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九

當陽玉泉嗣法門人印正等編

法語二

示雲嶠禪人

禪和子有志行腳,痛以生死為念。到一善知識處,或請益、或發一問,正要體取話頭來歷。忽然會得此箇話頭,即知生從何來、死從何去,明得生處,死處亦然。那時節㘞地一聲,始信茶條拄杖新行腳,葛葉蒲團舊話頭。

示指元禪人

割愛辭親,遠塵離俗,入一叢林,進一保社,必要具參方眼,識人好惡,一動、一靜,一喜、一怒,看是甚麼道理?若識得,自是與尋常人不同,雖然不是舊時人,直改舊時行履處。

示覺幻禪人

覺幻禪人來老僧拄杖頭邊,尚未知其下落,一旦乞法語,老僧試問:「前向汝腳跟下直打出,是撥轉汝耶?是要汝轉身吐氣耶?汝若向此知落處,則不被短岸深坑之所陷,可以淨裸裸絕承當,赤灑灑無回互;其或未然,莫將閒學解埋沒祖師心。」

示太平禪人

出家人堂堂僧相,不行一事、不奉佛敕、不受師教,乃形同沙門未得法同沙門也。上人奉受三事,心體力任,而又到老僧處,且形同、法同,只有一事不同,試問是那一事?

示佛生禪人

禪道、佛道不是細事,惟在人人任之耳。如擲劍揮空,勿論及之不及,貴承當,不貴推托。此承當非承當佛祖也,正在不疑佛、不疑祖。佛有一代時教、祖有千百則公案,每每試將一經一教全提半提看,到那不疑之地,始可喫老僧痛棒,與老僧說禪。

示徹空戒子

聖賢設化種種法門皆治心之法,參禪不過參此心也、念佛不過念此心也、持戒不過護此心也,此心若寂,更有何處起惑作業?但有念起即覺,然而覺處忽猛省得來,㘞地一聲,始知秤錘原是鐵。

示上提戒子

無上菩提心地戒,只在當人一念未生已前,看者念從何處起來,忽看得三際頓空、諸惡無跡,正是戒之本體。㘞!只恐眾生不是佛,是佛何愁不解語?

示湛林禪人

世變之後,祖燈秋晚,老僧隨遇安身,忽湛林禪人從梁山來,欲老僧歸。索法語,老僧無別指示,只向渠道箇:「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老僧不是善知識,汝亦不是學人。」若諦當不出,看取從前註腳。

示慧心禪人

慧心禪人久依吾住,欲求法語隨處受持,吾儕每見諸方只欲人納降款,深可痛惜。吾儕應病與藥,直教遇境生疑、逢緣理會,無處不是話頭也。勉之。

示水月禪人

只因一句隨他語,萬里千山走衲僧。爾輩若會此一句,未曾舉步,大地盡周其;或未然,且將千里遠行始于初步分曉得,到老僧處喫棒。

示昇所冉居士

參禪、念佛本是一箇道理,念佛念此心也、參禪參此心也。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只此一心,別無岐路。一心不生,萬法無咎,試問如何是汝一心?默默自知田地穩,騰騰誰謂肚皮憨?

士作禮問:「參禪與念佛,是同?是別?」師云:「同則總同,別則總別。」士禮謝,師偈云:「參禪與念佛,頓、漸兩條路,勿問別與同,到家驀直去。」

示問一禪者

問一得一,倚墻靠壁,墻崩壁倒,一歸何處?老僧試問一之道理,荅則是、不荅亦是。一縱一奪,龜哥眼赤。

示戒如禪人

求道不求字,終須成大器;求字不求道,投其人所好,此非學道人,莫令諸方笑。

示秀玄禪者

寫字便成勞,不知為甚的,學人不努力,空費者張紙。教學如何努力薦取?屋北鹿獨宿,谿西雞齊啼。

示六聰禪者

橫寫豎寫,尚莫能盡者張紙;多說少說,且安排者管筆。然而筆舌不得處,與老僧道將一句來。

示六一禪人

鏡華水月,泄漏天機;艸木文章,全彰意氣。露不盡鋒鋩,只向空中一點;參無學妙旨,且從靜地理會。若理會得,不枉過雙桂堂,坐臥經行,拾些粥飯氣息。

示寄凡禪人

做箇禪和子,到一處、出一言、吐一語稍有衲僧氣息,善知識痛下鍼錐,必要究竟實處討教分曉,不負出家行腳之苦志也。試問:未舉念前,且道是箇甚麼道理?還委悉麼?艸鞋忽地破,露出腳跟來。

