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众经目录卷第五

释静泰撰

阙本(旧录有目而无经本)

合三百八十二部(请访)七百二十五卷(二十部二十一卷访得抄写讫不入此数)

·闲居经十卷 晋世沙门竺法护译

·海意经七卷 宋明帝世沙门法眷于广州译

·宝顶经五卷 宋明帝世沙门法眷于广州译

·如来恩智不思议经五卷 宋明帝世沙门法眷于广州译

·孛本经二卷 后汉世沙门支谶译

·猛施经一卷(一名猛施道地经) 晋世竺法护译

·仁王经一卷(重翻阙本) 陈世真谛译

·阿阇贳女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无忧王经一卷 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罗译

·金益长者子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离垢盖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慧明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净度三昧经一卷 晋世宝云于杨州译

·光味三昧经一卷 后汉世支谶译

·严净定经一卷(一名序世经) 晋世竺法护译

·宝施女经一卷(一名须摩提法律三昧经) 晋世竺法护译

·三密底耶经一卷 宋明帝世沙门法眷于广州译

·众祐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三转月明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十等藏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惟逮菩萨经一卷 晋惠帝世沙门帛法祖译

·普首童真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净六波罗蜜经一卷 晋世佛陀跋陀罗译

·遗曰说般若经一卷 后汉世支谶译

·决道俗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广义法门经一卷 陈世真谛于晋安佛力寺译

·殖众德本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观世音观经一卷 沮渠安阳侯于高昌译

·观世音忏悔除罪咒一卷 南齐永明年沙门法意译

·小法没尽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十二门大方等经一卷 吴黄武年支谦译

·新贤劫经七卷(重翻阙本) 后秦弘始年罗什译

·海龙王经四卷(重翻阙本) 晋世竺法护译

·成具光明定意经一卷(重翻阙本) 后汉世支谶译

·须赖经一卷(重翻阙本) 魏世白延译

·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一名佛藏方等重翻阙本) 晋惠帝法炬共法立译

·光世音大势至受决经一卷(重翻阙本) 晋世竺法护译

·普门品经一卷(重翻阙本) 晋世只蜜多译

·睒本经一卷

·阿阇世女无忧施经一卷(重翻阙本) 晋世竺法护译

·随权女经二卷 晋世竺法护译

·龙施女经一卷(重翻阙本) 吴黄武年支谦译

·孔雀王神咒经一卷(重翻阙本贞观九年入正目讫) 晋咸康沙门白尸利蜜多译

·孔雀王杂神咒经一卷(重翻阙本) 晋咸康年沙门白尸利译

·异了本生死经一卷(重翻阙本)

·菩萨十地经一卷(重翻阙本) 晋世竺法护译

·得无垢女经一卷(重翻阙本贞观九年入正目讫) 后魏兴和三年瞿昙留支于相州译

·维摩诘经一卷(重翻阙本) 晋世竺法护译

·思维摩结经三卷(重翻阙本) 晋惠帝世竺叔兰译

·弥勒当来生经一卷(重翻阙本贞观九年入正目讫)

·申日兜本经一卷(重翻阙本)

·失利越经一卷(重翻阙本)

·法镜经二卷(重翻阙本) 吴黄武世支谦译

·佛说兜沙经一卷(是如来名号品贞观九年入正目讫) 后汉世支谶别译

·菩萨十法经一卷(是十住品重翻阙本) 宋元嘉年沙门智猛于凉州译

·诸菩萨本业经一卷(是净行品重翻阙本) 晋世佛陀跋陀罗别译

·佛藏大方等经一卷(一名开显经见明难品重翻阙本)

·般涅槃经二十卷(重翻阙本) 宋元嘉年沙门智猛于凉州译

·小阿差末经二卷(重翻阙本) 晋世竺法护译

·无尽意经十卷(重翻阙本) 宋明帝世沙门法眷于广州译

·萨昙分陀利经一卷(是法花经宝塔品少品及提婆达多品重翻阙本)

