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 生相应

第一 眼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若眼生住转出者,则苦生病住老死出。

四~七

若耳、鼻、舌、身生……者,乃至……

若意生住转出者,则苦生病住老死出。

诸比丘!若眼灭而息没者,则苦灭而病息老死没。

一〇~一三

若耳……鼻……舌……身灭者,……乃至……

一四

若意灭而息没者,则苦灭病息而老死没。”

第二 色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若色生住转出者,则苦生病住老死出。

四~八

若声……香……味……所触……法生住转出者,则苦生病住老死出。

诸比丘!若色灭而息没者,则苦灭而病息老死没。

一〇~一三

若声……香……味……所触……

一四

若法灭而息没者,则苦灭而病息老死没。”

第三 识

一~八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若眼识生住……乃至……意识生住……乃至……老死出。

九~一四

诸比丘!若眼识灭……乃至……意识灭……乃至……老死没。”

第四 触

一~八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眼触生住……乃至……意触生住……乃至……老死出。

九~一四

诸比丘!若眼触灭……乃至……意触灭……乃至……老死没。”

第五 受

一~八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若眼触所生住……乃至……意触所生之受,生住……至……老死出。

九~一四

诸比丘!若眼触所生之受灭而息……乃至……意触所生之受灭而息……乃至……老死没。”

第六 想

一~八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若色想生住……乃至……法想生住……乃至……老死灭。

九~一四

诸比丘!若色想灭……乃至……法想灭而息……乃至……老死没。”

第七 思

一~八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若色思生住……乃至……法思生住……乃至……老死出。

九~一四

诸比丘!若色思灭而息……乃至……法思灭而息……乃至……老死没”。

第八 爱

一~八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若色爱生住……乃至……法爱生住……乃至……老死出。

九~一四

诸比丘!若色爱灭……乃至……法爱灭……乃至……老死没。”

第九 界

一~八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若地界生住……乃至……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生住……乃至……老死出。

九~一四

诸比丘!若地界灭……乃至……识界灭……乃至……老死没。”

第十 蕴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若色生住转出者,则苦生病住老死出。

四~六

若受……想……行……

若识生住转出者,则苦生病住老死出。

诸比丘!若色灭而息没者,则苦灭病息老死没。

九~一一

若受……想……行……

一二

若识灭而息没者,则苦灭病息老死没。”

生相应(终)

此品摄颂曰:

 眼色识触受

 想思爱界蕴

 如是等为十

猜你喜欢
  兀庵和尚语录卷上·兀庵普宁
  佛说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佚名
  卷第十一·佚名
  卷第三十六·佚名
  卷第三十二(阳字号)·朱时恩
  字考·野竹福慧
  论倭铿赫克尔·太虚
  护法论·张商英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六卷·宝亮
  佛说坏相金刚陀罗尼经·佚名
  卷第二十八(岁字号)·朱时恩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七·佚名
  目录·性音
  卷第十八·李遵勖
  深不可测·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韵语阳秋序·葛立方

    韩愈疑《石鼓》之篇不入于诗,而杜子美之诗世或称为诗史。夫以《诗》三百篇皆出圣人之手,其不合于礼仪者,固已删而弗取,岂容致疑其间。子美诗虽比物叙事,号为精确,然其忧喜怨怼,感激愤叹之际,亦岂容无溢言。余以是知观古人文辞

  • 卷五·王蕴章

    管于嘉从洪承畴军,其妻吴叶仙送之,赋诗一绝云:“万里从军急,孤身一剑愁。家园落日里,莫上最高楼。”管卒,吴设帐授女徒,终于尼。顺治乙酉,明遗老杨维斗(廷枢)隐居苏州之光福,咏梅花十二韵,和者甚众。有女子自称“

  • 御选金诗卷二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二十七言絶句二孟宗献栁塘揺揺风影上寒塘静里亭台日月长不似隋家堤岸上乱鸦残照管兴亡苏门花坞绕舍云山慰眼新看花差后洛阳尘从君小筑繁香坞不负长腰玉粒春赵摅早赴北宫苍龙双阙郁层云湖水鳞鳞

  • 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五·张廷玉

        解缙 黄淮 胡广 金幼孜 胡俨   解缙,字大绅,吉水人。祖子元,为元安福州判官。兵乱,守义死。父开,太祖尝召见论元事。欲官之,辞去。   缙幼颖敏,洪武二十一年举进士。授中书庶吉士,甚见爱重,常侍帝前。一日,

