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第二(第三同卷)

    宋西天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普明慈觉传梵大师法护奉 诏译

  行品第六

  尔时佛告金刚藏菩萨言。我今复说最上到彼岸行。于此先行毕竟成办。由是成就金刚空智。彼修观者当如是行。谓顶想宝轮耳带宝镮。手串宝钏腰垂宝带。足系宝铎及妙臂钏。颈严宝鬘衣虎皮衣尝五甘露。又修观者为于空智作相应故。此五色相平等和合亦无分别。以无量相即一色相。是故分别了不可得。于一树下或冢圹间。乃至夜分空寂舍中。清净安住而作观想。于佛智慧随有悟入。如是胜行乃可为说。又若乐求成就如是行故。应以广大庄严诣阿阇梨。为极悲愍求灌顶法。于如是行随其摄受。彼阿阇梨为作开悟。于金刚部观想本尊而作部主。设复于别部中出生菩提种智。亦令安住有为随其摄受。谓金刚歌舞事业。等令生欢喜。令生喜已。于金刚嬉戏因是解脱。由作舞故引金刚步而能随证三摩呬多。轮者表阿閦如来。镮者无量寿如来。颈上鬘者宝生如来。手宝钏者大毗卢遮那如来。腰宝带者不空成就如来。于是色相而生念住。金刚渴椿誐杖者表胜慧相。奎楼鼓者即善方便故。瑜伽行者嗔业清净。住金刚歌咏者真言清净。又复不应为求利养作是金刚歌舞事业。是故瑜伽者当如是行。饮食医药随乐服行。而常真实护持。不为老死之所逼恼。又瑜伽者作发髻冠。以吽字仪轨持五佛葛波罗。或五指量。作葛波罗器已。以双宝带系发冠中。即是胜惠方便自性。又瑜伽者灰涂发线作络腋衣以奎楼鼓声而作念诵。观想金刚渴椿誐杖而为胜惠。于金刚葛波罗观想念诵。知贪嗔痴极可畏故。於戏论事悉能远离。设复睡眠速应勤策。于所行行勿怀疑惑。舍是身已修平等观。于福非福如实寻伺。是故非施亦非受者。又诸饮食如其所得而自受用。于美不美无坚执取。亦无分别此应食者不应食者。如是伺察。又于同行阿阇梨所。不起分别是可往者不可往者。有学弟子为说正智令得成就。于自师尊常行礼敬。无令因是退失成就堕无间狱。及惭恧事亦复如是。诸有自性悉是大悲相应之行。护魔等事勿妄施设。真言静虑常修出离诸三昧门而求解脱于所作行悉妙相应而得现前。决定同彼胜天烁迦罗主如师子王。于彼处处不生怖畏。设于饮食而生爱乐。修瑜伽者不应迷乱。而常发悲愍心。因是利乐诸众生故。