·般舟三昧经一卷(是后十品重翻阙本) 后汉世支谶别译

·佛说般舟三昧念佛章经一卷(是行品重翻阙本)

·出要经二十卷

·阿惟越致转经十八卷

·摩诃衍经十四卷

·大忍辱经十卷

·行道经七卷

·正法花经六卷

·梵王请问经五卷

·三昧王经五卷

·佛从兜率降中阴经四卷

·魔王请问经四卷

·大梵天王请转法轮经三卷

·释提桓因所问经三卷

·法华光瑞菩萨现寿经三卷

·深断连经二卷

·弘道经二卷

·大本藏经一卷

·无端底总持经一卷

·菩萨本行经一卷

·文殊观经一卷

·内藏大方等经一卷

·太子法慧经一卷

·是光太子经一卷

·法志女经一卷

·观世音所说行法一卷

·持身菩萨经一卷(一名持身经)

·金刚女菩萨经一卷

·善意菩萨经一卷

·佛宝三昧经一卷

·金刚三昧经一卷

·文殊师利权变三昧经一卷(一名权变经)

·弥勒经一卷

·小安般舟三昧经一卷

·小阿阇世王经一卷

·小须赖经一卷

·四无畏经一卷

·菩萨十沤和经一卷

·十沤和经一卷

·普义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六法行经一卷

·菩萨常行经一卷

·菩萨等行经一卷

·善德经一卷

·阿陀三昧经一卷

·阿多三昧经一卷

·百宝三昧经一卷

·提谓经一卷

·十思惟经一卷

·分别六情经一卷

·随迦罗问菩萨经一卷

·瑞应观世音经一卷

·功德宝光菩萨问护持经一卷

·自在王菩萨问如来境界经一卷

·目佉经一卷

·菩萨道地经一卷

·方等决经一卷

·赞七佛偈经一卷

·阿弥陀佛偈一卷

·后出阿弥陀佛偈一卷(贞观九年入正目讫)

·迦旃延偈经一卷(一名迦旃延说法没尽偈百二十章贞观九年入正目讫)

·杂华经一卷

·五百偈经一卷

·三乘经一卷

·菩萨戒经一卷 北凉沮渠蒙逊世沙门昙无谶于姑臧译

·佛悔过经一卷 晋世沙门竺法护译

·菩萨悔过法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菩萨戒优婆塞戒檀文一卷 北凉世昙无谶与惠嵩等译

·三归及优婆塞二十二戒一卷(一名优婆塞戒) 宋元嘉年沙门求那跋摩译

·菩萨戒本一卷 后秦弘始年罗什译

·菩萨戒本一卷(异本) 北凉世昙无谶与惠嵩等译

·菩萨斋法一卷(一名持斋一名正斋)

·菩萨斋法一卷(一名贤首菩萨斋法) 晋世竺法护译

·阿惟越致菩萨戒经一卷

·菩萨波罗提木叉一卷

·颰陀悔过经一卷

·菩萨受斋经一卷

·在家律仪一卷

·优婆塞优婆夷离欲具行二十二戒一卷

·菩萨戒要义经一卷

·劝德经一卷

·优婆塞戒本一卷

·净除业障经一卷

·菩萨戒经抄一卷

·菩萨受戒法一卷

·菩萨受戒次第十法一卷

·菩萨戒独受坛文一卷

·菩萨忏悔法一卷

·菩萨忏悔法一卷(贞观九年入正目讫异本)

·菩萨受斋法一卷

·菩萨教法经一卷

·菩萨出入诸则经一卷

·菩萨正行经一卷

·弥沙塞羯磨一卷 宋景平年佛陀什译

·三品悔过法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诫具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僧祇戒本一卷 晋世佛陀跋陀罗共法护译

·四分羯磨一卷 宋元嘉年求那跋摩于杨州只桓寺译

·佛本行经五卷 后汉世竺法兰译

·大戒经一卷

·比丘波罗提木叉一卷

·异出比丘威仪经一卷

·沙弥尼十戒经一卷(贞观元年入正目讫)

