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总目

列祖提纲录总目

卷首

叙  缘起  凡例

卷一(祝厘)

圣节启建(八则)  正节日(三十一则)  圣节满散(六则)  景命四斋月旦(十四则)  月望(十则)  初八念三(共二则)  改元登极(共二则)  千秋节(二则)  受勅奉旨(共九则)

卷二

降香到(七则)  受师号并紫衣(共八则)  圣主请升座(三则)  天眷请升座(五则)  宗藩请升座(四则)  诏汰(三则)  诏复(五则)

卷三(报恩)

圣忌(六则)  圣后忌(二则)  祈晴(四则)  祈雨(十四则)  谢雨(五则)  祈雪(二则)  谢雪(二十则)

卷四(报本)

佛降诞(六十则)

卷五

佛成道(三十三则)  佛涅盘(二十七则)  涅盘日先期率众财(一则)

卷六(尊祖)

初祖忌拈香(二十则)  百丈忌(二则)  开山忌(五则)  开山忌上堂(三则)  嗣法师忌拈香(三十三则)  嗣法师忌上堂(七则)  嗣法师翁忌拈香(二则)  师翁忌上堂(二则)  扫历代祖塔拈香(四则)  祖塔塔主请上堂(五则)  受业忌拈香(一则)  父母忌(共二则)

卷七(住侍日用)

上堂(五参一百五十则)

卷八

上堂(五参七十则)

卷九

上堂(五参一百六十七则)

卷十

上堂(五参一百七十九则)

卷十一

上堂(五参三十则)  晚参(八则)  小参(结制三十七则)

卷十二

小参(解制十五则)  小参(冬夜二十七则)

卷十三

小参(岁夜三十六则)  小参(对灵五则)

卷十四

普说(告香二则)  普说(夏前告香四则)  普说(中夏一则)  普说(特请一则)

卷十五

普说(特请五则)

卷十六

普说(特请三则)  念诵(十四则)  水陆会(六则)

卷十七

肃众(十九则)  训童行(一则)  为行者普说(一则)  受法衣(一则)  病起(十七则)  掩关(五则)  启关(三则)  近待尊宿(引座二十则)

卷十八

迎待尊宿(叙谢五十九则)  护法至(叙谢二十五则)  到宗剎诸山(三十则)

卷十九

施主请升座(特请十八则)  庆生(十则)  祈嗣(四则)  饭僧(九则)  施斋田(一则)  供罗汉(七则)  放生(五则)  供法衣(九则)

卷二十

供法帔(二则)  供宝盖(二则)  资冥(二十二则)  受煎点(众请法嗣小参兼秉拂共三则)  通嗣书至(六则)  法眷书至(二则)  嗣法师遗书至(二则)  为嗣法师举哀(六则)  二亲遗书至(一则)  归省受业(三则)

卷二十一

受请升座(拈衣五则)  拈勅黄(六则)  拈护法疏(七则)  拈公帖(六则)  指法座(五则)  登座垂语(四则)  受请提纲(二十六则)  再受请提纲(二则)  受请当晚小参(五则)  辞众(六则)  头首受请住持引座(十六则)

卷二十二

头首受请借座升座(五则)  头首受请当晚小参(一则)  头首受请借座辞众(一则)  入院炷香佛事(三门三十二则)  佛殿(三十三则)  伽蓝堂(十二则)  祖堂(二十二则)  据室(三十五则)  到院上堂(二十四则)

卷二十三

开堂祝圣佛事(拈勅黄三则)  捧御香(二则)  拈札付(九则)  拈公帖(四则)  拈护法疏(二十则)  拈方外交疏(五则)  拈山门疏(九则)  拈诸山疏(二则)  拈三宗疏(二则)  拈宗剎疏(二则)  拈江湖疏(五则)  指法座(四十二则)  拈祝太上皇皇太后等香(四则)  拈祝圣香(二十则)  拈护法香(十一则)  拈报谢香(一则)  烧怀香(四十则)

卷二十四

白椎后垂语(四十三则)  请就别剎开堂(八则)  入院后请开堂(二十六则)

卷二十五

入院日请开堂(四十则)

卷二十六

入院日请开堂(八则)  载住入院(十则)  当晚小参(十六则)

卷二十七

当晚小参(十三则)  载住当晚小参(二则)  为建寺檀越升座(一则)  管待端使(四则)  留请两序(五则)  报谢出入(七则)  报谢回寺(八则)

卷二十八

报谢回寺(十八则)  白众出队(六则)  出队归(二十则)  立圣像胎骨(二则)  入腹脏(三则)  开光明(十则)  圣像成(九则)

卷二十九

请藏经(一则)  舍经函(一则)  迎经开经(共四则)  焙经补经(共二则)  营建劈草(一则)  开基立磉(共三则)  竖柱(二则)  上梁(八则)  挂寺额(二则)  落成(九则)  铸镬(一则)  结灶进火(共三则)  法座成(三则)  建宝塔(一则)  上塔珠宝索(共三则)  相轮合尖(共二则)  建寿塔(一则)  定基开基(共二则)  立石开闭(共三则)  请行桥并谢(共五则)  开田并谢看(共四则)