  说密印品第七

  佛告金刚藏言。秘密印品我今当说。为修习瑜伽者恭敬问讯。得生胜解无复疑惑。谓示一指为印二指为印。或以左大拇指捻无名指为印。捻小拇指为印。捻中指为印。示方所为印。示无名指为印。示颈处为印。示所著衣为印。示三戟叉为印。示胸臆为印。示发际为印。示地为印。示轮为印。示颦眉为印。示解脱学处为印。示额为印。示颈后为印。示足心为印。示金刚嬉戏为印。我说修瑜伽者为对治时。印所印处而能善解大悲空智。示献华鬘手者。即延请义及住三昧耶戒。于余积集不应远离。而常依止最上境界。是故修瑜伽者一切所作应知密印。复次金刚藏白佛言。世尊于何等处而求成就。佛言当有一十二处。远离魔事。为所尊重余不复说。何等十二。一者惹蓝驮囕国。歌摩噜国。或酤罗山清净园林。二者摩罗鑁国。或信度河城。三者蒙牟尼国。俱摩罗钵吒国。及天后城。四者酤罗城。阿哩母城。虞那哩河。及呬末河。五者诃梨国。蓝婆国。韶国。金色城。或咸海中。六者迦陵誐国。洲子国。弥佉罗国。矜羯那国(七者八者梵本元阙)九者鼙罗嚩城广大聚落。十者善行城。憍萨罗城。泯陀城。俱摩罗布哩城。十一者众所乐处。或大海边。十二者华果园林清净池沼。佛告金刚藏言。我今为广利益诸众生故。为瑜伽者于金刚空智仪轨。日月时分我今当说。取黑月分于第八日或十四日。建曼拏罗。以诸幢幡庄严宝伎。于七日中施妙饮食。起大悲心恭敬供养设恶来者倍生怜愍。勿复于彼生下劣想。令魔得便不能成就。是故于此常勤悲念。诸有所作毕竟成就。应如是知于昼夜分。以慧决择无复余事。无非时食不起邪思。于他善恶勿乐宣传。观察他身如护已有。修瑜伽者应善筹量。乃至身分饮食不杂乱出。生语诚实。所有真言印契。皆住吉祥呬噜歌义。吉祥者谓不二智故。呬者空性本因故。噜者离染胜庄严故。歌者无所住故。如是修瑜伽者设复毁戒。然彼众生亦常信敬。以有智故。于金刚葛波罗悉相应故。

