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大学教授救国宣言

上海各大学教职员联合会,前于第六次全体执行委员会议决发表救国根本大计宣言,当由该会文书股起草,经主席张寿镛等审查通过,发表如下:

窃以国难情势之严重,未有甚于此时者。试一盱衡今日之域中,外则强敌压境,疆土日蹙,兵临城下;内则工商淍敝,金融停滞,农村破产,险象四伏,莫非隐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忧时深思之士,方追求中国致弱招侮之原因,共谋所以御寇图强之方案。然而群疑满腹,众难塞胸,发言盈庭,莫衷一是,歧路亡羊,清谈偾事,此岂所以救亡之道哉!本会为纯粹文化学术团体,超越一切政治党派思想,摒除成见感情,尝平心静气以诊察中国之病源,初亦百思莫得其解。即以党治成败而论:如谓主义之未善耶?则为政不在多言,治道原尚平易,本卑之无甚高论,无取乎立异矜奇。如谓制度之不良耶?则党治非晚近新创,学理多专书可考,例证有史可稽。即世人所诟病之一党专政,亦尝奠俄、意于磐石之安。独一旦移植中土,橘逾淮而为枳,效未著而弊已见,是亦可深长思也。昔诗人普伯POPE氏视政体争论为庸人自扰,姑就事论事而商搉之:民族没落至此,积弱匪伊朝夕,肇因自已悠久,种恶不止一端,兴亡匹夫有责,过失不应诿避。历年党治之不尽洽人意,确为勇于改过之国民党所应反省引咎,虽最同情于该党之摰友,亦无法为之曲解讳辩。然当此强敌压境之时,与其哓哓于理论争辩,斤斤于政权攘夺,徒增思想混乱,更召国事纠纷,虚掷有用之光阴,耗费救国之力量,究于实际何补?今为适应目前非常环境,应付紧急事变起见,与其改弦更张,不如因仍旧贯。在宪政未树立、人民政治能力未培养成熟以前,国民党既领导于先,国人自应尽力维护而严厉监督其后,不容签订任何卖国条约。责其收回已失领土,即以失地之收复与否,为判断国民党是否尽领导之责。故今日之唯一重大责任,尤在从此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生聚教训,遵从民意,广纳良言,求贤若渴,善导青年,施行感化,充实国力,集中精锐,以试验党治效能与完成训政最后工作。然后将政治还诸人民,河山依旧,职思其居,历史光荣,拭目以俟。夫救国方法不厌其精细,而救国步伐必求其整齐,国民行动尤期于一致,故学术思想,不妨尽量自由,而组织统率则须绝对严密,团体纪律须求极端遵守。今日当急之务,惟在社会组织健全,集中全国优秀,推行地方自治,以建树下层政治基础。尤须建设科学教育,改进文化环境,提倡学术研究,充实实验设备,奖励著述发明,保障学者生活,培养健全法治人才,以促进宪政效率。总理有言:革命之基础在学问。人才缺乏,固为党治失败之根本原因;而用非所学,实启侥幸奔竞之心理。故中国之病根在文化,而起死之良方在学术。吾人坚决自信,舍文化无从复兴,非学术莫由救国。国难之来也渐,长治岂可一蹴而几!为今之计,唯有举国上下,消泯成见,化除畛域,痛改前非,困心衡虑,高瞻远瞩,以共同从事于学术救国与文化复兴二大运动,尽心力而为之,国其庶有豸乎!知识份子为历代改革原动中坚,尤不可甘于暴弃,妄自菲薄,供人驱策,助长内乱,致国家于不可收拾之地位。凡我国人,应及时砥砺志节行操,转移颓风末俗,陶治一世人心,共肩复兴大任。湘乡曾公有言:“吾人惟进德修业二事最靠得住,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斯言也,愿与国人共勉之!