·沙弥离戒经一卷(贞观九年入正目讫)

·沙弥离威仪经一卷

·沙弥威仪经一卷(异本贞观九年入正目讫)

·五部威仪所服经一卷

·威仪经一卷

·道本五戒经一卷

·六斋八戒经一卷

·五戒报应经一卷

·贤者五戒经一卷

·贤者得福经一卷

·贤者威仪经一卷

·十诵羯磨一卷(一名略要羯磨法贞观九年入正目讫)

·十诵律羯磨杂事一卷

·十诵比丘尼戒本一卷

·衣服制法一卷(出十诵律)

·揵稚法一卷(出十诵律)

·成就三乘论一卷 陈世真谛译

·反质论一卷 陈世真谛译

·堕负论一卷 陈世真谛译

·正说道理论一卷 陈世真谛译

·宝行王正论一卷 陈世真谛译

·意业论一卷 陈世真谛译

·易行品诸佛名经一卷

·菩萨地持戒经一卷(贞观九年入正目讫)

·菩萨善戒受戒经一卷(贞观九年入正目讫)

·大乘优波提舍五卷

·十住毗婆沙抄一卷

·释论一卷

·一切义要一卷

·方等论抄经一卷

·五惟越罗名解脱一卷

·荧火六度经一卷

·散持法经一卷

·四品学法经一卷(贞观九年入正目讫)

·问忍功德经一卷

·阿毗昙心论十六卷(重翻阙本) 前秦建元年僧伽提婆于洛阳译

·阿毗昙心论五卷(重翻阙本) 前秦建元年僧伽提婆共道安等于长安译

·三法度论三卷(重翻阙本) 前秦建元年僧伽提婆共道安等于长安译

·杂阿毗昙毗婆沙论十四卷(重翻阙本) 前秦建元年僧伽跋澄共佛图罗刹于长安译

·杂阿毗昙心论十三卷(重翻阙本) 宋元嘉年僧伽跋摩共宝云于长安译

·杂阿毗昙心论十三卷(重翻阙本) 宋世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

·杂譬喻三百五十首二十五卷 晋世竺法护译

·贾客经二卷 晋世竺法护译

·小本起经二卷 后汉灵帝世支曜于洛阳译

·本十二门经一卷 后汉世安世高译

·小十二门经一卷 后汉世安世高译

·沙门果证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马王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四部喻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七法经一卷 后汉世安世高译

·雁王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雁王五百雁俱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五法经一卷 后汉世安世高译

·诫罗云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给孤独明德经一卷(一名给孤独氏) 晋世竺法护译

·释六十二见经一卷 宋元嘉年求摩跋陀罗译

·诫王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摩诃目连本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五福施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优多罗母经一卷(一名忧多罗经) 吴黄武年支谦译

·观行不移四事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庐夷亘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庐罗王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檀若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龙王兄弟陀达诫王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观化王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五盖疑结失行经一卷 晋永宁年竺法护译

·小郁迦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舍利弗目连游诸国经一卷(一名游诸四衢贞观九年入正目讫)晋世竺法护译

·目连上净居天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解无常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城喻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耆阇崛山解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中阿含经五十九卷(重翻阙本) 前秦建元年昙摩难提译

·修行经七卷 晋世竺法护译

·普曜经八卷(重翻阙本) 晋世竺法护译

·普曜经六卷(重翻阙本) 宋元嘉年沙门智猛共宝云译

·太子试艺本起经二卷

·阿难得道经二卷

·阿难般泥洹经一卷

·五十五法诫经一卷(一名五十五行经)

·八法行经一卷

·给孤独四姓家问应受施经一卷

·弟子本行经一卷

·四部本文经一卷

·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一卷(贞观九年入正目讫)

·长者贤首经一卷

·贤者手力经一卷

·十二贤者经一卷(一名十二贤者)

