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遮罗王与般遮摩僧诃王时代
约当跋舍王与僧诃旃陀罗王去世的时候,西方摩腊婆出现力量强大的遮罗王,对于尼萨伽尸罗王作了一些迫害,他在位三十年,与尼萨伽尸罗王同时死去。
东方跋舍王之子强大的般遮摩僧诃王出世,把僧诃旃陀罗之子婆罗旃陀罗逐出落伽罗而在底罗呼底建立政权。北到西藏,南到睹梨怜伽西婆罗奈斯,东到大海之间,都归般遮摩僧诃统治。
当时,胜军的弟子调伏军摩揭陀的大德解脱军,德光的弟子对法师德慧护法阿阇梨、自在军迦湿弥罗国的一切智友以及摩揭陀跋舍王的幼子钵罗散那王出世,钵罗散那王国土虽小享用极大。南方则有统治宾官山附近一切地区的布湿波王出世。
遮罗王在王宫的四面各建伽蓝,十二年间对所有来到的四种眷属给予衣食财物三类良好资具。前后总计地二十万人。
般遮摩僧诃王供养内外二道,约建立内道法产二十四处,并修建很多塔。
钵罗散那王供养月称月官等吉祥那烂陀的一切学者,供献一百零八个装满珍珠的金瓶作为法产的基金,对于摩揭陀的一切佛寺和塔予以优异的供养。
调伏军与大德解脱军的详细传记没有见过。据说调伏军在一个佛寺中建立阿逸多依估像,那像发出言语说:“为了协助利益众生,再建立阿梨耶多罗像!”于是请月官前来建立。这两尊像后来因避突厥之难请到天山。以后就留在那里。这样大德解脱军修持阿逸多依估,十年之间没有象征。向月称阿阇梨请问方法,教以行护摩净治罪障,据说供献一百二十万烧灌,以后在灶内见到圣容。
德慧阿阇梨精通一切明处,对于《俱舍论》的疏释与《中观本颂》则遵从安慧,造疏驳清辩,清辩的弟子三钵罗杜多也与此师同时出世,在东方婆罗保梨长期辩论,据说德意胜利。
护法阿阇梨生于南方地区,出身于诗人的族姓。从在俗时期就是个通晓内外宗义的大诗人,从法使阿阇梨出家,听闻毗尼,成为大学者,当时来到中印度。从陈那再度听受一切藏及其支分,成为善巧自在者,他诵读大经一百部。他到金刚座以后,造了很多主尊们的赞颂,修持虚空藏菩萨,看到虚空藏来到菩提树顶端,从此以后常从圣虚空藏听法。即在金刚座说法三十多年,继吉祥月称以后作吉祥那烂陀的住持。在那些地方如有弟子犯菩萨根本堕罪的,能使在实境与梦中圣虚空藏前忏悔堕罪。据说能在圣虚空宝库中受取财宝得以满足,自身和僧众无需寻求施主,从虚空乞得生活资具。外道的一些争论由青杖明王期克压服其言论。他用唯识解造中观《四百论》的注释,这部注释显然是在月称《四百论疏》以前所造,因此是在金刚座时造的。法使阿阇梨的书注是月称与护法两家之所依据。
晚年到东方金洲修持采炼悉地。据说最后前往天界。此人作那烂陀住持不久,以后由胜天作住持。他的弟子是寂天和毗卢波。
后者的传记如下:他在那烂陀寺求学的时期,一次去到提毗俱咤,一个女人给他一朵优婆罗花和一个贝壳,他受取到达之后,人们说:”这是荼枳尼天所施印记,可怜!一询问了原因,让他抛弃。但已粘在手上,抛不掉了。之后,遇见一位内道荼枳尼,于是请他救护。荼枳尼说:“我们内外道的荼枳尼把花给谁就是和谁预先立下合同使他受支配。”问:“有没有其他办法?”答:“到五由旬以外可以免除、”可是日已向晚,不能到达。在一个旅店内住在倒覆的缸下,观修空性。夜间魔女们逐一呼喊在此地的人们,知道不是施印的人陆续放走。在未曾看到毗卢波的情况下,天明时他们散去。从此后逃去,又到那烂陀。成为班智达时,心想现在需要调伏魔女们,于是到南方吉祥山。在龙觉阿阇梨前请乞降问魔尊法,观修之后,一天亲见圣容。据说由于又长时期观修,因而与大吉祥明王等同。以后又来到提毗俱咤,以前的外道荼枳尼们说:“以前用过印的人来了。”晚间现可怖形相来吞食,他建立降阎魔尊坛城,他们昏倒,几乎死去。令他们发誓,以后又到那烂陀,此后致力于行持,其余传记详于他处。
寂天生而为叟罗史咤王之子,由于宿世业力从小在梦中即亲见文殊,长大将登位时,梦中见登位的宝座上坐着文殊说:
