余、秽貊之辈,皆随时朝贡,无敢扰边者,百姓歌悦之。公事去官。中平初,黄巾作乱,攻破冀州诸郡,拜虞甘陵相,绥抚荒

  • ◎邵式军二三事·佚名

    逆被捕前,以为有钱不必怕。他的妻子说内地有要人做亲眷,怕什么?邵妻珠宝极多,最小的钻石有五克拉。邵妻有芙蓉癖,关在狱中不能过瘾,全身浮肿。此次检举,并引导捕捉邵妻的人,系邵妻亲兄弟,可谓大义灭亲。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二·佚名

    嘉靖三十四年五月甲午朔○升刑部左侍郎陈儒为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柘林倭合新倭四千余人突犯嘉兴总督强经分遣参将卢镗等督粮土等兵水陆击之保靖宣慰使彭荩臣与贼遇于石塘湾大战败之贼遂北走平望副总兵俞

  • 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一卷 刑案(上)·缪荃孙

    汉鲁共王余,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淮阳王。二年,吴楚反,破后,以孝景前三年徙为鲁王。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季年好音,不喜辞辩,为人吃,二十六年卒。子光代为王,初好音舆马,晚节啬,惟恐不足於财。江都易王非,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汝南王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纪昀

    奸臣传宋 【三】 ○宋三黄潜善 王伯彦 秦桧黄潜善 汪伯彦 秦桧 △黄潜善 黄潜善字茂和邵武人擢进士第宣和初为左司郎陕西河东地大震陵谷易处徽宗命潜善往视归不以实闻擢户部侍郎坐事谪亳州 以徽猷阁待制知河闲府靖

  • 卷六十四 上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第三十四上·班固

    (严助,朱买臣,吾丘寿王,主父偃,徐乐,严安,终军,王褒,贾捐之)【原文】严助,会稽吴人,严夫子子也,或言族家子也。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

  • 班宏传·刘昫

    班宏是卫州汲县人,他祖父班思简,曾任礼部员外郎。他父亲班景倩,曾任秘书监。班宏年轻时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右司御胄曹,又在凤翔府薛景光手下当过掌书记官,后在剑南高适手下当观察御史。当时青城山有个妖道张安居用鬼神迷惑

  • 卷六十九(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菩萨见实会第十六之九广果天授记品第二十二尔时八亿广果诸天。见诸阿修罗伽楼罗龙及龙女鸠槃茶乾闼婆夜叉紧那罗摩睺罗伽。诃罗伽阇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摩天。光音天

  • 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欧阳竟无

      爾時功德林菩薩復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藏.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   說當說今說.何等爲十.所謂信藏.戒藏.慚藏.愧藏.聞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辯藏.是爲   十。佛子何等爲菩薩摩訶薩信藏。此菩薩信

  • 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如净

      宋 义远编天童遗落录序夫佛祖道实际理地。本离言语相。然佛事门中为物垂慈。则虽非有为又非无语。洞山五位临济三玄。共是垂慈心。声止啼黄叶。若就语中生实解者。求马于唐肆待兔于枯株也。璨无文之无文印第五卷

  • 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李道谦

    简称《祖庭内传》。元道士李道谦编。三卷。终南山为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早期修道之外,其徒尊为“祖庭”。书中载金、元时该派道士玉蟾真人等三十七人传记,熔铸诸家碑记而成。前有王明道序,称“天乐真人(李道谦号)复于

  • 六因条辨·陆廷珍

    温病类著作。清陆廷珍撰。三卷。廷珍字子贤,清崇明 (今属上海) 人。学识渊博,精于医学,临症数十年,积验甚丰。陆氏融汇前贤学说,潜心研讨,参以己见,以风、寒、暑、湿、燥、火六因为纲,分门逐条论述温病之治,故名 《六

  • 银海精微·孙思邈

    二卷。唐孙思邈撰。“银海”,道家语,指眼睛。《四库全书》在该书《提要》中考证: “银海”指目,在王安石、苏轼之前未见,且此书唐宋志皆不著录,孙思邈本传亦不言有是书,据此断定此书作于宋以后,非孙思邈所作。此书是

  • 金刚三昧经·佚名

    西藏名Rdo-rjeh!i tin%-n%e-h!dsin-gyi chos-kyi yi-ge 。全一卷(或二卷)。北凉时代(397~439)译。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九册。其内容系阐释诸法空、真如、如来藏等,计分八品:第一序品、第二无相法品、第三无生行品、第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