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出 劝农

【夜游朝】〔外引净扮皂隶,贴扮门子同上〕何处行春开五马?采邠风物候 秾华。竹宇闻鸠,朱轓引鹿。且留憩甘棠之下。〔古调笑〕“时节时节,过了春 三二月。乍晴膏雨烟浓,太守春深劝农。农重农重,缓理征徭词讼。”俺南安府 在江广之间,春事颇早。想俺为太守的,深居府堂,那远乡僻坞,有抛荒游懒的, 何由得知?昨已分付该县置买花酒,待本府亲自劝农。想已齐备。〔丑扮县吏上〕 “承行无令史,带办有农民。”禀爷爷,劝农花酒,俱已齐备。〔外〕分付起行。

近乡之处,不许多人啰唣。〔众应,喝道起行介〕〔外〕正是:“为乘阳气行春 令,不是闲游玩物华。”〔下〕 【前腔】〔生、末扮父老上〕白发年来公事寡。听儿童笑语喧哗。太守巡游, 春风满马。敢借着这务农宣化?俺等乃是南安府清乐乡中父老。恭喜本府杜太爷, 管治三年,慈祥端正,弊绝风清。凡各村乡约保甲,义仓社学。无不举行。极是 地方有福。现今亲自各乡劝农,不免官亭伺候。那祗候们扛抬花酒到来也。

【普贤歌】〔丑、老旦扮公人,扛酒提花上〕俺天生的快手贼无过。衙舍里 消消没的睃,扛酒去前坡。〔做跌介〕几乎破了哥,摔破了花花你赖不的我。

〔生、末〕列位祗候哥到来。〔老旦、丑〕便是这酒埕子漏了,则怕酒少,烦老 官儿遮盖些。〔生、末〕不妨。且抬过一边,村务里嗑酒去。〔老旦、丑下〕 〔生、末〕地方端正坐椅,太爷到来。〔虚下〕 【排歌】〔外引众上〕红杏深花,菖蒲浅芽。春畴渐暖年华。竹篱茅舍酒旗 儿叉。雨过炊烟一缕斜。〔生、末接介〕〔合〕提壶叫,布谷喳。行看几日免排 衙。休头踏,省喧哗,怕惊他林外野人家。〔皂禀介〕禀爷,到官亭。〔生、末 见介〕〔外〕众父老,此为何乡何都?〔生、末〕南安县第一都清乐乡。〔外〕 待我一观。〔望介〕〔外〕美哉此乡,真个清而可乐也。〔长相思〕你看山也清, 水也清,人在山阴dao上行。春云处处生。〔生、末〕正是。官也清,吏也清,村 民无事到公庭。农歌三两声。〔外〕父老,知我春游之意乎? 【八声甘州】平原麦洒,翠波摇翦翦,绿畴如画。如酥嫩雨,绕塍春色 苴。趁江南土疏田脉佳。怕人户们抛荒力不加。还怕,有那无头官事,误了你好 生涯。〔生、末〕以前昼有公差,夜有盗警。老爷到后啊, 【前腔】千村转岁华。愚父老香盆,儿童竹马。阳春有脚,经过百姓人家。

月明无犬吠黄花,雨过有人耕绿野。真个,村村雨露桑麻。〔内歌《泥滑喇》介〕 〔外〕前村田歌可听。

【孝白歌】〔净扮田夫上〕泥滑喇,脚支沙,短耙长犁滑律的拿。夜雨撒菰 麻,天晴出粪渣,香风<合奄>鲊”。〔外〕歌的好。“夜雨撒菰麻,天晴出粪渣, 香风<合奄>鲊”,是说那粪臭。父老啊,他却不知这粪是香的。有诗为证:“焚 香列鼎奉君王,馔玉炊金饱即妨。直到饥时闻饭过,龙涎不及粪渣香。”与他插 花赏酒。〔净插花赏酒,笑介〕好老爷,好酒。〔合〕官里醉流霞,风前笑插花, 把农夫们俊煞。〔下〕〔门子禀介〕一个小厮唱的来也。