此为上海各大学教授联合会所发表之救国大计宣言。文化复兴,学术救国,此虽扼要之谈,然以言学术救国,亦为清季停科举、兴学校以来口头之烂熟陈语;以言文化复兴,亦早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时髦标语。但竟有愈救愈不国、愈复愈不兴之势者何耶?毋亦非笼统的所谓文化学术而漫无择别所能奏功欤?

夫学术救国当矣,然应择今日中国国民所缺所需者,集中力量以赴之。则农、工、商民众教育,与数、理、化、农、工、矿各专门科学是,而法科、文科、美术科决须减少也。文化固须取精用宏,不可偏枯,然亦必有重心,而后能凝体而发用。则当提出中国民族五千年来正统文化之要素为骨格,而吸收适宜此中国民族文化滋养生长之全世界文化。以充其血气肌肉;而利用深入民心普及民众之佛教文化,鲜明正确一般国民对于佛教之观念,以立国民信仰基础,庶不致陷于杂家漫羡无归之弊,或拘一曲而以偏至为高也。

虽然,当此天人迭祸、寇匪交迫之严重国难中,国民之筋偾脉张者徒欲为孤注之掷,而垂头丧气者或且兴“必亡”之叹,得此从容以言学术救国、文化复兴之道者,未始非热恼时之一清凉剂、彷徨处之一指南车也!余故乐为论之。(见海刊十四卷八期)

  


猜你喜欢
  大涅槃經師子吼品·欧阳竟无
  诸法集要经卷第二·佚名
   第五十四則 雲門展兩手·胡兰成
  在波尔薄约国大研究院院长克什梯摩罕沈教授作宗教哲学讨论·太虚
  卷三·佚名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一·楚石梵琦
  卷第十·普瑞
  多闻品第二十二·佚名
  卷之三十六·别庵性统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佚名
  卷三百八十六·佚名
  卷第一百十三·李通玄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二·佚名
  般若灯论释 第八卷·清辨
  佛说迦叶禁戒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七出 得实·李渔

    〖菊花新〗(末带小生上)行人不到费忧疑,那更纷纷吏事催。还喜得幕府在深闺,握彤管暂分劳瘁。下官自收刘倩倩为女,且喜他性情端淑,举止幽闲,并无半点烟花习气,又且淹通文翰,下笔如流。我这军中正少一个记室,得他帮助,少费我无限精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二齣·许三阶

    第二十一齣 南征【破阵子】〔老旦旦外扮老院子丑扮校尉同上老旦〕两处参辰分散。一般泪雨如倾。〔旦〕囘首燕山人去远。遥望衡阳雁几羣。〔合〕江村独自行。〔老旦〕君去我亦东。衔杯涕如霰。浮云一南北。何时重会面

  • 卷八十八·徐世昌

    彭元瑞彭元瑞,字掌仍,一字辑五,号云楣,南昌人。乾隆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赠太子太保,谥文勤。有《恩余堂稿》。赵北口镫词绕淀长隄柳色苏,初张黄幄奉宸娱。团圞月照冰池上,万顷

  • 第二十出 毒谮(双凋家麻韵)·丁耀亢

    【字字双】(丑)对众欺心实可夸,不怕。张开佞嘴似老鸦,堪咤。平生惯骑两头马,胆大。短胡抹墨脸花花,请骂!自家不是别人,宣府生员吴义是也。只囚沈经历箭射了严阁老的尊像,俺来报个信儿,或者奉承的欢喜。大小赏个官

  • 大事记续编卷三十四·王祎

    晋安皇帝元兴三年【燕昭文皇帝光始四年 秦文桓皇帝始六年 西秦乞伏干归太初十七年 魏太祖道武皇帝天赐元年 南凉秃髪傉檀昌三年 南燕献武皇帝建平五年 西凉李暠庚子五年 北凉沮渠蒙逊永安四年】春正月帝出

  •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三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二 洪武元年五月庚午朔,置沂州卫,以徐崇礼、张云翰为指挥佥事。 昌国州兰秀山盗入象山县作乱,县民蒋公直等集乡兵击破之。初,方国珍遁入海岛,亡其所受行枢密院印,兰秀山民得之,因聚众为盗。至是,入

