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郑氏史料续编卷二目录

四二、福建巡按王应元残揭帖(查参周潭失事防弁李有功,请敕部议处)顺治十年正月(八七)

四三、福建巡按王应元残揭帖(报明厦门得失情形,计图剿克)顺治十年三月二十四日到(九一)

四四、福建巡按王应元残揭帖(遵旨严究行刺浙闽总督陈锦凶犯卢丕昌等)顺治十年四月二十日到(九三)

四五、福建巡抚佟国器残题本(查参失事将领)(九四)

四六、刑部尚书交罗巴哈纳等残题本(审问福建巡抚张学圣、总兵马得功、巡道黄澍、巡按王应元口供)(九六)

四七、敕谕同安侯郑芝龙等稿顺治十年五月初十日(一○四)

四八、敕谕奉化伯郑鸿逵稿顺治十年五月初十日(一○六)

四九、拟海澄公敕稿顺治十年五月初十日(一○七)

五○、敕谕郑成功稿(一○八)

五一、户部题本(议覆福建布政司右参政管左市政使事佟国器敬陈地方利弊事)顺治十年五月二十二日(一○九)

五二、浙闽总督刘清泰残题本(为攻取军需匮诎等事)顺治十年六月二十日(一一二)

五三、审问漳州副将王邦俊属邑失陷情节残件(一一四)

五四、刑部残题本(审拟劣抚张学圣等罪状)顺治十年八月初六日(一二六)

五五、平南王、靖南王等揭帖(请设水师官兵)顺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一三○)

五六、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永吉密揭(密陈郑成功就抚后闽浙隐忧最大)顺治十一年四月(一三一)

五七、浙闽总督刘清泰奏本(密陈抚海以后善后机宜)顺治十一年四月十五日(一三三)

五八、广东巡抚残揭帖(潮州镇将郝尚久「叛变」,道府县官陷「贼」者甚多,遵旨查究拟罪)(一三五)

五九、刑部残题本(闽浙总督陈锦被刺殒身案)(一四八)

六○、敕谕海澄公郑成功稿顺治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一六六)

六一、浙闽总督刘清泰揭帖(密报赉到清字咨文)(一六七)

六二、刑部残题本(审拟漳州副将王邦俊属邑失陷罪状)(一六八)

六三、刑部残题本(审拟汀州城守左营游击韦永祥纵兵扰民罪状)(一七六)

六四、刑部题本(刑部理事官阿里举首马得功诬称行贿事)顺治十一年八月二十日(一八四)

六五、兵部残题本(国姓派人在潮属各地招兵)(一八六)

六六、候代浙闽总督刘清泰密揭帖(密报海澄负固情形)顺治十一年十一月(一八九)

六七、查报漳州解围功次残件(一九二)

六八、兵部残题本(漳州解围功次)(一九八)

六九、吏部残题本(漳州解围功次)顺治十一年十月初五日(二○三)

七○、兵部尚书噶达洪等残题本(查拟石头街失事员弁应受处分)顺治十一年十月初八日(二二七)

七一、两广总督李率泰残题本(「逆贼」围攻新会、高明)顺治十一年十月初八日(二三三)

七二、刑部残题本(濠浔失事案内,镇海卫儒学革任教谕张期应免罪)顺治十一年十月十三日(二三五)

七三、刑部残题本(濠浔失事案内,诏安县典史张大杰、漳浦县捕官薛维翰俱应免罪)顺治十一年十月十四日(二三九)

七四、刑部残题本(审拟漳州城守副将王邦俊被参各款)(二四三)

七五、兵部残题本(为李春、李德、周继武等奉差误旨,请敕发勘问事)(二四七)

七六、浙闽总督残件(论国姓非真心受抚)(二四八)

七七、敕谕世子吉都征剿郑成功稿顺治十一年十二月(二四九)

七八、敕谕浙闽总督等残件(改抚用剿)(二五○)

猜你喜欢
  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八·赵尔巽
  第二十九回 小儿女突围求救 大皇帝衔璧投降·蔡东藩
  皇清开国方略巻十一·阿桂
  第一节“庆春”·老舍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十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纪昀
  御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序·鄂尔泰
  卷三十四·张守节
  卷四·司马迁
  于洛侯传·李延寿
  一四、孔子行摄相事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辨·钱穆
  梁纪七 高祖武皇帝七普通七年(丙午、526)梁纪七 梁武帝普通七年(丙午,公元526)·司马光
  四二 看守所·邹韬奋
  弇山堂别集卷十三·王世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三十七·彭定求

        卷437_1 【翰林中送独孤二十七起居罢职出院】白居易   碧落留云住,青冥放鹤还。银台向南路,从此到人间。   卷437_2 【重寻杏园】白居易   忽忆芳时频酩酊,却寻醉处重裴回。   杏花结子春深后,谁解多