·有贤者法经一卷

·四妇因缘经一卷

·五百婆罗门问有无经一卷

·道德果证经一卷

·捡意向正经一卷

·晓所净不解者经一卷

·沙门分卫见怪异经一卷

·摩诃遮遏游经一卷

·摩诃厥弥难问经一卷(一名大厥弥经)

·心情心识经一卷

·失道得道经一卷

·魔试佛经一卷

·外道仙尼说度经一卷

·奇异道家难问住处经一卷

·长者难提经一卷

·年少王经一卷

·罗提坻王经一卷(一名罗提神王经)

·天王下作猪经一卷

·始造浴佛时经一卷(贞观九年入正目讫)

·未曾有经一卷(贞观九年入正目讫)

·三小劫经一卷

·堕迦经一卷

·八大人觉章经一卷(贞观九年入正目讫)

·五方便经一卷

·有四求经一卷

·两比丘得割经一卷

·所非汝所经一卷

·道德舍利日经一卷

·舍利日在王舍国经一卷

·独居思惟自念止经一卷

·问所明种经一卷

·独坐思惟意中生念经一卷

·佛说如是有诸比丘经一卷

·比丘所求色经一卷

·色为非常念经一卷

·色比丘念本起经一卷

·比丘一法相经一卷

·佛说善恶意经一卷

·有二力本经一卷

·有三力经一卷

·佛说道有比丘经一卷

·有四力经一卷

·人有五力经一卷

·不闻者类相聚经一卷

·无上释为故世在人中经一卷

·身为无有反复经一卷

·师子畜生王经一卷

·阿须伦子婆罗门经一卷

·婆罗门子名不侵经一卷

·有[阿-可+桑]竭经一卷

·署杜乘婆罗经一卷

·佛在拘萨罗经一卷

·佛在优堕国经一卷

·是时自梵守经一卷

·婆罗门不信重经一卷

·佛告舍曰经一卷

·说人自说人骨不知腐经一卷

·恶人经一卷

·折佛经一卷

·理家难经一卷

·迦留多王经一卷

·梵志阇孙经一卷

·波达王经一卷

·悲心悒悒经一卷

·趣度世道经一卷

·痴注经一卷

·和达经一卷

·分八舍和经一卷

·悉昙慕经一卷

·钵呿沙经一卷

·吉法验经一卷

·瓶沙王经一卷

·有无经一卷

·须耶越国贫人经一卷(一名须耶越国贫人赁剔头经)

·坏喻经一卷

·妖怪经一卷

·阿般计泥洹经一卷(一名陶射计泥洹经)

·四非常经一卷

·五失盖经一卷

·要真经一卷

·本无经一卷

·十五德经一卷

·父母因缘经一卷

·金轮王经一卷

·慧行经一卷

·佛说未生怨经一卷

·内外无为经一卷

·道净经一卷

·耆域四术经一卷

·五盖离疑经一卷

·太子智上经一卷

·苦相经一卷

·须佛得度经一卷

·田经一卷

·分然洹国迦罗越经一卷

·义决法事经一卷

·沤和七言禅利经一卷

·三失盖经一卷

·王舍城灵鹫山要直经一卷

·思道经一卷

·佛在竹园经一卷

·法为人经一卷

·道意经一卷

·陀贤王经一卷

·阿夷比丘经一卷

·比丘三事经一卷

·优堕罗迦叶经一卷

·杂咒经三卷 晋世竺法护译

·阿惟越致菩萨戒经一卷

·菩萨波罗提木叉一卷

·颰陀悔过经一卷

·在家菩萨戒一卷

·在家律仪一卷

·七女经一卷

·五分戒本一卷(贞观九年入正目讫) 宋景平年佛陀什共智胜译

·弥沙塞羯磨一卷

·弥沙塞比丘戒本一卷

·大沙门羯磨一卷(贞观九年入正目讫)

·杂经四十四篇二卷 后汉世安世高译

·增一阿含经一卷

·鸠摩迦叶经一卷(出中阿含第十五卷)