卷三十

退院辞众(二十则)  退院载归(四则)  为住持迁化佛事(入龛移龛共一则)  锁龛(四则)  法堂挂真(三则)  举哀(二则)  奠茶汤(三则)  大夜对灵小参(二则)  起龛(四则)  全身入塔(四则)  阇维奠茶汤(一则)  秉炬(五则)

卷三十一

秉炬(四则)  安骨(二则)  起骨转骨(共二则)  煅骨(二则)  灵骨入塔(三则)  撒骨(一则)  入祖堂安牌(五则)  估唱(提衣缺法语)  下遗书(尊宿讣至二十则)  两序(请西序头首三则)  请两堂首座(十则)  留首座(二则)  请藏主侍者(共五则)  请东序知事(一则)  请监寺提点(共三则)  请典座(三则)

卷三十二(两序)

请修造(二则)  请化主(五则)  发化主(十则)  请监收(四则)  举名德兼法嗣立僧(十四则)  立僧后秉命普说(一则)  秉命入室后普说(一则)  两序进退(五则)  挂钵时请知事(二则)  请两序(三则)

卷三十三

谢西序头首(六则)  谢两堂首座(十则)  谢书记藏主(七则)  谢知殿侍者(共二则)  谢东序知事(六则)  谢都监监院(共五则)  谢维那(三则)  谢典座(三则)  谢化主(十一则)  谢庄主(一则)  谢诸庄监收(五则)  谢两序(十则)  剃发执刀垂示(十则)  付衣垂示(八则)

卷三十四(大众)

度僧上堂(七则)  付戒(八则)  办道具钵盂拄杖拂子(共三则)  大挂搭归堂(四则)  名胜挂搭(一则)  普请(七则)  为亡僧锁龛(六则)  起龛(十八则)  奠茶汤(二则)  住持为亡僧秉炬(四十则)

卷三十五

住持为亡僧秉炬(三十五则)  起骨(三则)  煅骨(三则)  入塔(二十一则)  撒骨(一则)  为尼起龛(二则)  秉炬(二则)  入塔(二则)  为优婆塞起棺(一则)  秉炬(五则)  起骨(一则)  入圹撒土(十则)  点主(一则)  为优婆夷起棺(三则)  秉炬(八则)  煅骨(一则)  入塔(三则)  撒骨(一则)  点主(一则)  建楞严会(三则)

卷三十六(节腊)

结制(九十则)

卷三十七

中夏(十二则)  建盂兰盆会(一则)  解制(七十五则)

卷三十八

头首四节秉拂(结制四则)  解制(二则)  冬夜(二则)  岁夜(三则)  住持谢四节秉拂(二十则)  元旦(三十则)

卷三十九

元旦(四十五则)  立春日(十一则)  元宵(五十二则)

卷四十

寒食(十则)  铺帐簟(一则)  端午(四十二则)  建青苗会(六则)  散青苗会(五则)  炙茄会(二则)

卷四十一

立秋日(五则)  开旦过(一则)  中秋(四十二则)  重阳(三十则)  开垆(十五则)

卷四十二(法器)

开垆(三十五则)  冬至(四十五则)  铸法钟(一则)  挂法钟(二则)  鸣法钟(三则)  施法钟(一则)  挂板(二则)  挂钟板(三则)  挂木鱼(一则)  制法鼓(四则)

列祖提纲录总目(终)

猜你喜欢
  普陀列祖录·潮音通旭
  成唯识宝生论卷第四(一名二十唯识顺释论)·护法
  首楞严经玄义卷上(并序)·智旭
  卷第十七·昙噩
  显示真实相所开的三重方便门·太虚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三下·道宣
  卷第十七(第三诵之四)·佚名
  猘狗经全文·佚名
  观音玄义卷下·智顗
  论心性·印光
  卷第十·德清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一·圆晖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一之上·智顗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卷下·佚名
  卷十四·赜藏主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出 闻警·李渔

    〖青玉案〗(生带内官上)无端自把良缘送,徒忏悔,成何用?欲借阳台权自哄。闷多愁积,通宵无寐,何处来佳梦?寡人飞舸去寻刘倩倩,指望挟他并辇回宫,不想他惧罪先逃,把好事翻成孽障。止收得一幅小像回来,已曾遍集丹青,分手图绘,至今一月,还

  • 第十一出 心离·李渔

    〖传言玉女前〗(生带丑上)订就良姻,只待御花簪鬓,向华堂双双合卺。小生幸遇良媒,得逢佳偶。当面定下婚议,许他考后完姻。方才有几位朋友,约我同上公车,只得料理行装,待明晨早发。叫园丁,把出门的行李,快收拾起来。(丑)收拾完了。方

