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六十四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六十四

李白

门有车马客行

门有车马宾【一作客】金鞍曜朱轮谓从丹【一作云】霄落乃是故乡亲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叹我万里游飘飘三十春空谈帝【一作覇】王略紫绶不挂身雄劒藏玉匣隂符生素尘廓落无所合流离湘水滨借问宗党间多为泉下人生苦百战役死托万鬼隣北风扬胡沙埋翳周与秦大运且如此苍穹寜匪仁恻怆竟何道存亡任大钧

君子有所思行

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凭崖望咸阳宫阙罗北极万井惊画出九衢如弦直渭水银河清【一作清银河】横天流不息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廏马散连山军容威絶域伊臯运元化卫霍输筋力歌钟乐未休【一作休明】荣去老还

逼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不散东海金何争西飞【一作辉】匿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东海有勇妇【代关中有贤女】

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金石忽蹔开都由激深情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学劒越处子超然【一作腾】若流星捐躯报夫讐万死不顾生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十步两躩【一作跳】跃三呼一交兵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豁此伉俪愤粲然大义明北海李使【一作府】君飞章奏天庭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名【一作志】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津妾一櫂歌脱父於严刑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要离杀庆忌壮夫所素【一作素所】轻妻子亦何辜焚之买虚声岂如东海妇事立独扬名

黄葛篇

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羃青烟蔓长条缭绕几百尺闺人费素手采缉作絺綌缝为絶国衣远寄日南客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此物虽过时是妾手中迹

白马篇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劒落日明珠袍鬬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酒後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万战场【一作经百战】匈奴尽奔逃【一作波涛】归来使酒气未肯拜【一作下】萧曹羞入原宪室荒淫【一作径】隐蓬蒿

凤吹笙曲【一作凤笙篇送别】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崑丘彩凤鸣始闻链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一作边】已欲叹离声发绦唇更嗟别调流纎指此时惜别讵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分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緑云緑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怨歌行【长安见内人出嫁友人令余代为之】

十五入汉宫花顔笑春红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一作锦幈】中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一作香】风寜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沈忧能伤人緑鬓成霜蓬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鷫鸘换美酒舞衣罢雕龙【一作笼】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肠断弦亦絶悲心夜忡忡

塞下曲六首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暁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劒直为斩楼兰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氐然後方高枕骏马似【一作如】风飈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揷羽破天骄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白马黄金塞云砂遶梦思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劒花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汉皇按劒起还召李将军兵【一作杀】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横行负勇气一战浄妖氛

来日大难

来日一身携粮负薪道长【一作长鸣】食尽苦口焦唇今日醉饱乐过千春仙人相存诱我远学海淩三山陆憩五岳乘龙天飞目瞻两角授以仙【一作神】药金丹满握蟪蛄蒙恩深愧短促思填东海强衔一木道重天地轩师广成蝉翼九五以求长生下士大笑如苍蝇声

塞上曲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命将征西极横行隂山侧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襄阳曲四首

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江城回渌水花月使人迷山公醉酒时酩酊高【一作襄】阳下头上白接?倒着还骑马

岘山临汉江水緑沙如雪【一作水色如霜雪】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

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

大堤曲

汉水临【一作横】襄阳花开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春风无复【一作复无】情吹我梦魂散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宫中行乐词八首【奉诏作 明皇坐沈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每出【一作上】深宫里常随步辇归只愁歌舞散【一作罢】化作彩云飞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一作关】翡翠金【一作珠】殿鎻鸳鸯选妓随雕【一作朝】辇徵歌出洞房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卢橘为秦树蒲萄出汉宫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一作何必向回中】

玉树【一作殿】春归日【一作好】金宫乐事多後庭朝未入轻辇夜相过笑出花间语娇来竹【一作烛】下歌莫教明月去留着醉嫦娥

绣户香风暖纱窗曙色新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緑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昭阳桃李月罗绮自【一作坐】相亲今日明光里还须结伴游春风开紫殿天乐下朱楼艳舞全知巧娇歌半欲羞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迟日明歌席新花艳舞衣晩来移彩仗行乐泥光辉水緑南薰殿花红北阙楼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球今朝风日好宜入未央游清平调词三首【天宝中白供奉翰林禁中初重木芍药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移植於兴庆池东沈香亭会花开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辇从诏选梨园中弟子尤者得乐一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手捧檀板押衆乐前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遂命龟年持金花牋宣赐李白立进清平调三章白承诏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龟年歌之太真持颇梨七宝杯酌西凉州蒲萄酒笑领歌词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徧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太真饮罢敛绣巾重拜上自是顾李翰林尤异於诸学士】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羣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穠【一作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入朝曲【一作鼔吹入朝曲】