“独子,此是我之坐,我是汝之善知识,
汝我二人处一座,无论如何不应理。”
又见圣多罗母如同自己的母亲的行相,把热水从自己头顶灌下。问这是为什么,答;“王位是地狱中不能忍受的热水,现在用那个给你灌顶。”由此知道不能长期执掌国政,第二天登王位的当晚逃去。到了第二十一天,看见一个树林之下有泉水,将要喝时,被一个妇人所制止,另外灌注下甘美的水,引导他到林间水洞中一个瑜伽师的面前,受取真实教授而观修,获得不可思议的三岸地和智慧。那个瑜伽师是文殊,妇人是多罗,从此以后常见文殊。
以后来到东方,加入般遮摩僧诃王的眷属中,因为精通一切技艺并具有广大智慧,受命为大臣,暂时接受了。他佩带着本尊的标识一个木制的剑。在那里推广前所未有的一切技艺,命令他如法剑护治国政时,其他臣子们生起嫉妒,告诉国王说这是个骗子,也不过是个木头的,因此使群臣必需都把剑给国王看。阿阇梨说:”这把剑若是出来,会对天王有所损害。”国王因此更加怀疑,说:“损害也好,必须显示!”阿阇梨说:”那么请遮住右眼,用左眼看”这样作了一看,剑光就把国王的左眼射落,从此知道他是成道者,多与供养,请求留住,请他如法治理国政,建立内道法产二十处后,到中印度。从亲教师胜天出家,取名寂天。在那里与班智达们同住,每餐吃五大升米。在内修三摩地,并从文殊闻法。著《集学论》。《集经论》一切诸法深通无遗。但日夜睡眠,对外人表现出对闻思修三者没有任何作为。僧众们商议,“此人白白耗费信徒财物,应该驱逐,若是轮流诵经,此人也就自行离开。”这样作了,最后寂天也必须诵经。开头他不接受,由于强迫,他说:“那末,设下座位,我就诵读。”有些人怀疑,大部分打算斥责他而来聚。于是阿阇梨坐狮子座,说:“念诵已有的还是念诵未出现的?”大家为了试验,都说:“请念诵未出现的!”于是说《入菩萨行论》。说到“尔时有非有,心中皆不住。”文句时,腾空而去,身形虽隐,但说经之声不断,圆满说完《入菩萨行论》。此论由获得总持的班智达们心中忆持,迦湿弥罗诸师所出有一千多颂,加上出于自意的礼赞,东方诸师所出不过七百颂,采用中观本颂的礼赞,但缺《忏悔品》与《般若品》。中印度诸师本没有礼赞和造论誓愿文,计入后赞有一千颂。
在这里有了问题,依照西藏过去的传说,虽然说是住在吉祥拘陀亲那城,然而是前往属于睹梨怜伽的羯陵伽城。三位班智达听说他住在那里就到那里,请他到那烂陀,他不许可。他们又请求说:“那末,所说阅读《集学论》和《集经论》在哪里,这三个本子哪个正确?”答:“《集学》、《集经》在住所的窗子上,系用班智达细字写在树皮上的函卷,可以去取。《入行论》依照中印度诸师所忆持的。”。
那里还有一处林间庙宇,他与约五百比丘一同住在那里。林苑之中有很多鹿,鹿来到僧房他便以神通的幻变吃它们的肉。比丘们看见鹿进入阿阇梨的僧房但看不见鹿出来,而且也知道鹿肉减少。有人从窗子看见他吃肉,僧众正要和他争论时,这些鹿复活了,体力比以前强壮,走了出来。他们供献财物请他住下,但他不住下,抛弃出家人之相。入于乌刍澀摩行。
南方一个国度里内外两道生起争论,将要斗法,而内道不能。阿阇梨来到那里时,大家看到倾倒洗垢水泼到他身上就沸腾起来,知道他有能力,因此请求他和外道斗法,他答应了。外道在天空画一个彩土的大坛城。刹那之间对它放出狂风,坛城和外道们被风所吹投到一条河的对岸,一切喜好外道的人也几乎被吹走。国王等对内具有胜解的人们毫未受风损害。于是摧坏外道,振兴佛法,那个国家也就有外道失败之国之称。这件事有根据的史传都曾提到,因此的确是可信的,然而时势推移,国名改变,现在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了。
此外,若依西藏人的传说,五百个持异端见的生活断绝,他以神变取得饮食,施与之后,使入佛法。对一千左右乞丐也这样作。据说曾趋入大战斗的敌方,以神变和解争斗。