  大相应轮品第八

  复次相应轮  我今当广说

  最先空界中  作如是观想

  其次轮坛内  出生诸圣众

  又于轮围角  观想大风轮

  水轮如其次  火大亦复尔

  出生正法轮  清凉无病恼

  八叶具台蕊  如三角坛相

  旷寂一心中  布诸贤圣位

  如彼净月轮  是中安种智

  后以日覆之  集二种大乐

  住于月色相  及与日时分

  以二种相应  遨哩善称赞

  月大圆照智  及余平等性

  或幖帜本尊  及种子法位

  说名妙观察  唯诸作用中

  名成所作智  及清净法性

  彼五智次第  观想如是说

  又修瑜伽者  于日月时分

  及金刚萨埵  系念悉平等

  文字出生身  住吽发吒义

  彼萨埵影像  等真实出生

  作意而观想  如前幖帜轮

  以摩尼妙光  惠方便自性

  一切速成就

  尔时佛告金刚藏菩萨言。彼日月时分者。谓以胜惠而能拣择。最初遨哩明妃者。分别色相而各有异。于中五位安五。明妃。即五蕴自性。修瑜伽者当如是观。初帝释方安金刚明妃。次焰魔方安最初遨哩明妃。于水天方安嚩哩明妃。酤尾罗方安金刚拏。吉尼明妃中方安无我明妃。于次外院安八明妃。所谓遨哩明妃。陬哩明妃。尾多哩明妃。渴三摩哩明妃。十葛西明妃。设嚩哩明妃。赞拏哩明妃。弩弭尼明妃。于上下方安空行明妃及地居明妃。住大悲空智轮者。悉于三有从自观想之所变现。此诸明妃皆以黑色大忿怒相。用前五印之所庄严。各有一面面安三目。左右二臂。执持宝刀及葛波罗器。前五印者即是轮镮宝钏宝鬘宝带。以五佛清净故即五印清净。此诸明妃已如上说。无我明妃。右执宝刀。左持葛波罗器及金刚渴桩誐杖。衣虎皮衣立莲华上足如舞势。智光炽盛如大火聚。发髻金色微忿怒相。执宝刀者为断一切慢过慢等。葛波罗器者为破四魔令善成就。金刚渴桩誐杖者即空智性及诸方便。于此仪轨观想轮法成就者。最初观想黑色。第二赤色。第三黄色。第四绿色。第五青色。第六白色。然于六分观想相应亦复厌离。谓出生次第非出生次第。于此二种平等依止。是金刚部随其生灭所说法故。诸佛世尊说是空界莲华种智观想。三摩钵底及妙乐轮。如是次第为自领纳从菩提心。如是观想出生圣贤。是二种轮悉俱生故。所说胜惠出生义故。所说方便士夫用故。后于胜义世俗二种分别。彼二种轮者说胜惠轮。如妙乐故。是中于无量义分别有四。是四种者即俱生分出生次第。一者喜谓于此先行。少分妙乐有进求故。二者胜喜于此相应。渐令增胜说妙乐故。三者离喜于此妙乐。厌离诸根息除贪染。无众生可喜爱故。四者俱生喜。一切平等真实观想故。又此妙乐具诸方便。唯胜喜中如实远离余不复说。于非有中无可得故。于他了知身所有福。尊重称叹。方便附近诸薄德人。彼少睡眠若饮若食。为境思念及余一切。如其所见于上中下。平等一味真实观想。勿应于下劣品少略句义。于最上品而作观想。于中品者离此二种。如是六根诸有动息。净尽无余共所修作。等彼一味彼妙乐轮。等同开示真实观想。如是所说出生三有及诸世间。如我所见一切观照。是故于三摩呬多毕竟修习。于此成就无复疑惑。设于大印毕竟进求。观想世间诸所作意悉非观想。观诸法智亦非观想。诸所动植枝叶蔓草。及自他身一切色相。是大妙乐悉非有性。于自所得成就观想。所生业用如王者尊。随自取舍一切无碍。贪嗔嫉妒及我慢等。诸所爱乐乃至十六分中不及其一。以智慧方便自性出生诸法。及彼三世犹若虚空。如来所说彼妙乐轮。于一刹那而得降伏。于自境界悉能弃舍。诸了悟智及语言道。加持次第唯用趣向。一切智智自他了知。地水火风及余空等。于刹那顷悉能破坏。天上人间乃至地际。于刹那顷皆同一相。离诸分别不为自他之所侵挠。成就持明诸业用等。设复于生死中而常清净。譬如河流亦如灯炷。于昼夜中真实不断。彼无智者于是仪轨徒设疲劳。此世他世无能成就。

  清净品第九

  佛告金刚藏言清净品我今当说。

  由说是清净  一切无疑惑

  一一贤圣位  后当分别说

  五蕴五大种  六根及六处

  无知烦恼闇  自性悉清净

  谓自身领纳  及余他所作

  说妙乐相应  境界等清净

  故佛善巧说  一切性清净

  时金刚藏菩萨白佛言。世尊为何等清净。佛言于色等境观想远离能取所取。所谓眼取色耳取声。鼻取香舌取味。身取触意取妙乐。应知是等无余亲近是即清净。说金刚明妃即色蕴清净。遨哩明妃即受蕴清净。嚩哩明妃即想蕴清净。金刚拏吉尼明妃即行蕴清净。无我明妃即识蕴清净。外第二重四方上下成就清净者。谓帝释方遨哩明妃即色境清净。焰魔方陬哩明妃即声境清净。水天方尾多梨明妃即香境清净。酤尾罗天方渴三摩哩明妃即味境清净。下方地行明妃即触境清净。上方空行明妃即法境清净。又地行空行二种明妃。从是轮回涅槃自性之所出生。外第二重四隅成就清净者。谓伊舍那方十葛西明妃即地大清净。火天方设嚩哩明妃即水大清净。乃哩底方赞拏哩明妃即火大清净。风天方弩弥尼明。妃即风大清净。一十六臂者即一十六空清净。四足即四魔清净。八面即八解脱清净。三目即三金刚清净。说金刚空智者即嗔清净。嚩哩明妃即贪清净。金刚拏吉尼明妃即嫉妒清净。遨哩明妃即两舌清净。金刚明妃即痴清净。如是蕴等清净出生次第。彼于是法弃舍真实无能成就。则为蕴等之所缠缚。若于世间痴闇真实了知。即于是缚而得解脱。是故非色非声非香非味非触非法亦非世间。心清净故即一切清净。