金陵控海浦渌水带吴京铙歌列骑吹飒?引公卿槌钟速严妆伐鼔启重城天子凭玉几【一作案】劒履若云行日出照万户簪裾烂明星朝罢沐浴闲遨游阆风亭济济双阙下欢娱乐恩荣

秦女休行【魏协律都尉左延年所作今拟之】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手挥白杨刀【一作刃】清昼杀讐家罗袖洒赤血英气【一作声】凌紫霞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壻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素颈未及断摧眉伏泥沙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寛賖何慙聂政姊万古共惊嗟

秦女卷衣

天子居未央妾侍【一作来】卷衣裳顾无紫宫宠敢拂黄金牀水至亦不去熊来尚可当微身奉【一作捧】日月飘若萤之【一作火】光愿君采葑菲无以下体妨

东武吟【一作出东门後书怀留别翰林诸公又作还山留别金门知已】

好古笑流俗素闻贤达风方希佐明主长揖辞成功白日在高天回光烛微躬恭承凤凰诏歘起云萝中清切紫霄【一作垣】迥优游丹禁通君王赐顔色声价凌烟虹乘舆拥翠盖扈从金城东宝马丽絶?锦衣入新丰依【一作倚】岩望松雪对酒鸣丝桐因学扬子云献赋甘泉宫天书美片善清芬播无穷归来入【一作向】咸阳谈笑皆王公【一本无此二句】一朝去金马飘落成飞蓬宾客【一作友】日疎散玉樽亦已空【一作日成空】才力犹可倚【一作恃】不慙世上雄闲作东武吟曲尽情未终书此谢知已吾寻黄绮翁【一作扁舟寻钓翁】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妾本崇【一作丛】台女扬蛾入丹阙自倚顔如花寜知有凋歇一辞玉阶下去若朝云没每忆邯郸城深宫梦秋月君王不可见惆怅至明发

出自蓟北门行

虏阵横北荒胡星耀精芒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劒心飞扬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兵威冲絶幕杀气凌穹苍列卒【一作阵】赤山下开营紫塞傍孟冬【一作秋】风沙紧旌旗飒凋伤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一作訾】王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收功报天子行歌【一作歌舞】归咸阳

洛阳陌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北上行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杀气毒劒戟严风裂衣裳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惨戚氷雪里悲号絶中肠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何日王道平开顔覩天光

短歌行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刼太极长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与【一作为】人驻顔【一作颓一作流】光

空城雀

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本与鹪鹩羣不随凤凰族提擕四黄口饮乳未尝足食君糠粃余尝恐乌鸢逐【一作啄】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天命有定端守分絶所欲

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六十四

猜你喜欢
  ●东郭记目录·孙仁孺
  第四折·王实甫
  甲集前编第九·钱谦益
  卷一百九十五·徐世昌
  卷十·汤右曾
  卷十七·陆游
  卷84 ·佚名
  卷十·李蓘
  卷一百十四·陈元龙
  卷三百八十八·陈廷敬
  卷三百八十一·陈廷敬
  御选元诗卷七十九·康熙
  献词·徐志摩
  申忠愍诗集巻五·申佳胤
  所安遗集·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六出 师捷·李渔

    〖南普天乐〗(小旦引女卒上)马如龙,人疑豹,弩张弦,刀离鞘。天生就,天生就女子英豪,比男儿智勇遍饶。(小生飘巾、艳服,扮美男子冲上,众拿住,带见小旦介)禀王爷:拿住一个绝色的男子,听候选用。(小旦细看喜介)果然生得好。潘安、卫玠不过

  • 卷十六·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十六兵部主事陈焯编黄 庶【洪州分宁人庭坚之父仕宦不达上诗文号青社先生着伐檀集数十卷庶起西崑诸子之後其诗弗以绮丽为能疎朴苍坚自成风格故集中有和刘子仪作题同而调

  • 自堂存藁巻二·陈杰

    宋 陈杰 撰五言律诗乙丑元日夀昌拜表盛服黎明起瞻天咫尺东舒迟寅出日清淑艮来风隂尽恰亭午景长疑再中初元调玉烛勉勉圣神功天基节特晴东风特地竒阁雨放朝曦厯数归仁夀乾坤表诞弥愿敷皇极福重立太平基忠爱无疎贱新年

