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以善成就一切如来金刚正智之所建立,种种殊特超于三界灌顶宝冠,摩诃瑜伽自在无碍,获深妙智,证平等法,所作功业皆已究竟,随众生心悉令满足,三世平等常无动坏,三业坚固犹如金刚普光明身。住欲界他化自在天王宫殿之中,其王宫殿种种严好,皆以大宝摩尼所成,缯盖幢幡众彩交映,珠璎宝铎风动成音,一切如来常所游践,咸共叹美吉祥第一。有菩萨摩诃萨八千万人,前后围绕供养恭敬。佛为说法,初中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清净圆满。

其名曰:金刚手菩萨、观自在菩萨、虚空藏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转法轮菩萨、降伏一切魔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为诸菩萨说一切法自性清净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所谓:“爱清净位是菩萨位;见清净位是菩萨位;深著清净位是菩萨位;悦乐清净位是菩萨位;藏清净位是菩萨位;庄严清净位是菩萨位;光明清净位是菩萨位;身清净位是菩萨位;语清净位是菩萨位;意清净位是菩萨位;色清净位是菩萨位;声清净位是菩萨位;香清净位是菩萨位;味清净位是菩萨位;触清净位是菩萨位。何以故?一切法自性清净故。一切法自性清净,即般若波罗蜜清净。”

尔时世尊说此法门已,告金刚手菩萨言:“金刚手!若有人得闻此一切法自性清净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一经于耳,是人所有烦恼障、业障、法障,极重诸罪皆自消灭,乃至菩提不生恶道。若复有人能日日中,受持读诵思惟修习,即于现身得一切法平等性金刚三昧;余十六生,当于一切法门而得自在游戏快乐,乃至当获诸佛如来金刚之身。”

尔时如来即说咒曰:

“唅(长呼)”

尔时世尊,复以一切如来普光明相,为诸菩萨说一切诸佛寂静性成正觉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所谓:“金刚平等成正觉,大菩提坚固性如金刚故;义平等成正觉,大菩提一义性故;法平等成正觉,大菩提自性清净故;一切平等成正觉,大菩提离一切分别故。”

尔时世尊说此法门已,复告金刚手菩萨言:“金刚手!若有人得闻此四种寂静性成正觉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受持读诵思惟修习,应知是人即得超于一切恶道,疾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如来复说咒曰:

“唵(长呼)”

尔时世尊,复以一切如来能调伏难调众生释迦牟尼相,为诸菩萨说一切法平等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所谓:“贪无戏论性;嗔无戏论性;痴无戏论性。何以故?一切法无戏论性故。一切法无戏论性,即般若波罗蜜无戏论性。”

尔时世尊说此法门已,复告金刚手菩萨言:“金刚手!若有人得闻此一切法平等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受持读诵思惟修习,假令其人杀害三界一切众生,终不因斯堕于恶道。何以故?已受调伏心律仪故。当知是人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如来复说咒曰:

“憾(长呼)”

尔时世尊,复以一切如来自性清净相,为诸菩萨说一切法平等性观自在智印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所谓:“一切世间贪性清净、嗔性清净;一切世间贪性清净、嗔性清净故,一切世间垢性清净、罪性清净;一切世间垢性清净、罪性清净故,一切世间法性清净、众生性清净;一切世间法性清净、众生性清净,故,一切世间智性清净;一切世间智性清净,即般若波罗蜜清净。”

尔时世尊说此法门已,复告金刚手菩萨言:“金刚手!若有人得闻此一切法平等观自在智印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受持读诵正念修习,是人虽在五欲尘中,不为贪欲诸过所染,譬如莲华虽在淤泥非泥所著,乃至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如来复说咒曰:

“咭利(短呼)”

尔时世尊,复以一切如来为三界主相,为诸菩萨说一切诸佛灌顶出现智藏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所谓:“灌顶施,令一切得三界王位故;财宝施,令一切得所愿满足故;净法施,令一切得诸法实性故;饮食施,令一切身心获安乐故。”

尔时如来复说咒曰:

“怛缆(长呼)”