示習儀火頭

變生作熟,非水、火莫能致。然而水、火正在生剋,以既濟、未濟而別之也。即人之一身外,則器界所共一氣分。如何是一氣分?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

示禪源禪人

出家志在參學,參不透必學、學不圓必參,此兩者亦不可偏廢。若獨學而不參,秖益見聞;若獨參而不學,愈益我慢。正在不偏廢處,頭頭要了、法法要明,則不負出家之志也。

示知我戒子

數聞知我禪客久於此道稍有符合,隨處豎一剎竿,與諸仁者一食一宿,結佛祖冤家,只須覓箇還飯錢者。勉之。

示深省戒子

戒品初登務要穩密,誠恐日就月將情念濃厚,只去圖口體、攻章句,錯過當頭一著,窮究到底不清。老僧非是成閒管,亦是憐兒不覺醜,向爾等道箇秦時

猜你喜欢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一(本)·慧沼
  续高僧传卷第五·道宣
  下三·元照
  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欧阳竟无
  百论疏卷上·吉藏
  无相思尘论·陈那
  六 摩诃梨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七·澄观
  月灯三昧经卷第十·佚名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五·欧阳竟无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九·弘储
  大生义经全文·佚名
  总目·呆翁行悦
  卷第十五·普瑞
  深密解脱经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陈郁·唐圭璋

      郁字仲文,号藏一,临川人。理宗时,充缉熙殿应制,又充东官讲堂掌书。   声声慢   应制赋芙蓉、木樨   澄空初霁,暑退银塘,冰壶雁程寥寞。天阙清芬,何事早飘岩壑。花神更裁丽质,涨红波、一奁梳掠。京影里,算素娥仙队,似

  • 第八出 劝农·汤显祖

    【夜游朝】〔外引净扮皂隶,贴扮门子同上〕何处行春开五马?采邠风物候 秾华。竹宇闻鸠,朱轓引鹿。且留憩甘棠之下。〔古调笑〕“时节时节,过了春 三二月。乍晴

  • 提要·晁补之

    【臣】等谨案晁无咎词六卷宋晁补之撰补之字无咎钜野人能改斋漫録及复斋襍録咸称其元丰二年已未登第栁塘词话谓为元祐进士传写误也元祐初为著作郎绍圣末谪监信州酒税起知泗州入党籍有鸡肋集别着録是集陈振孙书録解题作

  • 卷四十四·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四十四    元 方回 编疾病类 疾病呻吟人之所必有也白乐天有云刘公干卧病瘴浦谢康乐卧病临川咸有篇章盖娯忧纾怨尤足以见士君子之操焉 五言【二十五首】 耳聋           杜

  • 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六十四李白门有车马客行门有车马宾【一作客】金鞍曜朱轮谓从丹【一作云】霄落乃是故乡亲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叹我万里游飘飘三十春空谈帝

  • 卷三百二十三·列传第二百十一·外国四·张廷玉

        ◎外国四   ○琉球 吕宋 合猫里 美洛居 沙瑶呐哔啴 鸡笼 婆罗 麻叶瓮 古麻刺朗 冯嘉施兰 文郎马神   琉球居东南大海中,自古不通中国。元世祖遣官招谕之,不能达。洪武初,其国有三王,曰中山,曰山南,曰山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万历十年八月丙戌朔 上御皇极殿○丁亥祭 先师孔子遣吏部尚书王国光代○戊子 上亲祭 太社 太稷○庚寅升福建佥事王乾章为云南右参议○凤阳抚按凌云翼姚士观题江北境内凤阳一府清丈出隐田一万八千二百九十余顷除补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佚名