  灌顶品第十

  佛告金刚藏言。复次弟子灌顶曼拏罗法。如其次第我今当说。修瑜伽者先清净地。或殊妙园林菩萨圣贤得道之处。以吽字仪轨作警觉已。然后于殿阁中。以五宝末或米粉末。粉画最上大曼拏罗。其坛作三肘三指量。或增四指量指。明者入已于五部出生。乃至童子亦应亲近是轮坛中。先令弟子以帛覆面。及为说此难得亲近希有之相。如是平等作用境界。自他领纳悉能弃舍。于有无性远离尘染等若虚空。以智慧方便染无染等。众生缘力最上文字。诸所安住一切观照。又彼世间有性无性之所建立。及余所有我人众生。色者受者命者士夫补特伽罗。如是诸有自性悉幻化相。时会听者于金刚藏及一切如来前。欢喜踊跃作是唱言。我于喜最上喜离喜。如是三种世间色相悉无所得。及俱生喜无复疑惑。时金刚藏赞言。善哉善哉是中非贪非离。及彼中间皆。不可得。如是俱生喜远离三种说名正觉。佛言金刚藏而知喜等三种远离。如现浮云犹成幻化。于俱生喜如睡梦觉。破一切相得无分别。瑜伽印契悉能成就。以我四方曼荼罗放炽盛光明。而调御之四门楼阁。珠缨半缨杂色交映。无量间错庄严八柱。以金刚线平等相应。种种妙华烧香涂香及妙灯明。八大贤瓶殊妙庄严于。彼瓶中插波罗叶吉祥树枝。入五宝末。上妙缯[疊*毛]系覆瓶项。随自本尊作第九贤瓶。殊妙相应如前严饰。线及智线应善抨量。于轮坛所诵一洛叉及阿庾多数。所诵真言如前已说。又瑜伽者先择净地。施诸饮食作护已身。如其所见观想处所。于自坛中示灌顶法。供养祈请皆如上说。内外两重善巧安布。遨哩明妃如次纷画。先于东方粉画宝刀。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时金刚萨埵清净澡浴身涂妙香。华鬘珠宝极胜庄严。勇猛决定引离茶步。入阿阇梨大曼拏罗。两称吽字作勇猛势。复诵呬呬字辟除怖毕。与二臂空智金刚相应。然后为说真实平等清净智相。不坏他教息除轮转。于无所观无能观者。无取无不取离二相故。

  又瑜伽者诸有饮食无复净秽。不生痴厌无有三毒。两舌嫉妒慢过慢等。若冤若亲心无所动。何意于中得生我相。自性清净本然故尔。彼金刚拏吉尼等与是妙乐。身诸色相悉无所动。金刚藏白佛言。世尊云何五大种。佛言是菩提心之所容受。触坚硬法即是地大。彼湿润性即是水大。彼温热性即是火大。彼动转性即是风大。说妙乐性即是空大。此五大种能为系缚。若于妙乐发俱生喜说是自性。一切所作是即持戒。以大悲方便之所相应。设不护魔粉布轮坛。犹于色相心心平等。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第二

猜你喜欢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三·佚名
  无量寿经义疏上卷·慧远
  大般涅槃经疏 第六卷·灌顶
  佛教心理学之研究·太虚
  卷六·佚名
  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附录:佛教大事表·梁启超
   第九十一則 鹽官犀牛扇子·胡兰成
  卷十五·性音
  卷四十六·佚名
  序·佚名
  卷第二十七·元来
  佛说解忧经·佚名
  省庵法师四念处颂(并叙)·周梦颜
  卷第十(诸天卷上)·佚名
  卷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王幼玉·唐圭璋

      幼玉,衡阳妓。   失调名   粉面羞搽泪满腮。

  • 卷三·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三   宋 郭知达 编古诗述懐【此以下自贼中窜归凤翔作旧注晋籍尝作咏懐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去年潼闗破妻子膈絶久【天寳十五年安防山僣号贼犯潼闗哥舒翰军败退为其帐下执之降贼闗门不

  • 卷二百七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七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石屏续集【二】戴复古饮中布衣不换锦宫袍刺骨清寒气自豪腹有别肠能贮酒天生左手惯持螯绳头骥尾宜千里鹤在鸡羣亦九臯贤似屈平宜独醒不禁憔悴赋离骚