尔时世尊,复以一切如来常住智印秘藏相,为诸菩萨说一切诸佛金刚智印甚深处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所谓:“一切诸佛所摄持金刚身印,得一切如来真实体性故;一切诸佛所摄持金刚语印,得一切法门自在故;一切诸佛所摄持金刚心印,得一切三昧具足故;一切诸佛所摄持金刚智印,得最上身语心如金刚故。”

尔时世尊说此法门已,复告金刚手菩萨言:“金刚手!若有人得闻此一切诸佛金刚智印甚深处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受持读诵正念思惟,当知是人则得成就最上金刚印,于一切智及众事业皆得圆满,身口意性犹如金刚,乃至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如来复说咒曰:

“阿(短呼)”

尔时世尊,复以一切如来永离戏论相,为诸菩萨说文字转轮品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所谓:“一切诸法空,无自性故;一切诸法无相,离众相故;一切诸法无愿,离诸愿故;一切诸法自性清净,般若波罗蜜清净故。”

尔时如来复说咒曰:

“阿(乌舸反、短呼)”

尔时世尊,复以一切如来入广大转轮相,为诸菩萨说入广大转轮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所谓:“入金刚平等性,得入一切如来转轮故;入义平等性,得入一切菩萨转轮故;入法平等性,得入妙法转轮故;入一切平等性,得入一切转轮故。”

尔时如来复说咒曰:

“嚂(长呼)”

尔时世尊复,以一切如来大善巧方便相,为诸菩萨说最第一广供养诸佛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所谓:“发菩提心即为大善巧方便广供养一切诸佛;救护众生即为大善巧方便广供养一切诸佛;住持正法即为大善巧方便广供养一切诸佛。”

尔时世尊说此法门已,复告金刚手菩萨言:“金刚手!若有人得闻此最第一广供养诸佛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若自书若教人书,若自受持若教人受持,若自读诵若教人读诵,若自思惟若教人思惟,若自供养若教人供养。随其所作,即为大善巧方便广供养一切诸佛。”

尔时如来复说咒曰:

“唵(长呼)”

尔时世尊,复以一切如来能调伏相,为诸菩萨说能调能摄一切众生秘密智藏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所谓:“一切众生平等性,是嗔平等性;一切众生调伏性,是嗔调伏性;一切众生真法性,是嗔真法性;一切众生金刚性,是嗔金刚性。何以故?一切众生调伏性即是菩提故。”

尔时如来复说咒曰:

“荷(长呼)”

尔时世尊,复以一切如来住平等相,为诸菩萨说一切法最胜平等性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所谓:“一切法平等性故,般若波罗蜜平等性;一切法第一义性故,般若波罗蜜第一义性;一切法法性故,般若波罗蜜法性;一切法业用性故,般若波罗蜜业用性。”

尔时如来复说咒曰:

“颉唎(长呼)”

尔时世尊,复以一切如来为众生依怙相,为诸菩萨说一切众生依怙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所谓:“一切众生是如来藏,普贤菩萨体性遍故;一切众生是金刚藏,金刚藏水所灌洒故;一切众生是正法藏,是正言词所说性故;一切众生是妙业藏,善巧妙业所运为故。”

尔时如来复说咒曰:

“底唎(长呼)”

尔时世尊,复以一切如来无量无边际究竟尽相,为诸菩萨说一切法无量无边际究竟尽平等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所谓:“般若波罗蜜无量故,一切诸佛亦无量;般若波罗蜜无边故,一切诸佛亦无边;般若波罗蜜一性故,一切诸法亦一性;般若波罗蜜究竟尽故,一切诸法亦究竟尽。”

尔时世尊说此法门已,复告金刚手菩萨言:“金刚手!若有人得闻此无量无边际究竟尽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受持读诵正念思惟,此人所有一切障累皆得消灭究竟无余,疾至菩提,获于如来金刚之身而得自在。”

尔时如来复说咒曰:

“骠(长呼)”

尔时世尊,复以一切如来离戏论秘密法性普光明相,为诸菩萨说大安乐金刚不空无碍决定入法性无初中后最第一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所谓:“诸菩萨能广大承事供养故,得最上大安乐;得最上大安乐故,得诸佛无上大菩提;得诸佛无上大菩提故,能降伏一切魔军;降伏一切魔军故,得于三界皆自在;于三界皆自在故,能遍饶益一切众生,悉与究竟最上安乐。何以故?颂曰:

