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无相思尘论

    陈那菩萨造

    陈西印度三藏法师真谛译

  若说邻虚  是根本因  不似起故

  非境如根  识似聚起  不从彼生

  聚无有体  譬如二月  由此二义

  外物非尘  有说邻虚  聚成万物

  识似彼起  故立为尘  邻虚体相

  若是实有  识不似故  非境如尘

  邻虚若尘  则识无别  若言相异

  则识不同  异相在假  故体非真

  邻虚体量  众处无别  若除邻虚

  万识不起  是故万物  悉是假名

  于内尘相  如外而显  立为识尘

  识似现故  是识缘缘  随生决定

  共立功能  令次第起  二根共生

  胜能为根  于识无碍  更互为因

  胜能为尘  互生无始

  若有人执眼等六识。缘外境起。是人或分别邻虚为境。是识因故。或分别邻虚聚为境。似聚识起故尘者何相。若识能了别其体相。如其体相识起。是故说此名尘。邻虚无此事。若邻虚实是识因譬如五根。是故邻虚非尘。若尔邻虚聚应是境。如聚识起故。虽复如此如其相起。识不从此生。是故聚亦非尘。何以故。若尘能生识。似其体相可信为尘。何以故。可说此尘为识生缘故。聚者则不如此。非实有故。譬如二月由眼根乱。识似二月起二月非。识境界实无有故。聚亦如此。离邻虚无有实体故。聚非识境界。是故外尘。由此二义非识境界。一一分不具故。有诸师说。是邻虚聚集成万物。有多种相具足。立此为境界。何以故。有别相能生证智。非但邻虚及邻虚聚。是故于邻虚及邻虚聚中。有相为六识作境邻虚相者非尘。譬如坚等。邻虚中有坚湿热动触。此物实有非眼识境界。眼识不如其起故。邻虚中万物亦如此。何以故。邻虚者于万物中若生识。是识则无差别。以万物中邻虚无有异故。若汝言由相差别故生识异。瓶等诸物相貌不同。缘此相故起识有异。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此相貌差别。于瓶等假名物中。不无于邻虚。实物中则无邻虚。体量不异故。于万物中邻虚体量。所谓圆细无有差别。是故万物相貌非是实有。是假名有。是假名相者。谓瓶等诸物。若除邻虚。似瓶等识不生故。实物者。若析相应法似实物识不灭。如未析时。于瓶中五尘识生。析竟五尘识亦不灭故。五尘等是实有由此邻虚及聚。万物不能生识。是故外尘非识境界。若尔何法名尘。于内尘相如外显现。是名识尘外尘实无所有。于内识中众生乱心分别故。起六尘分别。此分别如在于外。如此显现。是四缘中名识缘缘。以是识体相故由此识生故。所以者何。是识作内尘相。从内尘生。具二法故。是故内尘名境界。问曰。如尘起识是亦可然。内尘是识一分共一时起。云何得作缘缘。答曰。立缘缘者。识缘此生无有二故。缘者或一时共起。能成余法从他生。决定随逐生不生故。问若次第生所缘能缘相云何。答曰。若因在前果在后。果随因因不随果。若因有果必有。若因无果必无。果随因或有或无。是名因果相。复次为安置功能次第故。立所缘能缘。是似尘识次第起为生。似果起功能生识相续。问曰。若内尘是识。缘缘是缘生。经当云何释经言依根缘色眼识得生。广说如经。答曰。功能体相能共造果。说名为根。问根者体用云何答胜能为体。此体因何法可比度知。有由生自果故。是其胜能可得了别。非有四大色此功能于识中无有妨碍。此功能在识中离识。其体不可显示。如我所立根与汝所立根。同功能为体。此有何异。如此功能及似尘相。更互为因。如此功能及似尘相生从无始来悉尔。依功能说名根缘内尘相名境。是乱识不可言其相。得生此法更互为因亦无有始。何以故。或功能成熟故起似尘识。或似尘识故功能得成。识者或异二或不异二或不可说。如此内尘具二法故可为识境。

  无相思尘论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二(失译附秦录勘同编入)·佚名
  从香港的感想说到香港的佛教·太虚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玄奘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六(疏第七余)·智周
  菩萨璎珞经卷第九·佚名
  無趣大師語錄序·无趣如空
  目录·如卺
  卷第十七·佚名
  佛说诸行有为经·佚名
  卷第二十三·普瑞
  序·书玉
  一切仪轨中最上成就仪轨分第二十·佚名
  重刻护法论题辞·张商英
  佛法学习初步·李叔同
  卷十五·普济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十一立冬类七言絶句立冬          【明】王穉登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防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十一

  • 卷二百五·列传第九十二·奸臣·宋濂

        ◎奸臣   古之为史者,善恶备书,所以示劝惩也。故孔子修《春秋》,于乱臣贼子之事,无不具载,而楚之史名《梼杌》,皆以戒夫为恶者,使知所惧而不敢肆焉。后世作史者,有酷吏、佞幸、奸臣、叛逆之传,良有以也。元之