  • 志第十一 礼下·房玄龄

    五礼之别,三曰宾,盖朝宗、觐遇、会同之制是也。自周以下,其礼弥繁。自秦灭学之后,旧典残缺。汉兴,始使叔孙通制礼,参用先代之仪,然亦往往改异焉。汉仪有正会礼,正旦,夜漏未尽七刻,钟鸣受贺,公侯以下执贽夹庭,二千石以上升殿称万岁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九·王称

    附録七  西蕃盖出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在唐为吐蕃安史之乱遂陷河西陇右之地大中三年其国宰相论恐热以秦原安乐及石门等七关来归四年克城维扶三州五年张义潮以沙伊肃十一州来献唐末沙之地复为所隔然其国亦自衰弱族

  • ○玛噶喇庙二则·许指严

    睿亲王多尔衮以骄贵跋扈致败,削爵仆碑,视同叛逆,改其居邸为喇嘛庙,名曰“玛噶喇庙”,今在南池子内者是也。多尔衮美丰裁,善骑射,顺治太后绝爱之,致有下嫁之故事。太后尝谓:“此美男子态度,不可不传于后世。”乃命巧工为塑像,终不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二·佚名

    弘治十四年十二月乙巳朔 上视牲于南郊○丙午沈王幼学自以年老有疾请凡遇祭祀社稷山川暂令本府长史摄行祀事礼部议不可请如宁府例令王庶长子西杨王铨钲代行礼从之 升四川按察司佥事王敕为河南按察司副使仍提调学校 巡

  • 卷之三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三百三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三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理宗时李鸣复知枢密院事上奏曰臣比者伏蒙圣慈擢置枢筦继又从宰臣之请以兵财楮币分而为三委之执政臣以缪庸仍获

  • 卷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十六户部关税凡天下水陆衢会舟车之所辐辏商旅之所聚集设关置尹掌其治禁以安行旅以通货贿爰系之税以便詗几以佐国家经费凡直省关税以乾隆十八年奏销册计之税入四百三十二万四千有五两有奇京

  • 第十一章 旅行的享受·林语堂

      论游览旅行在从前是行乐之一,但现在已变成一种实业。旅行在现代确已比在一百年前便利了不少。政府和所设的旅行机关,已尽力下了一番工夫以提倡旅行;结果是现代的人大概都比前几代的人多旅行了一些。不过旅行到了现代

  • 卷十·王志长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十明 王志长 撰司门掌授管键以启闭国门注郑司农云键读为蹇管谓籥也键谓牡疏用管以启用键以闭几出入不物者正其货贿凡财物犯禁者举之注不物衣服视瞻不与

  • ·“一以贯之”的功夫··王守仁

    薛侃&middot;录薛侃(?&mdash;&mdash;1545年),字尚谦,号中离,广东揭扬人。王阳明的学生,力倡阳明心学。进士,后困上疏获罪下狱。见《明儒学案》卷三十。【原文】侃问:&ldquo;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rdquo;先

  • 论语卷十·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子张第十九〈此篇皆记弟子之言而子夏为多子贡次之盖孔门自颜子以下颖悟莫若子贡自曽子以下笃实无若子夏故特记之详焉凡二十五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致命谓委致其命犹言授

  • 从心流出·佚名

    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岩头整天不是闲散,便是睡觉。雪峰总是坐禅,他责备岩头不该只管睡觉,岩头责备他不该每天只管坐禅。雪峰指着自己的胸口说:&ldquo;我这里还不够稳定,怎敢自欺

  • 佛说安宅陀罗尼咒经·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给孤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大菩萨众四万人俱。娑婆世界主梵天王。释提桓因四大天王。提头赖吒天王毗楼勒[蘜-匊+奇]天王。毗楼博叉天王。毗沙门天王。将二十八部鬼师大将军。

  • 渐备一切智德经·佚名

    五卷,西晋竺法护译。华严经十地品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