  • ◆顾□□盟(仲赘集)·顾嗣立

    盟字仲赘,甬东人。高才好学,尝馆于杞菊轩,诗见《玉山雅集》,玉山主人编仲赘在张仲简之后,钱牧斋《列朝诗集》甲前有张简而无顾盟,想亦据《玉山雅集》录入,而抄本多脱简,遂将仲赘诗俱误入仲简集中,流传舛伪已久,不得不急为改正之

  • ●李义山诗集注卷三下·朱鹤龄

    呉江朱鹤龄撰河阳诗黄河摇溶天上来。王楼影近中天台。龙头泻酒客寿杯。主人浅笑红玫瑰。梓泽东来七十里。长沟複堑埋云子。可惜秋眸一脔光。汉陵走马黄尘起。南浦老鱼腥古涎。真珠宻字芙蓉篇。湘中寄到梦不到。衰容自

  • 《词综》(卷五)·朱彝尊

    宋词七十首临江仙 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清商怨 晏几道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梦觉香衾,江南

  • 卷323 ·佚名

    司马光 和陈殿丞芍药 化工余巧惜别春残,更发浓芳牡丹。 檀点藏心殷胜缬,异香迎鼻酷如兰。 琼楼窈窕仙家宅,云叶低垂醉里冠。 自有殊功存药录,不当独取郑诗看。 司马光 和冲卿崇文宿营直睹壁上题名

  • 南湖集卷九·张镃

    宋 张镃 撰七言絶句方壶【在荼防洞中】春在壶中晩更长众仙相命醉霓觞戏将龙脑真珠网搭上周回碧玉廊白头翁鸟桧丛幽啭惬新晴巧好春林百鸟声羽辈误教推皓首细听多是少年情暂往嘉兴离桂隠过渡侧望山来起复平横冲波去碧

  • 载记第十四 苻坚下(王猛 苻融 苻朗)·房玄龄

    太元七年,坚飨群臣于前殿,乐奏赋诗。秦州别驾天水姜平子诗有“丁”字,直而不曲。坚问其故,平子曰:“臣丁至刚,不可以屈,且曲下者之不正之物,未足献也。”坚笑曰:“名不虚行。”因擢为上第。 坚兄法子东海公阳与王猛子散骑侍郎

  • 第五十九回 迎母姊亲驰御驾 访公主喜遇歌姬·蔡东藩

      却说窦婴田蚡,为了赵绾王臧,触怒太皇太后,遂致波及,一同坐罪。武帝不能袒护,只得令二人免官。申公本料武帝有始无终,不过事变猝来,两徒受戮,却也出诸意外,随即谢病免职,仍归林下,所有明堂辟雍诸议,当然搁置,不烦再提。武帝别

  • 读礼通考卷九十八·徐乾学

    丧具四碑【碑石为之郑氏释聘礼曰设碑近如堂深】檀弓公肩假曰夫鲁有初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注初谓故事丰碑斲大木为之形如石碑于椁前后四角树之穿中于间为鹿卢下棺以繂绕天子六繂四碑前后各重鹿卢也言视丰碑者时公室

  •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三十五·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六月。乙巳。谕内阁。前因都察院奏、吉林贡生陈献廷、以恶绅刘鸿恩窝贼开赌肆扰等词具控。当谕令崇实、岐元、查明究办。兹据崇实等将刘鸿恩被控各节讯明。定拟具奏。此案都司刘鸿恩、被控窝藏马贼

  • (二)旁听规则·佚名

    第一条 旁听席分官员席、公众席、报馆记者席及外宾席四种。 第二条 凡官员旁听,应由所属官厅知会本局书记长,承议长之指挥,限其员数,照送旁听券。 凡受本国聘用之洋员,由所属官厅知会者,一律入官员席。 ·441&midd

  • 原道醒世训·洪秀全

    从来福大则量大,量大则为大人;福小则量小,量小则为小人。是以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成其德。凡此皆量为之也。无如时至今日,亦难言矣!世道乖漓,人心浇薄,所爱所憎,一出于私。故以此国

  •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卷下·佚名

        失译人名附三秦录  善男子。菩萨有四障法。应当觉知。何等四。毁谤正法。秘吝惜法。怀增上慢。修无色定。是为四。而说颂曰。  菩提心有四  说示名障碍  菩萨应觉知  应数数远离  毁诽于正法  

  • 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傅恒

    边疆地理著作。清傅恒奉敕修,褚廷璋纂,英廉(1707—1783)增纂。四十八卷,首四卷。恒有《皇清职贡图》已著录。廷璋字左莪,号筠心,长洲(今苏州)人。乾隆进士,官翰林院侍读学士。英廉姓冯氏,汉军镶黄旗人。雍正举人,官至

  • 予学·许劭

    成大事者都是要有远见卓识的。在多数人以猎取为能之时,许劭的《予学》着实独树一帜,“高人一等”。它的价值不在于标新立异,而在于找到了决定人生成败的最本质的东西,而在此之前,人们或是茫然不知,或是不屑一顾的。从这个意

  • 当来变经·佚名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说当来坏法事,增一至五,并示修持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