·童迦叶解难经一卷(出中阿含)

·七事经一卷(出中阿含)

·碱水喻经一卷

·杂阿含三十章经一卷

·义决律经一卷(一名决律法行经出长阿含) 后汉世安世高译

·楼炭经五卷(是长阿含世记经) 晋世竺法护译

·总持经一卷(一名佛心总持经) 晋世竺法护译

·吴品五卷 吴世康僧会译

·删维摩诘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道行经一卷 后汉世支谶译

·道行般若经二卷 晋世卫士度译

·第一义五相略经集一卷 宋元嘉年求那跋罗译

·文殊师利发愿偈一卷 晋世佛陀跋陀罗译

·十四意一卷(一名菩萨十四意) 后汉世安世高译

·佛从上所行三十偈一卷 吴黄武年支谦译

·惟明二十偈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四阿含暮抄二卷 前秦世鸠摩罗佛提译(贞观九年入正目讫)

·法句集二卷 吴黄武年维只难译

·大道地经二卷 后汉世安世高译

·百六十品经一卷 后汉世安世高译

·禅经修行方便二卷(一名不净观) 晋世佛陀跋陀罗译

·五门禅经要用一卷 宋元嘉年求那跋摩译

·佛为菩萨五梦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三品修行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经律分异记一卷 宋世求那跋摩译

·比丘二百六十戒三部合异一卷 昙无兰

·十诵律释杂事门二卷 昙摩卑

·优婆塞五学略论二卷 外国三藏

众经目录卷第五

猜你喜欢
  一得一失·佚名
  卷之十五·铁壁慧机
  卷第四十二·李通玄
  卷第六十四·德清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下·佚名
  呼吁美苏英倡导和平·太虚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三·佚名
  佛说犯戒罪报轻重经之二·佚名
  发菩提心经论卷下·世亲
  提要·宗喀巴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六[宋铭]·惟白
  卷第五·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一·佚名
  佛说菩萨睒子经·佚名
  维摩经疏之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戴复古·唐圭璋

      复古字式之,天台人。乾道三年(1167)生。家于石屏山下,因号石屏。有石屏集,词一卷。   满江红   赤壁怀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

  • 第四折·马致远

    (正末上,云)自从跟着师父出家,在这菜园里打勤劳,修行办道,可早十年光景也。(唱)。 【双调】【新水令】我虽不曾倒骑鹤背上青霄,今日个任风子积功成道。编四围竹寨篱,盖一座草团瓢。近着这野水溪桥,再不听红尘中是非闹。 【驻

  • 捧剑仆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捧剑仆,咸阳郭氏之捧剑者。 诗 捧剑仆 青鸟衔葡萄, 飞上金井栏。 美人恐惊去, 不敢卷帘看。 捧剑仆诗鉴赏 捧剑仆是咸阳郭氏之仆,大概是晚唐时人。他没有留下姓名在人间 ,只流传三首诗。作为仆人,“尝 以望水眺云

  • 鉴识第二十六·浦起龙

    夫人识有通塞,神有晦明,毁誉以之不同,爱憎由其各异。盖三王之受谤也,值鲁连而获申;五霸之擅名也,逢孔宣而见诋。斯则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欲求铨核得中,其唯千载一遇乎!况史传为文,渊浩广博,学者苟不能探赜索隐,致远钩深,乌足以辩其

  • ●卷四十三·徐梦莘

      靖康中帙十八。   起靖康元年三月三日已巳,尽十六日壬午。   门下国犹置器安危之势相形治。若循环文质之宜迭用方更张於初载盍图任於老成人皆曰:贤政将焉往大中大夫守中书侍郎徐处仁秉心强固守道端方器博而周知

  • 卷之五百九·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十二月。丁亥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崇熙皇太后安。至丙辰皆如之。外记注○谕内阁、钦奉皇太后懿旨。元旦令节。皇帝率王公百官在皇极殿行礼。现月  ○又谕、朕钦