“有最胜智者,常在生死中,

广度诸群生,而不入涅槃。

般若波罗蜜,究竟方便智,

能成清净业,普净于诸有。

又以于贪等,调伏诸世间,

乃至有顶天,清净无违暴。

在于生死世,世法不能染,

如莲华妙色,尘垢所不污。

大欲清净人,大施安乐人,

于三界自在,作坚固利益。”

尔时世尊说此法门已,复告金刚手菩萨言:“金刚手!若有人得闻此大安乐金刚法性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于日日中每清旦时,若听闻、若诵念,相续不绝,当知是人所有罪障皆自消灭,心常调畅第一安乐。于现身中,即得成就金刚不空无碍决定入法,复当成就一切如来金刚秘密坚固之身。”

尔时如来复说咒曰:

“莎诃(长呼)”

尔时世尊为诸菩萨说如上诸法门已,复告金刚手菩萨言:“金刚手!我此经典难可得闻,若有得闻乃至极少至于一字,应知是人过去已曾供养诸佛,于诸佛所种诸善根。何况有人具足听闻读诵之者,当知是人决定已曾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八十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若是经典所在之处,此地则为有诸佛塔。若复有人爱重此经,常随守护不离身者,是人应受一切世间恭敬供养;是人当得宿命智通,能知过去无量劫事;不为一切天魔波旬之所扰乱,四天大王及余诸天常随卫护;一切诸佛及诸菩萨恒共摄受,十方净土随愿往生。金刚手!我今略说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功德如是,若广说者穷劫不尽。”

佛说此经已,金刚手等诸菩萨,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众会,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猜你喜欢
  中一上·元照
  摩诃止观卷第四下·智顗
  中华民国国民道德与佛教·太虚
  卷二十四·赜藏主
  十誦比丘戒本羯磨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五卷·宝亮
  显示真实相所开的三重方便门·太虚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五·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九·澄观
  卷第三十六(雨字号)·朱时恩
  那先比丘经卷下·佚名
  佛法金汤编卷第十一·岱宗心泰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五十八·欧阳竟无
  增辑丹霞淳禅师语录·丹霞子淳
  南安岩严尊者·惠洪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提要·陈廷敬

      臣等谨按御定词谱四十卷,康熙五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御定。  词萌于唐,而大盛于宋。然唐宋两代皆无词谱。盖当日之词,犹今日里巷之歌,人人解其音律,能自制腔,无须于谱。其或新声独造,为世所传,如《霓裳

  • 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二十二·张廷玉

        何文辉马云 缪大亨 蔡迁 王铭 宁正 金兴旺 花茂 丁玉 郭云   何文辉,字德明,滁人。太祖下滁州,得文辉,年十四,抚为己子,赐姓朱氏。太祖初起,多蓄义子。及长,命偕诸将分守诸路。周舍守镇江,道舍守宁国,马儿守婺

  • 卷十·辛文房

      ○王焕   焕,大顺二年礼部侍郎裴贽下进士及第。俄自左史拜考功员外郎,同年皆得美除,焕首唱感恩长句,上谢座主裴公,当时甚荣之。后以礼部侍郎致仕,年九十,见《睢阳五老图》。焕工诗,情极婉丽。尝为《惆怅诗》十三首,悉古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八景泰元年三月乙巳朔 太上皇帝在迤北 升南京工部右侍郎吴政为本部左侍郎 襄陵王冲秋奏近者韩王宛逝宫眷无以养赡乞仍给岁禄从之 户部奏福建广东缺粮欲行本处并附近三司会同镇守巡抚等官劝谕军余民舍

  • 第十三卷 清举人 (四)·缪荃孙

    [嘉庆戊午科] 江宁府 金德荣 上元人。 陈克鸣 上元人。 陈 哲 上元人。 谭清瑞 上元人。 尉迟楫 上元人。 谌配道 江

  • 四六九 谕内阁郝硕折参失察《字贯》之府县各员俱不必革职治罪·佚名

    四六九 谕内阁郝硕折参失察《字贯》之府县各员俱不必革职治罪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三十日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三十日内阁奉上谕:据郝硕奏逆犯王锡侯刊刻《字贯》,在吉安、南昌二处将失察之历任知县伍魁孝等、知府卢崧等请旨革