  • 类感第五十·佚名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声以同应,气以异乖。其类苟聚,虽远不离;其群苟分,虽近未台。故铜山崩蜀,钟鸣于晋,淄渑共川,色味异质,感应必类,自然之数也。是以飞行者,阳之群也;蛰伏者,阴之类也。故曰:夏至而鹿角解,月亏而蚌蛤胎,麒麟斗而日蚀,鲸鱼

  • 提要·谢绛

      《公孫龍子》三卷,周公孫龍撰。案《史記》,趙有公孫龍,為堅白異同之辨。《漢書·藝文志》,龍與毛公等並游平原君之門,亦作趙人。高誘注《呂氏春秋》,謂龍為魏人,不知何據。《列子》釋文,龍字子秉,莊子謂惠子曰,儒、墨

  • 东溪日谈録卷十一·周琦

    经传谈下大学大学中庸自成书之后无人识是论治论道之书至经秦火系在礼记中大学在儒行篇下冠义篇上为第四十二篇中庸在坊记篇下表记篇上为第三十一篇汉儒亦只混与礼乐二经同行不识其间有许大道理岂礼乐二记比哉不有程子

  • 困知记续録卷上 凡八十章·罗钦顺

    一、异端之说,自古有之,考其为害,莫有过于佛氏者矣。佛法初入中国,惟以生死轮回之说动人。人之情莫不贪生而恶死,茍可以免轮回,出生死,安得不惟其言之听?旣有求于彼,则彼之遗君亲,灭种类,凡得罪于名教者,势不得不姑置之,然吾儒之信

  • 卷一百三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三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四朝礼蕙田案古朝礼有二书日觐四岳羣牧又曰肆觐东后周礼大行人掌朝宗觐遇防同聘问之事乃賔礼也周礼宰夫掌治朝之法太宰王眡治朝则

  • 卷八·李光坡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述注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述注卷八安溪 李光坡 撰聘礼第八郑目录云大问曰聘诸侯相于及无事使卿相问之礼也小聘使大夫周礼诸侯邦交岁相问殷相聘世相朝○疏曰大问曰聘小聘曰问此聘礼是侯伯之卿大

  • 勉青年学僧·太虚

    ──二十七年一月作──僧、是住持佛教及寺产的集团,此集团的本身有待于依法及律适时契机之整饬,已为现今不可讳言之事。然壮而老者垂垂待尽,能承先启后,是在僧中青年分子,尤在曾受相当教育而有相当学识之青年学僧;故如何改

  • 卷七·彭绍升

    居士传七傅大士传傅大士者。名翕。号善慧。义乌人也。齐建武四年生於双林乡傅宣慈家。十六纳刘氏女曰妙光。生二子曰普建.普成。会有天竺嵩头陀访之曰。吾与汝毗婆尸佛所发誓。今兜率宫衣鉢见在。何日当还。因命临水观

  •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四·从义

    永嘉沙门释 (从义) 撰次明发心为二初标次释为四初明所托之境心不孤发必托境生故云先思所托之境如十种发心等者此指第一卷明五略中第一发大心之文也言十种者一推理二睹佛相三见神通四闻法五游土六见众七见修行八见法

  • 浙西水利书·姚文灏

    明代系统摘编的太湖地区水利文集。编者姚文灏,字秀夫,号学斋,江西贵溪人。明成化进士。弘治七年(1494)曾任常州通判,两年后又以工部主事提督浙西水利,对太湖水利有较深入的研究。为了借鉴历史经验,他于弘治十年编成此

  • 贫士传·黄姬水

    二卷。明黄姬水(1509—1574)撰。姬水字淳父,吴县 (今属江苏)人。黄省曾之侄。事迹不详。该书是一部记载历代贫士的专著。选录自周至明代初年的贫困士人,共计75人。除传记外,每人还各为赞。然千古以来,贫士实多,而作者只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