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倭铿赫克尔
学者以一生坚决固持之论说,而表示其一种系统组织之思想,此思想之既深入人心,即渐著为群众之行动,而形成国家及国际之政治,其影响必遍及全世界而后已。其尤强有力者,且往往主持十年、数十年、百年、数百年之世运焉。徒见政治之功罪,与夫群众行动之善恶,抑亦末已。故论世者,贵察及思想界发纵指导之学者生心动念之几微也。
人群中有坚定统持之学者思想,犹个人之有末那意也。其著为群众行动,则前六识依末那之染净而染净也。及成为国家与国际之政治而若干时代隆污系焉,则意识为主而造就或善或恶之三业,而业熏赖耶感为异识果矣。故治心、治世,其道可通。治心之要,转意识其末,转意根其本;治世亦然,政治其末,思想其本也。百数年来世轮之运转,以欧人为中轴。在距今十年以前,则科学之物质文明最著其成效之时代也。欧洲各国,尤以德意志为盛,要其思想之大归:唯物、经验、自然、进化、之四事是已。逮今十年以来,则物质之功利已运而往矣!而所遗之弊害,既陷一世人于纵欲败德不可收拾之地位,而人类所藉之自尊贵于万物之点,复被唯物经验、自然进化之哲学所征服,不复能有宏远高尚之志,非于肉身上极其衣食住淫之欲,与国群上极其权力财利之欲,殆不复能安其性而有以慰其情矣。所求者无限,而供其求者有穷;得者夸之,不得者嫉之,于是胥一世之国与国、群与群、人与人,咸出于肉薄火并之五欲争战,迄今日犹不知其何所底止!然十数年前,则人皆爱见其福而未察其所倚伏之祸焉;十数年来蚩蚩者犹未知返,而察微知几之士、则已如置身炉火之上,早为之抢攘呼救矣!其奈强业先熟,未之能转何!
赫克尔之一元哲学,在十数年前集唯物,经验、自然、进化之学之大成者也。以世界之谜为基础而建筑其上之神教迷,固为之洗除不少;然所谓人生之意义与价值,亦为之击碎而等于零矣。然赫克尔之时代,正唯物科学将席卷而收其全功之时代也。
故虽犹恨恨于神教与唯心论之迷未能全破,唯物科学之智识未能普及人人,而凭其百数十年长足进步之礼富经验知识为之论列判断,殊见其从容暇豫焉。──按赫克尔所谓一元哲学,即唯物自然哲学。
倭铿有慨于近时思想之杂乱与人生之坠落,创立其精神生活哲学,欲使已为自然理智哲学所否定之人生意义价值,得之复活而益显其伟大,但其急迫之状,情见乎词,故曰:现在我们只能用一类简易真理,去取得精神之停泊所,以战胜无理性之混乱。其所谓简易真理,即“精神生命”也。彼言精神生命,为世界及人生之渊源。若世界人生能够深切合此精神生命而为生活之变化,即谓之精神生活。而现代文化经过许多搜集与订定,考核与改造,已变为极端混乱复杂,一一皆欲支配人心,于是人心皆破裂失其统一。欲从混乱复杂中得一显明简易之综合,回复人心之统一,除立在独立之精神生活之上,别无有充分活气及动人力量之综合方法。至其学说之影响于将来者,固能如其所期否,则尚未可知也!
然彼所云精神生命,乃从基督教所崇拜之神脱化而出,故论者名其主义为新理想之新宗教云。由余观之,彼已能化除基督教徒所执在宇宙外一个人格的神之见解,且已祛却古理想主义之内在个我精神之见解,而见为非人格、非个我之常遍生命,人生世界皆从之直接发生,且世界人生即是此精神生命之活动变化,故人生及世界无不直接切合于此精神生命,颇近于阿赖耶识之义──既为器界、根身之因种,亦即为器界根身之果体也。至其所非难之自然主义及理智主义,即赫克尔之一元哲学也。所非难之辈,纯人本主义,即詹姆士、杜威之哲学也,兹不具论。要之、倭铿之哲学,实由百数年来之工作主义、自然主义、理智主义、个人主义、社会主义等种种物质的反动而立。所以生此反动者,则由已因上列各思想潮流、牵制人类精神已到于极混杂堕落之地故也;故倭铿于唯物自然经验之根据,已与相当之难破。至日本井上圆了新近发表其轮化论,则于进化亦为否决,此诚一个时代的思想之异观也。而井上圆了系治西洋哲学而兼治佛学者,彼轮化论之发端,余见其实依小乘之教理而立。若倭铿能一究大乘法相,于其所学必大有裨益,而亦佛学昌明于世界之机也。(见海刊二卷十期)(附注)原题“倭铿赫尔哲学短评”,今依文钞改题。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佚名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二·神会 卷三百一十八·佚名 卷第三十四(诸国王女部)·宝唱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五卷·湛然 第三十一卷·佚名 诸佛要集经卷下·佚名 十二门论讲录·太虚 大乘五蕴论讲录·太虚 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湛然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九·欧阳竟无 卷二十·佚名 百痴元和尚语录序·佚名 重刊缁门警训序·如卺 宏智禅师广录 第八卷·正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