【前腔】〔丑扮牧童拿笛上〕春鞭打,笛儿唦,倒牛背斜阳闪暮鸦。〔笛 指门子介〕他一样小腰扌叚,一般双髻{髟查},能骑大马。〔外〕歌的好。怎生 指着门子唱“一样小腰扌叚,一般双髻{髟查},能骑大马?”父老,他怎知骑牛 的到稳。有诗为证:“常羡人间万户侯,只知骑马胜骑牛。今朝马上看山色,争 似骑牛得自由。”赏他酒,插花去。〔丑插花饮酒介〕〔合〕官里醉流霞,风前 笑插花,村童们俊煞。〔下〕〔门子禀介〕一对妇人歌的来也。

【前腔】〔旦、老旦采桑上〕那桑阴下,柳篓儿搓,顺手腰身翦一丫。呀, 什幺官员在此?俺罗敷自有家,便秋胡怎认他,提金下马?〔外〕歌的好。说与 他,不是鲁国秋胡,不是秦家使君,是本府太爷劝农。见此勤劬采桑,可敬也。

有诗为证:“一般桃李听笙歌,此地桑阴十亩多。不比世间闲草木,丝丝叶叶是 绫罗。”领酒,插花去。〔二旦背插花,饮酒介〕〔合〕官里醉流霞,风前笑插 花,采桑人俊煞。〔下〕〔门子禀介〕又一对妇人唱的来也。

【前腔】〔老旦、丑持筐采茶上〕乘谷雨,采新茶一旗半枪金缕芽。呀,什 幺官员在此?学士雪炊他,书生困想他,竹烟新瓦。〔外〕歌的好。说与他,不 是邮亭学士,不是阳羡书生,是本府太爷劝农。看你妇女们采桑采茶,胜如采花。

有诗为证:“只因天上少茶星,地下先开百草精。闲煞女郎贪斗草,风光不似斗 茶清。”领了酒,插花去。〔老旦、丑插花,饮酒介〕〔合〕官里醉流霞,风前 笑插花,采茶人俊煞。〔下〕〔生、末跪介〕禀老爷,众父老茶饭伺候。〔外〕 不消。余花余酒,父老们领去,给散小乡村,也见官府劝农之意。叫祗候们起马。

〔生、末做攀留不许介〕〔起叫介〕村中男妇领了花赏了酒的,都来送太爷。

【清江引】〔前各众插花上〕黄堂春游韵潇洒,身骑五花马。村务里有光华, 花酒藏风雅。男女们请了,你德政碑随路打。〔下〕 闾阎缭绕接山巅,(杜甫)春草青青万顷田。(张继) 日暮不辞停五马,(羊士谔)桃花红近竹林边。(薛能)

猜你喜欢
  晁端礼·唐圭璋
  刘清夫·唐圭璋
  杨师纯·唐圭璋
  第十七出 仇玉·李渔
  仓海先生丘公逢甲年谱·丘逢甲
  ◆遗山先生元好问(遗山集)·顾嗣立
  卷四·沐昂
  卷十九·梅鼎祚
  卷三·陈起
  卷六·朱彝尊
  卷三百六十四·曹学佺
  目录·郭元釪
  第九回 牢中报喜·蒲松龄
  虚舟集巻二·王偁
  卷六·邓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宫天挺

    (丑扮卖酒上,诗云)买卖归来汗未消,上床犹自想来朝。为甚当家头先白,日夜思量计万条。小可是个卖酒的,在这汝阳镇店开着酒肆。挂上这望子,看有甚么人来。(王仲略扮孤上,诗云)朝为田舍郎,暮登抢撞窗。跌下狮子来,骑上羊吉磻羊。

  • 卷一百三十 志一百五·赵尔巽

      ◎兵一   有清以武功定天下。太祖高皇帝崛起东方,初定旗兵制,八旗子弟人尽为兵,不啻举国皆兵焉。太宗征藩部,世祖定中原,八旗兵力最强。圣祖平南服,世宗征青海,高宗定西疆,以旗兵为主,而辅之以绿营。仁宗剿教匪,宣宗御外

  • ●凤洲杂编三·王世贞

    王世贞 文臣谥 武臣谥犹不详今志十之一二 谥及三代 父子得谥 赐夷王谥 ○文臣谥 太祖时文臣无谥如刘基王袆皆后代加者 太宗时亦少 仁庙追录旧功臣遂有金襄荣等数十人弘正以还益滥矣爰摭碑志故牒所记得十之五六俟后