人们认为:具主尊位、那烂陀布置圆满,破争论、调伏异端、与乞丐国王、外道亦调伏,是七种希有的史谈(此外竖线表示原书颁文的一句,但意义以新加标点为准)。
一切智友是迦湿弥罗国王的一个庶子,幼小时睡在房顶上。母亲采花去了,鹫鸟把小孩攫去,放在中印度吉祥那烂陀一个净香殿的顶端。班智达们取下扰养,长大时心智锐利,乃至成为持藏比丘。修持至尊圣多罗母,亲见圣容,出生无尽享用。他把所有都布施了。一天一点可布施的都没有,心想,若住在此地,就使得乞求者徒劳往返,因此就到遥远的南方一带。在那里路遇一个盲目的老婆罗门,由儿子牵引。问他到那里,他说;“听说那烂陀有一位一切智友,使一切乞求者满意,我到他那里去乞求。”一切智友说:“我就是此人,一切资具都没有了,因而来到此地。”他见婆罗门异常苦恼,因而(一切智友)生起无量悲心。听说萨罗那王耽着邪见,顺从一个毒恶的阿阇梨,以为若购买一百零八人,放在火里作祠祀,那么他们的一切寿命和威力就都归于自己,而且也是解脱之因。已经得到一百零七人,剩下一个还没买到。阿阇梨心想把自己出卖,以利益这个婆罗门,因此说:“你不要苦恼,我当取资财来。”在城中说,“有谁买人。”国玉就购买了,代价是与阿阇梨体重相等的黄金。阿图梨把金子给予婆罗门,他高兴地走了。
之后,阿阇梨来到国王的监狱。那里的人们说:“假若你不来,我们还可获释。现在将立即被焚烧。”很是苦痛。当晚在一广场上,积薪如山,一百零八人被捆绑起来放在中央,邪见阿阇梨作了仪轨所有木柴熊熊燃起时。那一百零七人大声号哭。阿阇梨生起不忍悲心极力祈祷圣多罗母。至尊母来到面前,从手中降下甘露的水流,众人感觉其他地方任什么也没有,只是正对着火焰降下象牛轭宽的雨的瀑流,火灭了形成池沼。此后国王惊异,恭敬供养阿阇梨,其余诸人给赏释放。国王虽然大行供养,然而未入正见,正法不能弘扬。日子久了心里厌烦,祈请至尊圣多罗母送到自己出生之处。
多罗母命他握着衣服,闭上眼睛。才一闭眼立刻让他睁开。睁眼一看,已到达前所未见,为一个弘大王宫所庄严的国土。他请问说:”为什么不送我到那烂陀,而送到这里?”多罗说:“你出生之地就是这里”。之后住在那里,兴建一座大多罗殿。说了好多法,令一切人等获得安乐。这位阿阇梨是日密的弟子。
即在此时大成就者昙毗醯鲁迦与大成就者金刚铃也出世。他们时代相同,次第略有先后,毗卢波得成就后约十年,昙毗醯鲁迦获得成就,此后约十年,金刚铃得到成就。
月官的弟子商主之子须佉提婆也在此时出世。当他从事商业时,从一外道处买到一块诃梨旃檀所造佛像的碎片。国王之女桑迦阇底得了重病,医生们说:“对症之药是诃梨旃檀,但是得不到。”说着就走开了。于是商人说:“假如把她的病治好,请赐给我。”国王就这样许诺了。他把诃梨旃檀磨了涂在她的身上,并内服药物,因而治好。于是就把她给了须佉提婆,他说“病治好固然不错,然而此罪难以净除。”因向月官阿阇梨请问净罪的方法。他传授了观世音的教语,使他们修持。一天亲见圣容,商主之子须佉提婆夫妇得到成就。
猜你喜欢 大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全文·佚名 卷第六·佚名 五灯会元续略卷第二下·远门净柱 敕修百丈清规卷第三·德辉 建设现代中国佛教谈·太虚 卷第二十一·佚名 第八 伽陀集·佚名 华山法师辞世记·太虚 法华论疏卷上·吉藏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八·佚名 卷第十五·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佚名 卷第二·佚名 卷四十七·佚名 卷第二十二·祖琇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