  • 十国春秋巻四十九·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后蜀二后主本纪后主昶字保元初名仁赞高祖第三子也【长子本琼华公主子在唐不得立史夫其名】母贵妃李氏以天祐十六年十一月生仁赞于太原【案花蕋夫人宫词法云寺里中元节又是官家降诞辰是七月十五日为后主生

  • 卷七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七十四选举略【三】考绩【臣】等谨按三载考绩列於虞书六计弊吏详於周官诚钜典也西汉以六条察二千石东汉掌於三公魏晋考课之制芜而不备唐之课最条目纷如宋承

  • 卷六·佚名

    尚稷王【尚稷王未嘗即位,止以王祖正統之重,追尊稱王。故王統圖中不敢稱王】童名及誕壽不傳。乃葉壁伊是名首見村人也。父母【名氏不傳】妃:瑞雲【童名不傳。洪武二十九年丙子生,宣徳九年甲寅二月初二日卒。葬于葉壁陵】長

  • 公孙龙第十一·孔鲋

    公孙龙者、平原君之客也、好刑名、以白马为非白马、或谓子高曰、子高孔穿之字孔箕之子伋之元孙此人小辨而毁大道、子盍往正诸、子高曰大道之悖。天下之校枉也。吾何病焉。或曰虽然、子为天下故往也、子高适赵、与龙会

  • 书义矜式卷一·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虞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勲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圣人之功无不至者圣人之徳无不至也夫圣人功徳莫盛于尧故史臣叙于书首意曰粤若稽古昔有放勲如尧者勲以功言放谓功无不至也钦明文思安安

  • 卷二·赵鹏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筌卷二     宋 赵鹏飞 撰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天下所以为唐为虞为成周者王法而已天下所以为桀为纣为晩周者亦王法而已王法行则侯度谨而天下治王法弛则侯度废而天下乱治乱系乎王法王法系乎时君春

  • (九)子罕篇·钱穆

    太宰问于子贡章。 朱子曰:“太宰所云,是以多能为圣也。子贡所对,是以多能为余事也。夫子所言,是以圣为不在于多能也。三者之说不同。若要形容圣人地位,则子贡之言为尽。盖圣人主于德,固不在多能,然圣人未有不多能者。夫子以

  •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九·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第九帙  从八十一尽第二百。  第八十一卷  浮瓠(乎故反郭注尔雅云瓠壶也说文从瓜夸声夸音诩于反又上声呼论从草作[荂*瓜]俗字也)。  第八十二卷  皴皮(七荀反

  • 大方广佛华严经吞海集序·道通

    讲华严楞严经唯识起信论嗣祖比丘 道通述伏以。华严之为教也。朝宗众经。清凉之为疏也。贯映前古。不有颖达。孰能发明。道通。夙附真乘。穷居讲肆。论听宣益。经传妙空。退惭先哲。无裨后学。请问十年。开演三徧。屡

  • 自序·正果法师

    一九八○年夏天,福州鼓山涌泉寺约我为该寺僧伽培训班作短期讲学。预定内容讲完之后,学员们要求我讲讲禅宗,我高兴地答应了。当时手边没有参考书,只好凭记忆及随身带去的一本禅学笔记,写出一份禅宗提纲的讲稿,大约四五千字,学

  • 衡山禅师语录·佚名

    嘉兴大藏经 衡山禅师语录衡山和尚语录序昔达磨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后六祖曰达磨道个直指早是曲了也何以故要知不立二字亦是文字且达磨传法偈四句岂非文字乎其不尚文字者恐人滞指而迷月也又太原孚因雪峰道一

  • 钦定诗经传说汇纂·王鸿绪

    诗经注本。二十一卷,《诗序》一卷。清王鸿绪等奉敕编。始于康熙末年,成于雍正五年(1727)。编者在序言中提出:“《集传》一书,参考众说,探求古始,独得精意。”实际上代表了康熙王朝官方的评价。此书的编辑,“皆以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