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明禅师语录序

嘉兴大藏经 兴善南明广禅师语录

南明禅师语录序

昔汇云门先师稿有无趣无幻二大师语录序其中称趣为仰山再来称幻为临济直下儿孙无趣克家之子乃知南明大师为幻之嫡传也余初参云门即入龙居禅席值南师领众重蒙提挈一日遽问曰一念缘起无生超彼三乘权学等见阿谁缘起有生耶师与一喝余时茫然夜坐单后过数炷香如弹指顷始知有做工夫事南师之力也时同席有玄微兄者又为南师嫡嗣及师迁化余在山水中每遇玄兄聚旧即以大事为问玄兄以病自谦遁名匿影余住雪峰日常一接书问再接偈言知己住持普明矣迨余游汀洲遣礼招至欲行古道逊余上堂余复邀众檀护迎请升座坚执不允故勉为结制竟成宾主焉话次复及大事即颓然示疾余曰断桥一脉至兄止耶日不然脱有可兄意者能指出以相示乎余唯唯即索南师源流并断桥伦历代付法偈及语录一卷庄读行状益知居常孤洁不肯轻展枪旗竟以退托终其身故余不得不凭赃揭出使人知断桥犹在也。

崇祯辛巳仲冬日传曹洞正宗后学云门明方拜撰。

南明禅师语录序

世尊谓众生曰善知识者是汝等莫大因缘能令汝等明见佛性离苦解脱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第因业缘障蔽遂致苦海飘流故遇善知识宏机迅辩如大将军摄印登坛生死浮沉操提在手学者直下承当晓得棒头落处犹聋振雷犹瞽见日其间承接灯传不容野狐疑似尝稽临济一宗派衍于今极盛矣然有异流而走名者亦有正传而韬寂者如南明和尚亲承衣钵于车溪从上渊源授受甚确闻谷雪庭诸善知识无不虚左推尊之南大师乃不欲语言文字滋世葛藤见有述其语辄焚去此其识见超出诸方远矣然令后起者不有玄微大师其人谁与默识绪余存其万一衍唱真传哉玄大师不惟不负法乳之恩其于莫大因缘能令众生离苦解脱之旨岂曰小补之哉虽然既无文字语言此是何物具眼者请分柝看。

钦差巡视海道兼理边储福建按察司按察使槜李后学黄承昊撰

猜你喜欢
  卷第九·丈雪通醉
  众经目录卷第五·静泰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三(论第二)·慧沼
  护法论元序·张商英
  卷二十七(曼陀罗译)·佚名
  神足行章第六·佚名
  论大学教授救国宣言·太虚
  卷第九·箬庵通问
  宗镜录卷第八十五·延寿
  答薛集芙先生书·太虚
  卷十五·佚名
  卷之五·即非如一
  佛说妙色王因缘经·佚名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一·弘储
  中观论疏卷第十(本)·吉藏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彭子翔·唐圭璋

      子翔号虚寮。宋末元初人。   贺新郎   童养合卺   一点阳春小。傍妆台、梅梢粉嫩,桃花红透。合卺尊前人笑语,银烛两行红补。云正暖、流苏香兽。金屋阿娇元共贮,待玄霜、杵就方成偶。□□□,□□□。   西园扑

  • 卷七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七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潘邠老小集潘大临字邠老齐安人有柯山集次弟大观字仲达亦入江西派其诗不传吴熈老所藏风雨图我游匡山夏将杪赤日青天万山绕忽然风雨动地来震气果雷离电绕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辛壬癸甲録》·张次溪

    (清)蘂珠旧史(杨懋建) 撰●目录辛壬癸甲録●辛壬癸甲録蕊珠旧史道光丙申,春试报罢,余出居保定。适有小伶翠林,新自京师来,自言旧隶春台部。捧纨扇,乞填〔柳梢青〕词一阕。既而曜灵西匿,华灯继张,催花传筩,豪饮达旦。酒酣,相与纵论

  • 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十三·张廷玉

        徐达 常遇春   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达少有大志,长身高颧,刚毅武勇。太祖之为郭子兴部帅也,达时年二十二,往从之,一见语合。及太祖南略定远,帅二十四人往,达首与焉。寻从破元兵于滁州涧,从取和州,子兴授达

  • ●卷一·邵廷采

    ○唐王聿键弟聿钅粤、聿锷唐王聿键,小字长寿,太祖第二十四子唐定王之后。定王,李贤妃出也,洪武二十四年封于唐,国南阳,永乐六年之国。子靖王,靖王无子,传弟宪王,再传庄王、成王,复无子,传弟恭王之予敬王。敬王继统三十余年,寿七十