  • 总目录·商辂

    总目录      史部十五 史评类 第一卷        凡一十五年 起庚申周㳟帝元年宋太祖建隆 元年尽甲戍宋太袓开宝七年 第二卷        凡二十三年 起乙亥宋太祖开宝八年尽丁酉

  • 法军侵台档(二)·佚名

    光绪十年(一八八四)(上)出使大臣曾纪泽译报勒当新报议论法国惟有取地以为质等事南洋大臣左宗棠函抄台湾道刘璈请调兵增守及吴镇贪鄙、闽督袒护同乡密禀军机处交出福州将军穆图善奏闽省防军续筹布置并委署台湾镇篆抄折北洋

  • ●二 帝幸金营·佚名

    靖康二年正月朔日,金遣人入城朝贺,君臣不成礼。初九日,北主下令粘罕曰: 比闻尔已破汴邑,所献物色,不甚为急。可速择异姓,立以为主,以慰民望。矧我素居北土,南方非我所便。南宋二主,可令来朝,事贵速行。 十一日,粘罕遣人请车驾至军

  • 十国春秋卷第四十六·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前蜀十二列传唐道袭徐瑶 韩昭潘在迎徐延琼安重霸唐道袭【案欧阳五代史作唐袭而北夣琐言亦云唐峯二子道袭官皆至节将是道与袭为二人也然通鉴为复名王象之碑目载阆州有唐道袭碑似又非单名已今从之】阆州人

  • 卷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十八 朱批王玑奏摺 江南江常鎭道【臣】王玑谨 奏为请免河工旧欠以清尘案以广 皇仁事伏查康熙四十年河【臣】张鹏翮所 题各员欠帑共九十余万两内有未领帑银而开入者有巳做工程而不算者有奉文

  • 卷一百四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四十一刑部十六都官科诸司职掌律令捕亡    婚姻    犯奸杂犯    断狱捕亡明律应捕人追捕罪人凡应捕人承差追捕罪人而推故不行若知罪人所在而不捕者减罪人罪一等限三十日内能自捕

  • 三十四年·佚名

    (辛丑)三十四年大明萬曆二十九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子,始頒百官祿。亂後國用罄竭,不得頒祿,只給月料,至是有是命。戶曹啓曰:「全給小米,〈天朝運餉米也。〉則非久先乏,請以京倉所儲大米,從略參給。」從之。○以金尙憲爲吏曹佐郞

  • 赏刑第十七·商鞅

    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壹赏则兵无 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 ,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明赏之犹,至于无赏也;明刑之犹,至 于无刑也;明教之犹,至于无教也。 所谓壹赏者,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

  • 学庸集説啓蒙凡例·景星

    一所集诸家之説其意之重者去之文之衍者节之中间有取其意而变其文者非敢故为是也欲初学易晓尔一诸家有发明经意与集注之意不同而于经文之义有可通者亦间附于后一毎章毎节必先撮其大防于前者愚意谓初学之士先使逐叚粗晓

  • 卷二·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二元 汪克寛 撰隱公中【壬桓王戌元年】四年【齊僖十二晉鄂五衛桓十六弑蔡宣三十一鄭莊二十五曹桓三十八陳桓二十六杞武三十二宋殤公與夷元年秦文四十

  • 卷四·惠栋

    钦定四库全书九经古义卷四      长洲恵栋撰尚书古义泰誓晁氏曰儒言尚书泰誓作大开元间学士卫包受诏成今文尚书乃始作泰或以交泰为说真燕书哉栋案顾彪古文尚书义疏云泰者大之极也犹如天子诸侯之子曰大子天子之卿

  • 卷第二十三·道宣

      僧行篇第五   序曰。夫论僧者六和为体。谓戒见利及三业也。是以道洽幽明。德通贤圣。   开物成务则福被人天。导解律仪则化垂空有并由式敬六和扬明三宝。内荡四魔之弊。外倾八慢之幢。遂使三千围内咸禀僧规

  •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二·智旭

    蕅益沙门智旭述 (卯)五破诸有为相二。初征答破斥。二结申正义。(辰)今初。复如何知。诸有为相。异色心等有实自性。契经说故。如契经说。有三有为之有为相。乃至广说。此亦大乘征。而余乘答也。三有为。即下文所云定有法

  • 第二十六章 吉祥法称时代·多罗那他

    遮罗王去世以后,其弟遮罗悉恥罗治理国政二十年,西方大部归他统治。他的儿子毗瑟纽罗阇也在位多年,以后住在西方诃罗国内波罗那伽罗时,有与过去的大仙人们相等的苦行婆罗门五百人住在树林中。国王将苦行处的禽兽悉数杀死,引

  • 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佚名

    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又名《灵宝升玄济度血湖真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此经乃元始天尊对众仙演说。内称东北方有酆都,其地分列诸狱,考罚世人罪恶。其中有一狱,在北阴大海底,「积

  • 孟子解·苏辙

    注释书。宋苏辙撰。成书年代不详,旧本首题颖滨遗老字,为其晚年退居之号。陈振孙《书录解题》考证此书实为少年时所作。全书1卷。以《孟子》原文文句为条目,阐发其义,名物训诂较少而文意阐释为多,释义与章指相关联,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