  • 列传第七十 儒林下·李延寿

    沈重 樊深 熊安生 乐逊 黎景熙 冀俊 赵文深 辛彦之 何妥 萧该包恺 房晖远 马光 刘焯 刘炫 褚晖 顾彪 鲁世达 张冲 王孝籍沈重,字子厚,吴兴武康人也。性聪悟,弱岁而孤,居丧合礼。及长,专心儒学,从师不远千里。遂博览群书,尤明

  • 列传五·薛居正

    李存信,本姓张,父君政,回鹘部人也。大中初,随怀化郡王李思忠内附,因家云中之合罗川。存信通黠多数,会四夷语,别六蕃书,善战,识兵势。初为献祖亲信,从武皇入关平贼,始补军职,赐姓名。大顺中,累迁至马步都校,与李存孝击张浚军于平阳。

  • 义兒传第二十四·欧阳修

    呜呼!世道衰,人伦坏,而亲疏之理反其常,干戈起于骨肉,异类合为父子。开平、显德五十年间,天下五代而实八姓,其三出于丐养。盖其大者取天下,其次立功名、位将相,岂非因时之隙,以利合而相资者邪!唐自号沙陀,起代北,其所与俱皆一时雄杰

  • 卷五十·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卷 史记卷五十 汉  太  史  令  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楚元王刘交者高祖之同母少弟也字游【

  • 王缙传·刘昫

    王缙,字夏卿,河中人。少年时喜爱学习,与兄王维很早就以文章著名。王缙连连应考因书法及文辞清丽中举,多次授予侍御史、武部员外。安禄山叛乱时,被提为太原少尹,与李光弼共同驻守太原,擅长谋略,为众人所推崇,加授宪部侍郎,兼任本

  • 卷一百七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九 朱批朱杰奏摺 雍正六年六月二十一日福建汀州总兵官【臣】朱杰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叨沐 皇上格外殊恩擢用今职履任以来日切冰兢恒虞陨越惟时饬昼夜巡防消弭奸宄文武和衷地方宁

  • 88.王允计除董卓·林汉达

    董卓看到反对他的那批刺史、太守,各有各的打算,没有什么可怕,就在长安自称太师,要汉献帝尊称他是“尚父”。他还把他的弟弟、侄儿都封为将军、校尉,连他的刚生下的娃娃也封为侯。为了寻欢作乐,他在离长安二百多里的地方,建筑

  • 昭公·昭公九年·左丘明

    【经】九年春,叔弓会楚子于陈。许迁于夷。夏四月,陈灾。秋,仲孙玃如齐。冬,筑郎囿。【传】九年春,叔弓、宋华亥、郑游吉、卫赵□会楚子于陈。二月庚申,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取州来淮北之田以益之。伍举授许男田。然丹迁

  • 維摩詰所說經品目·欧阳竟无

      佛國品第一        方便品第二   弟子品第三        菩薩品第四   問疾品第五        不思議品第六   觀衆生品第七       佛道品第八   人不二法門品第九     香積佛品

  •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下·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于时师子步雷音菩萨。复问文殊师利。发意久如应发道心。文殊答曰。止族姓子。勿怀妄想。一切诸法皆无所生。假使有说我发道心吾当行道堕大邪见。所以者何。今观察心都永不见。心发

  • 高峰大师语录卷下·高峰原妙

    拈古世尊才生下。乃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惟吾独尊。云门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师云。世尊大似灵龟曳尾。自取丧身之兆。云门虽则全提正令。也是为他闲事

  • 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缘起·密云圆悟

    续藏经 辟妄救略说明 圆悟着 真启编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缘起崇祯三年春。汉月寄五宗原至。老僧置之不阅。复云。目原之一字。苐恐不出六祖道。成知解宗徒。不得不说破耳。此老僧逆耳之言。望汉月知非故也。至六年春

  • 空中历险记·凡尔纳

    18世纪50年代的一个9月,我来到了缅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我乘气球穿越了德国的几个主要城市,因此这次旅程很是惹人注目。可当呆在吊舱里时,我的身边并没有德国人相伴,而我在巴黎成功的升空也吸引不了那些板着脸孔做人的德国

  • 五经文字·张参

    字书。唐张参撰。3卷。书成于唐大历11年(公元776年)。该书收集经典中的疑文互体,并参考许慎《说文解字》、吕忱《字林》、蔡邕《石经》及陆德明《经典释文》等,刊正谬失,辨其异同,相承隶省,引而伸之,共收3235字,依偏旁分160

  • 上方灵宝无极至道开化真经·佚名

    道教经典。分三卷,凡二十四章。该书主旨在结合儒道,调和三教,以宣扬宋儒倡导的纲常名教,而终归于道教之修真炼性。盖出宋元间道流所为。其体裁仿《论语》。卷上八章论君明、臣忠、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女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