  • 北狩行录 全文·蔡鞗

    丁未年二月七日,太上初出青城。三月二十八日起发,随行宗族官吏,远触炎热,不谙风土,饮食不时。比至燕山,病者几半。尽出所有衣物,命李宗言货易药物,修合给赐,十救八九。寓止燕京延寿寺。宗室自濮王仲理以上,别居仙露僧舍,有粮

  • 名山藏卷之五十六·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洪武臣一)◆臣林记(洪武臣一)徐达常遇春邓愈汤和李文忠沐英廖永安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合传张德胜桑世杰胡大海耿再成合传赵德胜徐达常遇春邓愈汤和○徐达大将军达者姓徐世田夫也至

  • 名山藏卷之五十四·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茶马记◆茶马记西番中国藩篱也秦蜀产茶茶性通利疏胸膈底滞之气西禾囚嗜奶酪不得茶则困以病彼以我茶生我以彼马用唐宋以来皆行之亦所以制西番而控北虏之一策也国初散处降夷分其部落随

  • 雍正实录卷之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一一○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通鉴纲目三编》及《明史》前已奉旨改正刘秉恬所请毋庸议折·佚名

    一一○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通鉴纲目三编》及《明史》前已奉旨改正刘秉恬所请毋庸议折乾隆五十年六月十三日*臣和珅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云南巡抚刘秉恬奏,请将《通鉴纲目三编》及《明史》照《纲目续编》改定字样更

  • 唐瑾传·李延寿

    唐瑾,字附粼,性情温和恭顺,有见识和度量,博览经史,善为文章。身高八尺二寸,容貌伟岸俊秀。十七岁时,宇文泰听到他的名望,写信给他的父亲唐永说“:听说你有两个儿子:唐陵和唐瑾。唐陵豪放达观,多有武略;唐瑾文雅大方,极富文采。可一

  • 渚宫旧事卷五·余知古

    (唐)余知古 撰○晋代王澄为刺史始镇江陵初汉置荆州虽刺史乘传车犹以江陵为治所汉末刘表作牧阻江南宗贼遂镇襄阳由是魏刺史皆因之葢郡城之东南已压呉境故也呉置军督于江陵陆抗迁治乐乡【乐乡在江南去江陵五十里】晋初羊

  • 四十三年·佚名

    (丁酉)四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六年 春正月1月3日○戊午,禮曹參議趙泰億上疏。略曰:臣於病伏中,適見歲色載新,犬馬之戀,益切于中,敢暴朱子桃符之祝,仍貢野人芹暴之誠,惟聖明,澄省焉。三陽載屆,萬品昭蘇,人君之體天行仁,導迎和氣,此其時也,

  • 景公睹晏子之食菲薄而嗟其贫晏子称有参士之食第二十六·晏婴

    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食,炙三弋、五卯、苔菜耳矣。公闻之,往燕焉,睹晏子之食也。公曰:“嘻!夫子之家如此其贫乎!而寡人不知,寡人之罪也。”晏子对曰:“以世之不足也,免粟之食饱,士之一乞也;炙三弋,士之二乞也;五卯,士之三乞也。婴无倍

  • 佛说罗摩伽经卷中·佚名

    西秦沙门圣坚译  尔时东方有一菩萨。名无异行。宝花承足。步虚而来。诣娑婆世界金刚轮山。足蹈山时。娑婆世界。六种震动变成众宝。以为庄严。举身毛孔。普放光明。皆悉映蔽日月星辰。梵释四王。及一切天龙神夜叉。

  •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卷上(一名伽耶山顶经论)·佚名

        天亲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见诸众生烦恼缚  起菩提愿为救拔  如是正觉慈悲尊  顶礼造论释经故  我论能尽烦恼怨  救护诸有断恶道  如是二种最胜利  一切外道论中无  此修

  • 人豹·江户川乱步

    公司职员神谷芳雄如同交上了恶运,他相识的美丽女友一个接一个被劫持、奸杀、困惑中,他请私家侦探明智小五郎帮助,于是,小五郎及其妻子也被卷入了一声可怕的是非斗争之中……

  • 八义记·徐元

    传奇剧本。四十一出。明徐元著。明吕天成《曲品》说:“近有徐叔回倾所改《八义》,与传稍合,然未佳。”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能品”,说:“记中以程婴为赵朔友,以嗾犬在宣孟侍宴之际,以韩厥生武而不死于武,以成灵寿

  • 为袁绍檄豫州文·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文》 汉魏时期陈琳作。陈琳(?~217) 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射阳湖镇)人。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为袁绍檄豫州文》是中国古代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