  • 辛弃疾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

  • 汪藻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汪藻(1079—1154)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崇宁进士。高宗时,擢中书舍人,累拜翰林学士。绍兴元年(1131),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八年,升显谟阁学士。历知徽州、宣州,贬居永州。绍兴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六。《宋史》有

  • 稽古録卷十·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庚申】共和元年【鲁愼公濞七齐武公夀十晋靖侯宜臼十八年秦仲楚熊勇七宋僖公举十八卫僖侯陈幽公宁十四蔡武侯二十三曹夷伯喜二十四○共伯和行周政厉王太子靖居于召公虎之家】二【晋僖侯司徒元】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纪昀

    器服略 【四】卤簿 【旌旗用】○卤簿一后梁太祖开平二年十一月南郊礼仪使奏皇帝赴南郊法驾卤簿自清游队己下诸卫将军平巾帻绯两裆大口袴锦縢蛇银隐起金带 刀弓箭佽飞执旗引驾三卫并武弁绯两裆大口袴供奉官并武弁服色

  • 战国策卷四·鲍彪

    宋 鲍彪 注齐【东有菑川东莱琅邪髙宻胶东南有泰山城阳北有千乗清河以南勃海之髙乐髙城重合信阳西有济南平原】威王【田齐桓公子元年安王二十四年癸卯】上之事【此东郡濮水之上实衞地】赘子死章子走【皆以名子之犹婴

  • 郁林王本纪·萧子显

    郁林王萧昭业字元尚,是文惠太子萧长懋的长子。小名法身。世祖即位后,封他为南郡王,食邑两千户。永明五年(487)十一月七日,在东宫崇政殿举行加冠成人(二十岁)典礼。当天小会,赐给王公以下官员帛数量不一,并给他配备两位辅佐

  • 卷九 太宗嗣立·李有棠

    太祖天赞元年冬十一月壬寅,命皇次子耀库济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略地蓟北。本讳德光,字德谨。母舒噜后。唐天复二年生。生时黑云覆帐,神光异常。错者获白鹿、白鹰,人以为瑞。及长,雄杰有大志,貌严重而性宽仁,军国之务多所取决。尤

  • 卷三十五·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三十五明 黄训 编兵部【车驾中】朝觐官领马对【杨士奇】永乐二十二年十二月兵部尚书李庆言于上曰今嵗北方之民畜马颇蕃皆送至京已散军伍操用尚余数千欲散民间畜则民甚不可重困之今逺近方

  • 卷二百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七经籍考【七】经【四书 乐 仪注】日讲四书解义二十六卷康熙十六年大学士库勒纳等奉敕编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曰朕惟天生圣贤作君作师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自尧舜禹汤文武之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三·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三 朱批田文镜奏摺 雍正九年七月初六日原任河东总督【臣】田文镜谨 奏为奏明事窃【臣】伏读 上谕以直隶山东河南雨泽愆期

  • 第六章 汉末事迹·吕思勉

    第一节 元帝宽弛汉室盛衰,当以宣、元为界。自宣帝以前,一切根本之计,实未尝行,读第四章第五节,第五章第二、第十二节可见。自元帝以后,则颇行之矣。然汉转以衰乱者,则宣帝以前,朝纲较为整饬,元帝以后,则较废弛也。汉世儒家,常怀

  • 在宥第十一·刘文典

    〔释文〕以义名篇。 〇郭庆藩曰:文选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注引司马云:在,察也,宥,宽也。释文阙。 〇典案:宋陈景元南华真经章句余事本,列此篇于盗跖篇下、天道篇上,其目次与今本殊。,欲

  • 卷二十六·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二十六天子之孝体臣工【臣】按经言父子之道有君臣之义仪礼言父子一体父首子足君臣之分喻于冠履君臣亦手足也父之有众子如四体之相辅君之有羣臣亦犹四体之相附也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七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七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揵度不善品之三◎五结爱结。恚结。慢结。嫉结。悭结。问曰。此五结体性是何。答曰。有三十七种。爱结三界有十五种。慢亦如是

  • 学仕遗规·陈宏谋

    作者雍乾名臣陈宏谋将“先儒格论编采成书”,以“警醒俗学浮靡之弊习,有裨经世利济之实学”。《学仕遗规》在清末民初被列为社会教育和蒙童教育教材。

  • 上清天心正法·饶洞天

    北宋道士饶洞天传《天心正法》,《通志·艺文略》著录《上清天心正法》三卷。南宋邓有功重订为二卷,又加增补, 即今《道藏》七卷本。卷一、二当即原《天心正法》,大旨以符咒招神役鬼,驱邪治病。卷三至卷五载符箓咒诀数

  • 管子·管仲

    战国时齐国稷(ji)下学者著作的总集。其中亦有汉代附益的部分,托名春秋时齐国管仲所著。大体成书于战国末期至汉初。共24卷,西汉刘向校定为86篇,今存76篇。该书内容庞杂,包含有儒、道、法、名、兵、农、纵横、阴阳各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