  •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七·佚名

    八月初五日戊子上命军机大臣传谕阿桂曰前据阿桂等奏亲赴固原查勘马升贵挖窖等事想此时自当查办完竣其善后各事宜谅亦已与福康安妥恊商办此外即有零星之贼如鹰窝石等处自己殱擒浄尽设有一二逋逃者福康安在被督同将弁等

  • 李进传·宋濂

    李进,保定曲阳人。自幼入伍,初随万户张柔屯驻于杞县三叉口。当时荆山西九十里龙冈即为宋境。定宗皇后二年(1250)春,张柔筑堡于冈上。淮河水涨,宋水军突然到来,蒙古军主帅察罕迎战,李进率士卒十五人,乘一舟转战十余里,夺敌一巨

  • 卷十八·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十八明 黄训 编吏部【文选下】灾异陈言疏【马文升】文选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准礼部咨节该巡抚四川等处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等官刘缨等各题称四川云南

  • 卷六·陈骙

    钦定四库全书南宋馆阁录卷六     宋 陈騤 撰故实绍兴临幸 绍兴十四年七月九日秘书少监游操等上表请车驾幸秘书省诏学士院给降敇书所请宜允二十七日车驾幸秘书省其日本省官吏并实录院官吏迎圣驾起居讫皇帝至道

  • 八佾第三·智旭

    【孔子谓季氏,&ldquo;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rdquo;】【禅解】卓吾云:季氏要哭。【三家者以雍彻。子曰:&ldquo;&lsquo;相维辟公,天子穆穆&rsquo;,奚取於三家之堂?&rdquo;】【禅解】卓吾云:三家要笑。【子曰:&ldquo;人

  • 卷三十四·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三十四   明 湛若水 撰定公【名宋襄公庶子昭公弟在位十五年】【敬王十一年】元年【晉定三年齊景三十九年衛靈二十六年蔡昭十年鄭獻五年曹隱公通元年陳惠二十一年杞悼九年宋景八年秦哀二十

  • 管子轻重四·马非百

    事语张佩纶云:&ldquo;《战国策刘向别录》:&lsquo;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短长》,或曰《事语》。&rsquo;此篇亦名《事语》。疑子政校中秘书时,以《事语》之述六国时事近于《国策》者入《国策》,而其述齐桓时事类于《管

  • 菩提道次第心论科判·宗喀巴

    菩提道次第心论科判表(大科分二)甲一、依那兰陀寺有三种清净门(分三)乙一、轨范师语说清净乙二、学子相续清净乙三、所说正法清净甲二、依本论引导诠释方法(分四)乙一、开示造论者之殊胜功德及事业乙二、开示本论中法义殊胜

  •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六·湛然

    次释随智置于世人心所见者独明圣人所见二谛自为一番。于中为五。初立相。次如眼下举譬。三又如下引事。四毗昙下重以譬显二谛深胜。五故经下引教结名。佛居极位故举极位以证智胜以结得名。初文中悟理是见真复能了俗谛

  • 佛说回向轮经一卷·佚名

    于阗三藏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摩尼金刚宝山峰中。与大菩萨众俱。尔时世尊告金刚摩尼菩萨言。佛子若有菩萨求大菩提。为欲救度一切有情。已受菩萨律仪戒。学已曾发起大菩提心。有大悲愍。常欲奉

  • 卷第七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九如契经说苦圣谛应以慧遍知。阿毗达磨说。智所遍知谓一切法。问若一切法是所遍知如阿毗达磨说。何故契经唯说以慧应遍知

  • 卷四十一·彭绍升

    居士传四十一杨唐戈孙朱郭郝杜二吴张传杨邦华名嘉褘。江西泰和人。万历中诸生也。少好学。於书无所不窥。已而潜心内典。年十三持不杀戒。蚤虱无所伤。至二十余入南京国子监。俄疾作。梦游地狱。见地藏菩萨於冥阳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