  • ●郑氏史料续编卷二目录·佚名

    四二、福建巡按王应元残揭帖(查参周潭失事防弁李有功,请敕部议处)顺治十年正月(八七)四三、福建巡按王应元残揭帖(报明厦门得失情形,计图剿克)顺治十年三月二十四日到(九一)四四、福建巡按王应元残揭帖(遵旨严究行刺浙闽总督陈锦

  • 十国春秋卷七十一·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楚五列传武穆王德妃袁氏夫人陈氏夫人华氏衡阳王夫人杨氏文昭王顺贤夫人彭氏废王夫人某氏防孝王夫人苑氏武穆王德妃袁氏衡阳王其所生也有殊色见宠于武穆王累封德妃文昭王心怨衡阳王先立袭位日颇督责于衡阳

  • 孝穆纪太后传·张廷玉

    孝穆纪太后,是明孝宗的生母,贺县人。原是贺县土官之女。成化年间明军南征时,掳掠至京,充入后宫为女史。她十分机敏聪颖,又识文断字,受命管理内藏的事。当时万贵妃受皇帝专宠,因她自己无子,便非常嫉妒后宫嫔妃们怀孕,想方设法使

  • 卷一百九十七·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九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谨名器周襄王三年叔带与戎翟谋伐襄王襄王欲诛叔带叔带奔齐齐桓公使管仲平戎于周使隰朋平戎于晋王以上卿礼管仲管仲辞

  • 第十四章 长江流域之新园地【东晋南渡】·钱穆

    中国史的主要部分,两汉以前偏在黄河流域。东汉一代,西北进展衰息,东南开发转盛。曹操依次荡平北方群雄,独留下长江流域的吴、蜀,这证明北中国之疲弊与南中国新兴势力之不可侮。 东晋南渡,长江流域遂正式代表着

  • 十年·佚名

    (丁丑)十年大明萬曆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丑,八道癘疫大熾。民間訛言:「毒疫神降,當食五穀雜飯以禳之。」都下喧傳,貯雜穀者,獲贏利。又訛言:「殺牛食肉,灑血于門以禳之。」於是,處處殺牛,牛價亦踊。前歲飢饉,繼以疫癘,死者不紀其

  • 榕村语録卷二十·李光地

    诸子管子士乡十五士乡即农也朱子谓士乡俱为士则无农故乡止十五非也工商之子俱不许出仕惟农之子得为士故谓之士乡管子有畏威如疾之言未必脱略规矩定须精严但根本旷阙耳【自记】管子云一年之计树谷十年之计树木百年之计

  • 初阳眩耀·胡兰成

    孙文的思想与学问汤川秀树着《创造的世界》里说:&ldquo;二十世纪前半是科学上大发见的时代,后半应当是哲学的时代,来对应科学上的大发见而提出哲学上的新的思想体系。&rdquo;而我是近来才想到不用等到后半,就在今世纪的初

  • 卷第三十三·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佛子!菩萨摩诃萨复以法施所修善根如是回向:“愿一切佛刹皆悉清净,以不可说不可说庄严具而庄严之。一一佛刹,其量广大,同于法界,纯善无碍,清净光明,诸佛于中现成正觉。一佛刹中清净境界,悉能显现一切佛刹

  • 摩诃止观卷第二上·智顗

    摩诃止观卷第二上二劝进四种三昧入菩萨位。说是止观者。夫欲登妙位非行不阶。善解钻摇醍醐可获。法华云。又见佛子修种种行以求佛道。行法众多略言其四。一常坐。二常行。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通称三昧者。调直

  • 古谣谚·杜文澜

    总集名。清杜文澜编。一百卷。搜集古籍中所引上古至明代的歌谣谚语,加上附录和解说。按各书所属四部分类编排,并注明谣谚出处及有关本事。为记录古代谣谚的一部较完备的总集。分三部分:卷一至八十五为正编,卷八十六至

  •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李隆基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作者:唐玄宗李隆基。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敦煌卷子P.3592、P.2823、S.4365 号。唐玄宗与左常侍崔沔、道士王虚正、赵仙甫及诸学士详疏《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论述

  • 词径·孙麟趾

    词论著作。清孙麟趾著。十六则。此为论词之作。首末二部为学词常法,中部为作词十六要诀。学词法虽浅近,且前人亦有多言。然造语简质,易于领会。论词强调严分诗、词、曲的界限,以为词介于端庄与流利之间,并将词分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