  • ·修造台澎提学道署初记·丁曰健

    今皇上御极之三年,春王正月、甲子上元,修造提学道署;崇国体,急时政,定民心也。提学道署在郡垣西定下坊;后枕内山、前环瀛海,形胜地也。群僚之跻跄,士庶之瞻仰,政治之因革,于是乎在。自入版图以来,几二百年矣;始为台

  • 先祖父志芳公家傅·林献堂

    先祖父讳五香,字志芳,曾祖棣公之五子;生于清嘉庆二十年二月十九日。自少岐嶷,人塾异常童;文字粗通,时即弃之。中岁,好殖产,垦荒芜,多历年;艰难险阻,莫不备尝。同治元年,四张犁庄人戴万生作乱,为祸甚大。福建提督刚

  • 居官镜·刚毅

    扎库木他塔拉氏刚 毅纂辑 ○臣道 学古入官宜矢之以至诚将之以笃敬秉虚公以揆大中之则务正直以遵王道之平存忠君为国之心务立身行道之本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和而屏其偏党之私公而去其邀誉之念以公以和能谦能

  • 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司马迁

    【正义】: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言禅者,神之也。白虎通云:“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

  • 八年·佚名

    (丁酉)八年清順治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甲辰,太白晝見。1月3日○丙午,以黃儁耉爲持平,李厚源爲判義禁府事。○上引見大臣及備局諸臣,禮曹判書李厚源曰:「頃見江都留守狀本,曾在先朝,以金尙容死節,賜廟額忠烈,而該曹趁不擧行云。臣

  • 提要·崔子方

    【臣】等谨案春秋本例二十卷宋崔子方撰子方字彦直涪陵人为人介而有守黄庭坚极称其贤绍圣中罢春秋取士子方三上书乞复之不报其为是书也大旨谓圣人之书编年以为体举时以为名着日月以为例而日月之例又其本乃列一十六门皆

  • 卷二十·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二十月令第六之一正义陆氏德明曰此本吕氏春秋後人删合为此记蔡邕王肃云周公所作孔氏颖达曰郑目录云名月令者以纪十二月政之所行也本吕氏春秋十二月纪

  • 卷三十九·佚名

    △娑毗耶出家品下时娑毗耶波梨婆阇。问富兰那迦叶等义。如上所说,云何比丘。乃至云何名为求道。时娑毗耶如是谘问迦叶语已,而迦叶等。领受言义。心意错乱。不能报答。以不逮及彼之义意。增复嚬皱。眉頟赧缩。现为三分。

  • 卷第二十八·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二十八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定犍度中一行跋渠第五一行历六二七是修断三昧越智禅二定起。想拘律陀聚觉意断眼视彻听有逮凡夫果退。生界五通苦最在后三三昧空无愿无相。若成就空

  • 释氏护教编后记·朱时恩

    释氏护教编后记宋濂西方圣人。以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自从鹿野苑中。直至於跋提河。演说苦空无我无量妙义。随机钝利。分为顿渐。无小无大。尽皆摄入萨婆若海。既灭度后。其弟子阿难陀。多闻总持。有大智慧。结集为

  • 印章考·方以智

    印学论著。明末清初方以智著。一卷。方以智(1611—1671), 字密之, 号曼公, 清初又字无可, 号弘智、药地、浮山愚者, 桐城 (今属安徽) 人。明清之际思想家、科学家, 兼擅篆刻, 著有 《通雅》、《浮山集》、《物理小识

  • 太上老君大存思图注诀·佚名

    亦称《存思图注诀》。道教书名。一卷,共十篇。主言道教存思之法。凡存思,必闭目内视,以存五脏神为主。存思五脏,见其形,著其用,兼思五岳、五星、五帝,其次坐卧存思,修身积德。既言存思之法,又配有图形、注文、咒诀,故

  • 小五义·石玉昆

    一名《忠烈小五义》,侠义小说,一百二十四回。为《三侠五义》续书。此书作者说法有三。其一,刻书人文光楼主“序”说,此书为“石先生原稿”。其二,谭正璧认为“原稿的述作者固是石玉昆,但刊刻本已经过别人的重编或修订

  • 校邠庐抗议·冯桂芬

    冯桂芬撰。冯氏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人。道光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在地方办团练对抗太平军,入李鸿章幕,为镇压太平军出谋划策。注重经世之学,注意研究和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

  • 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刘宋功德直玄畅共译。一向出生菩萨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