    万历六年十月戊寅朔钦天监官进明年大统历 上御皇极殿受之分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孟冬享 太庙○复除原任浙江右参议徐廷裸为本省左参议○己卯 孝洁肃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丰城侯李环祭 永陵○大学士马自强以病

  • ●卷中·吴伟业

    ◎唐王明唐王聿键,小字长寿,太祖九世孙也。喜读书,好任侠;袭爵后,坐杀两叔以复父仇,废锢凤阳,弘光僭号,赦出。金陵破,随郑鸿逵入闽,抚臣张肯堂、按臣吴春枝等与郑氏拥而立之,以乙酉六月望日僭号,改元隆武。封弟聿钅粤为唐王,郑芝龙

  • 朱瑾传·薛居正

    朱瑾,是朱王宣的堂弟。雄壮勇猛非凡,性情颇为残忍。光启年间,朱瑾与兖州节度使齐克让成婚,朱瑾从郓州装饰华丽的车子衣服,私藏兵器甲士,以赴婚礼宴会。成亲之夜,甲士偷偷出击,俘获了齐克让,朱瑾自封为兖州留后。当蔡州贼寇嚣张

  • 吴澄传·宋濂

    吴澄字幼清,抚州崇仁人。自幼聪敏,三岁能诵读古诗,五岁每日受课千余言,读书通宵达旦。母亲怕他勤奋过度,不让他多读。澄候母亲就寝后,又燃灯读书。九岁与其他子弟参加乡校考试,吴澄总是名列前茅。长大成人之后,学习经、传,致力

  • 第七节 贯彻总理的遗教·蒋廷黻

    民国十五年七月九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这是中华民国历史上的大分水界。前此我们虽有革命志士,但没有健全的,有纪律的,笃信主义的政党;前此我们虽有军队参加革命,但没有革命军。此后就大不同了。我们如要了解民国十五年北

  • 卷五·高诱

    [子部,杂家类,杂学之属,淮南鸿烈解钦定四库全书淮南鸿烈解卷五汉 高诱 注时则训【则法也四时寒暑十二月之常法故曰时则】孟春之月招摇【北斗第七星】指寅昬参中旦尾中【参西方白虎之宿昬时中於南方尾东方苍龙之宿将

  • 阴与阳·钱穆

    阴阳是两相对立,同时并起的。若必加分别,则应该是阴先阳后。让我们把男女两性来讲,男女异性似乎是两相对立,同时并起的。但照生物进化大例言,当其没有雌雄男女之别以前,即以单细胞下等生物言,他的生育机能早已具有了。生育是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澄观

    第六有十佛世界下。明众海云集。众虽深广难测略启十门。一集意。二集因。三辩类。四定数。五权实。六地位。七前后。八有无。九闻不闻。十释文。今初。来至佛所。何所为耶。有十义故。一为影响为主伴故二。为作辅翼得

  • 第二十五章 遮罗王与般遮摩僧诃王时代·多罗那他

    约当跋舍王与僧诃旃陀罗王去世的时候,西方摩腊婆出现力量强大的遮罗王,对于尼萨伽尸罗王作了一些迫害,他在位三十年,与尼萨伽尸罗王同时死去。东方跋舍王之子强大的般遮摩僧诃王出世,把僧诃旃陀罗之子婆罗旃陀罗逐出落伽罗

  • 唐文拾遗·陆心源

    七十二卷。清陆心源 (1834—1984)编辑。陆心源,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喜藏书,有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等,著《潜园总集》,陆氏嗜好藏书,曾广求书籍;选择家藏旧书一百五十种,计二千余卷,解官后潜心校

  • 先天斗母奏告玄科·佚名

    先天斗母奏告玄科,撰人不详。书中出现宋末元初神霄派道士莫月鼎名字,当出于元代。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本篇内容为朝礼玄天斗姆祈禳科仪。内称先天斗姆为九天雷祖,统领群伦,接引众生超离诸苦。故众生可请道士醮斗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